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人家 第二课时.docx_第1页
竹林深处人家 第二课时.docx_第2页
竹林深处人家 第二课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一、导入。 有关竹子的诗文: 1、咏竹 (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2、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3、 竹石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分析探究。 1、文章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明确:竹林美 竹林人家美。 2、“竹林”和“竹林人家”美在哪里?(总特点)明确:辽阔深沉 高大茂密 欢乐祥和 恬静。 3、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竹林美”与“竹林人家美”的?友情链接:(!)从立足点的角度。(2)从修辞角度。(品味语言)(3)乡村的角度。 明确: 移步换景 比喻 朴实、勤劳、好客三、整体感知,学生自主探究。 1、在朗读中思考。 问题一:一句话概括,这里有什么景?这里有什么人? 要点提示:这里有茂盛的竹林和勤劳质朴的竹农。 问题二:竹林之景,立足点不是一个,而是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之景,说出三个观景点的位置,并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景物。 要点提示:此题设计让学生找到立足点。找到课文中有关语句,并学会概括,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本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丰富的感情,交流阅读感受,文章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3、作者的情感流动中,写了竹林之人,在写法上有何特色?(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 要点提示:遥见炊烟听到禽鸣初识竹林吃到竹饭听到欢笑总之在安排材料时,尚未见竹乡,已见炊烟;到达竹乡后,未见村民,先闻声音,由家禽的鸣叫直到少妇的笑声,步步深入,引人入胜,作者这样精心设计,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四、合作讨论。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写竹子,同时又写了竹林人家,文章写作的重点是什么?要点提示:本文的重点是写山村人家,写竹农丰收的喜悦。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五、重点品味。 1、自由朗读写竹子的段落,边读边在书上画出从色彩、声音、气味上描写竹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1)色彩: A、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绿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B、在竹钨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 C、在路边,在空地上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若。 D、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2)声音: A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吵声。 B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 C我们正要离去声音却愈来愈近。 (3)气味: A又用山泉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新的新竹的气息。 B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象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六、合作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写景的方法。 1、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地观察。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3、景物描写要安排合理的顺序。 4、景物描写中要渗透作者的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