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框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知识目标知识重点1.知道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2结合相关史料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寻求适合的政权组织形式进行的探索历程。3理解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1.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学生用书P59一、梦想的破灭:资本主义制度行不通1在近代历史上,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追求,对于中国来说,留下的只是悲怆和梦想的破灭。 2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衰败,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3.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4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所窃夺。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旧民主革命无法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时期形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时期参议会解放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人民代表会议 思考探究为什么许多效法欧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尝试都失败了,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却取得了成功?提示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 法律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础。2. 组织基础: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普选。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组织基础。3. 建立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1教材P57探究问题 首先,从材料中康有为、邹容、孙中山等对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主张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其次,从历史和政治知识中,我们可以知道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能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更谈不上国家的发展繁荣。2教材P58探究问题 (1)这些歌词表达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意愿,也表达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的认可。(2)这几首歌曲的部分歌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奋斗历程。具体奋斗历程可以结合历史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进行表述。3教材P59探究问题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到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各地普遍召开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不懈探索和创造。从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教材P60探究问题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从本质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真实实现,这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选举的政治热情。正确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学生用书P601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强大起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财富,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因此帝国主义不可能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更不允许中国富强起来。2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要损害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因而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阻止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十分弱小,具有先天的软弱性,他们不能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彻底的胜利。总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要振兴,要实现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效仿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1923年北洋军阀曹锟以5 000银元一票的价格收买国会议员590人,被选为大总统,史称为“贿选总统”。上述事实证明()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中国行不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具有历史必然性 西方的议会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 当时的中国不具备建立民主制度的历史条件ABC D审设问“贿选总统”说明了什么。审材料材料阐述了旧中国效仿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最终失败的结果,从而证明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适合旧中国的国情。定思路材料中的做法表明在中国效仿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行不通的,因而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那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符合题意。错误,议会民主是一种民主制度。错误,中国具备了建立民主制度的历史条件,关键是建立什么样的民主制度。答案A1. 在近代历史上,为了救亡图存,许多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为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提出了种种主张, 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康有为、梁启超、邹容、孙中山等都是杰出的代表,他们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这些事实证明()A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近代历史上的革命斗争虽然实现了人民民主,但没有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C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民主革命D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没有作出什么贡献解析:选A。 近代历史上的革命斗争没有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也没有实现人民民主,所以B项错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是民主革命,故不选C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尽管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但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也作出了重大贡献,D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学生用书P60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的选择(1)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的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由其自身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能够领导人民群众建立新型的民主政权并取得胜利。(2)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进行了长期探索。(略)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必然(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基础:1953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普选,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只有借助一定的政体,国体才能外化,统治阶级才能将自己的意志形成和上升为国家意志。从中国历史和国情来看,要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必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我国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据统计,全国登记选民总数为3.238 1亿人,占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18%,投票率为85.88%。此次选举共选出近570万基层人大代表。请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过程。审设问本题要求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过程。审材料材料介绍了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普选的情况。定思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即法律基础、组织基础、建立标志。答案 (1)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础。(2)1953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普选,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组织基础。(3)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方法技巧解答简答题常见的问题学生在简答题的解题方面,常见的是答案的编制过宽和过窄。并且往往将简答题答成论述题。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问题:(1)在审题方面:不能审清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导致离题,“撒大网”和生搬硬套。(2)在解题基本要求方面:首先,答案不完整和不规范。例如,由于学生不清楚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要求只答教材的观点,没有把题目材料的内容融入答案。即学生不清楚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编制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材观点,二是题目材料的观点和内容,三是时事的观点和内容。其次,没能将简答题与论述题的答题要求区分清楚,或者因为缺乏解题所需的自我监控能力,往往出现把简答题答成论述题的现象。导致答案过宽、过多。(3)在学生答题的逻辑思维方面,逻辑归纳、概括、推导不完整、不严密。出现“越级引申,一步登天”。例如,学生常将“为什么”“怎么做”“原因”“意义”混为一谈。2. 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恩格斯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列宁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邓小平(1)概括以上论述揭示的共同主题。(2)依据上述结论,以我国实行的政体为例,简要说明邓小平论述的正确性。解析:本题考查政体的影响因素。第(1)问,关键要从三句不同的表述中找到相同的主题。第(2)问,实质上是要回答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制的原因。答案:(1)共同主题: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根源。(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它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西方国家实行的议会民主制度,是西方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其各自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国情,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的模式。 学生用书P61申纪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活化石”仅从外表看,很少人会相信,这位手上生满老茧、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人,是全国唯一一位参加过一至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誉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活化石”。“我第一次参加人代会是骑着毛驴从村里出发的”,申纪兰回忆起当年的情况。1954年9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从家乡陕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出发,先骑毛驴,然后转乘卡车、火车,走进了中南海怀仁堂。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不安,到如今的从容,50多年过去了,申纪兰担任过两届议案审查委员会的委员,已记不清自己到底提过多少建议和议案了。 申纪兰饱含深情地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为人民说话,把广大人民的心声带到会上,说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听,真正尽到我这个人民代表的职责。” 视角1:请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过程? (1)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础。(2)1953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普选,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组织基础。(3)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视角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在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曾经给欧美国家的发展带来进步;但是,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追求,对于中国来说,留下的只是悲怆和梦想的破灭。近代中国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2)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到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各地普遍召开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和创造,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3)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亿万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学生用书P62)一、单项选择题1在普选的基础上,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最重要的制度保障。这表明()这一制度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这是一种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国家结构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ABC D解析:选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结构形式,故应排除。辛亥革命后,代表各种政治势力的政客竞相仿效西方议会民主,“建国会、立政党”,一时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政党、团体三百多个。但是,它们大多成了各派军阀、官僚、政客借以争权夺利的工具。旧中国的多党竞选和议会民主只给历史留下一幕幕闹剧。据此回答23题。2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议会民主制度,到了中国却形成了一幕幕闹剧,这是因为()A在中国不适合建立民主制度B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应该继续保留君主制C当时的政党都是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D各派军阀、官僚、政客之间的利益不均衡解析:选C。议会民主制度在中国形成闹剧的原因,主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观点明显错误;D项观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文件是()A钦定宪法大纲 B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解析:选D。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地位,为新中国的百废待兴保驾护航,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C全国范围内的第一次普选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故应选D项。5纵观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历程和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新中国的政体必须是人民民主专政B新中国的政体只能是民主集中制C与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相适应的政体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新中国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的政权解析:选C。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历程和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的实践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我国的政体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是人民的政权。二、非选择题6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暨开学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
- 抗洪电视摄像培训课件
- 2025年市政工程项目发展计划
- 抗5羟色胺课件
- 2025年哲学考研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会计实操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动物医学函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房产中介培训课件
- 慢性肾脏疾病课件
- 情景表演课件
- 2025年山西建设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考试(建筑电气工程)综合试题及答案
- GB/T 14603-2025电子气体卤化物气体
- 北京理工c语言考试题及答案
- 给纪检委的招投标违规举报信范文
- 胶质细胞瘤课件
- 校外培训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 2025年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 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评估(2025年)解读课件
- 发热护理课件
- 智能城市建设中的能源消耗预测与节能措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