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鉴定方法.doc_第1页
细菌鉴定方法.doc_第2页
细菌鉴定方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 形态学特征 按照东秀珠和蔡妙英编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1999),中科院微生物所编著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1978)的方法进行鉴定。芽孢杆菌属鉴定到种,参照了蔡妙英等译芽孢杆菌属(1980)的方法。(1)革兰氏染色:挑选少许菌苔,涂布于干净玻片的蒸馏水中,风干固定,结晶紫染色(结晶紫2g,草酸铵0.8g,95%乙醇20 ml,加水至100 ml)1min,水洗后碘液(碘1g,碘化钾2g,水300 ml)作用1min,水洗,脱色,用番红O液染3min,水洗,风干,光学显微镜观察。(2)鞭毛染色:将1624h菌龄的菌苔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轻蘸几下,将玻片倾斜,使菌液缓慢流到另一端,然后平放在空气中干燥。干燥后滴甲液(丹宁酸5g,FeCl3 1.5g,15%福尔马林2ml,1%NaOH 1ml,蒸馏水100 ml)染610min,水洗,干燥后,用乙液(2%AgNO3 溶液)加热复染30min,蒸馏水冲洗,干燥,镜检,菌体为深褐色,鞭毛为褐色。(3)运动性:半固体琼脂穿刺法,将菌种接在可使鉴定菌生长良好的培养基中,其中含0.30.6%的琼脂。适温培养,运动性可用透射光目测,如生长菌只生长在穿刺线上,边缘十分清晰,则表明鉴定菌无运动性;如生长菌由穿刺线向四周呈云雾状扩散,其边缘呈云雾状,则表示鉴定菌有运动性。(4)芽孢染色:孔雀绿染色法。按革兰氏染色涂片后,用饱和的孔雀绿水溶液(约7.6%)染20 min,水冲洗后在用0.5%番红O复染2030s,水洗,吸干,镜检。芽孢呈绿色,菌体和芽孢囊呈微红色。(5)抗酸染色:常规涂片,石碳酸复红(10%碱性复红乙醇饱和液10 ml,5%石碳酸水溶液100 ml)加热染色5 min,倾去染液用酸性乙醇脱色,吕氏美蓝(2%亚甲基蓝乙醇饱和液30 ml,0.01%KOH 100 ml。)复染2min,水洗,吸干,镜检。(6)荚膜染色:在载片一端滴一滴无菌水,取少许菌苔在水滴中制成悬液。取一滴墨汁与菌悬液混合,并用另一载片之一端将此水滴在载片上刮成薄膜风干。用纯甲醇固定1min,加0.5%番红O液数滴滴于涂片上,冲去残余甲醇,并染30s,然后倾去染液,立即吸干,镜检。1.2.2 培养及生理特性(1)菌落形态:用划线法将菌种接在平板培养基上,适温培养12d,出现单菌落开始观察,包括形状和大小,边缘,表面,隆起形状,透明度,菌落和培养基的颜色等。(2)生长温度和耐热性:将菌种转接到几支试管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培养,每处理2管,目测生长情况。(3)芽孢菌厌氧性测定:将菌种用外径为1.5mm的接种环穿刺接种在厌氧培养基(酪素水解物20g,NaCl 5g,巯基醋酸钠2g,甲基次硫酸钠1g,琼脂15g,蒸馏水1000 ml),30培养,3d和7d分别观察,表面生长者为好氧菌,如沿穿刺线或下部生长者为兼性厌氧菌或厌氧菌。(4)碳源利用:将菌种接种在各种碳源斜面培养基(MgSO47H2O 0.2 g ,(NH4)H2PO4 H2O 0.5 g ,K2HPO4 0.5g,CaCl22H2O 0.1g,(NH4)2SO4 2.0 g ,蒸馏水1000 ml,碳源分别为蔗糖、乳糖、果糖、木糖、半乳糖、甘露醇等,终浓度为0.1%0.2%)上,适温培养1d,以菌悬液接种,能生长者即培养基变浑浊为阳性,否则为阴性。(5)氮源利用:将菌种接种在各种氮源斜面培养基(MgSO47H2O 0.2 g ,(NH4)H2PO4 1 .36g ,Na2HPO4 2.13g,CaCl2 5.00 ml,FeSO47H2O 0.50 ml,葡萄糖10.0 g ,蒸馏水1000 ml),氮源分别为氨态氮如磷酸氢二铵或硝态氮如硝酸钾、乳糖、果糖、木糖、半乳糖等,终浓度为0.2%0.5%)上,适温培养1d,以菌悬液接种,能生长者即培养基变浑浊为阳性,否则为阴性。(6)柠檬酸盐利用:将菌种接种在柠檬酸盐斜面培养基(NaCl 5g,MgSO47H2O 0.2 g ,(NH4)H2PO4 1 g ,K2HPO43H2O 1g,柠檬酸钠2g,0.04%酚红10ml,琼脂12g,蒸馏水1000 ml)上,适温培养37d,培养基变为桃红色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7)耐盐性和需盐性:将菌种分别接种在含3%,5%,7%,10% 含NaCl的肉汁胨液体培养基中,适温培养3d、7d,目测生长情况。(8)丙酸盐利用:将菌种接种在丙酸盐斜面培养基上(丙酸钠2g,NaCl 5g,MgSO47H2O 0.2 g ,(NH4)HPO4 1 g ,K2HPO43H2O 1g,0.04%酚红 10ml,琼脂12g,蒸馏水1000 ml)上,适温培养37d,培养基变为桃红色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1.2.3 生化特性测定(1)氧化酶:将1%的四甲基对苯二胺水溶液滴于干净培养皿的滤纸上,滤纸湿润即可,用牙签取1824h的菌苔涂抹于湿润滤纸上,在10s内涂抹的菌苔呈蓝色为阳性,60s以上呈蓝色者不计,按阴性处理。(2)接触酶:将24h培养的斜面菌种,用牙签取菌苔涂抹于已滴有3%过氧化氢的玻片上,如有气泡产生则为阳性,无气泡产生为阴性。(3)葡萄糖氧化发酵:将24h幼龄菌种穿刺接种于休和利夫森试管培养基(蛋白胨2g,NaCl 5g,葡萄糖10g,琼脂6g,溴百里酚蓝少许,蒸馏水1000ml),每株4支,其中2支上面覆盖凡士林石蜡油,适温培养1d、3d、7d、14d观察,只有开管变黄者为氧化型,开管和闭管均变黄者为发酵型。(4)甲基红(MR):培养48h的菌种试管培养液(蛋白胨5g ,葡萄糖5g,NaCl 5g,水1000ml,pH 7.07.2)中加入一滴甲基红试剂,红色为甲基红阳性反应,黄色为阴性反应。(5)V-P测定:将培养24h的菌种培养液(培养基成分同甲基红)与40%NaOH 等量相混,加入少许肌酸,10min如培养液出现红色,即为试验阳性反应,有时需要放置更长时间才能出现红色。(6)淀粉水解:将菌种接在淀粉琼脂培养基(在肉汁胨中加入0.2%的可溶性淀粉)上,培养25d,形成明显菌落后,将碘液滴在平板上,观察菌落周围有无透明圈。菌落周围如有不变色的透明圈,表示淀粉水解阳性;仍蓝色为阴性。(7)脲酶:将培养3d的斜面菌苔做成菌悬液,加入一滴酚红指示剂,调pH至7,使液体呈红色,分成2份,其中1份加入0.1g尿素,几分钟后指示剂变红者为阳性,不变为阴性。(8)苯丙氨酸脱氨酶:将菌种接在苯丙氨酸斜面培养基(酵母膏3g,NaCl 5g, Na2HPO4 1g,琼脂12g,L-苯丙氨酸1g,蒸馏水1000ml)上,37培养824h测定,将10%的FeCl3 溶液滴在生长菌的斜面上,变绿为阳性反应,不变为阴性反应。 (9)明胶液化:将菌株接种在明胶液化培养基(蛋白胨5g,明胶150g,水1000ml,pH 7.07.2)上,2528培养,于5、10、20、30d观察液化程度。 (10)牛奶分解:将新鲜菌种接于石蕊牛奶(2.5%石蕊水溶液,脱脂牛奶100 ml)中,2528培养,于3、5、10、20、30d观察,还原-石蕊褪色变白;胨化-牛奶变清;产酸-石蕊变红;产碱-石蕊变蓝;酸凝和酶凝-牛奶结块、凝固。(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