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专题 孟德尔定律之特殊分离比考试大纲解读 本考点在大纲中属于二度要求,是遗传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考查方式既有选择题,又有简答题,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学生得分率偏低。全国卷近年来考查的特殊分离比多是9:3:3:1的变形,也有一些致死现象出现的分离比,对于由基因连锁造成的特殊分离比则没有考过。所以14年备考应关注基因连锁而形成的分离比的变化。考纲知识梳理一、孟德尔定律适用的范围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使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随之自由组合。两者同时发生,互不影响。 因此,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仅适用于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细菌等原核生物不适用,细胞质遗传也不适用。1、分离定律的适用对象 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2、 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对象 研究二对或二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二对或二对以上等位基因要求: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n对性状必须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否则就不符合一般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控制n对性状的基因单独每一对都符合分离定律。但n对性状符合分离定律,却不一定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想一想?为什么,能画出图吗?)该特点的应用: 判断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若控制二种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就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控制二种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二对同源染色体上,就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 判断是否符合孟德尔定律的方法 (1)符合分离定律F1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F1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后代出现1:1的分离比F1杂合子的单倍体的有两种,且为1比1,此方法即证明F1杂合子产生两种配子 (2)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分离比F1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后代出现1:1:1:1的分离比F1杂合子的单倍体的有四种,且为1:1:1:1,此方法即证明F1杂合子产生四种配子 (3)其他一些变式 F1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9:3:3:1变式的分离比,如后代出现9:6:1或者12:3:1等,都可认为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如果知道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那么也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通过杂交结果判断确定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例.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是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C )A 3种;96 B 4种;9331 C 5种;14641 D 6种;143341三 自由组合定律中基因的相互作用及典型例题作用类型特 点举 例加强作用互补作用(球形)AAbbaaBB(球形)AaBb(扁盘形)A-B-(扁盘)A-bb(球形)aaB-(球形)aabb(长形)9/163/163/161/16南瓜 PF1F2只有一种显性基因或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某一亲本的性状,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纯合或杂合)共同决定新性状。F2表现为97(白花)CCddccDD(白花)CcDd(紫花)C-D-(紫花)C-dd(白花)ccD-(白花)ccdd(白花)9/163/163/161/16香豌豆 PF1F2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新性状,单独存在时表现相同性状,没有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隐性性状。F2表现为961重叠作用不同对基因对表现型产生相同影响,有两种显性基因时与只有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型相同。没有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隐性性状。F2表现为151(三角形果)EEFFeeff(卵形果)EeFf(三角形果)E-F-(三角)E-ff(三角)eeF-(三角)eeff(卵形)9/163/163/161/16荠菜 PF1F2抑制作用显性上位一种显性基因抑制了另一种显性基因的表现。F2表现为1231右例中I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现。I决定白色,B决定黑色,但有I时黑色被抑制白色BBIIbbii褐色BbIi白色B-I-白色bbI-白色B-ii(黑色bbii褐色9/163/163/161/16狗 PF1F2隐性上位一对基因中的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抑制作用。F2表现为934右例中c纯合时,抑制了R和r的表现。(黑色)RRCCrrcc(白色)RrCc(黑色)R-C-(黑色)rrC-(浅黄)R-cc(白色)rrcc(白色)9/163/163/161/16家鼠 PF1F2抑制效应显性基因抑制了另一对基因的显性效应,但该基因本身并不决定性状。F2表现为133右例中C决定黑色,c决定白色。I为抑制基因,抑制了C基因的表现。(白色莱杭)IICCiicc(白色温德)IiCc(白色)I-C-(白色)I-cc(白色)iiC-(黑色)iicc(白色)9/163/163/161/16家鸡 PF1F2作用类型F2表现型比作用类型F2表现型比作用类型F2表现型比互补作用97重叠作用151隐性上位934累加作用961显性上位1231抑制效应1331 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则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A13 B31C211 D11答案C解析在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中,正常情况下F1自交后代F2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31,说明正常情况下F2的四种表现型(A_B_A_bbaaB_aabb9331)中的两种表现型(A_B_和A_bb或A_B_和aaB_)在某种情况下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则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1。3.(上海高考题)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和、和和控制。和决定红色,和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与白粒杂交得,自交得,则的表现型有 A.4种B.5种 C.9种D.10种解析:由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所以表现型与R的数目有关。F1自交产生F2的R数目有如下五种可能,4个R,3个R,2个R,1个R,0个R,所以F2表现型为5种。 B32(13分) 2010年(课标全国卷)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32(13分)(1)自由组合定律(2)遗传图解为:(3)9紫:3红:4白【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绘图能力。(1)从实验2和实验4可看出,该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双显性时表现为紫,单显性时表现为红或白,如果A使其显红的花,那么B则使其显白,也可以倒过来,由此可知,实验1中紫为AABB,红可是AAbb或aaBB,则可写出其遗传图解。(3)实验2中得到F2基因型及表现型:A_B_:A_bb:(aaB_+aabb)=9:3:4或A_B_:aaB_:(A_bb+aabb)=9:3:4,则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3红:4白。33、(12分)2010年(全国卷I)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定律。(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33.答案(1)2 自由组合 (2)A_bb和aaB_ A_B_ aabb (3)4/9 4/9 扁盘:圆:长=1:2:1 它们分别与长形品种植株(aabb)杂交。AABB的后代都是扁盘个体;AaBB和AABb的后代均为扁盘和圆形个体,且比例为1:1;AaBb的后代为扁盘、圆形和长形个体,且比例为1:2:1。【规律总结】在解答与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的试题时,要灵活运用F2代的性状分离比和F1代测交分离比。一般我们常见的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性状,这种情况下,F2代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F1代测交分离比是1:1:1:1;但如果是一种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那么F2代的性状分离比是就可能是9:6:1或9:4:3或9:3:4或10:3:3或12:3:1,也可能是15:1或9:7,这样的话F1代测交分离比就可能是1:2:1或1:3或3:12010年(全国卷II)1.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 1:2 C. 2:1 D. 3:132.(8分)2011(新课标卷) 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1)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4)四对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属于对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由题目信息乙和丙、甲和丁组合F2代红色所占比例81/256,为(3/4)4,可推出该性状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试题中甲、乙、丙、丁的基因组成分别为四、致死效应及典型例题高考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是命题专家们依据教学大纲并参考有关教材选定的。试题所涉及的能力考查,也是依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设计有关问题情景和设置某些问题,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来实现的。这一点高考在遗传题中是非常典型的,反映在有关致死现象的问题上。1、显性纯合致死孟德尔的论文被重新发现后不久,Cuenot(在1907年左右)就发现小鼠(Masmusculus)中黄鼠不能真实遗传,不论黄鼠与黄鼠相交,还是黄鼠与黑鼠相交,子代都能出现分离。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黄鼠黑鼠黄鼠2378,黑鼠2398从上面第一个交配来看,黄色应该是显性,黑色应该是隐性,且黄鼠应是杂合体,理论上子代的分离比应该是3:1,可实际结果倒是2:1很适合。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以后的学者研究发现,在黄鼠黄鼠的子代中,每窝小鼠比黄鼠黑鼠少一些,大约少1/4左右,这表明有一部分合子纯合体黄鼠在胚胎期死亡了。这就是显性纯合致死现象。2004年高考全国卷二就有一道根据以上材料改编的题: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的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B、黄色鼠与黄色鼠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根据黄色鼠与黄色鼠交后代出现既有黄色又有黄色的性状分离现象可推出:亲代的黄色鼠均为杂合体,黄色对黑色为显性性状。又根据后代中黄色:黑色=2:1可知:基因型为AA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属于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黄色鼠的基因型均为Aa。答案:(1)AaaaAA略2、隐性致死在植物中常见的白化基因是隐性致死的。因为不能成形叶绿素,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最后植珠死亡。下面是与隐性致死有关的一道高考题(2001年上海)。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Lux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Lux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分别为_和_。(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_破除细胞壁。(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促融剂是_。(4)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_。(5)在大于800Lux光照下培养,有_种细胞团不能分化;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_的原生质体融合来的(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化)。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珠,其染色体数是_,基因型是_。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Lux光照下,出现不能生长的株的概率是_。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单倍体育种和细胞融合技术的了解情况,以及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能力,其中有限性致死现象,当然题目没有提到这个概念。答案:(1)aBAb(2)纤维素酶(果胶酶)(3)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4)愈伤组织(5)2甲乙两品种48AaBb7/163、配子致死女娄菜属植物是雌雄异株,属XY型性别决定,它的叶子形状有阔叶和细叶型。请看以下事实:(1)如果把阔叶的雌雄株跟细叶的雄株交配,子代全部是阔叶的雄株。(2)如果把阔叶是杂合的雌株跟阔叶的雄株交配,子代雌雄都有,但雌株全是阔叶,而雄株中间阔叶和细叶约各占半数。这样复杂的遗传方式究竟怎样解释呢?实际上,阔叶和细叶这一对相对性状是性别有关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假设阔叶由基因B控制,细叶由基因b控制,这一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同时,带有基因b的花粉(xb)是致死的,所以,这样才会出现上诉事实。这种配子致死现象在高考题中也出现过(1997上海):有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但雌株是性杂合体,雄株是性纯合体。已知其叶片上的斑点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1)表现型为_的植株做母本,其基因型为_。表现型为的植株做父本,其基因型为_。(2)子代中表现型为_的是雌株。子代中表现型为_的是雄株。答案:(1)无斑点XBYXBXB(2)有斑点无斑点4、显性杂合致死如人的神经症基因只要有一份就可引起皮肤的畸形生长,严重的智力缺陷和多发性肿瘤,这样的个体在很年轻时就丧失生命。显性杂合致死现象在高考题中还没有出过题,这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一对相对独立的性状遗传中,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但后代不一定是3:1。出现3:1是有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是,各基因型的生活力是相等的。遇到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税务师考试《税法二》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2025年三级安全教育试题与答案
- 2025年8月食品安全练习题库+答案(附解析)
-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必做题有答案2025年
- 2025年全科医学科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届高三核心模拟卷(二)2各科试题及答案
- 初中入校模拟试题及答案
- 市政公司笔试试题及答案
- 大学护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历史大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施工
- 石群邱关源电路(第1至7单元)白底课件
- JJF 1338-2012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
- GB/T 40529-2021船舶与海洋技术起货绞车
- GB 3160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 关于公布2016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 港口集团绩效考核方案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基础教育)
- 宜家战略分析(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