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沁园春长沙通过对窗纱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词风和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消沉的特点。再别康桥作于1928年,是人通过一系列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节奏,表达了诗人对于母校的眷恋之情。学习目标:1. 学会通过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如沁园春长沙的豪情壮志,雨巷中对革命理想的追求于所求不可得落寞、惆怅的情绪和疑似微茫的希望,再别康桥的眷恋之情。2. 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3. 学习诗歌鉴赏重点多种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课时安排:1.沁园春长沙 2课时2.诗两首 各1个课时,共2个课时教学建议: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情感抒发是诗歌最重要的美学特征,而有些诗歌情感比较含蓄隐晦,故非反复诵读、相互交流,就无法理解诗歌。诗歌鉴赏是读者走进读者,探求真知的精神活动,解读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能够自圆其说即可;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又不机械对应;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注意表现形式和技巧,要着眼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 1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三维目标1. 掌握词的相关知识,了解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背诵、默写,并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 品味极富表现力的语文,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学习诗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4. 感受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教学建议:一、 以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二、 知人论世,通过背景的介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主题,体会诗人的革命情怀。三、 学法指导1. 语言比较法。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的意象,把握词中的情感。2. 比较法。如对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的比较达标测评:基础达标题1.补充名句(1)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恰同学少年,_;_,挥斥方遒。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朱茵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 (lio ku) 百舸 (k) 碧透 (b) 橘子洲(j)B 遒劲 (qi jng) 沉浮(f) 携带 (xi) 竞自由(jng)C 峥嵘 (zhng rng) 碣石(ji) 挥斥 (ch) 岁月稠(chu)D 惆怅 (chu chng) 遏制() 沁园春(qn) 万户侯(hu)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 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4.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E.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等达标测题5. 下列是对于沁园春长沙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上阕岁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景中含情之处,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C沁园春长沙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热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力量。D本词中“立”“看”等词看出来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都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和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由此转入写游泳,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8题 水调歌头 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6年6月6.下列对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里”和“极目”两句表现时任宏伟的气概和开阔的胸怀。 B“不管”和“胜似”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一步表现是人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自如,抒发了诗人迎击风浪,激流勇进的革命精神。C“子在川上曰”的“子”指诗人自己,他在感叹:“对么美好的滚滚长江啊!逝去的光阴就像这流水一样。”D. “不管”和“胜似”写得很有气魄,恰如其分地将一位伟大政治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报读不畏艰难险阻,充满自信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出来了。7.“截断”中的“巫山云雨”是指( )A.巫山上的云和雨 B.长江上空的云和雨C长江上游的水 D.巫山神女朝为云,暮为雨。8.对这首词内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作者通过卸载大江中游泳的感受,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讴歌了我国人民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B. 作者在这首词中,引用古语碣石事物发展规律,借用神话歌颂祖国的变化。C. 词的上片写游泳,下片写改造长江的宏伟图景,作者由大江东去、日夜奔流的情景,自然联想到社会主义建设一日千里,衔接自然。D. 中的“神女”即巫山神女,作者希望巫山神女健在,也来分享社会主义成果。难度拓展题阅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做以下各题。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9.依次写出这首词押运的字。答: 10.毛泽东出生于湖南,可这里说“千里来寻故地”,该怎样理解?答: 11.摘出这首词写景的句子,并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答:写景的句子: 景物的特点: 12.谈谈你对“过了黄洋界(黄洋界,在井冈山西北,地势险要,是当年红军的五大哨口之一)险处不须看”的理解。答: 【参考答案】 1.(1)怅寥廓 (2)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2. A 解析:“舸”应读g 3. B解析:设问句,答案在下片中 4. D解析:A.“主沉浮”是动宾结构的词组,不能断开;B“岁月稠”是主谓结构,不能断开;C.“万户侯”是偏正词组,不能断开。 5. D解析:“由此转入写游泳”应改为“由此回忆一起战斗的战友” 6. C. 解析:“子”就是孔子 7. C. 解析:巫山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素有“渝东门户”之称,地跨长江巫峡两岸。“巫山云雨”就是指长江上游的水。 8. D解析:“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两句化用神话传说,衬托出人间的巨大变化,以自豪和喜悦的心情,赞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光辉前景。所以,D项中“作者希望巫山女神健在”错。9山、颜、端、看、寰、间、还、攀10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过了38年重游,所以这么说。11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生气蓬勃,充满活力。12不仅是说黄洋界是井冈山的最险处,过了此处,其他地方就不用看了;也是说经过了革命战火严峻考验的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是任何艰难险阻也吓不倒的。 2 诗两首 雨巷三维目标:2. 知人论世,了解戴望舒,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请。3. 品读诗之韵律,品味诗之意象,领悟诗之意境,体悟诗之真情。4. 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教学建议:1. 加强诵读。教师可借助声像资料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播放江南雨巷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这些画面进行诵读。2. 雨巷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朦胧,教学时需联系背景作一定的解读,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3. 这两首诗受西方诗歌中的建筑美学影响颇深,分析诗歌诗,可从诗歌的结构出发,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4.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学习,发散思维。 再别康桥三维目标1. 了解徐志摩简历及创作风格。2. 通过教师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3. 品读诗之韵律,品味诗之意象,领悟诗之意境,体悟诗之真情。4.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学建议: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达标测评:基础达标题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浮躁(zo) 竹篙(go) 彷徨(png hung)B 漫溯(shu) 寂寥(lio) 彳亍(ch ch)C 颓圮(b) 青荇(xng) 斑斓(bn ln)D 装载(zi) 悄寂(qio) 巷道(hng)2.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1)一别两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在那_,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颗大星在天边出现。 (2)古今人也都赞赏“敲”自比“推”字用得好。其实_。 晚钟撼动黄昏,田野没遮拦 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 这不仅是意境上的分别,用时也是文字上的分别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用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A B. C D. 阅读与品味阅读雨巷的开头和结尾两节,回答34题。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3简要分析第二小节在思想感情上的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运用。答:4雨巷诗首尾两节只有两个字不一样,请具体分析作者采用这种写法的原因及艺术效果。答:5对雨巷这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的“雨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正是“风雨如磐”的社会的缩影。B诗中那个“我”,一腔愁绪,满腹哀怨,正是当时被环境憋得透不过气来,但又不断探索着、追求着的知识青年。C那梦幻般出现又幽灵一样地消逝的丁香姑娘,就是作者热切追求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D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绝望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中等要求达标测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20题。网赵丽宏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网住大陆,也网住海洋幸好,那并不是真的,否则,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呵,在我清醒的视野里,大海,是那样的自由和宽广,任你遨游,任你飞翔!网哟,它应掌握在我们手中,撒出去,为祖国收起宝藏!7填空:(1)诗歌的开篇,作者面对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织成的“巨大的网”,神思忽动,浮想联翩:由的“网”延伸到的“网”,由的“网”延伸到的“网”。(2)这篇文章通篇运用了的手法。“为祖国收起宝藏”在全诗末尾,起到了的作用。8读到“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这一诗句,你会有哪些联想?答:9诗歌由“网”而起,又由“网”而落,首尾照应,但又不是简单重复。请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答:【参考答案】1. A解析:B.“溯”应读s;C.“圮”应读“p”;D.“载”应读“zi”。2. B解析:(1)句填入语句在句中作时间、地点状语,所以用名词性词语较为恰当,应选;(2)句填入的语句按逻辑关系,应选。3. 上节中以丁香作为整首诗的中心意象,这节中则用丁香的“颜色”“芬芳”“忧愁”等来反复加强诗人心目中那位“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形象,并且以她“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来展现作者自己的情感。在艺术手法上,则采用了排比、顶真、双声叠韵回环复沓的方式,构成了铿锵而又舒缓、飘忽而又蕴藉的韵律,具有强烈的音乐性。4. 这两节诗仅第四行所用的两个字不一样。首节是“逢着”,表明“我,所希冀和追求的目标尚未出现。这目标就是“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在中间五节诗描写了“我”与“姑娘”相逢又离失的经历之后,结尾一节换用“飘过”,表明往事已经过去,但这种经历仍然时时被我回味,在我的记忆中重现。另外从结构上看,首尾两节的照应使全诗显得工整完满,余韵悠长。5. D。6. (1)眼前视野外实际思想上(2)比喻或象征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7. 提示:诗人不会无端地有这种关于“网”的感受,因为毕竟有过一段“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的日子(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文革”那场浩劫),而且是我们刚刚翻过去的那一页历史,所以他虽然没有一个字触及那段历史,但读者仍然可以从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宾馆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一校四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写人写物初中范文
- 2025年A股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政策底”牛市起点
- 岩石的脚印赏析课件
- 岩土力学课件应力场
- 小黄车安全驾驶知识培训课件
- 房地产开发项目计件工资劳动合同
- 个人与公司间的土地流转借款合同
- 区域商业街店面联合经营合伙协议
- 直播助农培训课件
- 劳动课美味凉拌菜课件
- 2025黑龙江伊春市铁力市招募公益性岗位人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铁路车间职工思政课课件
- 2025年汽车租赁公司车辆托管及运营管理合同
- 情感营销培训课件
- 企业向个人还款合同范本
-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诊疗共识解读
- 钢模板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新学期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16篇)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