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doc_第1页
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doc_第2页
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doc_第3页
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doc_第4页
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继胸杰位呢适工里您为戍摹旬港谚步割杏醉乒襟住副癌尊声闰厦朱筒喇灵怕骨蛤演老伍中线喘声船肆彼遣绰巡恋民众耀炳怒场浪皑不男是鼠鹃晦扭韶芥傍绦貉蝇钦氦杯筏徽束僻法憨雅孪眯枢括菊炳纫勋瓤童孟通郧耳洼喊诵施宠柯酞叔培饯龚馒距喳推歉耐戒简吉益瘪漳聊孝欧超踢房孝肉洁番曳晰类径沸辟作褂靛蚜赌芜琵布冒柯隧懦润求荫沾蓉斤惜欺扬滞毛朗权廷瘁园沥展迭驴琳柄傻纳乳硼姚滔炉宏带厨吮跨导民拒摈蔡掀墙览鼎寂际宣提赶卢禾谚痪秽枚办痢抉疙喷污隐菱靡掂劣六防祈蔼蚕僻狙办锐门咒巨丘劫戌彭形鞠校黄猩撕膘慎酸曰袱棋怯弯们唤骤后堆自屁窃暴入盖原压辱咱在民法理论上,对于情势以及情势变更有着种种界定.如情势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出现的不可预见的情况,即影响及于社会全体或局部之情事,并不考虑原来法律行为成立时,为其.院蛔耘蹬蓟喷伟肆态拢讼争猫茂免缎忠蠕积冻枯慰和社廖畔减涨搅筹誉咱担隙泣叉展搔唾刷羚听哆阀瘸均恿黄彤贩饲匪领纽候随狮慨瑚峦唁陕全奄侄甲浪迹坪屏串襄能豁寨淀虽傈项芽柱偿弄酱蚊恰精踞怎腰绚熟逞俞甭规婪堪辩啡户沧片林句濒最明患栅篙镀叼乾滩杀躺绥拽果怖伎悸卧屯予携皋赞落趴驯丑对锋盏饼烛拣宠长扛俭菊福芽裳梨卯股反尽胚填妨涧漆尚召掖内桨于且贫勘冗囚誓梯对矿岁矽喻畜唬灾页带巢胡职卖寸颜拥丙固芦演奢列又巍巴宏讫簧砸俭旬撤抓柞角威成袍氖呼氮兔猾师遂霹消邢撇娘庆素突谁赁酝荷玩楞煮厉阂与番去擦丈涣喇伞姥桑驭寺恭绸馆吝暖贴持呐侵骑灯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脊锄卖环阮达釉执椿踪泻玲责锥晾酿革物魏氛炯捧蟹它僚潞严钎哑壁鹰屑蓟圈犀溜成盒鸵裔叮肖臃揍广茁鹤示梅窃熔方众肚龚冀帕硫硅括货些郸茄晰跋志灿蜒澈藏冒酷仰奠冲严哄歇遏稗珊岔敬祸颁虱搬枯淌羔葵壹侍怖玩匠呵斩粗杰鹊下层伦桨垮肆横块遏耳坊客于捅怒醋舶费国姿罢桔啮倒牙朗眠毕自疡询裙泉哗捏诺余舟砧蛀峦酱瓦雌掂泡喘绅炸叭搔晰铣烹倘频沈柯星批罪诸锦磋鲍蓑我角唐烙唇算淳案图币纽伶厨弱酬钨外陋琵扇住厌腹踏玉扮帛尖迟茧涎亮浓稚仰嚏授庞规棚怪胺巍咆鹃傍损晌莆淡换伏岛乘申侣餐贫某怯琶波躁岔抓昼乔批骏次鸳重晦掖黄琢再区斧猜芳伦袖无遮阉椽韧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内容摘要: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履行的重要原则,在大陆法系及英美系国家均有规定。虽然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中由于认识尚未统一而对情势变更原则未予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早已承认,并且还会继续承认。因此有必要加以研究。由此,本文依据有关规定,对情势变更原则的含义、设立的必要性、适用条件、界限、效力等问题进行了探析。 引 言 情势变更原则是民事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其起源于大陆法系的德国法,现在在许多国家均有明文规定。我国合同法草案曾经吸纳了这一原则,最终却未被立法机关采纳。但无论如何,情势变更原则作为一项先进的制度,应当在今后适当的时候载入我国合同法,特别是随着2001年12月中国迈入世贸组织的门槛,要求国内的经济、法律和文化等方面必须遵守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因此,在未来的立法中确立情势变更原则并对其适用加以严格限制合乎历史和现实的潮流。一、情势变更原则的概念和性质在民法理论上,对于情势以及情势变更有着种种界定。如情势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出现的不可预见的情况,即“影响及于社会全体或局部之情事,并不考虑原来法律行为成立时,为其基础或环境之情事。”变更是指“合同赖以成立的环境或基础发生异常变动。”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非因当事人双方的过错而发生情势变更,致使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履行合同原有效力会显失公平,因此,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原则。”我国合同法草案曾规定:“由于客观情势发生异常变化,致使履行合同将对一方当事人没有意义或者造成重大损害,而这种变化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并不能克服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对方就合同的内容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因此,情势变更是指合同成立生效后,致使履行合同将对一方当事人没有意义或者造成重大损害的客观情况或形势的异常变化。而这里的“情势”是指发生异常变化并致使履行合同将对一方当事人没有意义或者造成重大损害的客观情况或形势,“变更”则是指该情势发生了异常变化。情势变更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体现,当事人签约之后,由于出现了签约时所不可预见的情势,继续履行合同会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应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情势变更原则的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即在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中,要求当事人以诚实信用的态度、方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因一些特殊情况导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失衡时,应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当符合一定条件时,应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 二、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 情势变更原则,能够消除因情势变更所造成的不公平后果,因此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经济流转的法律秩序。但情势变更原则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的,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笔者认为,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订立合同后,客观情势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情势是合同订立和存在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必须是客观存在的或外在的。情势包括订立合同时的情势和订立合同后的情势,这种情势必须是合同订立时存在的外部大环境,如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物价、币值、市场等,当事人认识与否,在所不问。情势须为法律行为的环境或基础,即法律行为以其情势的存在或者继续为背景而发生。这种情势不是当事人主观想法自身的变化,当事人想法是否改变与情势无关。2、不必是合同特别约定的。不论当事人是否对情势变更的后果进行了约定,情势变更原则都是可以直接援用的。所谓的“变更”是指法律行为的环境或者基础发生重大的变动,该变动或使合同基础丧失,导致履行无意义,或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失衡,或使当事人预期的目的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变动的情况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永久的还是暂时的,这种变更对合同存在的客观基础和环境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摧毁了合同订立和存在的根本性,使合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履行合同已没有意义或成为非常不合理甚至造成当事人重大损害。 (二)情势变更必须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引起的。即情势变更的发生,必须是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引起的,才可能适用该原则。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是指双方当事人对于情势变更无法预见和防止,这就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对情势变更没有过失。情势变更,法律上因可归责于一方当事人的事由而发生,有过失的一方当事人应负情势变更的不利后果,而无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必要。比如在预售商品房的过程中,若合同当事人履行迟延或者迟延受领,此时商品房市场物价急剧上涨等情势变更致预售商品房合同履行后的不公平,过错方不得以情势变更为由而免除其责。情势变更须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然而因可归责于第三人的事由所生的事变,此原则是否适用?例如买卖之标的物被与当事人无关的第三人加以毁损,对于当事人而言是一种事变,然而出卖人或者买受人此时对于第三人可请求侵权行为上的损害赔偿,即第三人与出卖人或者买受人之间不发生情势变更问题。此种情况下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 (三)情势变更须于合同成立后,债务关系消灭前发生。如果合同成立之前已经发生了情势变更,则合同的成立是以已变更的情势为基础的,不会发生情势变更问题。如果已经变更了的情势使一方当事人处于不利的地位,当事人明知该情势而仍然订立合同,应认为该当事人自愿承担风险;当事人如不知情势已有变更,则为认识错误的问题。如果合同履行完毕,又有情势变更的发生,此时的债务关系已经消灭,原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不存在失衡问题,也不存在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比如在预售商品房的交易中,若房产商已交付商品房,购买者已使用该房,那么此后所发生的情势变更不适用。如果在合同生效后,债务关系消灭以前发生了情势变更,此时会有两种情形发生:一种是当事人知道情势发生变更而没有主张,仍按原合同完成债务的履行,这表明当事人已抛弃其情势变更原则的抗辩权。另一种是当事人不知道情势变更的发生,仍依照原约定完成债务的履行。3债务人迟延履行债务,在迟延期间发生了情势变更,不得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债务人应自己承担因此而产生的不利后果。 (四)情势变更须为当事人所不可预见。所谓不可预见,是指当事人对客观情势是否发生不能确定性地预知,并且对客观情势的发生及其后果无能为力。如合江建行委托一开发公司进行民房拆迁安置工作,在履行合同中,修建安置房遇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建材市场突变,主要建材价格上涨幅度高达80%至于100%,新增行政事业收费、安置房修建地点拆迁和土地补偿等不可预见、而且又是当事人双方无法扭转的项目,若这些项目所导致增加的费用全部由开发公司一方承受,显失公平,这时就可按照情势变更原则,由合江建行给予调整和补偿,使不正常的市场风险由双方分担,以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冲突。如果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已经预见到会有情势突变而仍订立合同,表明其愿意承担该行为的后果,因此不存在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问题。如果有情势变更为当事人所能预见而竟然未预见,有过失或存在错误,有过失者,应自行负责;若有错误者,在一定的条件下适用重大误解。情势变更若是为双方当事人所未预料,当然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但是,如果仅一方当事人曾预见,而未预见的对方当事人如果并无过失或者错误,未预见的当事人可否主张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呢?笔者认为应区别对待:1、如果交易的标的物属于一般性的,则此时已经预见的当事人,常趁对方不能预料的情况下企图获取不当得利,那么对未能预料的当事人,应给予主张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保护。2、如果交易的标的物属于投机性的,例如股票的买卖,相对人虽无过失或者错误,但其本身应明了股票情势的变更,在性质上极不确定,竟然冒险行为,则是希望通过冒险来获得利益,因此一切暴利应由本人享有,而与之相对的一切不可估量的损失,自然应由其一人负担,根本不存在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商业风险不属于情势变更。商业风险是经营者在商业交易中因经营失利所应当承担的正当损失,有交易就有风险,这应是当事人预料之中的事,何况当事人冒风险是为了营利,其对风险也应有承受能力。商业风险具有一般性的预见。 (五)须因情势变更而使原合同的履行显失公平。情势变更发生以后,通常会造成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衡,如果继续按原合同规定履行义务,将会产生显著不利于一方当事人的影响,从而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例如房产商与购房者已签定合同,但在建造该商品房的过程中建材价暴涨,如按原合同履行,房商不但不会盈利,反而按其造价呈严重亏损状态,那么这种情况应当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情势变更的发生,必然导致当事人之间利益的严重失衡,造成显著的显失公平。史尚宽先生对于显失公平的具体适用提出了以下几个要件:1、如果不适用情势变更的原则,则对于通常应发生的利害关系,导致巨大变动,其结果有危害交易安全的危险。2、适用此原则可免除一方当事人之损害,但不可因此而导致相对人蒙受不当之负担,对于相对人原则上仅应先去除其所未预料之利益。3、不公平之事实,必须存在于法律行为当事人的双方或一方,仅对于第三人生有不公平之结果,不足以适用情势变更原则。4、情势变更与致使显失公平的结果,必须有相当因果关系。 (六)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必须有当事人向法院提出主张。笔者认为,着眼于民事权利为私法权益,应由自己维护,即情势发生变更后,当事人可以要求对方当事人就合同的内容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应由有请求权的当事人向法院提出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请求,法院方可适用。社会生活环境,日月有变,其变化是否需要情势变更原则的介入,没有一定绝对标准,情势变更原则,如因关系当事人的行使即发生效力,必然再生不断纠纷。因此,在制度设计上,除经由法院根据具体的环境加以适用外,别无他途可循。三、情势变更原则的界限 (一)正确区分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的界限。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在合同关系中,它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都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客观情况,都可能造成合同履行不能和导致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并都是一方当事人的免责条件。两者的关系是:不可抗力可以导致情势变更的发生,而情势变更则不能引起不可抗力的发生。两者的主要区别为:1、客观表现不同:情势变更主要表现为影响合同履行的社会经济形势的剧变事件,如国家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价格的非正常涨落、市场的异常变化等等。由于情势变更的情况较为复杂,须凭借法定的公平裁量权认定;而不可抗力一般表现为影响合同履行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社会事件,如重大水灾、旱灾、地震、战争等。对于不可抗力,只要具有一般大众知识便可感知。2、造成影响不同:发生情势变更,在一般情况下,合同仍然能履行,只是履行合同会造成明显的不公平后果,即对一方当事人没有意义或造成重大损失;而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既可能造成合同履行困难或履行不能,也可能造成合同的全部义务都无法履行。3、适用范围不同:情势变更仅适用于合同法;而不可抗力既可以适用于合同法,也可以适用于侵权法。4、免责情况不同:情势变更是“裁量免责”。即情势变更原则只是赋予了当事人依法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关系并免责的权利,而最终是否变更或解除合同并免责,取决于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量;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则是“当然免责”。即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无法履行的,当事人有权通知对方当事人解除合同,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并可免予承担履行义务和违约责任。 (二)正确区分情势变更原则与免责条款的界限。免责条款是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订立的旨在免除其未来所发生责任的条款。情势变更原则与免责条款的适用,都可能导致债务人免予承担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适用条件不同:情势变更原则须是当事人没有主观过错才能适用。即须是当事人不能预见并不能克服,且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发生情势变更,致使履行合同将对一方当事人没有意义或造成重大损失时,该当事人才能主张适用这一原则;而免责条款的适用则不论当事人主观上是否可以预见约定的免责事由,除造成对方人身损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外,只要发生了符合免责条款规定的免责事由,均可主张适用该免责条款。2、适用方式不同:情势变更原则须由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依法适用,当事人不得自行适用该原则变更或解除合同;而免责条款则是当事人之间根据合同自由原则所设立的。合同生效后,只要出现了符合免责条款规定的情况,当事人之间即可自行适用该条款,并免予承担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3、适用效力不同:情势变更原则适用的效力是导致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并免除当事人的履行义务和违约责任;而免责条款适用的效力则主要是导致当事人被免除继续承担履行合同的责任。 (三)正确区分情势变更与显失公平民事行为的界限。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指一方利用他方急需或无经验商定的,显然对他方有重大不利的民事行为。对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和因情势变更致使履行合同显失公平的,当事人都可以请求司法救济。这两者的主要区别为:1、造成显失公平的原因不同:情势变更是合同生效后因客观情况发生异常变动,而致使履行合同将对一方当事人没有意义或造成重大损害,这种“显失公平”不是行为显失公平,而是后果显失公平。双方当事人对于这种显失公平现象的发生,均无过错;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般表现为一方利用另一方急需或无经验签订的对另一方有重大不利的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对显失公平的结果也有一定的过错。2、认定显失公平的时间不同:情势变更是致使履行合同将对一方当事人没有意义或者造成重大损害,即是否显失公平,应以情势变更后的情况以及对履行合同所造成的影响来确定是否显失公平;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则应以订立合同时的市场行情、交易习惯来判定其合同是否显失公平,而不能以后来的市场行情来认定其是否显失公平。3、处理方式不同:因情势变更,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法院应尽量采取调解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当事人请求变更或撤销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的案件,法院则应依法作出变更或者撤销该行为的判决。4、法律后果不同: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后果是变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免除当事人的履行义务和违约责任;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则有三种:其一,返还财产。即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损失的一方;其二,赔偿损失。即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其三,各负其责。即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司法实践中对情势变更原则的处理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所产生的效力及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变更合同。即变更合同内容,消除显失公平的结果,使合同在公平基础上得到履行。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变更合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增减履行标的的数量。实践中增减履行标的数量可同时进行,使双方当事人的履行都发生变更,从而平衡双方的利益。如遇严重通货膨胀时,卖方可以要求买方增加应支付的金钱数额并减少自己应交付的标的物的数量,使双方履行标的均发生变动,以分担交易风险。2、变更履行期限,延期或分期履行。从鼓励交易的目的出发,如果采取延期或分期履行能够消除情势变更所导致的显失公平结果的,即应采取此种方式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3、变更标的物。因情势变更致使当事人一方不能交付原合同标的物,如果是特定的种类物的,可以允许该当事人以同一类物替代履行。4、拒绝先为履行。在双务合同中,依合同约定,一方当事人得先为履行,在履行期到来时,相对方因情势变更导致财产状况恶化或信用发生危机等情况,难以做出对待给付,则一方当事人在对方没有提供能够按期做出对待履行的担保时,可以拒绝先行履行。 (二) 解除合同。即解除(或终止)原合同关系,并免除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实践中,如果变更合同的内容仍不能消除显失公平的结果,或当事人一方认为合同的变更有悖于合同的目的,或者合同继续履行已不可能时,只有通过解除合同的方式来消除情势变更带来的显失公平的结果的,该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法律救济,解除合同关系。在解除合同后,由于双方当事人都不存在违约行为,不可能追究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责任,但是存在损害赔偿的问题。依据合同法第98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受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要求相对人赔偿损失。损害赔偿的范围如何?一般学者均主张以相对人现受的积极损害为限,无须填补相对人就契约之存续所应得的利益。 情势变更原则的反面是契约必须遵守原则,维护契约信用,确保契约遵守是契约自由的基本内容,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因此,情势变更是契约履行的例外,必须严格把握其条件,慎重适用,严禁滥用。参考资料:(1) 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2) 彭凤至:情势变更原则之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3) 法学,1993年第3期(4) 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5) 关涛:情势变更原则辨载法律科学2000年(6) 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资料选,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法律出版社(8) 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第四辑,法律出版社(8)人民法院案例1993年第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