第02章心理学与法律.ppt_第1页
第02章心理学与法律.ppt_第2页
第02章心理学与法律.ppt_第3页
第02章心理学与法律.ppt_第4页
第02章心理学与法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心理学与法律 2of100 章节导航 心理学与法律的冲突心理学与法律关系的历史心理学与法律的前景 3of100 第一节心理学与法律的冲突 心理学与法律的差异很大 当心理学试图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法律领域时 心理学就面临着如何与法律共事的问题 执法者 律师 法官 陪审员在其生活与工作中 用一种和心理学家完全不同的观点来看待人类行为 心理学家难免会和他们冲突 4of100 第一节心理学与法律的冲突 法律 是人类为了解决争议而创造出来的 从该意义上讲 法律反映了价值 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该怎么做 随着社会价值的变化 人们可以创造 修改或废弃法律 即使法律没有变化 在不同的价值观下 也会导致对法律的不同解释 例如 spousalrape 5of100 第一节心理学与法律的冲突 价值 是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在心理学中 价值是做出决定的标准 但 心理学却不是一门依赖价值的学科 它更强调的 价值中立 价值无关 6of100 第一节心理学与法律的冲突 每门学科都有不同的方式探讨知识的产生和做出决定的标准 由于受到不同的专业训练 一名律师和一名社会科学家会用不同的观点来看待同一事件 在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 法官可能会用与心理学不同的程序和概念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而是因为 他们有不同的目标 7of100 第一节心理学与法律的冲突 法律与科学的冲突 法律涉及道德 社会价值 社会控制 和将抽象原则适用于具体案件的论证过程 科学 涉及知识 真理 和从具体事例中得出抽象原则 8of100 第一节心理学与法律的冲突 法律与科学的冲突 法律的抽象原则具有 价值相关性 科学的过程 是 价值中立性 的 从JohnHinckley看心理学与法律的价值冲突 9of100 JohnHinckley的成长经历 生于1955年 家庭条件非常富有 小学与初中时 看起来还算正常 羞涩内容 酷爱文艺与体育 是演奏吉他的高手 喜欢篮球和橄榄球 非常迷恋 披头士 收集了全部唱片 可以演唱披头士的全部词曲 梦想成为列农一样的摇滚巨星 10of100 JohnHinckley的成长经历 高中开始 性格突变 在学校极度自闭 落落寡合 回家后深居简出 情绪低落 狂热地写诗 作曲和听摇滚乐 废寝忘食 11of100 JohnHinckley的成长经历 高中毕业后 进入得州技术学院 主修文学与音乐 入学后 迷恋摇滚音乐 学业荒废 游手好闲 一年后 因为成绩太差而辍学 飞往加州洛杉矶 试图靠作曲成名 为了向家里要钱 欣克利谎称自己正在与影视公司谈音乐合同 并与一位女星约会 需要用钱 12of100 问题的出现 欣克利看了 出租车司机 对朱迪福斯特一见钟情 对影片中男主角极度崇拜 刻意模仿 他先后看了 出 近20遍 买了男主人公在行刺时穿的那种破军装 买了一把男主人公使用的左轮手枪 大量阅读凶杀案的书籍 13of100 出租车司机 内容简介 越战退伍军人特拉维斯以开夜班出租车维生 夜夜目睹大都会的黑暗面 他对社会具有适应不良 严重失眠 追求总统侯选人参议员哈瑞斯的助选人员 结识了雏妓艾瑞丝 他想帮助她脱离皮条客和情人的掌控 对她回家继续学业 但是未果 14of100 出租车司机 内容简介 深感无力与受挫 特拉维斯买了4把手枪 自命为扫除人渣的复仇天使 展开了一连串疯狂的暴力行为 他先是来到参议员的竞选集会上 试图刺杀哈瑞斯未果 后来又独闯淫窝 血拼控制艾瑞丝的一帮恶徒 在媒体的宣传下 原本等待一死的特拉维斯成了拯救雏妓的英雄 15of100 欣克利开始接受心理咨询 几年过后 欣克利生活难以为继 向父母谎称 遭遇抢劫 身患重病 于是 回到父母家养病 父母见欣克利情绪绝望 建议他去咨询心理医生 欣克利接受了心理咨询 欣克利倾诉了他对福斯特的迷恋 16of100 欣克利开始接受心理咨询 心理医生认为 欣克利的身体和精神都很正常 他的问题是缺乏人生目标 心理医生建议 建议父母与欣克利坦诚地交谈 建议欣克利建立一个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17of100 欣克利对福斯特的迷恋 此时 欣克利恰好听说 朱迪 福斯特已经进行耶鲁大学 欣克利表示 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当作家 并听说耶鲁正在开办一个 作家训练班 希望能够入学深造 父母又一次对他进行赞助 18of100 欣克利对福斯特的迷恋 1980年秋 欣克利来到耶鲁大学 经常在校园里追逐福斯特的身影 曾经多次与福斯特迎面相遇 但没有当面陈述爱意 欣克利多次给福斯特打电话 写情诗 送鲜花 但是遭到拒绝 19of100 欲刺杀美国总统卡特 求爱不成 欣克利的心情极度沮丧 想要象 出租车司机 那样 赢得意中人的爱慕 购买了枪支 尾随在全国各地竞选连任的总统卡特 企图行刺 由于各种原因 未能得手 20of100 第二次心理咨询 欣克利又一次要求回家养病 在父母的要求下 第二次求助心理咨询 这次 欣克利谈吐谨慎 守口如瓶 对医生隐瞒追星失败 购买枪支 意图行刺总统的情况 医生检查得出相同的结论 欣克利一切正常 插曲 1980年12月 约翰 列农遇刺身亡 欣克利专程前往纽约 参加了纪念列农的烛光晚会 21of100 来到华盛顿 1981年3月下旬 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 欣克利的父母要求他独立闯荡 自食其力 欣克利前华盛顿 住进距白宫只隔两街的一家旅馆 22of100 给福斯特的诀别信 欣克利根据白宫提前公布的总统日程安排 开始谋划行刺里根 1981年3月30日 欣克利模仿 出租车司机 的情节 给福斯特写了诀别信 23of100 给福斯特的诀别信 亲爱的朱迪 当我行刺里根时 我本人极有可能已当场身亡 所以 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向你承认 我之所以铤而走险 实在是因为迫不及待地要感动你的芳心 以牺牲我个人自由 甚至可能生命的方式 希望能够改变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写完诀别信两个小时后 欣克处行刺了美国总统 24of100 行刺罗纳德 里根 1981年3月30日 里根前往希尔顿饭店 出席建筑工会大会并发表演讲 演讲结束后 里根从侧门离开饭店 从一排记者和摄像机前走过 正要上车时 混杂在记者中的约翰 欣克利向总统开了6枪 一颗子弹从里根腋下穿过 里根受重伤 新闻秘书詹姆斯 布雷迪受重伤死亡 两名随行军官受伤 25of100 26of100 欣克利当场被擒 在最后一颗子弹射出后 欣克利当场被擒 欣克利非常关心当晚的奥斯卡是否会因此而取消 后被控 非法购买 拥有 使用枪支和谋杀总统 重伤4人罪等13项重罪 被监禁并不准保释 警察从欣克利身上找到了证件 旅馆的钥匙等 对案发现场的特工 旅馆服务员 心理医生等进行了认真的取证 27of100 精神病专家充当了专家证人 欣克利虽然罪行严重 但在 正当司法程序 的保护下 仍然得到了公正的处置 控 辩双方都派出了精神病专家 与欣克利反复接触交谈 观察其行为与言语 以判断其心理健康情况 28of100 欣克利是否有精神疾病 1982年4月27日 联邦法院开庭审理此案件 控方律师与医学专家认为 欣克利精神异常 行为怪异 常人无法理解 但是他并不是医学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 他谋划行刺卡特总统和行刺里根总统的行为 都是在神智完全清醒的情况下 蓄谋已久 精心策划 冷血实施的 故 欣克利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29of100 欣克利是否有精神疾病 辩方律师与欣克利父亲聘请的专家证人认为 欣克利是典型的妄想型精神病患者 他把自己与电影 出租车司机 中的虚构角色混为一谈 神智不清 因此 被告不应该负任何的刑事责任 30of100 案例审判结果 1982年6月21日 陪审团裁定 欣克利无罪 理由是他在作案时精神错乱 法官宣布 欣克利被送往圣伊丽莎白精神病医院 接受监护治疗 31of100 判决后的各方反应 美国心理学会 这是心理学价值的一个范例 美国律师学会 呼吁制定更为严格的司法精神鉴定标准 美国心理学会对美国律师学会的这种主张进行了评价 结果认为 美国律师学会的这种主张是受主观价值影响的观点 缺乏研究方面的支持 32of100 欣克利的治疗情况 1984年圣诞节前夕 医生诊断认为 欣克利病情大为好转 经院方同意 每逢节目 欣克利可以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 回家与父母团聚 因为与家人团聚 有助于恢复精神病人的心理健康 2003年12月17日 联邦法院裁决 欣克利可以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 回家探望父母 33of100 美国司法精神鉴定的原则 人的精神病现象至今没有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 在精神病司法鉴定中 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34of100 美国司法精神鉴定的原则 在美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 涉及精神病无罪辩护的规则主要有 一是麦克 纳顿条例 1843 如果被告人不知道其行为的性质 不了解其行为的非法性 那么应免除刑事责任 35of100 美国司法精神鉴定的原则 在美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 涉及精神病无罪辩护的规则主要有 一是麦克 纳顿条例 1843 二是不可控制冲动原则 1886 如果被告所患的精神疾病 已经使他丧失了抗拒或控制冲动的能力 而他的犯罪行为正是由于这种冲动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 被告将免予刑事责任 36of100 美国司法精神鉴定的原则 在美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 涉及精神病无罪辩护的规则主要有 一是麦克 纳顿条例 1843 二是不可控制冲动原则 1886 什么是不可控制冲动 被告人可能知道他的行为的性质 可能也知道他的行为是错的 但是他的行为是在来自精神疾病的强烈冲动的驱使下实施的 他不能抗拒这种冲动 37of100 美国司法精神鉴定的原则 在美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 涉及精神病无罪辩护的规则主要有 一是麦克 纳顿条例 1843 二是不可控制冲动原则 1886 三是德赫姆规则 1954 如果被告人的非法行为是精神疾病或精神缺陷的产物 那么 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38of100 美国司法精神鉴定的原则 在美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 涉及精神病无罪辩护的规则主要有 一是麦克 纳顿条例 1843 二是不可控制冲动原则 1886 三是德赫姆规则 1954 196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自采用德赫姆规则后 因精神病辩护 而被宣告无罪的比例增加了15倍 39of100 美国司法精神鉴定的原则 在美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 涉及精神病无罪辩护的规则主要有 一是麦克 纳顿条例 1843 二是不可控制冲动原则 1886 三是德赫姆规则 1954 批评者担心 该规则使精神病无罪辩护的范围扩大得太多了 40of100 美国司法精神鉴定的原则 在美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 涉及精神病无罪辩护的规则主要有 一是麦克 纳顿条例 1843 二是不可控制冲动原则 1886 三是德赫姆规则 1954 法官批评说 该规则依赖医学证据 给予精神病医生以过大的权限 而不了解精神医学的陪审团则无所作为 41of100 美国司法精神鉴定的原则 在美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 涉及精神病无罪辩护的规则主要有 一是麦克 纳顿条例 1843 二是不可控制冲动原则 1886 三是德赫姆规则 1954 而精神医学家往往认为 这个规则可以使所有犯罪的精神病人免予处罚 因为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是其病情的产物 42of100 实际能力规则的出现 1962 实际能力规则 由美国法律学会制定 因为精神疾病或缺陷 被告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 缺乏识别其行为的犯罪性 或者缺乏使其行为符合法律要求的实际能力时 被告人对该行为不负责任 不包括反复实施的犯罪行为或者其它反社会行为所表明的人格变态 43of100 实际能力规则的出现 1962 实际能力规则否定了德赫姆规则 但比麦克 纳顿规则要宽松 表现为三点 增加了控制能力丧失免责的内容 不要求全面的精神损害 只要有实际的能力损害即可 对精神病的界定进一步放宽 从而扩大了精神医学专业人员作证的范围 要求专家证人就被告的情绪与认知能力提供证据 44of100 JohnHinckley免责的另一个原因 控方举证 辩方认为 诀别信 所反映出的被告精神状态 适用于实际能力规则的免责条件 45of100 我国的司法精神鉴定 刑法第18条规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 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 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 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6of100 我国的司法精神鉴定 两个标准 一是医学标准 所谓医学标准 又称之为生物学标准 简言之 即实施危害行为者必须是精神病人 确切地讲 是指从医学上看 行为人是基于精神病理的作用而实施特定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 二是心理学标准 47of100 我国的司法精神鉴定 两个标准 一是医学标准 二是心理学标准 心理学标准亦称法学标准 是指从心理学 法学的角度看 患有精神病的行为人所实施的危害行为由其自身难以避免的病理机制所引起的 而且由于精神病理的作用 使其危害行为时丧失了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从而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48of100 我国的司法精神鉴定 医学要件是指被鉴定人所患精神障碍的性质 程度及预后 亦即有关精神疾病的医学诊断 心理学要件则是指被鉴定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 医学要件与心理学要件是判定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等级的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缺一不可 医学要件的存在与否 是心理学要件能否存在的前提 但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49of100 我国的司法精神鉴定的现状 缺乏全国统一标准 鉴定尺度不一 不少案件是重复鉴定的 最多达七 八次之多 不同鉴定单位的结果 不尽相同 涉及到刑事司法精神鉴定的问题 争论非常多 杨新海 邱兴华 马加爵 熊振林 郑民生等等 都有人提出过要求司法精神鉴定 50of100 我国的司法精神鉴定的现状 刘锡伟 精神病专家 v李玫瑾 犯罪心理学家 关于邱兴华是否有精神病的争论 51of100 邱兴华案件基本情况 邱兴华 1959年1月生于陕西石泉县 2006年6月18日至7月2日 邱兴华与其妻何冉凤先后两次到陕西省汉阴县铁瓦殿道观抽签还愿 期间 邱兴华发现两块刻有自己先祖名字的墓碑被铁瓦殿道观用做踏板 便将此两块墓碑取起移往墙边靠放 遭到道观管理人员宋道成的反对和辱骂 双方发生争执 争执中邱兴华认为道观住持熊万成还有调戏他妻子的行为 因此产生杀人灭庙的念头 52of100 邱兴华案件基本情况 邱兴华 1959年1月生于陕西石泉县 2006年6月18日至7月2日 邱兴华与其妻何冉凤先后两次到陕西省汉阴县铁瓦殿道观抽签还愿 期间 邱兴华发现两块刻有自己先祖名字的墓碑被铁瓦殿道观用做踏板 便将此两块墓碑取起移往墙边靠放 遭到道观管理人员宋道成的反对和辱骂 双方发生争执 争执中邱兴华认为道观住持熊万成还有调戏他妻子的行为 因此产生杀人灭庙的念头 53of100 7月14日晚 邱兴华趁道观内管理人员和香客熟睡之机 持斧头 弯刀 将陕西汉阴县铁瓦殿内熊万成 工作人员和香客等10人杀死 作案后邱兴华烧殿潜逃 其中 道观住持的熊万成双眼被割 心 肺被掏出 且被下锅炒熟 切成片放在盘中 其余死者则尸身完整 54of100 7月30日 邱兴华在湖北省随州市武安铁路工地一临时工棚内 持铁铲将工人周建平划伤 抢走黑色背包 55of100 7月31日上午 邱兴华窜至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万福店农场魏岗村村民魏义凯家 以帮魏义凯家补盆子和合伙做干鱼生意为名 骗取魏的信任 当天吃完晚饭后趁其家人休息之机 用斧头和弯刀向魏义凯 魏妻徐开秀 魏之女魏金梅的头部连砍数刀 将三人砍伤后 抢得现金1302元 魏义凯因抢救无效 于9月9日死亡 徐开秀 魏金梅经鉴定系重伤 56of100 8月2日 邱兴华老家安康石泉县后柳镇一心村村民发现其在山间活动并立即报警 300多名警民赶赴一心村对犯罪嫌疑人邱兴华现身区域及周边山脉进行合围封锁 8月9日 邱兴华妻子及儿女对其喊话并进行规劝 8月19日晚8时20分许 邱兴华返回其在市佛坪县大河坝镇五四村三组租住的房子敲门时被4名民警当场制服抓获归案 57of100 8月20日 因涉嫌故意杀人罪邱兴华被汉阴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同月29日经汉阴县人民检察院批准 由汉阴县公安局对邱兴华执行逮捕 10月19日 安康中院审理后当庭做出一审判决 以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 决定判处邱兴华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000元 58of100 10月31日 上诉期满前的最后一天 邱兴华递交了上诉状 邱兴华妻子叙述邱兴华有精神病史 59of100 12月8日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安康铁路运输法院审判庭对邱兴华案二审 在庭审中 法庭主要围绕此案两大争议焦点 对犯罪的原因的认定 是否采纳 司法精神病 鉴定申请 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展开激烈辩论 邱兴华的辩护律师张桦当庭提出请求对邱兴华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要求 未得到法庭的采纳 60of100 12月11日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兵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龙卫球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何海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周泽五位法学专家发表公开信 请求司法部门立即为邱兴华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 主要是从程序正义的角度提出该要求 他们并非认为邱兴华有精神疾病 61of100 这封公开信中提出 在精神病学家提出质疑的情况下 如不对邱兴华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 将严重损害被告人的权利 也将严重损害司法权威 62of100 12月28日上午9时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在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 没有对邱兴华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 法庭当庭宣布省高级法院维持安康市中级法院一审刑事判决的终审裁定 决定 判处被告人邱兴华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邱兴华二审被判死刑 63of100 审判长宣读判决书时 邱兴华一直左顾右盼 当听到判决结果时 邱兴华微笑起来 并回答审判长说 听清判决结果了 9时50分 邱兴华被验明正身 押到刑场 9时57分 他在安康江北河岸边采沙场被执行枪决 64of100 邱兴华虽然没有做司法精神鉴定 但是做了李玫瑾的一份调查问卷 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可以作如下判断 邱兴华很可能患有偏执性精神病 具体症状表现为 对特定问题反应过激 所作情杀 仇杀之举 可能是上述偏执性情绪所致 而非出于普通的恶意的犯罪故意 65of100 犯罪心理学家的观点 被告人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完全有履行刑事责任的能力 不能使司法精神鉴定 成人凶犯脱罪的借口 在我国 犯罪心理学不仅要面对其与刑法的冲突 还要面对其与世俗价值的冲突 世俗价值是否接受 精神病人免除刑事责任 的法律呢 66of100 邓玉娇案 司法精神鉴定后免责的案例并不是没有 如邓玉娇案 67of100 2009年5月10日晚8时许 时任巴东县野三关镇招商办主任的邓贵大和副主任黄德智等人醉酒后到巴东县野三关镇 雄风宾馆梦幻城 玩乐 黄德智进入 梦幻城 5号包房 要求正在该房内洗衣的宾馆服务员邓玉娇为其提供异性洗浴服务 邓玉娇向黄解释自己不是从事异性洗浴服务的服务员 拒绝了黄德智的要求 并摆脱黄的拉扯 走出该包房 与服务员唐芹一同进入服务员休息室 68of100 黄德智对此极为不满 紧随邓玉娇进入休息室 辱骂邓玉娇 闻声赶到休息室的邓贵大 与黄德智一起纠缠 辱骂邓玉娇 拿出一叠人民币向邓玉娇炫耀并搧击其面部和肩部 69of100 在 梦幻城 服务员罗文建 阮玉凡等人的先后劝解下 邓玉娇两次欲离开休息室 均被邓贵大拦住并被推倒在身后的单人沙发上 倒在沙发上的邓玉娇朝邓贵大乱蹬 将邓贵大蹬开 当邓贵大再次逼近邓玉娇时 邓玉娇起身用随身携带的刀朝邓贵大刺击 致邓贵大左颈 左小臂 右胸 右肩受伤 一直在现场的黄德智见状上前阻拦 被刺伤右肘关节内侧 70of100 案发后 邓玉娇当即拨打110报警 次日 警方以涉嫌 故意杀人 对邓玉娇采取强制措施 71of100 邓贵大因伤势严重 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亡 经法医鉴定 邓贵大系他人用锐器致颈部大血管断裂 右肺破裂致急性失血休克死亡 黄德智的损伤程度为轻伤 72of100 2009年6月16日在湖北巴东县法院一审开庭 邓玉娇的两位辩护律师汪少鹏 刘钢则认为 邓玉娇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他们将为邓玉娇做无罪辩护 根据中国 刑法 相关规定 防卫过当属于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的情节 而自首和部分 限定 刑事责任能力均为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的情节 73of100 各界讨论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邓玉娇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应判无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 邓玉娇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且无免责事由 其应承担刑事责任 第三种观点认为 邓玉娇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但因其无刑事责任能力或者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而免责或者减责 74of100 网络意见的表达 网络上出现 烈女邓玉娇传 侠女邓玉娇传 生女当如邓玉娇 等赞美之文 舆论几乎呈一边倒 纷纷攻击黄德智 邓贵大等人 75of100 法院判决 被告人邓玉娇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案发后 邓玉娇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 如实供述罪行 构成自首 经法医鉴定 邓玉娇为心境障碍 双相 属部分 限定 刑事责任能力 据此 依法判决对邓玉娇免予刑事处罚 76of100 邓玉娇司法精神鉴定的原因 警方在邓玉娇的包内发现抗抑郁药物 随即对邓进行了约束性保护 约束在病床上靠输液提供营养 由所在医院的上级单位提供法医鉴定 如果没有司法精神鉴定的结果 邓案应属防卫过当 只能部分免除刑事责任 但 这样的判决要如何面对民意与世俗价值呢 77of100 心理学者所受过的训练教育他们 回答有关人类行为的问题的可靠方式是收集数据 而律师们 更愿意根据自己的经验 自己的生活观点 自己和知觉或者本能感觉来本事 法院倾向于 根据有关人类行为的知觉假设做出法律裁决 A Tanford 1990 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 这些知觉假设多是错误的 78of100 法律与心理学的冲突是非常复杂的 法律与心理学有冲突 法律或心理学的内部也有着冲突 McCleskeyv Kemp 1987PriceWaterhousev Hopkins 1989 79of100 McCleskeyv Kemp 1987 麦克莱斯基是一名美国黑人 参加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亚特兰大的一个家具商店发生的持械抢劫 麦克莱斯基 被判杀害一名白人警察 这名警察根据抢劫进行期间发生的警报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麦克莱斯基被判处死刑 80of100 McCleskeyv Kemp 1987 麦克莱斯基对判决的合宪性提出了质疑 认为佐治亚州是用种族歧视的方式实施其死刑量刑法律的 麦克莱斯基的律师依据法律教授DavidBaldus的研究数据作为提起上诉的基础 81of100 McCleskeyv Kemp 1987 DavidBaldus研究了1973年至1979年间被判决犯有谋杀或故意杀人罪的2484起杀人案件 根据该州法律 有65 的案件 1620件 包含着可以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的案件事实 在1620件案件中 有128名被告人最终被判处死刑 那么 哪些人最容易被判死刑呢 82of100 McCleskeyv Kemp 1987 白人被害人黑人被告人 21 导致死刑判决 白人被害人白人被告人 8 导致死刑判决 黑人被害人白人被告人 3 导致死刑判决 黑人被害人黑人被告人 1 导致死刑判决 结论 与黑人是被害人相比 当白人是被害人时被告人更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83of100 McCleskeyv Kemp 1987 只考虑种族是否合理呢 加重因素 被害人同时被强奸 或者受到虐待 被害人是儿童 被害人有前科 减轻因素 受到过被害人的虐待 84of100 McCleskeyv Kemp 1987 鲍德斯等人的分析考虑了这些因素 在他们的研究中被告人的加重因素为42 处于中等严重水平 在这类中等严重水平的案件中 白人被害人的杀人时 有38 的杀人犯被判处死刑 而被害人是黑人时 对杀人犯判处死刑的比率仅为13 在中等严重水平的杀人案件中 种族因素的影响作用是最大的 而在最严重的案件中 则无影响 85of100 McCleskeyv Kemp 1987 McCleskey律师的上诉要求是 根据宪法第14条修正案 以上研究事实可以构成死刑判决无效的基础 根据宪法第8条修正案 保护被告人免受残忍和异常的惩罚 86of100 McCleskeyv Kemp 1987 虽然此前 有关就业歧视的民法裁决 曾经根据统计学证据进行推论 但是 这次最高法院以5 4票驳回这两项请求 原因如下 律师并没有证明 Kemp在本案中出于歧视目的而做出裁定 这些统计数据 并不能支持 判处死刑案件中存在的种族歧视违反了平等保护条款 87of100 McCleskeyv Kemp 1987 心理学家 从经验性的证据中推论出真理 在大量案件中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别的事实 证实了该案件中缺乏正当程序的请求 在心理学中 标准的程序是集中关注 从大量观察中发现的趋势 通过这种经验性的科学方法来寻求能够适用于具体案件的一般规律 88of100 McCleskeyv Kemp 1987 法庭的决定是针对具体案件的 在做出决定时 他们不会关注统计学中发现的 在对以前的案件进行判决时存在的种族歧视模式 另外 如果支持McCleskey的请求 就会威胁到以往佐治亚州的所有死刑案件 89of100 McCleskeyv Kemp 1987 双方各有自己的理由 心理学家受过的教育让他们相信 经验性的结果决定真理 相信数据的力量 大法官的注意力集中在具体案例上 注意到被害人实际做了什么 是否构成恶性犯罪 但是 后来也有的大法官开始接受统计学数据的意义 向立法机关提出立法纠正的意见 但该法案并未被批准 90of100 Hopkinsv PriceWaterhouse 1989 1982年 AnnHopkins是为供职的会计公司担任销售人员的第4年 这年 她做成的生意价值达2500万 她得到了客户的赞扬 她为合伙人提出建议的时间远多于其它人 没有人对她的专业能力有建议 但是 在1982年和1983年她都未成为合伙人 91of100 Hopkinsv PriceWaterhouse 1989 AnnHopkin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