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物理学 04 有序.ppt_第1页
聚合物物理学 04 有序.ppt_第2页
聚合物物理学 04 有序.ppt_第3页
聚合物物理学 04 有序.ppt_第4页
聚合物物理学 04 有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聚合物有序结构 结晶过程 成核增长增长二次结晶 由一个晶核生长而成的晶体称为晶粒 另一种结晶过程 多晶体单晶体 多个晶粒堆积而成一个晶格贯穿整个晶体 4 1聚合物晶体结构 结晶 结构单元 原子 分子 离子 链段 三维有序周期性排列 处于结晶状态的物质称为晶体结晶单元构成的格子称为晶格 晶格的最小单位均为平行六面体 称为晶胞 晶胞按几何形状可分为七个晶系 每个晶系按结晶单元排布方式可分为不同的晶格 a b c x y z a b g 晶胞可用六个参数描述 a a a a a a a a a 立方晶系 Cubicsystem a b c a b g 90 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a c a a c a 四方晶系Tetragonal a b c a b g 90 简单四方体心四方 a b c c a b 斜方晶系Orthorhombic a b c a b g 90 简单斜方底心斜方面心斜方体心斜方 a a a a a 三方 菱形 晶系Rhombohedral a b c a b g 90 a b c a b 90 g 120 六方晶系Hexagonal a c a b c a b c a a 单斜晶系monoclinic a b c b g 90 a 简单单斜底心单斜 b a b c a g 三斜晶系triclinic a b c a b g 90 七个晶系的晶格参数 a b c a b g 90 a b c a b g 90 a b c a b g 90 a b c a b g 90 a b c a b 90 g 120 a b c b g 90 a a b c a b g 90 立方六方四方三方斜方单斜三斜 聚合物在晶体中的构象 1 能量最低原则2 周期最短原则 平面锯齿构象 CH2CH2CH2CH2CH2CH2CH2 C C 0 154nm 聚乙烯聚乙烯醇 0 24nm CH2CH2CH2CH2CH2CH2CH2 CH2 CH2 H N C O CH2 CH2 O C N H CH2 CH2 H N C O CH2 CH2 O C N H CH2 CH2 H N C O CH2 CH2 O C N H 尼龙 体心斜方 聚乙烯 螺旋构象 聚四氟乙烯 19 以下每13个CF2转180 19 30 每15个CF2转180 30 以上无规转动 CF2CF2CF2CF2CF2CF2CF2 CF2CF2CF2CF2CF2CF2CF2 螺旋构象 全同聚丙烯 0 4nm CH3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M H M H M H M H M H M H M H M M M M M M M 每3个 CH2 CH 转一周 CH3 记作31或2 3 1 CH3 C2H5 CH CH2 OCH3 CH2 CH CH3 C2H5 2 7 2 CH CH2 CH CH3 2 2 4 1 CH3 2 4 1 等规聚丙烯 单斜晶系 a b 3 99 20 a 6 65 b 20 96 c 6 50 4 2X光衍射法 2dsinq nl q d d d q q 光程差必须为波长的整倍数 A O B AO OB dsin n为整数 一般为1 Braggequation 2 4 2dsinq l 平板照相法 1 对一个确定的d 一定存在一个 符合衍射条件2 一定能找到一组晶面符合 形成一个衍射环3 由衍射环可以求出该 进而求出d 2dsin l一般为0 154nm 2 样品 X射线 2X D 样品 X射线 无定形样品的衍射 一般出现于2 20 处 表明无定形样品中仍有4 5 的近程序 衍射仪法 衍射仪主要由X射线机 测角仪 X射线探测器 信息记录与处理装置组成 d001 2 光源 检测器 样品 1 对一个确定的d 一定存在一组晶面符合平行于表面2 一定能在某个 符合衍射条件3 在2 处一定能观察到衍射峰 进而求出d d002 d003 强度 111 200 220 311 222 400 331 420 422 511 333 443 531 600 442 2030405060708090100110 2 NaCl的粉末衍射图 通过衍射仪直接得到强度随2 变化的图形 2 6 称为广角X光衍射2 6 称为小角X光扫描 PET的WAXS谱图 130012001100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 23456789101112131415 2 degree Intensity a u 020 021 011 101 110 111 130 040 312 211 A 123 100 001 001 111 110 原点 原点 a 2 a 4 100 200 400 440 220 110 hkl 中括号代表一组互相平行 面间距相等的晶面 1215202530 2 无规聚苯乙烯的衍射图 无定形聚合物得到一个拱 结晶聚合物有拱有峰 300 220 211 410311 330321 222421 2 1215202530 等规PS 1 晶相与非晶相共存2 晶粒尺寸为10nm左右 4 3晶体模型 完善晶体 结晶聚合物 无定形物质 来自X光衍射的信息 Fringedmicelle 缨状胶束两相模型 重要意义 HC CH HCCH HCCH 局限 未描述晶体的具体形状未提出晶体间的关系未体现结晶条件的影响 单晶的发现 1957年Keller Till Fischer独立报道 1 长 宽可为几微米 厚度10nm 2 条件恒定 厚度恒定 厚度随温度增加 3 沿长度与宽度方向增长 4 分子链沿厚度方向取向 5 结晶度很高 但由于表面缺陷 仍不能为100 10nm 单晶特征 0 254nm 10nm 40个单体 1000分子量 分子量5万的链长度为500nm 故晶体中的分子链必然折叠 10nm 发现单晶片的意义 1 发现了折叠链结构 2 发现了晶片结构 3 发现100 为晶片厚度 1 为什么要折叠 2 怎样折叠 两个问题 规则邻位 不规则邻位 无规 插线板 高表面能 低表面能 中表面能 不同的折迭链模型 a 球粒模型 b 曲棍模型 c 非晶毛毡模型 Flory无规线团模型的论据 随机交联 晶区与无定形区密度相同 溶液 无定形本体 晶体回转半径相同 4 4晶片 晶叠与球晶 从熔体结晶的晶片不是独立的单元 而是更高级结构的组成部件 与单晶片之异同 1 厚度10nm 同 2 宽度受限 单向纤状生长 异 3 以晶迭方式生成 少见单片 异 纤状晶片 10nm 结晶温度越高 晶片初始厚度越大 晶片初始厚度为10nm左右 退火使晶片厚度随时间增长 晶片一般以晶叠形式生成 晶叠中的晶片几乎相互平行 晶片之间存在无定形区 晶迭的形成 晶片间的系带分子链 L La Lc Lc 晶片厚度La 晶片间距L 长周期Huyskens P Groeninckx P Vandevyvere P 1990 1 直径从0 1 1cm 2 结晶度远低于100 3 由纤维状晶片 晶迭 组成 4 沿径向恒速增长 5 分子链垂直于径向 6 交叉偏振光下可观察到maltese十字 球晶特征 球晶Spherulites 杂质扩散困难 生长面不稳定 造成分支 生成球晶的两个条件 1 含杂质2 体系粘度高 由晶迭生成球晶的过程 球晶中的放射状晶叠结构 尼龙6甘油 聚乙烯全氯乙烯 从稀溶液中缓慢结晶 单晶 其它晶体形态 纤维晶 发现于天然聚合物中合成聚合物经高倍拉伸亦可得到 伸直链晶 高压下生成 Prime1969 聚乙烯5000atm 串晶 取向状态下结晶 4 5结晶度 重量结晶度 体积结晶度 令下标c和a分别代表晶区和无定形区 则材料 总体积 总重量 将重量写成密度 与体积乘积的形式 4 5 1密度法 体积结晶度 重量结晶度 体积结晶度 聚合物密度可用密度梯度柱测定 晶区的密度可通过晶格知识计算获得 无定形区密度可用淬冷法测定也可以从熔体温度的密度外推到测定温度下的密度 体积结晶度 重量结晶度 分峰法 分清晶区和无定形区对曲线下面积的贡献 用下列公式计算重量结晶度 4 5 2广角X光衍射法 Ic 衍射角2 背景 Ia 衍射强度 晶区衍射 非晶区衍射 Ic Ia 聚乙烯X光谱图的分峰 Intensity Diffractionangle Amorphous Background 110 200 Heating5 C min Cooling5 C min 94 4J g 97 2J g Endotherm W g Temperature C 050100150200250 12840 4 8 聚丙烯的熔融与结晶 4 5 3DSC热焓法 保温 例4 1DSC测得聚丙烯结晶峰热94 4J g 由表知聚丙烯的熔融热为 H 8 79kJ mol 求聚丙烯的结晶度 解 聚丙烯链节分子量为42g mol 故其熔融热为 结晶度为 DSC法 X光法所得结果为重量结晶度 可用下式换算成体积结晶度 密度法永远高于热焓法 因为后者只考虑晶胞 前者还考虑界面 密度结晶度 热焓结晶度 1 00 80 60 40 20 0 0 00 20 40 60 81 0 Volumecrystallinity Volumecrystallinity 80 C 160 C 80 C 0 C 60 C 160 C 80 C 0 C 10987 9 59 08 58 07 57 0 0 450 50 550 60 65 0 50 60 70 80 91 0 logG Pa logG Pa LinearPE BranchedPE 结晶度与模量的关系 扩散系数与体积结晶度 c的关系 Da为无定形组分的扩散系数 n为可调参数 最小为1 B为描述晶片间物理交联的 阻碍因子 结晶度与扩散系数的关系 D cm2s 1 1086420 00 250 50 751 1 c CH4 C2H6 C3H8 密度 结晶度越高越高透明度 结晶影响透明 但如晶粒小影响轻化学抵抗力 降低了扩散系数 则降低了化学反应性 小分子物质的熔点是一个尖锐的转变点 4 6熔点 V T T C 30507090110130150170 Quinn 1961 v cm3g 1 1 31 21 11 0 M 32000 Mw 150000Mn 1200 M 619 M 1320 PE在131 4 C结晶40天 Tm 114 6 C T 3 6K Tm 86 4 C T 0 25K 聚合物熔融发生在一个温度范围 称为熔限 DSC法测定熔点与结晶温度 Heating5 C min Cooling5 C min Endotherm W g Temperature C 050100150200250 12840 4 8 保温 熔点Tm 结晶温度Tc 晶片初始厚度为10nm左右 退火使晶片厚度随时间增长 结晶温度 过冷度 决定初生晶片厚度 C与 L为常数 过冷度 为平衡熔点 Thompson Gibbs公式 晶片越厚 熔点越高 为表面自由能 为晶体密度 h0为熔融热 Lc为晶片厚度 Tmo为平衡熔点 平衡熔点是厚度为无穷大的晶体的熔点 Meltingpoint Crystalthickness 1 Tm0 Slope 2Tm0 c h0 晶片厚度与熔点的关系 晶片厚度与熔点的关系解释了熔限出现的原因 T C 30507090110130150170 v cm3g 1 1 31 21 11 0 M 32000 Mw 150000Mn 1200 聚合物的熔融为松弛过程而非平衡过程 Hoffman Weeks作图法 平衡熔点的测定方法 Tm Tc TrueTm Tm obs vs Tc Tm Tc 分子间力 链柔性 Gm Hm Tm Sm 0 4 7熔点的影响因素 CH2 n C N CH2 n N C N CH2 n O C N CH2 n O C CH2 n 350300250200150100500 14161820222426 Tm C Chainatomsinrepeatingunit Temperature C 2602402202001801601401201008060 123456789101112131415 Numberofcarbonatoms a Polyesters b Polyamides c Polyurethanes d Aminoacidpolymers 聚合物熔点的奇偶效应 CH2 CH2 H N C O CH2 CH2 O C N H CH2 CH2 H N C O CH2 CH2 O C N H CH2 CH2 H N C O CH2 CH2 O C N H 主链引入对二苯基对熔点的影响 O CH2 2OCO CH2 6CO 45 O CH2 2OCOCO 265 NH CH2 6NHCOCO 350 NH CH2 6NHCO CH2 6CO 235 O CH2 8OCO CH2 8CO 75 OCH2CH2OCOCH2CH2CO 146 CH2CH2 135 CH2CH2 380 侧链结构对聚 烯烃 熔点的影响 侧链Tm C CH3165 CH2CH3125 CH2CH2CH375 CH2CH2CH2CH3 55 CH2CH CH3 CH2CH3196 CH2C CH3 2CH2CH3350 其中Tm 为无杂质聚合物的熔点 Tm为含杂质聚合物的熔点 f为杂质性质的函数 Hu为聚合物每重复单元的熔融热 杂质的影响 小分子稀释剂对熔点的影响 Vu V1为链单元与稀释剂的摩尔体积比 为相互作用参数 1为稀释剂的体积分数 其中Tm 为纯聚合物的熔点 Tm为稀释聚合物的熔点 聚氯丁二烯 设V1 Vu CH2 CCl CH CH2 Tm 80 C Hu 8370J mol 被 0 4的溶剂稀释 1 0 25 熔点 分子量关系 xn为数均聚合度 其中Tm 为分子量无穷大聚合物的熔点 Tm为有限分子量聚合物的熔点 Hu为聚合物每重复单元的熔融热 间接影响 即链端起到杂质的作用 p为序列几率 即在共聚物中一个结晶单元之后为同种单元的几率 共聚单元不限于不同化学组成的单元 不规则空间立构 支化点 头头结构等都视同共聚单元 共聚物的熔点不由其组成决定 而是由其序列分布决定 共聚对熔点的影响 其中Tm 为可结晶单元均聚物的熔点 Tm为共聚物的熔点 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可分为三类 1 嵌段共聚物 p xA xA为可结晶单元的摩尔分数 许多情况下p l 共聚物的熔点仅略低于相应均聚物 3 无规聚合物 p xA 2 交替共聚物 p xA 共聚物的熔点远低于相应均聚物 poly ethyleneterephthalate co sebacate poly ethyleneterephthalate co adipate poly hexamethyleneadipamide co caproamide poly hexamethyleneadipamide co sebacamide Tm C 300270240210180150120906030 00 20 40 60 81 0 XA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癸二酸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丁二酸酯己撑己二酰二胺 己酰胺己撑己二酰二胺 癸酰胺 拉伸结晶对熔点的影响 Tm C 拉伸比 聚氯丁二烯 聚顺式异戊二烯 100806040 1234 压力下结晶对熔点的影响 压力下结晶使晶片变厚 熔点大幅度升高 最大可升高100 C 可能的机理 H升高 S降低 分子间力与链柔性对Tg与Tm的影响相似经验 根据对称性的大小 Tg K 应为Tm K 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熔点与玻璃化温度的关系 对称 不对称 7 13 6 19 4 12 8 10 5 11 9 1 16 3 21 20 17 18 2 23 14 22 24 700650600550500450400350300250200 Tg K Tm K 150200250300350400450500 15 熔点与玻璃化温度的关系 4 8结晶动力学 结晶过程 成核增长 均相成核与异相成核 实验1 成核点观察 4 8 1成核与增长 反复观察结晶 熔融过程 发现总是在同样的点成核 表明为异相成核 实验2 熔体分散观察 将熔体分散于惰性液体 使尺寸小于熔体中晶核间距 发现低过冷度时发生成核的液滴很少 平均晶核间距 单位体积晶核数 结晶时间 温度下降 瞬时成核 极限值的存在表明为异相成核如果是均相成核应无极限 实验3 成核剂的加入会减小球晶尺寸 增大透明度 提高韧性 聚丙烯的成核剂成核剂拉伸强度 MPa 伸长率 无16 320苯甲酸镉18 280水杨酸铋20 5790草酸钛24 0850 成核剂 增长 球晶半径随时间线性增长 时间 h 01234 50403020100 Tc 180 C 190 C 159 2 C 200 5 C 150 3 C 112 C 141 C R m 影响因素 1 温度 温度高 成核难 晶核少但扩散易温度低 成核易 晶核多但扩散难 成核与扩散两种因素竞争产生了结晶速率的最大值 Tmax 0 8 0 85Tm K 影响因素 1 温度 Polymer最大速率 min 聚乙烯 1000尼龙661000尼龙6200聚氧化乙烯200全同聚丙烯20全同聚苯乙烯0 3 2 00 2 50 3 33 5 00 10 0 20 0 Time h 0 5 0 4 0 3 0 2 0 1 0 60 40 20020 Temperature C Rate h 1 天然橡胶结晶速率 Wood1946 polyisoprene93 cis1 4NaturalrubberPolychlorolrene92 trans1 496 trans1 4Transpolypentanamerpolybutadiene90 cis1 4 106105104103102101100 180200220240260280300320K 80 60 40 2002040 C Halflifet1 2 s CrystallizationtemperatureTc 2 拉伸的影响 拉伸使分子链的熵值降低 Tm H S 熔点升高 即提高了过冷度 T结晶速率加快 拉伸在熔体中出现应变线 沿应变线成核新生晶体垂直于拉伸方向生长 可形成串晶 3 分子量的影响 129 C128 C127 C126 C125 C123 C119 C117 C115 C 132 C 131 C 130 C 104105106107 10410310210110010 1 结晶速率与分子量的关系Ergoz1972 t0 01 t0 01为转化1 所需时间 左侧为动能影响右侧为运动能力影响 8700100001580025000270003750056000143000 分子量对球晶生长速率的影响Magill1964poly tetra methyl p silphenylene siloxane RateG min 110100908070605040302010 40 20020406080100120140160 Temperature C 分子量越高 结晶速率越慢 如果溶剂进入过冷聚合物中 使分子运动能力提高 发生诱导结晶 如PET 4 溶剂的影响 溶剂本身就是杂质 降低熔点 也降低结晶速率 90 溶剂时体系仍为整体 可生成球晶 高于95 时 晶片独立生长 聚合物浓度再低 会生成单晶 4 6 2等温结晶动力学 起始高度 h0t时刻高度 ht最终高度 h 体膨胀计法 t 结晶分数 titt1 2tf t 放热dQ dt 1 0 a b a 等温结晶DSC曲线 b 结晶分数与时间关系 t S0 总放热面积St t时刻累计放热面积 DSC法 St S0 Conversion t Time min 1 00 80 60 40 20 0 051015202530 175 C 180 C 185 C 190 C 195 C PTT的等温结晶曲线 从结晶时间与转化率关系可知结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成核 主期结晶与二期结晶 不同的结晶阶段 慢 快 慢 诱导期 成核过程 当晶核体积大于某临界体积时才能生长 晶核体积太小则不稳定 一次结晶 形成球晶二次结晶 晶片的增厚与完善 生成附加晶片 结晶类似一个古典数学问题 雨点无规地落在水面上 每个雨点引起一个波环向四周扩散 P P P Increasingtime 等温结晶过程的数学描述 结晶模型 该问题的求解得到Avrami方程 t t时刻结晶分数 k T 与温度有关的结晶速率常数 n Avrami指数 与成核机制和结晶形态有关 晶体几何形状异相成核均相成核一维线性12二维平面圆片23球晶34纤维晶 1 2圆形晶片 2 3树枝晶 5 6 Avrami指数n的物理意义是结晶的维数 不同成核与增长机理的Avrami指数理论值 取两次对数 lnt ln ln 1 高转化率下发生偏离 左侧对lnt作图 截距为lnk 斜率为n n Avrami方程只能描述一级结晶 半衰期t1 2为 1 2的时间 4 9取向 结构单元关于特定方向排列的倾向性 a 基团取向 b 链段取向 c 晶片取向 d 末端矢量取向 链段取向与末端矢量取向 按取向维度可分为 单轴取向 纤维 双轴取向 薄膜 Z Z 一般取Z轴为参考方向 X Y Z S O 链段S与Z轴成 角 在轴上的投影为 Hermans取向因子 均方统计值 代表了链段体系的取向度 完全平行于Z轴 完全垂直于Z轴 单元完全平行于参考方向 则 0 f 1 取向单元完全垂直于参考方向 则 2 f 1 2 取向单元在所有方向上的几率相等 f 0 定义Hermans取向因子 一维取向度的测定方法 1 双折射 Hermans取向因子f与双折射 n成正比 原理 利用平行于纤维轴和垂直于纤维轴两方向上折光率之差来衡量取向度 如果振动平行于纤维轴和垂直于纤维轴时的折光指数分别为和 则称为纤维的双折射率 n0为理论上的双折射最大值 在此处可视为比例系数 往往从经验上得到 例4 2 假设有一聚合物半数结构单元平等于拉伸方向 另外半数结构单元在垂直于拉伸方向的平面上均匀分布 其双折射值为0 02 计算完全单向取向样品的双折射 n0 n0 4 0 02 0 08 解 1和 2为两相的体积分数 n为整个样品的双折射 n1和 n2分别为两相的双折射 由于 结晶聚合物 假定样品双折射具有线性加和性 n 1 nl 2 n2 例4 3 测得某半结晶样品的双折射为0 002 密度法测得其体积结晶度为0 45 X光衍射法测得fc 0 91 设晶相 n0 0 05 无定形相 n0 0 045 求无定形相的fa 解 0 042 0 45 0 05 0 91 1 0 45 0 045fa解得fa 0 87 2 声速法 原理 利用声波在分子链方向的传播速度与其垂直方向上传播速度的不同来衡量取向度 Cu为各向同性材料的声速 C为待测样品沿参考方向测定的声速 3 X射线衍射法 定性法 定量法 已知取向晶体的晶面间距为d 由Bragg方程求得 测试装置设定为入射角与参考方向夹角为 光源 检测器 转动样品 I 0 末端矢量的取向无适当测定方法 通常用拉伸比表示 取向过程与影响 一维取向 拉伸 如纺丝过程二维取向 吹膜或双向拉伸 例 聚乙烯纤维生产 取向材料的结构特征 取向方向上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以化学键为主 垂直取向方向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以范德华力为主 力学性能 抗张强度及挠曲疲劳强度在取向方向上大大增加 而与其垂直的方向上降低光学性能 双折射现象热学性能 Tg提高 结晶度增加取向可诱导结晶 提高结晶速率 弹性模量与拉伸比之间有密切关系 但与Hermann取向因子之间却没有什么关系 聚乙烯等规聚丙烯聚甲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6金刚石 取向聚合物的模量 聚合物 弹性模量 GPa 一些聚合物的最大室温弹性模量 240 3604254140250800 伸长 键角 扭曲 100 10 1 4 10液晶基础知识 液晶 有序流体 小分子液晶由液晶核与尾链组成 液晶核的几何形状可为棒状 calamitic 或盘状 discotic 主要由芳环组成 O N N CH3 CH2 2 O CN TailCoreTail CoreTail 棒状液晶核 O CH2 2 CH3 CH3 CH2 2 O CH3 CH2 2 O O CH2 2 CH3 O CH2 2 CH3 Core Tail 盘状液晶核 n 液晶核的局部平均方向称 指向 矢 Director 取向序 方向序 平动序 位置序 OrientationalTranslational 有序 性 的类型 两种有序状态 取向序与位置序 NoneOrientationalTranslational Orientational Nematic N 向列型 一维取向序无平动序 SmecticA SA 近晶型A 一维取向序一维平动序 a SmecticC SC 近晶型C 二维取向序一维平动序 在无外场 电 磁 剪切 作用情况下 液晶存在多个局部取向场 两个局部取向场的结合部称为旋错 液晶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SchlierenTexture 可观察到许多黑刷子 相当于球晶的Maltese十字 黑刷子的交汇点为液晶不同取向场的交汇处即旋错 旋错 定义旋错强度为交汇点处黑刷子个数的四分之一 Nematic中只有强度为 1 2的旋错 而smectic可同时兼有 1 2和 1强度的旋错 Bis heptyloxyphenyl2 5 thiophenedicarboxylate化合物II P ChiralNematicN Cholesteric胆甾型N c n 手性液晶 含不对称碳原子 P 螺距P 1500 8000 显示不同颜色的原理 N 不能误解为分层 V 液晶显示原理 P ChiralSmecticCSC c 胆甾型SC n ny nz ny n n 铁电液晶 Endothermic Volume Tm Tc Crystalnematicisotropic Temperature 液晶物质的热力学转变 Crystal smecticC smecticA Nematic isotropic 152 3176 0180 8194 8T C 56 20 30 91 7 H kJmol 1 C C O O CH2 6CH3 bis p heptyloxyphenyl terephthalate 一种液晶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可以呈现不同的液晶态 N区的温度区域为14 C 例II Crystal Crystal Crystal Nematic Isotropic 115 7122 3130 7135 7T C 12 37 639 71 4 H kJmol 1 O CH3 CH2 6O C C O O CH2 6CH3 S SmecticC 36 91 3 127 2 124 7 N区的温度区域为5 C 4 11高分子液晶 棒状主链聚液晶 4 11 1聚液晶 MainchainPLCsfromdiscoticcores Spacer 盘状主链聚液晶 SidechainPLCs Spacer 侧链聚液晶 4 11 2液晶聚合物 聚合物液晶的单体不是液晶 聚合之后具有液晶的性质 分为热致液晶与溶致液晶 热致液晶主要为芳香聚酯 熔融后成为液晶溶致液晶主要为芳香尼龙 在溶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后成为液晶 HBA hydroxybenzoicacid HNA hydroxynapthoicacid HoechstCelaneseCorporation O C C O x y HBA HNA 热致液晶聚合物示例 Vectra C HBA C TA O O O O C IA O BP HBA hydroxybenzoicacid TA terephthalic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