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1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2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3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4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一、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前提: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2)市场和资金: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兴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3)科技: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2.发源地及中心美国和德国。3开始标志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4.主要成就(1)电的发明和应用:爱迪生发明电灯,改进电话,试验电车成功,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放映机。(2)新兴产业兴起:近代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得到发展。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3)传统产业改造:工业: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农业: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农业提供了先进的电力设施、机械设备、化学肥料等,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5.影响(1)生产力方面:电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生产关系方面:垄断组织出现。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减少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推动了大工业发展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二、瓜分世界的狂潮 1.原因(1)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2)列强的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进一步拉大了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3)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西方大国的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2概况(1)到1900年为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 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2)到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 3.美国的扩张(1)称霸西半球: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拒绝欧洲对美洲事务的干涉。1889年:成立了“泛美同盟”,把拉丁美洲变成了自己的“后院”。19世纪90年代:提出“海权论”,主张美国建立强大的海军,夺取亚洲、太平洋和拉丁美洲的霸权。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20世纪初,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2)向太平洋扩张:美国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和设计者。自19世纪中期开始谋求在太平洋的利益。19世纪末,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这就是“门户开放”政策。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_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2)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3)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2.表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3.影响(1)积极影响: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地区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2)消极影响:世界一体化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 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1)政治: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这是政治前提。(2)科技:19世纪中后期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这是重要原因和条件。(3)市场: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或改革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商品需求量剧增。(4)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和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2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其发源地和中心分别是哪些国家?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发源地和中心:英国。影响: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发源地和中心:美国;德国。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如图漫画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被垄断组织操纵的美国参议院垄断组织干预国家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主题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研史料材料一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材料二 马克思认为,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经济范畴,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材料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2)马克思所说的“垄断是好东西”的含义是什么?“不好的现实”指什么?(3)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 提示:(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2)“好东西”: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经营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不好的现实”:垄断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利益,社会矛盾激化,破坏了公平自由的经济观念;威胁了民主政府的稳定。(3)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析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局部性的国际交流发展为全球性的沟通,分散的、局部的世界变为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4)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5)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各个国家与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对点练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 新动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殖民主义活动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电信工具的创制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 B C. D解析:选C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错误。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火车和轮船更加先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正确;殖民主义活动导致世界被瓜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正确;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正确。故C项正确。主题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研史料 材料一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材料二 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 (1)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3个)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两次工业革命的新兴部门有哪些?(各举一例)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二战后科技革命分别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 (4)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1)电灯、电话或电报、汽车等。(2)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工业;钢铁工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飞机制造等新工业(举出一例即可)。 (3)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大量使用,木材使用呈下降趋势;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推动了石油(煤炭等)的使用;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核能的使用,以煤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使用率下降。 (4)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成为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析重点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主要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电的发明与应用主要部门轻工业重工业主要特点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主要动力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基本能源煤电、石油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等化学工业交通工具火车、汽船汽车、飞机广度、深度由英国扩展到其他国家欧美工业国同时展开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公司制和垄断组织经营理念自由主义政策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经济扩张以商品输出为主以资本输出为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对点练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影响是()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B垄断组织取代工厂生产C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D英国的经济实力急剧下降解析:选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故选A项。B项说法错误,C项是工业革命的表现,D项错在“急剧下降”,皆排除。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命题角度: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2垄断组织的形成。析典题例1观察1857年至1905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增长示意图。结合所学分析,造成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海外殖民扩张的步伐加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国家制定经济指导性计划ABC D解题思路关键信息:1857年至1905年、垄断组织。分析结论从时间信息来看,此时德国由分裂走向稳定,稳定了国内市场海外殖民扩张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技术的更新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家制定经济指导性计划不符合该时期的阶段特征,德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练题组1.汽车如今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当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二人分别独立制成最早的汽车时,可以借助的机械和技术包括()刨床、磨床等车床内燃机计算机石油化工技术 A BC D解析:选C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产物,以石油为燃料,内燃机为发动机,制造汽车的零配件时还需要刨床等车床,正确。计算机是1946年发明的,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故C项符合题意。2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解析:选B依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同时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项。考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命题角度:1.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2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析典题例2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A BC D解题思路本题可用排除法。分析结论16世纪的手工工场是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图片信息可以提取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的变化特点从手工工场到工厂再到跨国公司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图片中生产组织的变化体现了工业化与经济发展逐渐一体化的趋势答案B练题组3.图1、图2、图3是不同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这三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经济结构形成于工业革命之后 B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2所示经济结构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图3经济结构逐步形成 D促成从图1到图3经济结构变化的根源是生产技术的进步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D项正确。4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A全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