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总关情.doc_第1页
聚散总关情.doc_第2页
聚散总关情.doc_第3页
聚散总关情.doc_第4页
聚散总关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散总关情 -送别诗的鉴赏学习目标1、了解送别诗的含义。2、了解送别诗的诗题特点。3、重点把握送别诗中的意象、情感、艺术手法。4重点把握送别诗的问题类型及答题技巧。一:定义:古人尚交游,朋友之间,情侣之间,用诗来抒写真情挚意和离情别绪,我们把这一类诗称为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而诗人的情感天生敏捷,故而触之于怀,发而为诗,以独特的人生经验和艺术表现形式,道出常人所不能言的离情别绪。空间的隔离感、时间的距离感、心理的距离感使送别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送别诗的魅力距离产生美 )二:读题目,辨类别淇上送赵仙舟 移家别湖上亭 送魏二 送沈子福之江东 送严士元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谢亭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衢洲别李秀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江雪 黄氏延绿轩 游山西村 乡村四月 南 浦 别 白鹰 冬夜感怀 咏怀古迹芙蓉楼送辛渐 峡口送友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别董大 过香积寺 画眉鸟 咏柳 邯郸冬至夜思家塞上听笛 汴河怀古送别诗的诗题特点: 送别诗诗题往往是“送(多写其名,也有官职加人名的)归(之、游、还、入、赴、迁等)某地” “留别(别)”/“赠” 唐代许多诗人在诗题中往往并不记具体的离别的对方。如李白渡荆门送别、送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送别、送友人入蜀、白雪歌送友人等。三:古人送别习俗:唱歌送别 喝酒送别 折柳送别四:送别诗中常选用的意象: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时间:黄昏,月夜,清晨,斜阳 暮雪动物:杜鹃 大雁 寒蝉 猿啼自然景象:(秋)雨、西风、(愁)云、雪 等” 、“春草”、杨柳 柳絮 杨花 明月 流水 地点:阳关、谢亭、古道、灞陵等“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1、雨: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泪。 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2、柳:(1)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3、子规:子规啼声哀怨动人,听起来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4、月: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抒怀。5、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地,南浦是水边送别之所6、酒:可表达情意也可派遣愁苦7、兰舟:水上交通工具,代表着出行。五、送别诗的感情类型大致有:1.依依不舍的留念之情南 浦 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2.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别后的思念之情。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六。送别诗中常用艺术手法1.直抒胸臆 衢洲别李秀才 方干 千山红树万山红。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离别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以乐景衬哀情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3.比喻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4.拟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5.虚实结合:常常既写分别时的景和情,又想象分别后的情形,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对友人前程的关心。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参考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七 常见的主题类型:(一)以悲情为主的:常常表达友人之间因离别而产生的依依不舍、悲伤之情,以及对友人前程的关切,对再次相聚的期待。此类诗歌常有情感凄恻缠绵,情韵悠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特点。示例: 1、送杜十四之江南白居易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第三句写诗人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末句则用“断人肠”直抒别情。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二)以抒发旷达或豪迈的情怀为主的:这类诗歌,并不着意渲染离别的伤感,把别情写得豁达,显得新颖别致。1、送魏万之京 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八、送别诗的问题类型及答题技巧问题类型一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用“青山” “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青山秀水的送别图景。 问题类型二: 景物描写有何作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问题类型三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离愁。“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语带双关,含一个愁字。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 所组成的环境给人凄凉孤独之感,从而渲染了作者的浓浓离愁和悠悠情思。问题类型四作者如何表达情感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问: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1、景物:“猿啼” 、“暮江”、 “孤舟” 。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问题类型五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九课堂即时演练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 哪几个阶段?参考答案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2)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