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节 里 忆 母 亲.doc_第1页
清 明 节 里 忆 母 亲.doc_第2页
清 明 节 里 忆 母 亲.doc_第3页
清 明 节 里 忆 母 亲.doc_第4页
清 明 节 里 忆 母 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 明 节 里 忆 母 亲陈 继 曾今天是清明节,在这个宏扬孝道、崇尚亲情的日子里,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从工作岗位退了之后,夫妇二人住回老家侍奉老母,一方面是由于父亲75岁去世后自己因忙于工作未照顾好父亲而引起的自责;一方面是由于母亲在我的心中的崇高而伟大,尽管母亲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人,但她对家庭的付出,对后代的恩情,我这个做儿子的一生一世也报答不完。母亲去年不幸辞世时享年97岁,她一生跨越两个世纪,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时期。母亲出生于民国初年,当时社会保守封闭,封建愚昧盛行,所以她在幼小年龄就被裹成了一双小脚,从此这双小脚给她带来了终生痛苦。随着岁月增长,母亲又先后赶上三次战乱(军阀混战、日军侵犯、国民党内战)带来的兵灾和两次天灾(民国三十一年旱灾、五十年代末3年自然灾害)造成的饥荒,躲避战乱的恐惧无望、颠沛流离,贫苦农村的缺衣少食、艰难辛酸,灾荒年景的饥寒交迫、病饿交加,这一切一切人间苦难,几乎让她经历个遍。母亲的幼年和青壮年时代,就是在这种苦难岁月中渡过的,可以说她吃尽了所有的人间苦头。而苦难人生也同时磨练了母亲意志,造就了母亲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优秀品格和不甘贫困、与命抗争的顽强精神。她出嫁来到我家的时候,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命运把她安排到了这个最穷村子里的最穷人家,母亲就是凭借这种品格和精神,与我父亲一起扛起了改变家庭命运的重担。她托着一双小脚下地干活儿,回到家里更是手脚不闲,一家老小,吃喝穿戴,家里家外,大事小情,她都要费心操劳,而且她所操办的事情全都象模象样,井井有条。正因为有母亲操持家务,父亲才能够外出闯荡,推着独轮小车外出挣个脚力钱。就这样经过他们艰苦拼搏,渐渐地使家境状况有了起色,家庭生活有了改善,后来还购置了土地,添置了农具,新盖了草房,过上了能够过得去的农村生活。我从儿时记事起就发现,在母亲心里总有做不完的事,在母亲手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全家人当中,每天起得最早的是她,每天睡得最晚的也是她。从地里干活回来,一家人谁都可以在树凉荫里凉快一会儿,只有她还要钻进厨房生火做饭,等我们把饭吃完了,她还得洗洗刷刷。到了晚上把一切收拾停当,她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休息,面缸里没面的时候她还得推磨磨面,当我们帮她推磨时,她可怜我们幼小,常常找个理由把我们撵回屋里睡觉,自己一个人留在磨房,推推箩箩,箩箩推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她才把那么多的粮食一遍又一遍推完的。遇到天阴下雨,不得歇息的庄稼人终于能够喘口气了,而我的母亲还得拿起剪刀针线,为一家人裁裁剪剪、补补连连。母亲拖着一付瘦小身躯,就是这样没日没夜辛勤操劳,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和心血啊!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不能说她没有文明,在她的人生中随处可见觉悟之光。她不仅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崇尚清洁,喜欢干净,而且遇事明理,风格高尚,仁义礼智信五德鲜明,整洁朴素的外表与其内心一样端正。大集体的时候,尽管人们终日不得空闲,但她认为解放后日子过的安生,遇到事情有人管,比旧社会强太多了,所以在队里干活母亲从不拣轻怕重,从不计较得失,凡分派给她的事情,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且奋力争先,不甘落后。农村改革之后,她看到人人有地,家家富裕,心里更是高兴,凡遇缴粮打差方面的事情,她总是特别积极。在左邻右舍面前,她坚持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能对不住别人。为人处世,她从无欺人之心,而富有博爱之情,真诚慈祥所至赢得了乡邻尊敬。在家里与公婆相处,她恪守孝道,尽力服侍;对后代子孙,她关爱仁慈,拚命呵护。做为她的儿子,我对这方面的事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五十年代末困难时期,母亲曾经饿得浮肿已经住进大队浮肿院了,还把发给她的白面馍偷偷省下来,在我上学的路上等着我塞给我吃,那时我少不更事、年幼无知,长大了我才明白,母亲塞给我的哪是一个馍啊,那是她的命啊!母亲虽不识字,但艰难坎坷的人生经历使她知道了读书识字的好处,懂得了文化知识的重要。她经常说“啥都不胜有学问”。因此她敬重文化人,崇尚知识,重视学习,自己在实干苦干的同时注意巧干,学会了纺花织布、裁剪缝衣、绣花剪纸,掌握了那个时代农村妇女生存生活所需的全部技巧,同时还特别注意培养后代人上学读书,尤其在对我个人的培养教育上,更使我终生不忘。解放后党和政府在我们附近村办了学校,母亲和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把我送去上学。那时候谁家有了学生,谁家就十分艰难。我在邻村上小学可以走读,在县城上初中可以从家里背红薯,一上高中到了外地,远离家乡不能背干粮了,就只能问家里要钱买饭吃,为此就给家里带来了沉重负担。母亲说:“就是押袜子卖鞋,也要把孩子供养出来!”于是父亲喂猪,母亲织布,硬是把我的学业供养到了头。为了挣出几块钱来,母亲常常夜以继日,在豆瓣大的灯光下,一双小脚踩着踏板,两只巧手来回穿梭,一个晚上就能织出两丈布来。在那个“工分工分,社员命根”的年代,母亲能把知识看得比工分更为重要,让孩子留在学校继续上学,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后来,正因为我有了知识和文化,党和政府才给我提供了一系列工作机会,才使我有条件让我的子女们也顺利上学就业。如今后代人都有了文化,都有了体面工作和稳定收入,都过上了城市生活,且孙子女们还进入首都安家立业。这些发展变化是怎么得来的?母亲逢人就说是共产党领导的结果,她说得很对,但我心中明白,除社会原因之外,母亲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其中的必要条件。从穷乡僻壤的最穷户,到举家进京扎下根来,正是母亲与父亲一道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发生的飞跃和升华。因此,母亲就是奠基石,母亲就是助推器,正是母亲的艰苦支撑和奋力推举,才把我们送上了新台阶。“木本水源先德在,秋凉冬寒后春知”,做为后代子孙,我们将始终铭记她老人家的栽培之情和养育之恩。母亲的一生饱经苦难,顽强拼博,贤明善良,通情达理,远见卓识,无私奉献。她一生虽平凡无奇,不惊天动地,但她在家庭发展中做出的贡献、起到的作用,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会过分,无论用多少语言都不能表达,作为她的儿子,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忘记。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