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师黄安基教授传略文高淑英马 黎 编辑插图刘永佩黄安基 (1923年2003年。03年9月22日因患帕金森氏综合症在成都逝世,享年80岁) 黄安基,字静之,祖籍江西省上犹县,1923年7月25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县(今赣州市)。祖父黄衍裳,为清朝贡生,民国以后,创办了赣县私立幼幼小学及幼幼中学初中部,自任校长。父亲黄厚琮,原就读予江西法政专门学校,因兄弟5人,他是长兄,为了让弟弟们上大学,他自己中途辍学去当学徒,学习经商。 幼承严格家训 学习成绩一贯优异黄安基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的环境中,在其祖父的严格要求下读书、写字,祖父又常教导他为人要正直、不能沾染社会上的恶习;幼时还受到三婶在古诗词和唱歌、弹琴方面的熏陶,又阅读了大量历史小说和古典名著,使他在文学和音乐上有较好的修养,也培养了他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优秀品质。他于1930年春上小学,插班入二年级学习。1934年夏,又以同等学历考入江西赣州私立幼幼中学初中。1937年夏初中毕业。由于家境发生变化,父亲考虑将来无力供他上大学,故要他不考高中,由四叔带他去南京报考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机械科,在考生6000人只招收200名的情况下,他被录取了。但由于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南京屡遭日机轰炸,到处兵荒马乱,在其叔父们劝说下,他没有报到入学而回到赣州,考入江西省立鞭县中学(现赣州市第一中学)读高中。1940年高中毕业,父亲本欲让他放弃升学而就业,经老师们劝说才同意舷参加大学统一招考,以第一志愿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当时在贵州平越,即今福泉)。因发榜时正患伤寒病,请求保留学籍一年。1941年入学,攻读土木工程系,1945年夏随校在四川壁山县丁家坳毕业。 因有较强韵记忆力及较好的理解力和计算能力,加之上课时专心致志地听讲,黄安基在校学习时一直名列前茅,除在插班上初小二年级时第一学期为第二名及大学时个别学期名次不明确外,从小学到大学每学期均为第一名。1940年江西省高中毕业生会考,他也获全省第一名的成绩。1942年夏由学校选派代表唐院去贵阳参加教育部举行的大学生学业竟试(考数学)。唐院罗忠忱教授的工程力学(现称为理论力学)课程素以考试扣分严而著称,1942年度上学期,黄安基以每周一次测验加上期末大考的总平均成绩100分而轰动全校,至今犹为他的一些老师和当时在校的同学们所津津乐道。1945年毕业时经会员教授评选,全票一致通过授予他斐陶斐()励学会唐山分会会员的荣誉称号。 考虑到家境贫寒,大学统考时就申请了教育部第一次设立的中正奖学金,奖金数额当时足够每年所需一切费用,录取的同时奖学金也获得批准(全校新生中获得此奖学金的仅2人)。在大学期间,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学校设立的各项奖学金如建侯力学奖学金、李太夫人奖学金等等以及江西省每年提供的奖学金,黄安基几乎无不获得,这就大大减轻了他的家庭负担,顺利完成了学业。 大学毕业后,黄安基于1945年8月去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当时在四川长寿县)工作,1946年随工作单位迁往南京。他去那里工作是怀着参加长江三峡水力发电工程的宏伟建设目标去的。但由于经费问题,该项目成为一纸空谈,又因实际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适应,遂于1947年7月去江西南昌浙赣铁路局第二区大桥工程处工作,任工务员(即技术员)。由于他的工作细致认真,能够严格要求,得到领导信任,给予他一般要工程师才能担任的设计图审核的重要任务。管内大桥完工后,1948年9月去江西樟树浙赣铁路局赣江桥渡工程处工作直至樟树解放。 1949年11月应黄寿恒教授之命回到唐山母校工作,先后在数学教研室,1952年到理论力学教研室(后称一般力学教研室)。1962年晋升副教授,1979年晋升教授。 在校工作期间,黄安基先后担任过唐山铁道学院一分部教学委员会副主任、西南交通大学一般力学教研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报编委,还曾鹤届连选连任数理力学系工会副主席、主席。在校外历任教育部高校工科力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后改称国家教委高校王科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两届),四川省力学学会理事兼一般力学学科委员会主任(两届),全国铁路工科高校理论力学协作组组长、名誉组长,西南地区工科高校一般力学协作组组篝、名誉组长。1992年10月起获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 严于律己 严谨治学培养人才黄安基教授以严谨治学著名于校内外。他的这种治学风格从老一辈教授那里继承过来,又传给了下一代的教师。学校这一优良传统能保持下来,是与他身教言传,苦心培育人才分不开的。 黄安基童年受到其祖父的严格家教,以及中小学时严格的要求,上大学时又受到李汶、罗河、罗忠忱等教授的严格教诲,无论在制图、测量技术和力学计算等方面都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尤其是在1949年回到学校后,在数学组任教时继续受到了黄寿恒教授教课的熏陶。黄寿恒教授讲课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用严格批判的眼光指出教科书中可能存在的逻辑性、条件的多余或不足甚至在次序上的不当等瑕疵,他也由此获得了严谨治学的很好示范。 素以严格要求著称豹黄安基教授,无论在课堂教学、答疑辅导、批改作韭或考试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讲课时推理严密,讲解娴熟、细致,每一个字他都要经过认真考虑、推敲,要求自己所讲前每一个概念都不能含混不清。在批改作业和批阅试卷时,从受力图、平衡方程式到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他都认真仔细地检查批阅,甚至连错别字也耐心地给以纠正。毕业几十年后回校的学生对他说:“您对我们的作业批改非常认真,现在我别的作业本都没保留,只保留了理力的作业本。”1996年3月铁道部政治部主任蔡庆华在学校中层干部会上,还提到他上学时由由于黄安基教授的严格要求,使他学到了不步知识,对他的影响较深,希望学校能在教学上把严谨治学之风代代传下去。 黄安基数授能严谨治学还表现在他一向严于律己。1963年暑假快结束时,遇到特大洪水,京沪和京广铁路中断,当时黄安基正在江西庐山疗养,为了能准时返校,他自费有水路到南京,再乘飞机到北京,又买火车票到天津后才用上铁路免费乘车证回到唐山。这种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作风当时传为佳话,也给青年教师作出了榜样。使大家懂得了教师的职责是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上课是一分钟也不能耽误的,这是铁的纪律。这种无声的教导胜过了有声的教诲。 黄安基教授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也是严字当头。在近几年中,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组成员,他多次去听中青年教师讲授理论力学课程,将他们讲得不确切的地方或有疏忽甚至错误之处一一记下,课后都要向他们指出来,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质量。在教研室教师的业务提高方面,他做了大量工作。60年代时教研室主任安排黄安基担任每学期组织学术报告会的工作,教研室每位教师的论文都要交给他审阅,工作量是不轻的。但他总是一丝不苟逐字逐句琢磨,进行修改,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在思路、概念、文章结构上都给予指导,甚至连标点符号皆要修改,使当时的青年教师得益匪浅。 在编写高等学校多学时教材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时,黄安基教授发现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关于牛顿的出生年代有出入,经过了仔细查考才确定下来。又为了弄清重力加速度到底应该用9. 80m/sz还是9. 81mS2国家是否有统一规定,曾派教师去中国科学院计量研究所了解,最后才定稿。这种对待学术间题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后辈们好好学习。 严谨治学的黄安基教授,不因“文革”中为此受到不应有的批判而改变其执教作风。80年代他当教研室主任时,每学期每位教师所写的教学日历,他都要进行仔细审查,核实目期,有的老师在书写教学日历时忘掉了节日应放假而把课程内容安排上了,他就让该教师重新修改后才签名上交。他对80年代的青年教师的成长尤为关心,教研室组织教学讨论会,对教材进行逐章讨论,每次他都亲临指导,讲解重点、难点,使青年教师能较快掌握教学内容。在指导一名校重点培养的教学梯队人员时,黄安基教授帮助该青年教师制定规划,要求他阅读国内外理论力学有代表性的教材,并指定翻译其中部分章节,又细心批阅该教师的译稿,对其所写的教学论文进行指导及审阅修改。在黄安基教授的培养指导下,使这位青年教师较快地掌握了理论力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使他理解了“教师若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真谛。 黄安基教授培养了一批50-60年代的青年教师严谨治学的作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理论力学课程连续被评为铁道部的重点课及学校的一类课程,是与他的工作和数十年来言传身教、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分不开的。 为学科建设做出贡献黄安基教授不但重视培养接班人,而且一贯注重学科建设,以其丰富的学识、严谨治学的精神在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工科理沦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中,在西南地区及铁路系统的理论力学教师中都享有一定威望。他带领教研室全体人员一起不段提高教学水平、搞好一般力学学科建设,使我校的理论力学教学质量在全国有较高的地位,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1964年7月铁道部文教局组织了全路理论力学教师分析力学讲习班,教研窒主任委派黄安基去讲课。报名非常踊跃,有几所铁道学院的全体理论力学教师都参加了。他克服了学员中程度高低相差甚远(学员中包括助教、讲师、直至副教授,有点学过,有的从未学过该课程)的困难。精心地周密地选材,深入浅出地讲解,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大家感到通过这次分析力学的学习,原来不同程度的学员都有了很大提高。过去学过的,对其中讲解的一些内容也感到很新鲜,有了新的提高,初学者也不感到吃力跟不上,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至今一些学员对此次学习仍记忆犹新,觉得使他们受益终身。 1977年教育部在江苏镇江召开有82所工科院校参加的力学教材会议,会上黄安基教授担任土建类多学时理论力学小组副组长(组长不出席),为我校争取到多学时理论力学教材的编写任务和一本美国工程力学(即理论力学),教材的翻译任务。1980年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修订工科力学课程教学尢纲会议,他和北京航空学院及南京工学院的两位教师共同起草了理论力学120学时教学大纲。会上他建议将相对运动动力学即关于非惯性参考系的问题列入大纲,得到了采纳,使得理论力学在理论体系上更为完整而所费学时并不多。1981年教育部高校工科力学教材编委会在广州召开的教学交流会上,他作了“关于惯性力的若干问题”的大会报告。 在理论力学的教学手段改革方面,黄安基教授非常关注。对理论力学电视教学片的剧本及理论力学CAI的题目,他都认真审阅,保证了质量,获得国家教委高校工科理论力学指导小组评审组盼好评。1991年他受聘担任全国高校工科理论力学第二次电视教材评委会副主任委员,为落实理论力学电视片的选题、评选及制作规划几次孜孜不倦地工作到深夜。作为编委,他为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工科理论力学指导小组出版的理论力学教材与教学研究刊物尽力组稿审稿,还自己撰写文章,为向全国工科院校理论力学教师传播教学经验和关于教学内容的探讨,介绍国外教材情况等做了大量工作。 在任教研室主任期间,为一般力学学科建设作了充分的准备,按一般力学学科中三个方向(运动稳定性、非线性振动和随机振动)将全组人员分为三组,每组有一位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带领一个梯队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1982年招收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共6名。当时申请的硕士点为应用力学,因专业目录上没有此项专,批准的是固体力学,但这为以后申请一般力学硕士点打下了基础。在他的努力争取下,也由于教研室全体人员的辛勤工作,1986年终于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有了一般力学硕士点。这在全国只有很少的学校才有的硕士点,在西南地区高校中是唯一的。 黄安基教授不但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还为全路工科高校和西南地区高校的理论力学和一般力学作了大量的工作。由他担任组长的全国铁路工科高校理论力学协作组,13年中先后开了8次教学经验交流会,每次都能坚持按期召开,这在全路工科高校各门课程协作组中是少有的。也是由他主持的西南地区工科高校一般力学协作组,8年中先后按期召开了5次教学经验交流及学术会议。通过这些会议传达了国家教委关于教改的精神与意图,互相交流了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从而提高了全路以及西南地区理论力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也使国家教委理论力学课程指导小组能够及时了解下情。 黄安基教授先后正式出版了3部(共5册)教材,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用中英文发表了20余篇论文。经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评选,先后入选世界名人传记词典第24版(1995)、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第11版(1994)及澳大拉西亚及太平洋国家名人录第3版(1996),这不但是他本人的荣誉,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黄安基教授一贯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不懈。他深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人才辈出,永葆青春,为学校在全国及国际上取得声誉作出自己的贡献。 (高淑英 马黎) 简历: 1923年7月25日 出生予江西赣县(今赣州市)。 1934年9月19 37年6月 江西赣县私立幼幼中学初中上学。 1937年9月1940年6月 江西赣县省立赣县中学高中上学。 1941年9月1945年8月 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学习,毕业时得理学士学位。 1945年8月1947年6月 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甲种实习员、工务员。 1947年7月1949年5月 浙赣铁路局第二区大桥工程处、赣江桥渡工程处工务员。 1949年11月1950年8月 中国交通大学助教。 1950年9月1962年11月 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讲师。 1962年12月1979年4月 唐山铁道学院副教授。 1979年5月1990年l2月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1991年 退休。 1963年 1965年唐山铁道学院一分部教学委员会副主任。 1978年1983年西南交通大学一般力学教研室主任。 1963年1981年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遵大学)数理力学系工会副主席、主席。 1982年7月1990年9月国家教委高校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984年12月1995年6月四川省力学学会理事兼一般力学学科委员会主任。 1980年7月1992年5月全国铁路工科高校理论力学协作组组长。 1985年6月1992年5月西南地区工科高校一般力学协作组组长。 主要论著: 1理论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年。 2理论力学,上、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年。 3非线性振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 4空间力系合成的一种方法。唐山铁道学院学报第7期,1957年。 5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DS与安全标签培训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生化核酸试题及答案
- 高三质检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聚乙稀pe管焊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离奇题目及答案
- PS获奖课件教学课件
- 内科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稀土相关试题分析及答案
- PS图像大小课件
-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中小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课件
-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拱板屋面施工方案
- 农村电网改造合同协议书
- 2021版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附流程图
- 门窗安装用工合同模板
-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 心电图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TCECA-G 0286-2024 户式空气源热泵水机三联供系统技术规范
- 多感官体验融合算法与模型
- 2020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苏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