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3(3)茶树病理学第三节 钻蛀性害虫.ppt_第1页
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3(3)茶树病理学第三节 钻蛀性害虫.ppt_第2页
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3(3)茶树病理学第三节 钻蛀性害虫.ppt_第3页
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3(3)茶树病理学第三节 钻蛀性害虫.ppt_第4页
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3(3)茶树病理学第三节 钻蛀性害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树病理学主讲教师 史洪中副教授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讲稿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请勿拷贝 2004R 第三节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自养生物活营养生物生物寄生半活体营养生物异养生物死体营养生物腐生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讲稿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请勿拷贝 2004R 一 病原物的寄生性 寄生性是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他生物 寄主 而生存的能力 主要是从寄主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的能力 按病原物寄生性的强弱 病原物可分为活体营养生物 半活体营养生物 死体营养生物 1 活体营养生物 寄生能力最强 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中吸取营养 大都不能人工培养 它们依赖寄主的活细胞而生存 因而寄主细胞组织的死亡 对它反而不利 如病毒 寄生性种子植物 锈菌 白粉菌 霜霉菌 2 半活体营养生物 这类病原物侵染寄主的活细胞组织后 可以从中吸收营养 但当寄主组织死亡后 还能继续发展形成孢子 如引起叶斑病的许多真菌 3 死体营养生物 这类病原物的寄生能力最弱 侵入寄主组织前先将细胞杀死 然后侵入在其中腐生 如丝核菌 镰刀菌 腐霉菌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讲稿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请勿拷贝 2004R 二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致病机制 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 从而使寄主植物发生病害的能力 一 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供自己生长和繁殖 二 酶的作用 许多植物真菌和细菌都能产生一些水解酶 可以分解植物细胞壁 使组织腐烂 如果胶酶 脂肪酶 纤维素酶 蛋白酶 木质素酶等 三 毒素的作用 有些病原物可以产生毒素 毒素是一种非常效的致病毒物 很低的浓度即可让植物生病 四 生长调节物质 主要有吲哚乙酸 赤霉素 细胞激素和乙烯等 许多病原物可产生生长调节物质 使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干扰 如肿瘤和生长过度 都与植物体内的生长调节物质失调有关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讲稿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请勿拷贝 2004R 三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寄主的抗病性是指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的性能 是植物的一种属性 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但也可以发生变异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讲稿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请勿拷贝 2004R 一 植物抗病性的表现类型 1 感病 植物容易遭受病原物的侵染而发生病害的特性称为感病 发病较重的称为感病 发病很重的称为高度感病 2 抗病 寄主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轻的称为中度抗病 发病很轻的称为高度抗病 3 免疫 寄主植物受病原物的侵入 表现为完全不发病 无症状 与免疫有关的一个概念 过敏反应 指寄主在病原物侵染点的细胞迅速死亡 阻止专性寄生物的扩展蔓延 4 耐病 植物的耐用病性是植物忍受病害的性能 在外观上 植物表现感病 但植物体的恢复补偿能力比较高 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讲稿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请勿拷贝 2004R 二 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 1 垂直抗性 是指植物的某个品种能高度抵抗病原物一个或几个生理小种 这种抗病性表现为高度或免疫 但抗病性不稳定 不持久 往往抗病品种推广不了几年 由于病原物出现了致病力不同的小种 就会表现为高度感病 在遗传学上 垂直抗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 表现为质量遗传 2 水平抗性 是指植物的某个品种能抵抗病原物的许多生理小种 抗病力不强 一般表现为中等抗病 抗病性稳定而且持久 因它能抗多个小种 不会因某一生理小种变化而丧失抗病性 在遗传学上 水平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 表现为数量遗传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讲稿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请勿拷贝 2004R 三 植物的抗病机制 1 抗侵入 指寄主植物的抗病性表现在形态解剖或生理机能上具有阻止病原物侵入的能力 2 抗扩展 表现为植物受病原物侵入以后 由于它内在的因素存在 能抑制病原物扩展开的能力 细胞壁的厚度和硬度与抗扩展有关 有些植物在病原物侵入后 可以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阻止进一步扩展 如植物保卫素 甘薯酮 氯原酸 豌豆素等 据报道 多酚类化合物含量高的茶叶品种 一般比较抗炭疽病 有些寄主植物 受到病原物的侵染时 可以发生一系列的保卫反应 包括木栓化封锁病原侵染点的四周 和过敏反应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讲稿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请勿拷贝 2004R 三 植物抗病性的变异 1 植物本身抗病性的变异 主要指植物的抗病基因发生突变 而使抗病性发生变化 2 病原生物的变异 病原物的致病力加强 或新的生理小种形成 会使抗病植物的抗病性丧失 3 环境条件对抗病性的影响 不良的气象因素 栽培理粗放 水肥供应不当 品种混杂等管条件 都将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