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专修课程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篮球专修课程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篮球专修课程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篮球专修课程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篮球专修课程考试大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编码:120142209-12课程性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适用对象: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编写单位: 体育系专业理论教研室编 写 人:郭 杰审 定 人:郑海波编写时间: 2006年8月篮球课程考试大纲一、指导思想为满足篮球专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客观、准确的反映课程教学水平,提高课程考核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特制定本考试大纲。二、本考试大纲依据依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篮球选修课程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版) 及本课程“三基要求”。三、考试方式及考试时间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由结课考试成绩和平时检查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具体细则如下:1、结课考试部分:共包括理论考试和技、战术考试两个内容。(1)理论考试:在课程结束后的期末采用试卷(闭卷)笔试的方式完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技、战术考试:包括技、战术评定和达标两个内容。在课程教学结束时采用集体统一考试的方式完成,满分为40分(其中技、战术评定占25分、达标占15分),考试时间为4学时。2、平时检查考核部分:共包括讲解与示范,训练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发现、分析与纠正错误,裁判技能、技巧,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六个内容。由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检查考核,并在课程结束后汇总完成,满分为30分。3、成绩的计算考试总成绩的计算方法:满分为100分,其中理论考试占30%(按百分制的30%核算),技、战术考试占40%(直接核算),平时检查考核占30%(直接核算)。在课程考核中,要求理论考试,技、战术考试,平时检查考核三项成绩必须达到及格标准方能最后核算结课考核总成绩,否则为该门课程结课考核不及格。四、考试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较为系统的掌握篮球运动技、战术原理和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理论与方法;教学、训练和竞赛理论与方法;拥有现代篮球意识和较为全面的篮球技、战术实践水平,并具备一定的实战对抗能力。2、掌握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选材与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较为准确的把握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客观规律,能够科学的对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工作进行有效组织、实施与管理,胜任中学篮球教学与训练及社区篮球指导工作。4、胜任基层篮球竞赛的裁判工作,力争达到国家二级裁判员等级标准。5、初步具备基层篮球竞赛的准备与指挥工作能力。6、了解篮球运动最新发展动态及科学研究概况。五、命题要求1、命题覆盖面要广,要适当地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本大纲所列考试知识点均属考核的内容。2、难易程度应该适中,命题的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值比例大致应为:容易占25%,较易占25%,较难占30%,难占20%。3、命题侧重篮球运动教学训练和竞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核。4、命题题型及各题型参考分值为: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10分)、选择题(10分)、简答题(35分)、分析与综合题(25分)。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教材孙民治主编,现代篮球高级教程(第一版),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2、教学参考书1 王家宏编,球类运动篮球(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2 王世安主编,篮球(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年.3 叶国雄、陈树华主编,篮球运动研究必读(第二版),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年.4 FIBA通过、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的最新篮球规则和篮球裁判员手册.七、考试内容与标准1、理论考试序号章次考核内容分类考核知识点主要考核目标11篮球运动总论(1)篮球运动的哲学基础(2)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3)中国竞技篮球运动面临的形势与任务(4)中国篮球运动的战略性对策AACBDD22篮球运动技术原理(1)篮球技术概述(2)篮球技术结构原理(3)篮球技术分类体系(4)篮球技术运用ACACABABC34篮球运动战术原理(1)篮球战术概述(2)篮球战术结构原理(3)篮球战术分类体系(4)篮球战术设计与运用ACCDABCBD46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1)篮球教学课的组织模式与方法(2)篮球教学质量的测量与评定CCD57篮球训练理论与方法(1)篮球训练概述(2)篮球训练理论与原则(3)篮球训练步骤与方法(4)篮球训练文件的制定(5)篮球训练负荷的构成因素与特征(6)篮球训练水平的测量与评定ACCACCDCCD611篮球比赛训练(1)篮球比赛训练的任务与种类(2)篮球比赛训练的方法与要求CC712篮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1)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2)篮球专项速度素质训练(3)篮球专项耐力素质训练(4)篮球专项灵敏素质训练(5)篮球专项弹跳素质训练(6)篮球专项柔韧素质训练CDCDCDCDCDCD815篮球比赛的准备与指挥工作(1)比赛前的准备(2)临场比赛的指挥CDCD920篮球规则与裁判法(1)FIBA篮球规则要点(2)FIBA裁判员手册要点ABCDABCD1025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1)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选材(2)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ACD备注考核目标分为: A.认知;B.理解;C.掌握;D.应用四个层次,其中A13个,占19.7%;B7个,占10.6%;C28个,占42.4%;D18个,占27.3%。2、技、战术考试的内容、方法及评分标准(1)技、战术评定内容、方法及标准(共25分)内容方法评分标准综合技术评定(15分) 冲抢篮板球 跳步急停跳投胸前传球 转身运球 弧线侧身跑接球 胯下变向换手运球 运球突破 体前变向变速换手运球 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 测试者测试方法图示每名应试者完成两次测试,取最优一次为应试者的最后得分。标准:技术动作完成正确、规范,技术动作衔接快速、有力,过程自然、协调、流畅、无失误,效果好。评分:很好完成1513.5分,一般完成13.411.3分,基本完成11.29分,较差完成9分以下。攻守技、战术对抗运用(10分)半场三对三攻守对抗,应试者按学号顺序结组,攻守自然转换,时间约为6分钟。标准:攻守战术对抗中组织与配合意识强,攻守转换迅速,能够较好的把意识、技术、战术和体能融为一体;技术的选择、组合与运用准确、合理、有效;战术特点明确、清晰,配合时机得当;过程完成自然、协调、流畅且姿态好、效能高。 评分:很好完成109分,一般完成8.97.5分,基本完成7.46分,较差完成6分以下。(2)达标内容、方法及标准(共15分)内容方 法五点一分钟依次往返跳投(8分) 1 5 2 4 3测试方法图示应试者持球站在1点处,听到开始口令后从15点开始连续依次往返跳投一分钟,拾球者自选。投距男5米,女为4米。每名应试者完成两次测试,最后按投中次数取优核分。标准投 中 次 数151413121110987654321评 分87.576.565.554.543.53252151内容方 法三角滑步(7分) 3 1 应试者撤步 横滑步 横滑步 前滑步 撤2步 测试方法图示应试者站在端线与限制区斜线交点处的1点,听口令(同时开表)前滑步至罚球线上2点(脚必须踩到罚球线),然后撤步接横滑步至3点(脚必须踩到端线与限制区斜线交点处),再撤步接横滑步回到1点(脚必须踩到端线与限制区斜线交点处)为一个往返,当应试者连续完成三个往返三角滑步时停表。每名测试者需完成两次测试,然后取最优成绩核算最后得分。标准时 间14151617181920212223评分男76543210女765432103、平时检查考核的内容、方法及评分标准平时检查考核部分:满分为30分。其中讲解与示范4分,训练方法的选择与运用5分,发现、分析与纠正错误4分,裁判技能、技巧8分,作业完成5分,学习态度占4分。(1)讲解与示范(共4分):检查考核方法:由任课教师在学生篮球训练课实践环节中评分完成。评分标准:讲解:讲解正确、完整、用词准确。 语言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语言表达清楚、自然流畅。示范:示范正确、规范。 示范位置、方向合理。 示范时机适宜。很好完成者43.6分,一般完成者3.53分,基本完成者2.92.4分,完成较差者2.4分以下。(2)训练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共5分):检查考核方法:由任课教师在学生篮球训练课实践环节中评分完成。评分标准:选择科学、合理、系统性好。符合篮球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符合学生实际和场地器材条件。运用熟练,富有技巧且应变性强。针对性强,综合效能高。有创新意识。很好完成者54.5分,一般完成者4.43.8分,基本完成者3.73分, 完成较差者3分以下。(3)发现、分析与纠正错误(共4分):检查考核方法:由任课教师在学生篮球训练课实践环节中评分完成。评分标准:及时、准确的发现错误动作。正确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纠正错误动作的措施和方法得当。很好完成者43.6分,一般完成者3.53分,基本完成者2.92.4分,完成较差者2.4分以下。(4)裁判技能、技巧(共8分):检查考核方法:由任课教师在学生裁判实践环节中评分完成。评分标准: 正确规范运用规则和裁判法。比赛中处理问题准确、果断、及时、公正。态度认真,跑动选位积极,发挥稳定。很好完成者87.2分,一般完成者7.16分,基本完成者5.94.8分,完成较差者4.8分以下。(5)完成作业(共5分):检查考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