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囚绿记教案学情分析:散文教学要让学生有阅读兴趣,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初三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散文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能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等。由于我班学生思维不是很活跃,所以要在问题设置上下功夫,要创设情境,善于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用,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同时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教学生学会动笔,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教学目标:1、从解读题目入手,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2、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3、了解象征手法,理解绿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理清结构。2、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教学难点:了解象征手法,理解绿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揭题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我们“求”之不得,可有人却偏偏要“囚”住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散文家陆蠡的囚绿记,感受他的囚绿情结。二、检查预习(昨天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投影片上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1、读准下列词语(1)、请一位同学读下列词语(2)、师强调字音字形(3)、全班齐读两遍瞥见 涸辙 淅沥 纤细 婆娑 揠苗助长 急不暇择 2、解题本文题目为囚绿记,通过预习你知道“绿”是指什么?“囚绿”又是怎么回事?“囚绿记”又作何解释?明确: “绿”指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囚绿记”就是叙述作者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记述“囚绿”的经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课文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又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爱绿(择绿、赏绿)囚绿(释绿)(思绿)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思路理清之后,我们也明白了作者是因爱绿而囚绿,那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作者对绿的强烈的爱恋之情呢?)1、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作者对绿的强烈的爱恋之情?(1)选择了既潮湿有炎热的房间:(因为这个房间的窗外有绿色的常春藤)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间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公寓里伙计的惊奇【衬托我对绿的爱恋之情】(2)第七自然段:卷须:伸开、攀住 嫩叶:舒开折叠、渐渐变青、渐渐变化 脉络、嫩芽 下雨时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天天望着常春藤的生长,细细观赏盼望它早日枝繁叶茂。(蓬勃 生机 生命力旺盛 )(3)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爱绿的原因)【直接抒发对绿的爱恋之情。】(4)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和绿心灵相通,知己关系)【通过动作和心理感受表达对绿的爱恋。】(5)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的花草的茎叶的欢喜。(用比喻抒发看见绿色时的欢喜心情)小结:作者选择了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又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观赏着绿色,可见,作者深深的爱着绿:绿蓬勃,富有生机;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忘记不快,并给予精神的激励。2、既然如此,作者陆蠡为什么要把代表生机代表生命的绿色囚禁起来呢?请齐读“囚绿”部分。第八段: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交代囚绿的原因和对绿的爱恋之情。)3、“绿”被“囚”之后有哪些变化?(请找出描写绿的语句。)从中可体会出绿具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找出这些语句)第九自然段: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第十自然段: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第十一自然段: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绿的特点:蓬勃 向阳 固执)心情: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绿依旧蓬勃带给作者空前的喜悦,这种喜悦其实是对绿的喜爱、赞美)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不快。因为绿固执的向着阳光生长辜负了我的爱抚和善意,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蕴含的情感:自责、同情、但因爱绿依旧固执的不放走它,魔念在作者的心中产生。)(恼怒是爱之深,恨之切的表现。)囚禁后的常春藤成了“病孩子”,但即使这样,它仍然十分固执,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使作者对它的爱中多了一层什么样的情感?(敬佩之情)4、作者最终是否释放了绿呢?从哪句话可以知道?为什么释放了呢?齐读13自然段原因:爱绿;敬佩绿的精神(被绿的固执,永不屈服的精神折服了);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七月中旬,我要离开旧都。所以“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并给予诚挚的祝福。5、至此,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绿倾注如此多的情感,那么(出示投影)【你觉得作者仅仅是为了写“绿”吗?是否有别的用意呢?请联系课文和有关背景谈谈理解。】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的简介和背景资料。作者简介和背景资料陆蠡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1935年任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1942年4月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杀害,当时年仅34岁。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当时,北京沦陷,作者移居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他们赶出中国,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共同的心声。文中哪些地方也揭示出了其背景?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文章第13段:一“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二“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读了这些资料,你觉得作者仅仅是为了写“绿”吗?由物及人。“囚绿”在这里发生变化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变成了“囚人” (什么人包括作者在内的广大中国人民)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用了什么手法?象征) 那么绿的特点与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否有相通之处呢?向阳向往光明、自由 固执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作者不仅仅是为了写“绿”,而有其象征意义,可以理解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作者;渴望自由、光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广大人民;更可上升到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民族。总结:“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五、归纳主题课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六、板书设计囚绿记陆蠡 蓬勃 希望、生命 绿 向阳 自由、光明 固执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托物言志 象征五、拓展延伸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如: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苏轼等。下面老师送你们一段话,让我们共勉。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零!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六、课后练笔续写一段话:作者离开北平之时: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请你结合文意,接着这句话“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这一株被囚禁多日的常春藤重见阳光的情态”。素材资源:(1)文本资源:为了充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时穿插了作者简介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者简介:陆蠡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1935年任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1942年4月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杀害,当时年仅34岁。时代背景: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当时,北京沦陷,作者移居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他们赶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酿酒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薄膜材料与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辅警政治培训课件
- 邮储银行2025邢台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昌吉回族自治州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张家界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临夏回族自治州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工商银行2025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河南地区
- 建设银行2025盐城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股权互换战略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7篇
- 体育行业智能赛事组织与运营服务方案
- 子公司独立经营规划方案
-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第1章
-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心怀感恩温暖前行》 课件
- 六年级书法学习课件
-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原文)
- 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创意文化-新媒体传播创意文化
- 劳动合同(模版)4篇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 部编版人教2019-2020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道法教学案)
- 第10课《往事依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