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多功能食品安全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课件_第1页
企业培训_多功能食品安全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课件_第2页
企业培训_多功能食品安全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课件_第3页
企业培训_多功能食品安全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课件_第4页
企业培训_多功能食品安全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食品药品管理局多功能食品安全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 目录 1 3 1 2 3 仪器配件及操作 仪器操作方法 食品安全检测 一 仪器配件及操作方法 1 移液器 不使用时 请将量程调为最大 使弹簧保持着松弛状态 延长移液器寿命 1 移液器 1 移液器 1 按压至第一停点 2 将吸头至于液面下 慢慢松开 3 移至它处 按压至第一停点 一秒后按压至第二停点 4 松开按钮 使其返回起点 移液器使用注意事项 2 玻璃比色皿 毛面光面 每次使用完比色皿等玻璃器皿后 用蒸馏水等冲洗三遍以上 冲洗干净 晾干备用比色皿的放置方向要注意 光路沿着光面穿过拿比色皿时 只能拿在毛面 并保持光面干净 3 便携式电子天平 1 请勿将称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2 长时间不使用 请将电池取出 以免漏液3 请勿超重使用 以免损坏仪器4 请勿将水滴落的电子称上 内部潮湿 损坏设备5 请将天平置于结实的平台面上 并保持称的水平 4 数显单孔恒温水浴锅 数显设定开关 容量瓶 5 其他配件 三角瓶 刻度试管 漏斗 5 其他配件 镊子 剪刀 美工刀 快速定性滤纸 烧杯 二 仪器基本操作方法 14 仪器的开启 数据上传 网络设置 项目检测 在 样本池 选择1号打勾 放入甲醛空白液后点击 对照测试 对照试验完成后 设置好样品信息 点击 样品测试 等待样品测量结束 测量结束后样品的最终测量数值和判定结果 填写 生产档案号 采收批次 项目检测 项目检测 保存 项目检测 打印结果 历史记录查询 历史记录查询 插入U盘 在需要导出的 记录号 前打钩 然后点击 导出文件 即可查看EXCEL格式记录 亦可打印 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 点击 管理 进入样品种类和名称输入界面 参数设置 输入样品种类名后 点击 添加 再点击 管理 样品名称输入界面 参数设置 输入样品名称后 点击 添加 即可 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 打印机的操作 检测原理 仪器检测原理 多功能食品综合分析仪采用分光光度法 滴定法基于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四 食品安全检测 检测项目与演示 1 甲醛检测 甲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通常浓度35 40 的甲醛溶液称之为 福尔马林 防腐能力特别强 五万分之一的比例即可抑制细菌生长 通常用来浸泡病理切片及人体和动物标本 一 简介 二 食品添加甲醛的危害性 扰乱人体代谢 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食入者会出现昏迷 休克 长期低剂量食用甲醛还可以导致癌症 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所 IARC 等列为可疑致癌物 三 可能添加甲醛的食品 水产品及加工品鲜鱼 鲜虾 鱼类干制品 虾类干制品 其他水产干制品和其他水产品水发食品蹄筋 牛百叶 鱼皮 肉皮 人造动物血 新鲜牛血 猪血或鸡血 海蛰 海米粉 水发鱿鱼 水发海参 鱼丸 牛筋 牛肚 鸭鹅掌 花肠等 植物制品如粉丝 豆腐等 四 操作流程 1 样品取样方法 固体样品 称取1 00 经磨细 绞碎 混匀样品置于25mL容量瓶中 用纯净水定容至25mL刻度线 振荡 10分钟后过滤 滤液为待测样 必要时可置于离心机中于2500r min离心分离残渣和液体 其他样品 用搅拌器将待测样品搅碎成浆 取浆1g 或直接取浸泡液1mL 置于25mL的容量瓶中 用纯净水定容至刻度 振荡 10分钟后过滤 滤液为待测样 四 操作流程 续 2 样品制备 1 对照样品的制备取2 5mL样品液 加入1 5ml纯净水 摇匀 备用 2 检测样品的制备取2 5mL样品液 加入0 5mL甲醛检测液A和0 5mL甲醛检测液B 轻轻颠倒混匀三次 室温下放置10分钟 再加入0 5mL甲醛检测液C 充分振摇后室温 25 10 下放置5分钟 备用 注意 转移至比色皿中后 比色皿壁上会有气泡出现 应用枪头拨动除去 四 操作流程 续 3 样品检测 1 选择检测项目 甲醛 2 对照样品检测 点击 本底调零 键 将对照液放入仪器中 点击 对照测试 键 3 样品检测 点击 本底调零 键 将样品液放入仪器中 点击 样品测量 键 4 测量完成后 仪器自动显示测量结果 五 结果判定 GB18406 4 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水产品中甲醛 不得检出 NY5073 2001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水产品中甲醛 不得检出 GB2760 2011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甲醛 福尔马林 未被列入食品添加剂范围 即禁止使用 NY5172 2002 无公害食品水发水产品 甲醛 10 0mg kg 2 亚硝酸盐检测 亚硝酸盐主要是指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 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结晶的化工产品 形状极似食盐 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 成人摄入0 2 0 5克即可引起中毒 3克即可致死 一 简介 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 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婴儿 高铁血红蛋白症 二 亚硝酸盐的危害性 三 可能添加亚硝酸盐的食品 腊肉 卤肉 熏肉和腌肉 肴肉 红肠 肉肠 香肠等 火腿 腊肠 香肚 广式腊肉等 酱腌菜类 四 操作流程 1 样品前处理方法称取1 0g 1 0ml 磨细 绞碎 的样品于锥形瓶中 加纯净水至50ml刻度 超声提取5min 过滤备用 若颜色较深 可加入0 5g活性炭 60 水浴加热10分钟后 趁热过滤 2 检测样品的制备 1 对照样品的制备取3 0mL蒸馏水或纯净水 加入0 5mL亚硝酸盐检测液 混匀后静置10分钟 备用 2 检测样品的制备取3 0mL样品检测液 加入0 5mL亚硝酸盐检测液 混匀后静置10分钟 备用 四 操作流程 续 3 样品检测 1 选择检测项目 亚硝酸盐 2 对照样品检测 点击 本底调零 键 将对照液放入仪器中 点击 对照测试 键 3 样品检测 点击 本底调零 键 将样品液放入仪器中 点击 样品测量 键 4 测量完成后 仪器自动显示测量结果 五 结果判定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在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使用量不得超过0 15g kg GB15198 1994 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 酱腌菜 20mg kg GB2760 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肉类罐头不得超过50mg kg 肉制品不得超过30mg kg 3 二氧化硫检测 一 简介 硫磺在燃烧时可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能起漂白 保鲜食品作用 使食品表面颜色显得白亮 鲜艳 熏制过程中残留的硫遇高温会生成亚硫酸盐 焦亚硫酸盐 低亚硫酸盐等 由于具有与二氧化硫同样的强还原性 亦具有很好的漂白 抗氧化 防腐等作用 二 食品添加二氧化硫的危害性 具有掩盖发霉的蜜饯半成品 银耳等的霉斑 对消费者身体健康不利 长期摄入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等会破坏维生素B1 影响生长发育 易患多发性神经炎 出现骨髓萎缩等症状 具有慢性毒性 长期食用硫磺熏蒸的食品 会严重危害人体的消化系统健康 三 可能添加二氧化硫的食品 硫磺熏制竹笋 黄花菜等 地瓜干 梅 蜜饯 果脯 有的在加工过程中 先用保鲜粉漂白后再用硫磺熏 可以保持鲜果不腐烂 龙眼 银耳等吸水性大的食品 四 操作流程 1 样品前处理方法 称取约1 0g均匀粉碎样品 加纯净水至50mL刻度 加入4 0mL提取液 40 C水浴超声10min 取出 冷却 过滤 滤液备用 四 操作流程 续 2 检测样品的制备 1 对照样品的制备取1 5ml纯净水 加入4ml样品液 摇匀 吸取2 5 3mL于1cm比色皿中待测 2 检测样品的制备取1mL二氧化硫检测液A 加入0 5mL二氧化硫检测液B摇匀后加入4mL样品液 混匀 室温 25 10 显色10分钟后吸取2 5 3mL于1cm比色皿中待测 四 操作流程 续 3 样品检测 1 选择检测项目 二氧化硫 2 对照样品检测 点击 本底调零 键 将对照液放入仪器中 点击 对照测试 键 3 样品检测 点击 本底调零 键 将样品液放入仪器中 点击 样品测量 键 4 测量完成后 仪器自动显示测量结果 五 结果判定 GB2760 2011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规定 白糖 蜜饯 果脯等食品其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不得超过50mg kg 饼干 粉丝等食品其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不得超过100mg kg 黄花菜 200mg kg 果脯 350mg kg 4 双氧水检测 一 简介 过氧化氢溶液 俗称双氧水 分子式H2O2 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工业用双氧水是广泛用于造纸业 纺织业的一种强氧化剂 在医院也用作杀菌消毒剂清洗伤口 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 起漂白 防腐和除臭等作用 二 食品添加双氧水的危害性 过氧化氢具有致癌性 特别是消化道癌症 工业双氧水更含有砷 汞等重金属多种有毒有害物质 更是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 三 可能添加双氧水的食品 各种海产干品 冻品 如蛏干 虾米 鱼翅和鱿鱼等 水发食品 如牛百叶 海蛰 海米粉 鱼皮 鱿鱼等 各种肉制品 如白斩鸡 牛筋 牛肚 鸭 鹅掌 花肠 猪皮和猪蹄筋等 面制品 饺子皮和馄饨皮 椰果类罐头 果冻和饮料 干果制品 开心豆 果仁 果脯等 其他 皮蛋和咸蛋 四 操作流程 样品前处理方法 1 液体样品 取液体1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作为样品液备用 2 固体或半固体样品 用捣碎机将样品捣碎后 称取10g置于50mL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震荡1分钟后 静止得上清液为样品液 必要时可置于离心机中于2500r min离心分离残渣和液体 四 操作流程 续 2 检测样品的制备 1 对照样品的制备取1 5mL样品液 加入1 0ml纯净水 摇匀 吸取2 5 3mL于1cm比色皿中待测 2 检测样品的制备取1 5mL样品液 加入1 0mL双氧水检测液混匀 室温 25 10 显色5分钟 吸取2 5 3mL于1cm比色皿中待测 注意 双氧水检测液中如有沉淀 需静置 或过滤 取上层清液使用 四 操作流程 续 3 样品检测 1 选择检测项目 双氧水 2 对照样品检测 点击 本底调零 键 将对照液放入仪器中 点击 对照测试 键 3 样品检测 点击 本底调零 键 将样品液放入仪器中 点击 样品测量 键 4 测量完成后 仪器自动显示测量结果 五 结果判定 FAO和WHO根据其毒性试验报告规定 过氧化氢仅限于牛奶防腐的紧急措施之用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亦规定只可在牛奶中限量使用 且仅限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地 其他所有样品均不得检出 如果仪器显示的浓度值大于0 1mg kg则检出结果超标 5 硼砂检测 一 简介 硼砂为硼酸钠的俗称 为白色或无色结晶粉末 硼砂添入食品中起防腐 增加弹性 脆度 膨胀和防止过度黏着等作用 二 食品添加硼砂的危害性 硼砂中的硼对人体基因产生伤害 硼是人体限量元素 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 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 3克 成人致死量为15克 婴儿致死量为2 3克 三 可能添加硼砂的食品 牛肉 牛肉丸 牛肉制品 鱼丸 粽子 蒸饺 水饺 肉馅 年糕 油面 烧饼 油条和虾类等 火锅料耐长时间蒸煮 腐竹中添加硼砂可以增加韧性 脆度 可使成片的腐竹拉薄 从而增加产量 广东江门出现有毒河粉 厂家为了使河粉更爽口 加入致癌物质硼砂 馄饨的肉馅添加了硼砂后 显得比普通的要饱满一点 外观颜色也更鲜亮 吃起来更爽口 四 操作流程 1 样品前处理方法 1 固体样品 取10 0g粉碎样品于50mL三角瓶中 加蒸馏水30mL 加1 0mL前处理试剂 加盖 置90 水浴加热30min 冷却 过滤 滤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 以蒸馏水定容备用 2 液体样品取10 0mL样品于50mL容量瓶中 加1mL前处理试剂 以蒸馏水定容备用 四 操作流程 2 检测样品的制备 1 对照样品的制备 吸取100ul蒸馏水或纯净水于50mL玻璃烧杯中 加0 8mL显色剂 混合均匀 置65 水浴反应至玫瑰红色干燥固体 再加热10分钟 加5mL稀释剂 95 乙醇 AR 自备 溶解 待测 2 检测样品的制备 吸取200ul待测液于50mL塑料烧杯中 加0 8mL显色剂 混合均匀 置65 水浴反应至玫瑰红色干燥固体 再加热10分钟 加5mL稀释剂 95 乙醇 AR 自备 溶解后 待测 注意 步骤 置55 3 水浴反应至玫瑰红色干燥固体 一定要蒸干 否则将影响检测结果 四 操作流程 续 3 样品检测 1 选择检测项目 硼砂 2 对照样品检测 点击 本底调零 键 将对照液放入仪器中 点击 对照测试 键 3 样品检测 点击 本底调零 键 将样品液放入仪器中 点击 样品测量 键 4 测量完成后 仪器自动显示测量结果 五 结果判定 GB2760 2011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硼砂未被列入食品添加剂范围 即禁止使用 6 挥发性盐基氮 一 简介 挥发性盐基总氮是指肉食品的水浸液中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 目前挥发性盐基氮值是国标中用于评价肉质鲜度的唯一理化指标 二 检测食品 一般检测肉类 肉制品 鱼类等 三 操作流程 1 检测样品的制备 1 对照样品的制备 取一支空白试管 1mL纯净水于25mL试管中 各加挥发性盐基氮检测试剂2mL后吸取2 5 3 0mL装入比色皿待测 2 检测样品的制备 将样品除皮 骨 脂肪 结缔组织后取净肉切碎搅匀 称取1g左右加水至100mL 振荡30min后过滤 混匀 取上述样品处理液1mL于试管中 加入挥发性盐基氮检测试剂2mL 混匀后放置10min后吸取2 5 3 0mL装入比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