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三周考理综试卷3.7.doc_第1页
2008高三周考理综试卷3.7.doc_第2页
2008高三周考理综试卷3.7.doc_第3页
2008高三周考理综试卷3.7.doc_第4页
2008高三周考理综试卷3.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8学年高三周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试卷共12页,有31小题,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试卷答案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请用钢笔或蓝、黑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学号、试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卷密封线以内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卷,考试时不能使用计算器。4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 K39,I127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78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C强极性键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质 DS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7关于工业生产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生产硫酸时,使用热交换器可以充分利用反应中所放出的热量B工业上合成氨没有采用更大的压强是从设备和动力要求方面考虑的C工业上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D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取金属铝8已知反应mX(g)+nY(g)qZ(g)(H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9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他可由冰醋酸与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它可以迅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如:SARS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B过氧乙酸可与苯酚混合使用C由过氧化氢与醋酸制取过氧乙酸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浓过氧乙酸中加入少许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试液一定呈红色10在某晶体中,与某一种微粒X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另一种微粒Y 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如图)。该晶体可能是ACO2 BSiO2 CCsCl DNaCl 11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 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KI3H2O 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B电解时,阴极反应是I6e3H2O=IO36H+C当电解过程中转移3 mol e时,理论上可制得KIO3 107 gD电解前后溶液的pH减小12将物质的量相等的硫酸铝和硫酸铵溶于水形成V mL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氢氧化钠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混合溶液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体积(x)与溶液中沉淀物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xyxyxyxyA B C D13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5 B17 C19 D29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注意事项: 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蓝、黑色)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26(15分)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W的阳离子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 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 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请回答:(1)W元素是 ,Z元素是 ;(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 和 ;(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和 。(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15分)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0-1-2-3-4-5-7-6468101214lgc(Ca2+)pHCaHPO4Ca3(PO4)2Ca5(PO4)3OH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 Ca(NO3)2 + 3(NH4)2HPO4 + 4NH3H2O = Ca5(PO4)3OH+ + , 5Ca(OH)2 + 3H3PO4 = ; (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 ; (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 ; (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 (填化学式); (5)糖沾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 。浓硫酸,加热28(15分)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1)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实验所用仪器: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3)通过途径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相比,途径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次;(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29(15分)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13H20O8(相对分子质量为304),1mol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4molCH3COOH和1 mo1B。B分子结构中每一个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还连有两个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 ;(2)B的结构简式是 ;(3)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填写序号);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加聚反应(4)己知: 以两种一元醛(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4)和必要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合成B,写出合成B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07-2008学年高三周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评分标准20080307第1卷(选择题,共126分)一、单选题(共78分)题号678910111213答案CDBADCAB第卷(选择题,共174分)26(15分)(1)钙,氧(4分);(2)CaS CaC2(4分); (3)SO2 SO3(4分); (4)CO2+CaO=CaCO3(3分)27(15分)(1)10NH4NO3 3H2O Ca5(PO4)3OH+ 9H2O(4分) (2)唯一副产物为水,工艺简单(4分) (3)反应液局部酸性过大,会有CaHPO4产生(2分) (4)Ca5(PO4)3OH(2分)(5)酸性物质使沉淀溶解平衡:Ca5(PO4)3OH(s) 5Ca2+(aq) + 3PO43-(aq)+OH-(aq)向右移动,导致Ca5(PO4)3OH溶解,造成龋齿(3分)28(15分)(1)c e b(3分) (2)a b(2分) (3)蒸发 过滤(2分)(4)产生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