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九年级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 教案 4课时.doc_第1页
人民版九年级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 教案 4课时.doc_第2页
人民版九年级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 教案 4课时.doc_第3页
人民版九年级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 教案 4课时.doc_第4页
人民版九年级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 教案 4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1、具有至高无上的的权威教学内容课题名称具有至高无上的的权威课时1课时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册次全一册单元章节名称第三单元第七课神圣的宪法页码第8082页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思品(全一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中第七课神圣的宪法中的第一个内容。本课介绍宪法的相关知识理论性较强,相对枯燥,学生理解宪法的神圣性有一定困难。而学生只有准确认识和充分理解宪法的神圣性,才能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才能严格遵守宪法,勇于维护宪法的尊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说明普通法律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教学重、难点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三、归纳总结1、说一说:我国法律的“家族成员”很多,大家都来说说你知道的法律名称:Eg: 刑法、产品质量法、教育法、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宪法、国旗法、法官法、律师法、2、议一议: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哪部法律最重要,应排在第一位?出示我国法律树图,想想此图说明了什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环节一:自学指导阅读课本80-82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应被修改吗?为什么?(2)、填表,说明普通法律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并绘图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环节二: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1、宪法的地位:(P82页)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P82页)环节三:法律文库:(P82页)小活动:请你用一句话或一幅图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见板书设计)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根据法律知识回答问题。绘图说明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 检验学习效果。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主要意图是检查学生对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宪法权威性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教学内容课题名称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课时1课时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册次全一册单元章节名称第三单元第七课神圣的宪法页码第8384页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思品(全一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中第七课“神圣的宪法”中的第二个内容。此单元,在全册教材中属重点篇目,因为,我国要建设法治国家,就必须重视未成年学生的法治教育,特别是对其进行宪法教育,使其树立宪法意识,而本课是宪法的本质部分,在本单元乃至本册教材中都处在重要部分。因此,本课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诸多法律知识理解与把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宪法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一些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懂得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普通法律只是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内容规定上体会宪法的地位及权威,深刻理解宪法具有总章程的意义。教学重点懂得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教学难点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三、归纳总结 1、回忆生活中的普通法律,想想这些法律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2、讨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并导入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2、出示自学目标:1)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有哪些? 2)让学生默读法律文库中的内容。3)宪法与普通法规定的内容比较有哪些不同。环节一:宪法规定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1、了解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并颁布实施。后来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共138条。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根本问题)阅读教材,并查找资料思考: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哪些根本问题?1) 根本问题: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序言) ; 规定了国家性质(第一条) ;规定了根本制度(第一条); 规定了经济制度的基础(第六条); 规定了分配原则(第六条)2)宪法规定了国家机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言人国家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3)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标志:国旗(五星红旗) ;国徽(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首都(北京) 环节二:宪法与普通法规定的内容比较宪法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国家标志等。普通法律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 (举例说明)1、我们应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1)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基本性质和内容,将宪法作为自己生活的基本准则。(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3)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2、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这是将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普通法律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修改或宣布无效;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3、巩固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复习巩固 1、自学,回答。2、学生边读边把重点的内容用笔勾画出来。3、朗读、背诵默记法律文库。分析讨论交流讨论交流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温故知新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性质、根本制度等。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明确我国宪法规定的全面性的最根本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懂得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检查自学的效果。3、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教学内容课题名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课时1课时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册次全一册单元章节名称第三单元第七课神圣的宪法页码第8486页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思品(全一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中第七课“神圣的宪法”中的第三目内容。此课本在本单元中属重点篇目,因为学生已明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且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因此,上好本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宪法权威和地位理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过程与方法:懂得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教学重点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教学难点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一、复习铺垫、导入新知:二、讲授新课三、归纳总结1提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主要有哪些?2板书课题。1.出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2学生自读课文内容:1)完成教材第84至85页中的“空格练习”。2)分析第85页至86页两个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先了解材料之后,分组思考讨论材料后的问题。环节一:写满人民权利的纸-宪法1、公民的基本权利根据教材中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作进一步的介绍与列举。并集体完成自学(1).2、公民的基本义务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3、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基本义务。 如: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4)劳动的义务; 5)受教育的义务; 6)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依法纳税。 4、怎样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3)、公民是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环节二:材料分析 1分析第85页至86页两个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先了解材料之后,分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材料一问题: (1)齐某想要维护自己的什么权利? (2)在具体的部门法中找不到与此案直接相关的法律条文,但齐某的合法权利却能得到维护,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问题:如果你是蒙某,你如何利用宪法为自己的权利辩护?2.自学第86页“法律文库”中的宪法规定。想想宪法对公民的要求是什么?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3、巩固练习。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了解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更懂得了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为此,每个公民都应该熟悉它、把它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提高宪法观念、用宪法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自学通过案例分析,目的是告诉学生,宪法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也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武器,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该熟悉和了解宪法。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思考练习,使学生对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公民所具有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任何人无权剥夺。本环节的两个案例要说明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以上课时应灵活掌握。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同时,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1、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2、公民的基本义务4、更严格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教学内容课题名称更严格的制定与修改程序课时1课时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册次全一册单元章节名称第三单元第七课神圣的宪法页码第87页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环节是对前一环节内容的补充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它是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这个角度说明宪法的神圣。并且是通过比较宪法和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三个不同之处,突出宪法的神圣性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以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原因;2、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使学生对宪法是神圣的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树立宪法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以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原因。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宪法是神圣的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树立宪法观念。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三、归纳总结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明确告诉学生: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学习目标:1、明确的认识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以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原因;2、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3、对宪法是神圣的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树立宪法观念。环节一: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更严格提出修正案 通过修正案修正案生效环节二:自学,完成教材中的表格和小讨论。1、向学生出示宪法的部分内容材料内容,要求学生把P87面的表格填写完整。(1)巡视指导填写(2)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主体、通过的人数和公布的机关三方面进行小结。2、根据上述内容自然过渡,请同学们讨论一下:(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为什么要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因此、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举例说明,宪法的修改对具体的法律会不会产生影响?会,因为宪法是普通法律产生的基础和依据。宪法修改的部分,只要普通法律涉及的,都要随之修改。(3)为什么我国的宪法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制定和修改? 因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它代表人民享有修改宪法的权力。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思考,讨论,将前3节的知识回顾起来。从思维上将本节内容和前面所学的知识衔接起来。填写表格,对照自己填写的情况进行思考和对比分组讨论。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小结引导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回顾和巩固。使学生从思维上将本节内容提前纳入到前面所学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导入新课。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了解学生的填写情况,同时给予必要的引导。一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