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网变三相逆变装置SNW系列技术说明书.doc_第1页
铁路网变三相逆变装置SNW系列技术说明书.doc_第2页
铁路网变三相逆变装置SNW系列技术说明书.doc_第3页
铁路网变三相逆变装置SNW系列技术说明书.doc_第4页
铁路网变三相逆变装置SNW系列技术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NW系列 电铁接触网逆变三相信号电源装置技术说明书V2.0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瑞雷电气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07 年 06 月SNW系列电铁接触网逆变三相信号电源装置技术说明书V2.0编 写:吴晓民审 核:高晓斌审 定:孙成发 版权所有: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瑞雷电气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本说明书可能被修改,请注意最新版本资料。产品与此说明书不符者,请以实际产品为准。 技术支持:哈尔滨瑞雷电气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阿继电器科技中心)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先锋路326号电话8002/3/4/5 传真8001电邮: SNW系列电铁接触网逆变三相信号电源装置 技术说明书(V2.0)1概述1.1 用途SNW系列电铁接触网逆变三相信号电源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可广泛用于电气化铁路、电力、电信、交通、化工、金融、医疗等部门,作为其用电设备的前级稳压净化装置,能有效滤除电网谐波、尖峰及扰动等干扰,为其提供高可靠、高稳定的三相正弦波电源,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可作为电气化铁路的信号及操作电源,亦可作为发电厂、变电站的备用电源使用,给微机、通讯、载波、照明或其它不能停电的设备供电。1.2 特点a) 采用16位微处理器控制;b) 采用日本三菱的高可靠性的智能功率模块;c) 采用变压器隔离措施,输入、输出相互隔离,安全可靠;d) 具有输入欠压、过流、短路等故障指示功能;e) 抗负载不平衡能力强,即使负载不平衡度达到100%,装置也能正常工作,不受任何影响;f) 加装远程无线监控功能,使运行及维护人员无需到现场即可随时掌握装置的运行情况; g) 抗冲击能力强,当接有冲击性负载时,装置能有效启动;h) 稳压精度高,瞬态响应快,波形失真度小;i) 由于稳压器始终为逆变器输出,因此无论电网波形如何畸变它的输出均为优质标准正弦波;2 技术数据2.1 环境条件a) 环境温度-10+50;b) 相对湿度90%;c) 大气压力80 kPa 110kPa;d) 无强烈震动和冲击、无强电磁场干扰;e) 无严重尘埃,以及引起爆炸的危险介质、导电颗粒和严重霉菌;2.2 主要技术参数2.2.1 交流输入单相AC 220V15%2.2. 交流输出a) 输出额定容量:5,10,20,30,50,100KVA或依用户要求定制。b) 输出电压:AC380/220V3(三相四线)c) 输出频率:50Hz1d) 输出额定电流:6,12,25,37.5,60,120A(每相)e) 波形失真率(THD):5% (线性负载)f) 动态响应:5%(负载变化由空载到满载)g) 负载功率因数: 0.81.0 h) 过载能力:100120,90秒,120 ,10秒 i) 峰值系数:3:1j) 逆变效率:75(在线性负载下)k) 三相负载不平衡能力:1002.3 保护功能a. 输出过载保护:负载电流为100额定时可长期工作,在100%120%负载时,装置逆变故障指示灯闪烁,90S后关机,超过120%负载时,10S后关机。b. 输出短路保护:输出短路时,装置将自动重新快速软起动。连续重起动超过6次时,系统停机,需关机或上位机指令复位。2.4 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2.5 绝缘性能2.5.1 绝缘电阻用开路电压为1000V的测试仪器测量装置的直流输入端和市电输出端分别与外壳之间,直流输入端与交流输出端之间,在环境温度为205和相对湿度为90时,其绝缘电阻不小于2M。2.5.2 介质强度 装置的交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分别与外壳之间,交流输入端与交流输出端之间能承受交流50Hz 试验电压 2kV(有效值),历时1min的试验,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2.6 重量装置的总重量为:1501200 kg3 结构3.1 箱体结构图装置的结构及外形尺寸图装置的外形尺寸见表1。表1装置容量(kVA)底座尺寸A(mm)B(mm)H(mm) 5 650 500 880 10 900 600 1149 20 1300 846 1749 30 1300 846 1949 50 1300 846 2100 100 1400 1100 2100本装置按户外安装设计,因此箱体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防御风、沙、雨、雪的功能;装置的顶部和侧壁均采用双层钢板,起到隔热防晒的作用;同时由于装置内部含有大功率器件,运行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因此箱体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开防雨通风孔并加装排风扇)。前后均开门,便于安装和维护。装置主要分三个部分:控制单元、输入功率及输出功率部分。3.2 地脚安装装置的地脚安装尺寸见图2。根据箱体放置的环境情况,可以适当搭建水泥台阶,以防止雨水进入箱体内。 图2装置的地脚安装尺寸 装置的地脚安装尺寸见表2。 表2装置容量(kVA)安装尺寸安装孔尺寸A(mm)B(mm)C(mm)g(mm)k(mm) 5 500 380 110 7 15 10 800 480 160 9 15 20 1240 720 234 13 20 30 1240 720 234 13 20 50 1240 720 234 13 20 100 1300 960 234 13 203.3 箱内安装布置箱内的安装布置见图3。由图可见,箱内设备的安装主要分三层:底层为输出变压器及端子排,上层为逆变功率及其控制单元,中间为输出滤波单元及GPRS模块。箱体的顶部安装25个风扇。 图3箱内安装布置图3.4 功率逆变及控制单元面板布置功率逆变及控制单元是装置的运行、控制核心。其前面板布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功率逆变及控制单元面板布置示意图面板上有4个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用以指示装置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 3.5 输入输出端子排装置的输入输出端子排见图5。接线说明:a) 输入端子:Li、Ni分别接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和零线。b) 输出端子:A、B、C、N为输出的三相四线制电源的接线端子。4 构成及工作原理4.1 构成装置由控制单元、输入功率单元及输出功率单元构成。4.2 原理它集合了微机测控、变压器技术于一体,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可靠性好、与电网隔离、无波形畸变等特点。装置的原理框图如图6所示。本装置采用三个单相逆变器,对其输出加以移相组合成三相四线制的交流电源输出。每一相分别控制,互不影响,因此,负载不平衡度可达到100%。逆变器采用交直交静止逆变方案,主回路包括整流器、直流滤波器、逆变桥、隔离变压器及交流滤波回路等。交直部分采用单相全桥整流,再经LC滤波,得到平稳直流,供逆变部分使用。直交部分采用全桥逆变结构,是本装置的核心。逆变桥选用日本三菱公司的智能功率模块IPM作为功率开关元件。利用IPM开关频率较高的优点,采用单极性正弦波脉宽调制方式(SPWM)对逆变器进行控制,将平稳直流变换为脉宽调制输出的交流,该交流基波频率为所需要的电源输出频率。逆变器输出的脉宽调制波经输出LC滤波电路滤波,变压器变压隔离后,输出所要求的正弦波交流电。控制单元CPU 采用 三菱16位单片机。利用其内部的10位A/D转换器对输入电压及输出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控制SPWM波形的产生和调整。4.3 通讯 本装置采用GPRS RTU模块进行远程无线遥控和信息处理(可选功能)。 另外,装置预留RS485通讯接口。 装置上传的信息如下: a)装置的输出电压、电流(Ua,Ub,Uc,Ia,Ib,Ic)及箱体内部的温度。 b)装置开机。 c)装置关机(接触网失电)。 d)装置重启动信息。 e)装置故障时,发送故障前2s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数据(每20mS一个数据)和故障前8个周波的电流数据(每周波24点)。 f)装置输入电压过低,输出电压过高、过低,输出过载等报警信息。 装置接收的命令信息如下:a) 重启动命令:装置接到此命令后,立即进行重启动。 b) 数据上传的时间间隔设定:数据上传的时间间隔可由上位机设定,设定范围是1s18h,设定步长为1s。(数据上传的时间间隔默认值为2min)5 运输、贮存5.1 每台装置应用防水纸或塑料制品包好,装于具有一定防震措施的箱内,随机文件和附件放入盒内,包装箱上应标明装置的型号、名称、规格及数量。5.2 包装好的装置应贮存在相对湿度不小于80%,周围空气中不含有酸性、碱性或其它腐蚀性及爆炸性气体的防雨、雪的室内。5.3 需要运输的装置应装入干燥、牢固的外包装箱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