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建筑材料试验 试验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的试验 一 密度试验1 试验目的密度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物理性质 通过试验加深学生对材料密度的理解 掌握材料密度的测定方法 主要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试验资料的整理 2 主要仪器设备李氏瓶 筛子 孔径0 20mm或900孔 cm2 量简 烘箱 天平 温度计 漏斗 小勺等 3 试样制备将材料 建议用石灰石 试样磨成粉末 使它完全通过筛孔为0 2mm的筛 再将粉末放入烘箱内 在105 110 温度下烘干至恒重 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李氏瓶 天平 4 试验方法及步骤 1 将不与试样起反应的液体 水 煤油 苯等 倒入李氏瓶中 至突颈下部 并将李氏瓶放在盛水的玻璃容器中 使刻度部分完全浸入 并用支架夹住 容器中的水温应与李氏瓶刻度的标准温度 20士2 一致 待瓶内液体温度与水温相同后 读李氏瓶内液体凹液面的刻度值为y 精确至O 1mL 以下同 2 用天平称取60 90g试样 准确至O Olg 以下同 记为m1 用小勺和漏斗小心地将试样徐徐送入李氏瓶中 不能大量倾倒 否则会妨碍李氏瓶中空气排出或使咽喉部位堵塞 直至液面上升至20mL刻度左右为止 3 转动李氏瓶 使液体中气泡排出 再将李氏瓶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 待液体温度与水温一致后 读液体凹液面刻度值V2 4 称取未注入瓶内剩余试样的质量 m2 计算出装入瓶中试样质量研 两次称量值m1 m2之差 5 将注入试样后的李氏瓶中液面读数减去未注前的读数 V2 V1 得出试样的绝对体积V 5 试验结果确定按下式计算出密度 精确至0 01g cm3 式中m 装入瓶中的质量 g V 装入瓶中试样的体积 cm3 按规定 密度试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 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但两次结果之差不应大于O 2g cm3 否则重做 6 学生编写试验报告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格式编写 二 堆积密度试验 1 试验目的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颗粒状材料 在堆积状态下 单位体积的质量 我们通过对细骨料堆积密度的测试 让学生了解堆积密度的测试方法 加深对堆积密度概念的理解 以及主要仪器的使用 2 细骨料堆积密度试验 1 主要仪器设备标准容器 容积为1L 标准漏斗 台秤 铝制料勺 烘箱 直尺等 2 试样制备用四分法缩取3L试样放入浅盘中 将浅盘放入温度为105土5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 取出冷却至室温 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3 试验方法及步骤 a 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 m1 b 取试样一份 用漏斗和铝制料勺将其徐徐装入标准容器 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标准容器简口 c 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 称其质量 m2 4 试验结果确定试样的堆积密度 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lOkg m3 0 x1000式中m1 标准容器的质量 kg m2 标准容器和试样总质量 kg V 0 标准容器的容积 L 3 学生根据试验情况编写试验报告 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格式编写 试验二水泥试验 一 水泥细度试验1 试验目的水泥细度是水泥的重要技术要求 水泥细度对水泥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同时也影响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泌水性等 并影响水泥的生产产量与能耗 水泥细度检验分为比表面积法和筛析法 比表面积法适合用于硅酸盐水泥 筛析法适合用于其他各种水泥 筛析法又分为负压筛法 水筛法和手工干筛法 在检验工作中 如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或手工干筛法测定结果发生争议时 以负压筛法为准 在没有负压筛和水筛的情况下 可使用手工干筛法 此处介绍手工干筛法 2 试验材料将按上述规定处理过的水泥在105 110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 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3 试验方法及步骤 1 称取水泥试样50g 精确至0 05g 将水泥试样倒入符合要求的干筛内 并加盖 2 用一只手执筛往复摇动 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拍打速度每分钟120次 每40次向同一方向转动60 使试样均匀分布在筛网上 直至每分钟通过的试样量不超过O 05g为止 称量筛余量m1 4 试验结果确定按下式计算水泥的筛余百分率 精确至0 1 式中 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率 m1 水泥筛余物的质量 g 5 学生根据试验情况编写试验报告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内部构造 二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 目的根据国家标准要求 用ISO胶砂法测定水泥各标准龄期的强度 从而确定和检验水泥的强度等级 2 主要仪器设备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胶砂振实台 试模 三联模40mm 40mm 160mm 抗折试验机 抗压试验机及抗压夹具 天平 刮平刀 标准养护箱 20士1 相对湿度大于90 养护水槽 深度 100mm 3 试验方法及步骤 1 试件成型 2 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保证水泥的充分水化 并防止干燥收缩开裂 4 试验结果确定 5 学生根据试验情况 编写试验报告 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格式编写 胶砂振实台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1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2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胶砂振实台 标准砂 试模 三联模40mm 40mm 160mm 试验三普通混凝土试验 一 新拌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试验1 试验目的 新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保证混凝土便于施工 质量均匀 成型密实的性能 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 2 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坍落度值 lOmm 骨料最大粒径 37 5mm的混凝土拌合物测定 3 主要仪器议备坍落筒 捣棒 小铲 木尺 钢尺 拌板 镘刀 下料斗等 4 试验方法及步骤1 按配合比计算15L材料用量并拌制混凝土 骨料以全干状态为准 2 湿润坍落度筒及其他用具 把筒放在铁板上 用双脚踏紧踏板 3 用小方铲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 每层高度约为筒高的1 3左右 每层用捣棒沿螺旋方向在截面上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 插捣深度要求为 底层应穿透该层 上层应插到下层表面以下约10 20mm 4 顶层插捣完毕后 用镘刀将混凝土拌和物沿简口抹平 并清除筒外周围的混凝土 5 将坍落度筒徐徐垂直提起 轻放于试样旁边 坍落度简的提离过程应在5 10s内完成 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 并在150s内完成 用钢尺量出试样顶部中心与坍落度筒的高度之差 即为坍落度值 4 试验结果确定坍落度测定提起坍落度筒后 立即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件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 此值即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mm 并精确至5mm 坍落度筒提起后 如混凝土拌合物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切破坏 则应重新取样进行测定 如仍然出现上述现象 则该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不好 并应记录备查 5 坍落度的调整1 当坍落度低于设计要求时 可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 适当增加水泥浆量 其数量可为原来计算用量的5 至10 当坍落度高于设计要求时 可在保持砂率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骨料用量 2 若出现含砂量不足 导致黏聚性 保水性不良时 可适当增大砂率 反之则减小砂率 5 学生根据试验情况编写试验报告 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格式编写 二 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1 目的通过试验 让学生学会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的制作方法 用以检验混凝土强度 确定 校核混凝土配合比 并为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依据 2 主要仪器设备压力试验机 上下承压板 振动台 试模 捣棒 小铲 钢直尺等 3 制作方法 1 制作试件前首先检查试模 拧紧螺栓 清刷干净 并在其内壁涂上一薄层矿物油脂 2 试件的成型方法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来确定 4 试件养护5 抗压强度测定6 试验结果确定 1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0 1MPa 式中 fcu k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MPa F一破坏荷载 N A 试件受压面积 mm 2 以三个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精确到0 1MPa 如果三个测定值中的最大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异超过中间值的15 则把最大及最小值舍去 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3 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以150mm 150mm 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 其他尺寸试件的测定结果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200mm 200mm 200mm试件的换算系数为1 05 100mm lOOmm lOOmm试件的换算系数为O 95 学生根据试验情况编写试验报告 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格式编写 数控水泥砼标准养护箱 国家新标准方孔砂石筛 国家新标准方孔砂石筛 电动振筛机 HVC砼维勃稠度仪 砼含气量测定仪 坍落筒 试验四建筑砂浆试验 一 砂浆的稠度试验1 目的通过稠度试验 可以测得达到设计稠度时的加水量 或在施工期间控制稠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2 仪器设备砂浆稠度仪 图12 7 捣棒 台秤 拌锅 拌和钢板 秒表等 3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将拌好的砂浆装入圆锥筒内 装至筒口下约lOmm 用捣棒插捣25次 前12次需插到筒底 然后将砂浆筒在桌上轻轻振动5 6下 使之表面平整 再移置于砂浆稠度仪台座上 2 放松固定螺钉 使圆锥体的尖端和砂浆表面接触 并对准中心 拧紧固定螺钉 读出标尺读数 然后突然放开固定螺钉 使圆锥体自由沉入砂浆中l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成气梭菌发酵乙醇的机制、现状与前景探析
- 合作学习赋能:普通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带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综合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公务员时事政治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提供答案解析【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备考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二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动物》课件PPT
- 不干胶贴标机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微纳加工课件
- 危重病人紧急气道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