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时间速度.doc_第1页
长度时间速度.doc_第2页
长度时间速度.doc_第3页
长度时间速度.doc_第4页
长度时间速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开发区实验初中 长度、时间、速度(请注意保留)教材解析:(一)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m),纳米(nm)。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m=10-3m1dm=0.1m 1m =10-6m1cm=10-2m 1nm=10-9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注意: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会看)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B、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或与所测长度平行),且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如果零刻线磨损,可选中间任一刻度线做起点(会放)。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读)。D、记录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会记)。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2、时间的测量:单位:秒(S) 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3、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跟测量的工具,测量方法,跟测量的人读取的估计值有关)(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3)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 拓展延伸: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拓展延伸:物体位置的变化,包括两种请情况:物体间距离发生变化,物体的方位发生变化。2、参照物定义:为了描述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而选作标准的那个物体叫做参照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来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否运动。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运动: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相对静止: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保持不变(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公式: = 拓展延伸:公式中的三个量是指同一物体的三个量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决定,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m/s ,交通运输中速度单位常用km/h ,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拓展延伸:速度单位换算:数值先不动,单位对应换,换完再运算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每秒步行的路程是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3、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考点扫描考点一 运动的描述1物体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2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_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_为参照物3物体单位_内通过的_叫做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单位:m/s、km/h(1 m/s _ km/h)4 _不变,沿着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_。5变速运动的快慢用_表示,它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整体的快慢程度.考点二 长度、时间的测量6长度的基本单位:_,常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使用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记录结果应包括_和_两部分7时间的基本单位: _ ,常用测量工具:秒表、钟表8 _值与_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_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_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二经典例题例1. (2011苏州)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解析:鸟类飞行时,若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具有很大的动能,可以撞坏飞机,发生航空灾难所以D项正确答案:D例2. (2010烟台)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是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_解析:“游云西行”是说云在向西运动,它可以选地面或自己为参照物;“月儿东驰”是说月亮向东运动,这时云在向西,假定云是参照物,月亮相对云就是向后即向东运动了而人们望月时感觉不到月亮是动的,所以感觉到原来“不动”的物体都成运动的了,学了运动相对性原理,这并不奇怪答案:不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3. (2010天津)如下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t3,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地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_为参照物的解析: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改变,运动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用v来计算,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即平均速度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路程除以在这段路程上用的所有的时间答案:乌龟例4. (2011济宁)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cm.解析:此题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观察,是否是零刻线与物体边缘对齐,如果不是要从读数中减去物体左边对应的数值,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答案:1.831.86都可例5. (2010龙岩)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解析: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做参照物由题知研究对象是“连山”,“连山”相对河岸是静止的,所以是船为参照物,故选B.答案:B练习:1. 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一首,即“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 )A运动和静止都取决于人的主观感觉B同一物体不可以说它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C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也不同D选择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的对象就是静止的3. 正在修建的宜昌至武汉高速铁路专线全长360 km,高速列车2小时左右到达,则列车的平均速度为_m/h,或为_m/s. 4.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_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_. 5.(2011广州)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 )A1 mm2B1 cm2 C1 dm2 D1 m26.(2011扬州)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7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1.2 m/sB1.25 m/s C2 m/s D2.5 m/s8.(2011菏泽)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 h. 5.(2010咸宁)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右图所示(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2)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 B C D10. (2010泉州)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此情景中参照物应选择()A莲叶 B田野 C鱼 D池塘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0中考变式题)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2(2011乌鲁木齐)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图中的四种工具不属于测量长度的是() 3(2011连云港)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4(2011包头)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 D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5(2010中考变式题)“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蜓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6(2010广州)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7(2011无锡)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8(2011湖州)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9(2012中考预测题)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4 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4 m/s B4.8 m/s C5 m/s D6 m/s10(2012中考预测题)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11. (2012中考预测题)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12. (2012中考预测题)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当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一起进入预定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因为飞船离地面高度始终相同,故飞船相对地面是静止的B以轨道舱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C在大气层外宇航员透过舷窗看星星没有闪烁的感觉D通过无线电波,地面技术人员可以对飞船进行控制及与宇航员通话13. (2012中考预测题)一个皮尺,用力拉伸后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则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14. (2012中考预测题)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二、填空题15(2011鸡西)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是运动的16(2011吉林)如图所示,2011年1月12日,长吉城际铁路正式运营早上6点50分CHR5型“和谐号”列车由长春开往吉林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200 km/h,全程约为110 km,全程运行时间大约是_;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_为参照物17(2012中考预测题)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司机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北京,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h.18(2012中考预测量)伽利略在教堂参加劳动时,发现了悬挂着的吊灯在摆动时具有_性,根据这一性质制成了测量时间的钟表,现在人们常用的计时工具是_,_.19(2011哈尔滨)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运动20. (2012中考预测量)如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_的21. (2010广东)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和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22. (2012中考预测量)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 s,他的速度是_m/s.(3)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_.23. (2012中考预测题)郑州快速公交(BRT)已在今年5月底开通运行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运行2 min后,甲车相对于乙车向_方向行驶,两车相距_m. 24. (2012中考预测题)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10 s内通过的路程为30 m,稍后休息5 s,然后5 s内通过的路程为20 m,则前10 s的平均速度为_m/s,在整个20 s内的平均速度为_km/h.三、综合题25(2010中考变式题)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 m/s.(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写出一个影响因素)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_26. (2010河池)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 m跑项目中,取得7 s的成绩求:(1)小明的平均速度;(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则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多少秒?(已知声速为340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7. (2012中考预测题)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 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 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气温是15 ,求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附:1.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 答案:B2. 答案:C3. 答案:180k 504. 答案:A B 2.20cm5. 答案:B6. 答案:A7. 答案:A8. 答案: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w/h 1.59. 答案:(1)变速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 (2)C10. 答案:A2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解析:由图知脚长约25.10 cm,人的身高约为脚长的7倍,所以身高为25.10 cm7175.70 cm,约1.75 m.答案:B2解析: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均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而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故A选项正确答案:A3解析:航天员相对于座舱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而相对于地面的发射架,天空中的云朵和测量船的位置均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A选项正确答案:A4解析:A选项中的平均速度等于39.6 km/h;C选项中的平均速度等于36 km/h;D选项中的平均速度等于43.2 km/h.所以B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答案:B5解析:蜻蜓点水在水面上形成波纹,波纹向前传的速度与蜻蜓飞行速度相同,再次点水时形成的波纹与第一次的波纹正好同时向前传,第三次形成的波纹与前两次的同时向前传,所以应是A图所示情况答案:A6解析:题目给出的图象为距离随时间的变化图象,选项A和B中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保持不变,说明两物体是静止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距离与运动时间成正比,所以st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直线倾斜度越大,说明速度越快,由题图看出,乙比甲快,故D图正确答案:D7解析:从题意知,甲乙两列车车头朝向一致,开始小华看到乙车车头,后来看到乙车车尾,以甲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前运动的,则有可能是A、B、D选项,不可能是C选项答案:C8解析:从题中图象可以看出紧急刹车的时刻为8:27,此时速度突然减小;从8:23到8:27这段时间内,速度始终保持在60 km/h,体现在图象上是一条水平线段,这是图象上所体现的最高速度,其余时刻的速度均低于60 km/h,所以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应小于60 km/h,综上分析可知只有D选项不正确答案:D9解析:设前一半、后一半路程均为s,则通过两段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全程的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v4.8 m/s.答案:B10解析: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因此D项正确答案:D11. 解析:由烟飘动的方向可判断出风向左吹,乙旗向右飘,说明乙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甲旗向左飘,则甲可能向右运动,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因此D项正确答案:D12. 解析:飞船运行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同,因此飞船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A项错误答案:A13. 解析:皮尺拉伸后,上面每条刻线间的距离都增大了,因此物体所对应的刻度数减少,使测量结果偏小答案:B14.解析:根据图象我们知道,甲的速度为3 m/s,乙的速度为2 m/s.可知A选项错误;经过3 s,甲距离Q点还有3 m,乙距离P点还有6 m,此时甲、乙相距3 m,B选项错误;当乙到达P点时,用时6 s此时甲运动了18 m,经过Q点后继续运动了6 m,C选项正确;甲到达Q点时,用时4 s,乙运动了8 m,距离P点还有4 m,D选项错误答案:C二、填空题15解析:枯藤、老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