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基本概念.doc_第1页
人口学基本概念.doc_第2页
人口学基本概念.doc_第3页
人口学基本概念.doc_第4页
人口学基本概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人口学基本概念(一)人口信息网1、少年儿童抚养比也称少年儿童抚养系数。指某一人口中少年儿童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以反映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少年儿童。计算公式为: 其中:CDR为少年儿童抚养比;为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为l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2、老年人口抚养比也称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其中:ODR为老年人口抚养比: 为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 为l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3、基尼系数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些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4、总抚养比也称总负担系数。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用干从人口角度反映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计算公式为: 其中:GDR为总抚养比; 为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 为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 为l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5、“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是用一百做分母的分数,在数学中用“%”来表示,在文章中一般都写作“百分之多少”。百分数与倍数不同,它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减少。运用百分数时,也要注意概念的精确。如“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为100,现在是“120”;“比过去降低20%”,即过去是100,现在是“80”;“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现在是“20”。运用百分数时,还要注意有些数最多只能达到100%,如产品合格率,种子发芽率等;有些百分数只能小于100%,如粮食出粉率等;有些百分数却可以超过100%,如产品产量计划完成情况等。“占”、“超”、“为”、“增”的用法,“占计划百分之几”指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超计划的百分之几”,就应该扣除原来的基数(-100%);“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掉原有的基数(-100%)。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例如: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的比重由1992年的20.8%下降到1993年的18.2%。从上述资料中,我们可以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的比重,1993年比1992年下降3.6个百分点(18.221.83.6);但不能说下降3.6%。6、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收入变动百分比 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7、平均人口平均人口是综合反映某一时期内的人口总量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从理论上讲,平均人口准确的计算方法应当是每天人口数相加,除以相应的日历天数。所取的时间间隔越小,平均人口数就越准确。但在实际统计工作中,不可能取得每天的人口数字。因此,统计上所指平均人口则是在假设该时期人口数以均匀变动为前提下计算的平均人口数近似值。长期以来,我们经常是按户籍口径进行人口统计,因此在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时,大多用平均户籍人口进行计算。8、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我国一般是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国际上则多以65岁为起点年龄。目前,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寿命的延长,在分析老年人口问题时也逐渐地将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向65岁的国际标准靠拢。反映人口老龄老化的统计指标大致划分为三大类: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反映人口老化速度的指标和抚养比指标。9、年龄中位数年龄中位数指的是这样一个 年龄,它将人口总数均等地分为两半,一半的人口 年龄高于这个数,另一半低于这个数。10、性别比性别比指某一人口中男性对女性的比例,通常以每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表示。在大多数国家,出生性别比约为每100个女婴对应105或106个男婴。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比会因男女性别死亡和迁移模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11、年龄抚养比年龄抚养比指人口中处于供养年龄(一般指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的人口与处于“经济活动”年龄(15-64岁)人口的比*.在没有更详尽数据的情况下,年龄抚养比通常作为衡量人口中参加生产的那一部分人经济负担的一个指标。但也有一些例外,有些人从定义上说属于“供养”一类的人,但实际上是生产者,而另一些人虽处于“经济活动”年龄,但在经济上却依赖他人。高生育率会导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因此生育率高的国家往往年龄抚养比也较高。12、出生率出生率(也称粗出生率)是指某年每1,000人对应的活产数*。出生仅仅是人口变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要把出生率和增长率混淆起来,后者考虑了所有导致人口变动的因素。13、一般生育率一般生育率(也称生育率)是指某年每1,000名15-49岁妇女的活产婴儿数。一般生育率比出生率要精确一些,因为它将生育同可能生育的特定性别年龄的人口联系起来(通常是15-49岁的妇女)。这样排除了年龄性别结构不同引起的偏差。因此,一般生育率比出生率更能揭示生育水平的变化。14、人口比较年龄结构不同,结婚和死亡的概率也不同。相对而言,两个规模相同的人口,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老年型人口,比起年轻型人口,死亡人数更多,而出生人数更少。芬兰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较阿尔巴尼亚大,那么它每1000人的死亡人数就要多一些。我们在进行人口比较(比如比较哪一个国家的死亡率更高)时,要注意到人口年龄结构对比较结果的严重影响。各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严重偏差(尤其是进行死亡率比较时)。如果用年龄别的率来进行比较,结果会可靠一些。如比较墨西哥60-64岁人口的年死亡率与美国同一年龄人口的年死亡率的差异。这样的比较不受两国60-64年龄组人口数量差异的影响。人口比较的另一种方法是标准化,就是将一个国家某一年龄的死亡率按另一个国家的年龄结构来换算,表明如果它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另一个国家一致,那么它一年的死亡人数是多少。1990年美国的粗死亡率为8.6。同年墨西哥的粗死亡率为5.2。如果墨西哥的年龄结构和美国相同,那么它经标准化(年龄结构调整)后的粗死亡率就将是9.8,实际上比美国高。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把1990年美国的年龄结构作为标准,因此标准化后的美国死亡率仍为8.6。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墨西哥甚至是第三国的年龄结构作为换算的标准。15、年龄别生育率为了便于比较,生育率也可以分年龄来计算,这样可以看出不同年龄人口在生育上的差别。16、总和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TFR)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 总和生育率将特定时点上全体妇女的生育率综合起来,以一个数字来表示。实际上,它就是假设一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期都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生育,她所生育孩子的总数。(下表说明了如何计算总和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是一个合成指标。事实上,没有哪一个妇女在30年育龄期中完全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来生育。而且,年龄别生育率随着时间变化,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出现波动。举个例子来说,与1980年15-19岁的妇女相比,1998年同一年龄组的妇女可能倾向于推迟生育。她们可能会降低1998年的总和生育率,而几年后她们开始生育时,那一年的总和生育率又会升高。因此,总和生育率每年的波动可能更能反映出妇女生育年龄的变化,而不是妇女平均生育数量的变化。总和生育率很好地说明了妇女现在究竟生育多少孩子,因此它是衡量生育水平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第(3)列数据表示妇女在育龄期内每1年内生育的可能性,也就近似于妇女生育的概率。把这列数乘以5,表示每5年内妇女可能生育孩子的数目。在5岁分组中,每名妇女生育的概率都5倍于1年生育的概率。比如说,一名妇女20岁时生育率为0.124,21岁时她的生育率还是0.124,依此照推。把所有年龄别生育率相加就得到总和生育率,它表示每个妇女到她49岁时生育孩子的总数。 1994年以色列的总和生育率为2.88,或者说,每1000名妇女生育2880个孩子。换句话说,如果1994年年龄别生育率保持不变的话,以色列妇女在育龄期内平均生育2.9个孩子。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总和生育率超过了5。在许多发达国家,它则低于2。17、人口惯性人口惯性是指达到生育更替水平后人口继续增长的趋势。因为过去的高生育率,低龄组人口较多,达到或低于生育更替水平后人口还会继续增长数十年。随着低龄组人口逐渐生儿育女,出生人数剧增,将超过死亡人数。但随着他们年龄继续增大,死亡人数将逐渐增加,赶上甚至超过出生人数。因此,要使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接近大约需要经过两代或三代人(50-70年)的时间。18、年龄别死亡率为了比较不同年龄或同一年龄人口在不同时期的死亡率,我们可以分年龄组计算死亡率。当然,也可以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比较。由于不同性别和种族的死亡率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通常要分别计算不同种族的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19、死亡率死亡率(也称粗死亡率)是指某年每1,000人中死亡的人数。粗死亡率受很多人口特征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影响。因此,进行死亡率的国别比较时,要特别注意先调整年龄结构的差异,之后才能评价人口的健康、经济或环境状况。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不考虑预期寿命的差别,那么瑞典的粗死亡率高于巴拿马,前者为11,后者为5,但实际上瑞典的预期寿命为79岁,而巴拿马只有74岁。两国死亡率的差别,部分是由两国年龄结构不同引起的。瑞典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了18%,这部分人口发生死亡的可能性更大,而巴拿马人口属年轻型人口,老年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因此,尽管瑞典人健康状况较好,但每年总人口中的死亡数仍要高于巴拿马。20、分死因死亡率因为大多数死因发生的概率相对低,所以分死因死亡率通常用每100,000人中因某种死因死亡的人数来表示。21、特定死因的死亡比例特定死因的死亡比例可用特定死因的死亡人数占所有死亡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22、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是指某年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有多少个在1岁前死亡。23、孕产妇死亡比孕产妇死亡比指某年内每100,000个活产孩子中,有多少位孕产妇由于怀孕或分娩而死亡。由于自然或人工流产导致的死亡也包括在内。这一指标有时也指孕产妇死亡率,无论使用哪一种指标,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计算的分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孕产妇死亡率是用孕产妇死亡人数除以育龄妇女的人数。 在实际运用中,孕产妇死亡通常被定义为,在怀孕或怀孕结束42天内因怀孕导致的死亡,或是因怀孕引起病情恶化导致的死亡,或人为原因导致的死亡。24、预期寿命预期寿命是指,假若当前的年龄别死亡率保持不变,一个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它以当前的死亡率为基础计算,但实际上,死亡率在人的一生中是不断变化着的,因此,预期寿命是一个假定的指标。每个人的预期寿命都随着他或她年龄的增大和死亡率的变动趋势而变化。这个指标与性别、年龄、种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常常需要分别计算。出生预期寿命是我们最常用的预期寿命指标。它是度量当前健康状况的一个很好的指标。不同国家的预期寿命有很大的差异。必须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较低,主要是由婴儿死亡率较高造成的。例如,1994年,孟加拉女性的出生平均预期寿命为58岁,但如果一名孟加拉女性能生存到1岁,她将有望活到62岁。25、生命表生命表是人口统计学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通常被用于模拟某一人口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假定有10万人同时出生,根据人口的年龄别死亡率,每年都有人相继死亡,于是这一人口数量越来越少,最后,到了生命表的最后一行,所有存活到高龄的人都去世了。下表是马来西亚男性1995年简略生命表的一部分。这个生命表是以死亡率为基础来推算的,并且以5岁分组取代了1岁分组。第1列表明,每一年龄组人口生存到下一个年龄组之前死亡的比例。这一数据是实际观测得来的。第2列指在每一年龄组起点存活的人数,在出生时为10万。每个年龄组包括从上一组存活下来的人口。第3列指在两个年龄组之间死亡的人数(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是指每一年龄组总的存活人年数。第5列指至当前年龄组的累计存活人年数。这个指标考虑了当前及以下的年龄组的死亡人数。随着年龄的增大,这批人越来越少,可存活的总人年数必然随之减少。第6列是平均预期寿命。用每个年龄组对应的存活总人年数除以这个年龄组初始的人数,就等于一定年龄的人口预期可以存活的平均寿命(第5列除以第2列等于第6列)。例如,将马来西亚男性存活到70岁的累计人年数602,260除以这一年龄的男性人数59,464,得出的数10.1,就表明他们预计还能再存活10.1年。资料来源:马来西亚统计局,1997预期寿命常常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就象是对生存的一种奖励。举个例子来说,当59,464位马来西亚男性活到70岁,他们有望再生存十多年,比他们出生时预计的69年长。26、离婚率离婚率,也称粗离婚率,指某年每1,000人中离婚的数目,它的分子是离婚的数目,而不是指离婚的人数。27、迁入率迁入率指某年某地每1,000人中由外地迁来此地的人数。27、迁出率迁出率是指某年某地每1,000人中外迁的人数。28、净迁移指某一地区人口的迁入与迁出对当地人口的净结果,表现为人口总量的增加或减少。29、净迁移率净迁移率指一个地区的人口的迁入与迁出对该地区人口的净影响,用该地区某一年每1,000人对应的增加人数和减少人数来表示。30、种族种族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对于究竟有多少 种族,或究竟要怎样从人群中识别一个 种族,至今没有形成共识。许多社会科学家认为,虽然 种族含有生物或遗传的因素,但它更主要的还是社会意义上的,而不是遗传意义上的。但至今还没有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划分方法。31、民族划分民族的标准常常是文化习俗、语言、饮食和传统,而不是生物学的或体质上的特征。32、家庭对“家庭”的界定在不同的国家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挪威,一个人即被认为是一个家庭。从挪威整个国家来看,1997年,几乎一半的家庭仅由一个人组成。因此,做国别比较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家庭通常被认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由血缘、婚姻或领养关系结合起来的人们共同居住的形式。家庭户指由家庭维系的户,虽然户中可能还包括其他无关的人员。33、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指这样一种家庭,即子女仅与双亲的一方共同生活。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非婚生育、离婚、分居或丧偶。34、自然增长自然增长指某时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35、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指某年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这个指标不考虑迁移造成的影响。自然增长率也可以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得到。36、增长率增长率是指某年内由人口的自然 增长和净迁移导致的人口 增长(或减少)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增长率考虑到了影响人口变动的所有因素:出生、死亡和迁移。不要把这个指标和出生率混淆起来,但有时这二者的确易被混淆。增长率也可由自然 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得到。出生率和人口 增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增长率的下降不一定意味着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减少。它仅仅指该地区的人口在以更缓慢的速度 增长。 增长率为负意味着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减少。目前,大约有十二个国家(全部在欧洲)的总人口在减少,更多国家的人口 增长率呈现下降。37、人口倍增时间用百分比来表示人口增长并不直观。3%的增长率是快还是慢?表示人口增长快慢的一个生动的方法就是计算按照当前的增长率,需要多久人口将翻一番。一个保持1%增长率不变的人口大约需要70年使人口翻一番,增长率为2%的需要35年,增长率为3%的需要23年。把70除以用百分比表示的增长率可很快得到人口倍增时间。人口倍增时间不能用来进行人口预测,因为它假设增长率在未来几十年内都保持不变,而实际上增长率总是不断变化着。不过,计算人口倍增时间有助于弄清究竟目前人口的增长有多快。全球人口由10亿翻番到20亿花了130年,从20亿翻番到40亿花了45年。按现在的增长率来计算,50年后人口将再翻一番。38、人口转变人口转变指人口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转变。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使绝大多数人口在多数时间里不致于增长过快。实际上,许多人口不仅没有增长,而且当出生率不能抵消高死亡率对人口的作用时,人口还可能完全消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死亡率逐步下降。由于死亡率的下降多数先于出生率,转型期中人口会快速增长。在欧洲和一些工业化国家,死亡率下降缓慢。另外一些国家在20世纪才开始人口转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些国家的死亡率下降迅速,而出生率不象死亡率下降那么迅猛,因此人口快速增长。39、人口零增长出生人数加迁入人数正好等于死亡人数加迁出人数,这就是人口零增长(ZPG)。由于人口惯性,生育率处在更替水平的人口并不一定是人口零增长。一个人口中如果年轻人占较大比例,随着这些年轻人进入和度过他们的育龄期,这个人口将在几代人的时间内保持增长态势。附:词汇表人工流产率Abortion Rate 某年每1,000名15-49岁妇女中 人工流产的数目。人工流产比Abortion Ratio 某年每1,000名活产婴儿对应的 人工流产数。年龄抚养比Age-Dependency Ratio 需要供养的人口(15岁以下或64岁以上)与经济活动人口(15-64岁)的比。年龄性别结构Age-Sex Structure 人口结构是由各个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数量或比例决定的。年龄性别结构是过去出生、死亡和迁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描述和分析其他类型人口资料的一个基本指标。见人口金字塔。年龄别Age-Specific Rate 分年龄组计算得出的率(例如,分年龄生育率、死亡率、结婚率、文盲率或入学率)。人口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n 人口中成人和老龄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儿童和青少年的比例逐渐减少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人口年龄中位数的上升。老龄化发生在生育率下降但预期寿命不变或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得以延长的时候。控制生育政策Antinatalist Policy 政府、社会或社会组织制定的一项政策,试图通过限制出生人数来达到减慢人口增长的目的。婴儿热潮Baby Boom 二战后(1947-196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出现的生育率快速上升和出生人数剧增现象。婴儿低谷Baby Bust 生育高峰之后的一段时期,美国生育率迅速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平衡方程Balance Equation 一个基本的人口统计公式,用来估算两个时点间总人口的变动,或是在其他条件已知的情况下,用以估算未知的人口变动因素。平衡方程包括人口变动的所有因素:出生、死亡、国际迁入、国际迁出、国内迁入及国内迁出。节育Birth Control 夫妇采用的旨在避免怀孕的措施。节育这个词常常与避孕、生育控制和家庭计划一同出现。节育包括流产,但准确地说,家庭计划并不包括流产。出生率Birth Rate(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 某年每1,000人的活产数,不要将它与增长率混淆。非婚生育率Birth Rate for Unmarried Women 某年每1,000名15-49岁非婚(包括未婚、丧偶及离婚)妇女对应的活产数。人才流失Brain Drain 指某国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一定技术的专业人才为了更好的经济与社会条件迁往其他国家(例如,医师为了实验新药品离开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承载能力Carrying Capacity 一定的生态系统可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某一时间因某种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患病人数的比例。病例报告率Case Rate 某年每10万人口中某种疾病的报告病例数。死因别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 某年每10万人口中因某种特定死因死亡的人数。人口普查Census 调查一定区域一定时点上的全部人口,并了解其他人口、社会和经济的信息。见抽样调查。育龄期Childbearing Years Childbearing Years妇女有生育能力的时期,为了统计方便,通常定为15-44岁或15-49岁。儿童妇女比Child-Woman Ratio 某年每1,000名15-44岁或15-49岁妇女对应的5岁以下儿童数。当得不到详尽的资料时,经常要用到这个普查得来的粗略指标。封闭人口Closed Population 人口中没有发生迁移活动,出生和死亡成为影响人口规模变动的唯一两个因素。同批人Cohort 同一时期共享某种人口事件并可以被观察到的人口。例如,1900年出生的同批人指1900年出生的人口。还有结婚同批人、入学同批人等。 队列分析Cohort Analysis记录同批人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各种人口现象;例如,观察1940年至1945年出生的同批人一生的生育情况。从这些分析中得出的一些率称为队列指标。可对照时期分析。终身生育率Complete Fertility Rate同一批妇女在育龄期结束时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 同居Consensual Union一对异性没有办理结婚登记而共同生活的形式,虽然这样的结合可能相当稳定,但政府统计部门不承认其为合法婚姻。 粗率Crude Rate全部人口中发生某一人口事件的率。死亡率Death Rate(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某年每1,000人中死亡的人数。人口转变Demographic Transition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从高至低转变的历史过程。死亡率的下降往往先于生育率,因此在人口转变期间,人口往往会快速增长。人口学Demography研究人口的科学,包括人口规模、人口构成、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等特征,以及引起这些特征变化的原因及变化的结果。抚养比Dependency Ratio处于供养年龄的人口与处于“经济活动”年龄人口的比。一般来说指15岁以下加上65岁及以上人口的和与15-64岁人口的比。递减人口Depopulation指规模递减的人口。离婚率Divorce Rate or Crude Divorce rate某年每1,000人中离婚的数目。人口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假定保持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不变,现在的人口规模翻番需要的时间。迁出Emigration人们出于定居的目的,离开原来的国家,迁往另一个国家的活动。迁出率Emigration Rate某年某地每1,000人中迁出这个地区的人数。种族Ethnicity用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饮食和传统的差异,而非用生物的或体质上的差异加以区分的不同人群。家庭Family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血缘、姻缘或领养关系结合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除了夫妇、孩子外,家庭还可以包括兄弟或其他亲戚。家庭计划Family planning夫妇有意识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避孕方法来控制生育数量与间隔的行为。家庭计划包含避免怀孕与流产的涵义,但它还包含夫妇为降低怀孕的可能性所作的种种努力。生殖力Fecundity指妇女生育子女的生理能力。生育率Fertility指个人、夫妇、群体或人口的生育行为。见一般生育率。一般生育率General fertility rate某年每1,000名15-44岁或15-49岁妇女的活产数。粗人口再生产率Gross reproductive rate如果妇女按照某年年龄别生育率度过她们的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的活产女儿数。见净人口再生产率与总和生育率。增长率Growth rate一年内由于人口自然增长或净迁移导致的人口规模的增加(或缩小)占期初人口的百分比。户Household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人居住在独立的住房里。非法入境者Illegal alien or undocumented alien外国人进入一国,但没有通过审查或没有办理正规的入境手续,或是违背入境的合法条件,例如,持旅游签证或学生签证的人过期滞留。迁入Immigration为了定居的目的,从一国迁入另一国的活动。迁入率Immigration Rate 某年某地每1,000人中由外地迁来本地的人数。发病率Incidence Rate一定时期每1,000人中患某种疾病的人数。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某年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在1岁之前死去的人数。国内迁入In-migration为了定居的目的,从一国国内的一个地区(例如省或州)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活动。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如果现在的死亡率保持不变,那么一个人预期平均还能存活的年数。最常用的是出生平均预期寿命。寿命极限Life Span在最佳条件下,人类可能生存的最高年限。生命表Life Table根据当前的年龄别死亡率计算出来,表示某一人口的每一年龄组的死亡概率及平均预期寿命的表格。它完整全面地勾勒出了人口的死亡状况。托马斯马尔萨斯(1776-1834)Malthus, Thomas R.英国牧师及经济学家,因他在人口原理中提出的理论而闻名。他认为,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粮食增长的速度,除非人类控制自身的生育(如晚婚或禁欲),饥荒、瘟疫与战争都可以抑制人口的增长。见新马尔萨斯主义。已婚生育率Marital Fertility Rate某年每1,000名15-44岁或15-49岁已婚妇女的活产数。结婚率或粗结婚率Marriage Rate or Crude Marriage Rate某年每1,000人中的结婚对数。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io某年每10万名活产婴儿对应的由于怀孕和分娩而死亡的妇女数。平均年龄Mean Age一个人口所有成员年龄的算术平均数。年龄中位数Median Age这个年龄将总人口分为数量相等的两半,一半成员的年龄在其之上,一半的成员年龄在其之下。特大城市区Megalopolis 一群相互联系的城市及城市地带。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Area人口高度聚集的地区,通常有10万以上的人口。中心城市有5万以上的居民,四周还有些城市与它有着紧密的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在行政上归中心城市管辖。迁移Migration为了定居的目的,人口越过一定的边界活动。可以分为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两种。人口流动Mobility人口地理上的移动。发病率Morbidity人口中各种疾博外伤、残疾的发生率。死亡Mortality 作为人口变动因素之一的死亡。 出生Natality作为人口变动因素之一的出生。人口自然增长(减少)Natural Increase or Decrease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数减去死亡数后余下的数。新马尔萨斯主义Neo-Malthusian提倡用控制生育的方法来控制人口增长的观点。(马尔萨斯本人不提倡将生育控制作为减慢人口增长的主要方法)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某年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在出生28天之内死亡的人数。净迁移Net Migration一定时期内人口的迁出与迁入相互作用后的结果,通常表现为人口的增长或减少。净迁移率Net Migration Rate一定时期内人口的迁出与迁入相互作用后的结果,表现为每1,000人中平均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净人口再生产率Net Reproductive Rate假如妇女按照当前的年龄别生育率与死亡率度过她们的一生,平均要生育的女儿数。它与粗再生产率有些类似,但它考虑到有些妇女可能在结束育龄期之前死亡。如果净再生产率等于1,那么就意味着,每一个母亲恰好由一个女儿来替代。见总和生育率和生育更替水平。婚配Nuptiality人口中婚姻的发生、婚姻的特征及婚姻的解体。老年型人口Old Population人口中中年人和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较大,有着较高的年龄中位数和相对较低的人口增长率。国内迁出率 Out-migration离开本国的某一地区而迁往另一地区的活动。孩次Parity一名妇女曾经活产的孩子数。例如,两孩妇女,指的是有两位孩子的妇女;零孩妇女,指没有活产经历的妇女。围产期死亡率Perinatal Mortality Rate围产期指怀孕28周以后的胎儿和出生7天之内的婴儿。围产期死亡率指每1,000名活产婴儿所对应的在这一时期死亡的胎儿及婴儿数量。时期分析Period Analysis观察和分析一个人口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这样的分析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人口拍下“快照”。例如,观察一年内人口的变化。大部分的率都是从时期数据中得来的,因此都是时期率。见队列分析。人口Population同类生物或物体的集合。人口控制Population Control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用以表示生育、死亡和迁移之间的关系,常指努力减少生育以减慢人口增长速度的行为。不要把它和家庭计划混淆起来。见家庭计划。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例如,每平方英里土地上的人口数,又比如每平方公里耕地上的人口数。人口分布Population Distribution指人口居住与分布的模式。人口爆炸Population Explosion(Population Bomb)用于描述20世纪全球范围内出生率远高于死亡率导致的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人口增长Population Increase指特定时间内,出生、死亡和迁移的相互作用导致人口总量的增长。人口惯性Population Momentum指人口达到生育更替水平后继续增长的趋势。过去的高生育率导致人口中年轻人口占很大比重,当这些年轻人处于育龄期时,出生人数会超过死亡人数。但最后,这个庞大的人群逐渐变老,死亡人数等于或超过出生人数,人口这才停止增长。人口政策Population Policy 指政府制定政策采用直接或间接措施,以影响人口规模、人口增长、人口分布或人口结构。人口预测Population Projection假定未来生育率、死亡率和迁移率已知,推算未来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统计学家往往假定这些率在未来的变化不同,并以此为基础得出对同一人口高、中、低三种不同的预测结果。人口金字塔Population Pyramid一种显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条形图。习惯的作法是,金字塔的底部为年龄较小的人口,左侧为男性,右侧为女性。人口登记Population Register政府搜集人口数据的制度,这个制度要求连续记录所有或部分人口信息及社会经济特征。有一些国家如丹麦、瑞典和以色列,为了便于进行人口统计,保留了全面的登记制度,记录下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主要事件(出生、结婚、搬迁、死亡),这样可以得到当前全部人口的信息。另一些国家,比如美国,仅仅出于管理的目的保留了部分登记,诸如社会保障和选民登记。新生儿产后死亡率Postneonatal Mortality Rate指某年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在出生后28天到1岁期间死亡的人数。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指特定的时点上,每1,000名可能患病的人口中患有某一疾病的人数。鼓励出生政策Pronatalist Policy政府、社会或团体制定的政策,试图通过鼓励生育来促进人口增长。“推拉”定理Push-pull Hypothesis关于迁移的一种理论,假设原居住地的条件(如贫穷和失业)促使或推动人们离开原居住地而迁往其他条件优越或是具有拉动力的地方(如较高的生活水平和就业率)。种族Race主要是依社会因素而不是遗传因素来定义的,至今还没有人们普遍接受的分类。自然增加(减少)率Rate of Natural Increase(Decrease)指某年由于出生人数超过(或少于)死亡人数导致的人口增加(或减少),用人口基数的百分比表示。再婚率Remarriage Rate指某年每1,000名无配偶的男性或女性再婚的数目。生育更替水平Replacement Level Fertility指一对夫妇生育的孩子正好可以替代他们本身,或者说每对夫妇生育约两个孩子。生育年龄Reproductive Age见育龄期。生殖健康Reproductive Health生殖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是不虚弱,它关系到生殖系统、功能和作用。性别比Sex Ratio指人口中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指社会地位的变化(如职业的变化)。稳定人口Stable Population指人口增长率和年龄结构都保持不变的人口状态,这是由长时期年龄别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维持恒定形成的。抽样调查Survey指科学地选择部分人口或家庭进行调查,通常是为了推断更大群体或所有人口的统计特征或趋势。见普查。存活率Survival Rate指具有特定特征(如年龄、性别或健康情况)的人口中有多大比例的人能从一段时间(如五年)的起点一直活到终点。总和生育率Total 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