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镍液及镀层性能分析.doc_第1页
电镀镍液及镀层性能分析.doc_第2页
电镀镍液及镀层性能分析.doc_第3页
电镀镍液及镀层性能分析.doc_第4页
电镀镍液及镀层性能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镀镍液及镀层性能分析班级:10化工1班 姓名:陈友健 学号:1015050031 理论基础1.1 镀镍液的分散能力的测试原理1.2镀镍液的覆盖能力的测试原理1.3 库仑测镀层厚度原理1.4 显微硬度的测试原理1.5 孔隙率的测试原理1.6 盐雾试验测耐蚀性原理1.7耐磨性测试原理2 实验结果及分析2.1 镀液的分散能力2.2镀液的覆盖能力2.3镀层厚度及镀速2.4 显微硬度2.5 孔隙率2.6耐蚀性2.7耐磨性3 结论1、理论基础镍是一种带微黄的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基本物理特性:密度:8.9 g/cm3; 原子量:58.70 熔点:1452 电极电位为: 0 Ni2 0.250 V 电化当量: Ni2 1.095 g/(Ah) 基本化学特性:镍在有机酸中很稳定,在硫酸、盐酸中溶解很慢,在浓硝酸中处于钝化状态,但在稀硝酸中则不稳定。镍在空气中或在潮湿空气中比铁稳定,在空气中形成透明的钝化膜而不再继续氧化,耐蚀性好。 对钢铁基体来说,由于镍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铁正,钝化后电势更正,镍镀层是阴极镀层。镍镀层孔隙率较高,只有当镀层厚度超过25m时,才是无孔的,所以,一般不单独作为钢铁的防护性镀层,而是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体系的中间层和底层。在工程领域里,也有镀50 m以上的厚镍层来防止钢铁件的腐蚀或用来修复被磨蚀的零部件。在电镀中,由于镍镀层具有很多优异性能,其加工量仅次于锌镀层而居第二位,其消耗量约占镍总产量的10左右 镀镍的类型很多。若以镀液种类来分,有硫酸盐、硫酸盐一氯化物、全氯化物、氨磺酸盐、柠檬酸盐、焦磷酸盐和氟硼性盐等镀镍。由于镍在电化学反应中的交换电流密度(i0)比较小,在单盐镀液中,就有较大的电化学极化。以镀层外观来分,有无光泽镍(暗镍)、半光亮镍、全光亮镍、缎面镍、黑镍等。以镀层功能来分,有保护性镍、装饰性镍、耐磨性镍、电铸(低应力)镍、高应力镍、镍封等。(一)部分镀镍电解液的成分,操作条件及主要用途类型镀液组成含量/gL-1pH值温度/Dk/Adm-2主要用途硫酸盐氯化物NiSO46H2ONiCl2 6H2OH3BO333045381.54.545652.510多数镍电解液的基础,可用于预镀,滚镀,镀厚镍等硬镍NiSO46H2ONH4ClH3BO318025305.65.943602.010硬度可达HV350 500用作耐磨镀镍氯化物NiCl2 6H2OH3BO3300282.050702.510用于镀厚镍,修复磨损工具、电铸;高硬力镍的基础液硫酸盐NiSO46H2OH3BO33004035462.510主要用于印刷线路镀金前的底层电镀(采用不溶性阳极)氨磺酸盐Ni(NH2S03)2H3BO345030354060230用于镀厚镍和电铸镍,镀层内应力低氟硼酸盐Ni(BF4)2HBFH3BO330045054030402.63.53050410可用于镀厚镍和电铸镍镀层内应力低,排出物对环境有污染焦磷酸盐Ni2P2O7Na4P2O710H2OKCl(NH4)3C6H5O7708020025010151520810506024镀液呈微碱性,主要用于锌压铸件上直接镀镍(二)镀镍的电极反应 (1)阴极反应 镀镍时,阴极上的主反应是镍离子还原 Ni2+2e=Ni 由于暗镍镀液为微酸性,因此,阴极上还有H+离子还原为H2的副反应发生 2 H+ +2e= H2(2) 阳极反应 镀镍时,阳极上的主反应为金属镍的电化学溶解: Ni2e=Ni2+ 当阳极电流密度过高,镀液中又缺乏阳极活化剂时,将会发生阳极钝化,并有析出氧气的副反应: 2H2O 4e = O2+4H+ 加入C1-离子可以防止阳极钝化,但也可能发生析出氯气的副反应: 2C1- 2e = Cl2 以下为所有实验结果,具体内容与实验记录,分析请看后面实验报告。1.1 镀镍液的分散能力的测试原理电镀液的分散能力(以T.P表示)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一定溶液使电极上(通常是阴极)镀层分布比初次电流分布所获得的结果更为均匀的能力.由此看出,分散能力是具有比较性质,其比较的基准是初次电流分布.所谓初次电流分布是仅考虑阴极不同表面至阳极几何距离不同时的阴极电流分布情况.镀层在零件上均匀分布的能力越高,该电镀溶液的分散能力就越好.电解液的分散能力越好,在阴极上不同部位所沉积出的金属镀层厚度就起均匀;反之,则镀层厚度相差越大.1.2镀镍液的覆盖能力的测试原理只有完全覆盖镍才能保护防止生锈,可通过盐雾试验测试、1.3 库仑测镀层厚度原理库仑法测厚是对被测部分的金属镀层进行局部阳极溶解通过阳极溶解镀层达到材料基体时的电位变化来进行镀层厚度的测量。库仑法测厚,将被测金属镀层作为阳极,并置于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所溶解的金属量与通过的电流和溶解时间的乘积成比例,既与消耗的电量成比例。在库仑法测厚中、通常选用电解液的电流效率接近于100%。在=100%的情况下、若阳极溶解镀层的面积保持一定,则被测量镀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d=XQ式中:Q-溶解被测镀层厚度d所消耗的电量,Q=It(c)X-给定金属镀层、电解液和电解池情况下的常数。X在电流效率=100%的情况下、根据阳极溶解面积、电化摩尔质量和镀层金属密度进行计算,也可按已知厚度的镀层进行测量来确定。通常按这种方式制作的测厚仪称作电量计式电解测厚仪。如果阳极溶解被测镀层面积和电流都保持一定值,则被测量镀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d=Vt式中:t阳极溶解被测镀层厚度D所经过的时间V-给定金属镀层、电解液、电解池和电流情况下的阳极溶解速度。1.4 显微硬度的测试原理显微硬度测试采用的是压入法类型,所标志的硬度值实质上是金属表面抵抗因外力压入所引起的塑性变形抗力的大小。硬度值与其它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指标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可借以获得其它性能的近似情况。1.5 孔隙率的测试原理1、贴滤纸法2、涂膏法3、浸渍法4、电图法1.6 盐雾试验测耐蚀性原理用压缩空气从喷嘴处高速喷射所产生的高速气流,在吸水管的上方形成负压,盐溶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吸水管迅速上升到喷嘴处,被高速气流雾化喷向喷雾管顶端的锥形分雾器后由喷雾口飘出,扩散到试验室试验空形成弥漫状态,自然降落在试件上,进行盐雾耐腐蚀试验。1.7耐磨性测试原理检测原理是通过一个具有特定重量(通常是175g)的物件把自身重量通过一个橡皮轮传递到接触被测物件的纸带上,最后由纸带对被测物件进行磨耗测试。测试的结果由磨穿底漆时纸袋累计走过的圈数表示。由于不管底漆还是底材时常都有颜色,所以很容易用眼睛直接辨别。2 实验结果及分析所有实验结果均为本人上课做完实验所得,因能力有限,部分结构可能不准确2.1 镀液的分散能力霍氏槽电镀10分钟后吹干,用库仑测厚仪测量。T=i/1100%i -1号方格位置的镀层厚度,um1-5号方格位置的镀层厚度,umT= 2.0/2.2100%=90.9%2.2镀液的覆盖能力L=1.32cm,&=1.2cm,L/&=1.32/1.2=1.12.3镀层厚度及镀速实验:电镀时间:10min,电流密度:2A/dm2 温度:55, 搅拌方式:空气 ,阳极:镍板。结果:厚度: 2.5um, 2.7um, 2.5um 镀速:10分钟后有镜面镀层。2.4 显微硬度 2 维氏硬度计算公式: HV=1854 F / L HV-显微硬度值,Kgf/mm2F-外加载荷之质量,gL-压痕对角线平均长度,um。结果: 1854 50 / 1000 = 92 Kgf/mm22.5 孔隙率实验一:贴滤纸法公式 : 孔隙率=n/S n-孔隙斑点数 S-面积,cm2结果:(1) 20 / 9=2.22, (2)25 / 9=2.77 ,(3)27 / 9=3 ,(4) 12 / 9=1.332.6耐蚀性实验:盐雾试验测耐蚀性公式:腐蚀率=n/N100%n -腐蚀点占据格数N-覆盖主要面积的总数结果:腐蚀率=3/150100%=2%评级:6级2.7耐磨性化学镀镍:0.34%,电镀镍:0.40%3 结论本门课程所有实验是在指导老师黄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黄老师给予了指导,并提供了很多与该研究相关的重要信息,培养了我们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