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估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估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3页
估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估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泗泾小学 李先芳一、问题的发现前段时间我在教学“两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内容时,发现许多同学不会“试商”,因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过程跟以前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有所不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计算时可以直接利用口诀找到商,而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中,每次试商都要用两位数乘以一位数,部分学生不能一下子找到该商,甚至找几次都没有成功,意志力差些的学生就放弃了,随便商一个数了事。怎样做才能快速的找出商?这里要用到估算,即把除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进行计算。但是我发现很多的学生很不习惯使用估算来试商的方法,他们情愿慢慢地从1尝试到正确的商为止。那么我就反思为什么学生不习惯使用估算的方法试商呢?二、问题的成因首先是学生普遍缺乏估算意识。例如,在我教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遇到3541,让学生先估算结果是多少,大部分学生都是先笔算出1435,然后说结果接近1430或1400。再例如,教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实际应用题的时候,有道题目是这样的:甲乙两地的路程是468千米,一辆客车以每小时78千米行驶,三小时能从甲地到达乙地吗?同学们的解题方法有两种:一种是378=234(千米),234468 ;另一种是4683=156(千米),78156。思路和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很少有同学用803=240(千米)240100; 57+45=102100 ;48+45=93100建议小巧买布娃娃和数码相框。而有的同学所采取的方法是把48看做50,57看做60,45看做50,这样很快就估算出可以买布娃娃和相框。也有同学只看价钱的十位,两个40多元加起来不会超过100元。我抓住这样的契机,让采用估算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大家比比看谁的方法更快捷更方便。让没有采用估算的学生体会到后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然后再出示几件商品,问大约需要带多少钱?学生自然会利用估算了。再如:有五个数,它们分别是92、104、66、73、87,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 ) A 65.5 B 105 C 84.4 这道题目很多学生利用笔算:(90+101+68+78+87)5=84.4,计算过程虽然不是很繁琐,但是却容易出现错误。而有的学生利用估算很快就能确定是答案C。他们是这样想的,因为平均数一定大于最小数66而小于最大数104,备选答案只有C符合要求。多好的思维方式!让估算的优越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在教学中能不断地以这样的方式慢慢渗透估算,学生很快就能够体会到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从而树立学生的估算意识。3、引导思考,提高估算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生活中一些可以估算的数学模型在学生大脑中生根发芽之后,学生很容易轻车熟路地到处套用估算。这就需要让学生明白估算也需要思考,不能“为了估算而估算”。例如:在教学生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时候,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春天,美丽的瘦西湖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一起去参观,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学生都认真地思考,片刻之后通过交流得到了两种答案:第一种是笔算298=232250;第二种是口算308=240250。于是我问为什么用30乘8而不是29乘8,学生说这样算方便,可以口算。那么你们认为这样做对吗?能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吗?学生说把29个人看做30人,多了一张票才花了240元,所以250元肯定够的。听到学生说出了估算背后的思维过程,我很开心。于是我把题目稍加改变:每张门票8元,32个同学一起去参观,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大部分学生都说够的,因为308=240250。我及时肯定了这种估算方法是正确的,但是结论合理吗?马上有学生说这样做不合理,也给出了理:328=256250,钱明明是不够的。那么为什么同样的估算方法在这两种情况下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而另一个结论却是错误的?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发现第一种情况是多估了人数,算出来要花的钱比实际带的少,所以够买;第二种情况是少估了人数,算出来要花的钱比实际带的少,但是加上剩下的人要花的钱,就不够了。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了在估算的时候,不能只考虑为了计算的简便,还要考虑实际情况,估算以后是否需要进行补充或者比较,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总之,估算教学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