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季防病常识2010-3-3 8:51:50阅读1087次现在正是早春时节,气温仍较寒冷,而且近期气温变化较大,开始了由寒到暖的转换。在这一时期,科学的饮食调养对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很有帮助。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稍微有一些辛味的东西,如葱、生姜、韭菜、蒜苗等都是养春气的食物。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话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吃这些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 中医认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所以春季应该适当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肉汤、鸡汤、鱼汤、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为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增加胃肠负担。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又是一年春天,暖花开,阳光足,到处一片欣欣向荣景象。然而每年春天,是个疾病易发和传染的季节。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里,偶尔有个身体疲劳、头疼脑热。各大医院的门诊部内往往人满为患,鼻炎、流感、肺炎、麻疹、精神疾病一时之间众症齐发,有人因此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医学专家指出,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忙碌的人们在计划自己一年的工作之余,也要抓紧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 上呼吸道感染 不少疾病与病毒活跃且感染机会多。一年四季都会遭遇呼吸道感染,但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时节。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 季节原因: 风和日丽的季节,群体活动会增多,大家交叉感染的机会也就增多了,以及生活环境对身体的不利,如室内装修不合格等。 自我预防: 多吃水果:食梨、甘蔗、萝卜、草莓、紫葡萄等深色水果,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可以对抗造成免疫细胞破坏和免疫功能降低的自由基。 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它们有抗感染功效,并可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 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可以使血液中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消灭病原体,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 充足睡眠:人在睡眠时,机体其他脏器处于休眠状态,而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白血球增多、肝脏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消灭。 过敏性皮炎 春季对于敏感体质的人来说是个难熬的季节,麻烦可能出现在皮肤上,尤以脸部较常见。春天风大,空气中浮尘很多,飞扬着柳絮、花粉等容易引起过敏的因子,很容易使皮肤过敏。很多人还会感觉皮肤发干,而且用完护肤品后,皮肤会呈现干燥红肿现象。 季节原因: 因为春天人体新陈代谢能力逐渐提高,皮脂腺分泌日益增多,皮肤在自我改变。这个时期,皮肤非常敏感,如果不注重防护和保养,就会患上皮炎,女性的皮肤更易过敏。造成过敏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有食物、动物皮毛、螨、昆虫、空气中大量飘散的花粉、灰尘、空气污染、农药、化肥、洗涤剂、橡塑鞋、化纤原料以及鲜为人知的真菌过敏等。而且,季节的变化使机体中与过敏相关的细胞出现不稳定,过敏症状随之出现。 自我预防: 蒸脸:将沸水倒入大口碗,把脸置于其上约15分钟,或更简单,仅需将热毛巾盖在面部或长点时间的热水浴,都有助于治疗过敏性皮炎。 用酸奶做面膜: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它们可以发挥剥离性面膜的功效,作用温和,不会刺激皮肤,每日使用,会使肌肤柔嫩、细腻。 减少搔痒:喝冰糖银耳汤,对皮肤有良好的滋养效用。 加强皮肤的养护,远离过敏原,尤其是本身是过敏体质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饮酒,多食蔬菜和水果。 皮肤病 春季,患有各种皮肤病患者明显增多。像病毒性皮肤病,主要是水痘、风疹等;颜面再发性皮炎俗称春季皮炎,多见于1840岁的女性,主要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燥等症状,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经一周而减退。还有些女性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此外,由蚊虫叮咬等原因所致的丘疹性荨麻疹以及接触性或吸入性过敏所致的皮炎也比较常见。 季节原因: 南方地区春季气温比北方高,且比较潮湿,故容易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等多发的皮肤病就开始“光顾”。 自我预防: 通风设备:要保证居室和办公环境的通风,少去或不去人多群聚的地方,多喝水,多休息。 保持身体干燥:预防体癣、股癣等真菌性皮肤病须保持皮肤干燥、卫生,如洗澡、洗脚后一定要把水分擦干,远离湿热环境。 饮食:少量或禁食鱼、虾、蟹、羊等腥发之物,鸡、鸭、鹅等禽类食物以及葱、姜、蒜、辣椒、芫荽、酒类等刺激食物或油炸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皮肤的清洁:避免蚊虫叮咬,尽量少到不洁的水域或草丛中游玩。 春困 每天早晨一上班,只见办公区内女同事、男同事哈欠连天,一个二个都说没睡醒,提不起精神,浑身懒洋洋的。这是很多人的一种状态,这种现象叫做春困。由于季节变化明显,早晨环境又宜人酣睡,大多数人都说睡不醒,出现“春困”。 季节原因: 由于冬春两季的气候变化大,人的身体需要有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受低温的影响,皮肤汗腺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保持体温恒定。进入春季,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而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大脑工作受到影响,生物钟也不那么准了。 自我预防: 8小时睡眠:一般情况下,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结果是越睡越困。 春茶味正香:多喝些清淡的香茶也能醒脑助神,减轻春困。 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与朋友一起说说笑话,谈谈趣闻,会有很好的解困效果。 冬天里少用的风油精、清凉油、香水、花露水等,也是良好的解困佳品。有条件者可种养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时令花草,同时增加点劳作解除春困倦意。 慢跑:慢跑有助于细胞和组织得到额外的氧,促使大脑清醒。 春天应防“流脑”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不但小年龄段的儿童易得此病,就是大年龄段孩子的得病人数也高于往年,这是一个值得家长注意的问题。“流脑”是一种经呼吸道感染和传播,由一种叫脑膜炎双球菌的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它可使患儿出现高热、头疼、精神减退,甚至出现喷射状呕吐、嗜睡、昏迷、抽风等症状,少数患儿还可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危险情况。 “流脑”一般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因幼儿自身抵抗力差,容易患病;大年龄段儿童中,如果是机体免疫功能有缺陷(或比较低下),家长也应当警惕。儿童受到感染后,一般会出现发热、咽疼等症状,随后身上就出现为数不等的斑点,有针尖大小的,也有绿豆、黄豆大小的,这些斑点融合成片状,形成出血点、出血斑、淤斑。随着皮疹的出现,孩子的精神头越来越差。所以当孩子发烧时,父母应当密切注意其皮肤,一旦孩子在发烧的同时又出现皮疹,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及时就医,做到及早发现、对症治疗,不要自行处理,随意给孩子吃药。一旦孩子的班上有同学、小朋友得病,家长可以预防性地给孩子服一些青霉素类药物或复方新诺明。 如何预防“流脑”?首先,由于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气候冷暖不定,要注意增减衣服;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风效果差的场所去;其次,要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洁和流通;还要坚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按时预防接种流脑疫苗。 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三大危害发这些东西出来也许有的姐妹会笑话,其实只是想警醒一下姐妹们,尽量多用点心思,做个合格的妈妈,不能只是随手把我们的孩子和亲人交给医院的。 B76?2W yaz6?,) aM5cc% M?l v 滥用抗生素三大危害 461g7R%r JrcbJt 据近期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透露,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0.9%。 eT b!xb vyZ&%?*R 该节目还报道称,有一位患者原来在食堂吃饭,总觉得不干净,于是每次吃完饭后都要吃两粒抗生素,结果天天吃,日积月累,破坏了体内的正常菌群,使一些耐药性很强的细菌在体内大量聚集,最终导致这位患者因“无药能治”而丧命。 h$504.Q T)P)B6q 抗生素的诞生,对人类来说本来是巨大的福音,但现在似乎又成了一柄利剑,因为人们过多的使用,甚至滥用,它面对各种新的细菌却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甚至直接造成人们身体的伤害,我们如何来认识,来应对这一现状呢? 8T=+k lI:0a 4T 在朝阳北路的一家药店,记者见到了很多专门来买抗生素的人(本来抗生素类药是处方药,需要医生处方),而他们无一有医生的处方,药店也睁只眼闭只眼,懒得管。 oq7G=8gTp 97liSd 其中一位男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这两天有些发烧,凭经验,他觉得应该买些阿莫西林,但却不知道阿莫西林就是一种口服青霉素,也不知道需要遵医嘱服用;还有一位母亲,认为春季是流行性脑膜炎多发的季节,想给小孩子买些抗生素预防一下,当被问到买什么种类的,她说,要选择价格稍贵一些的,这样用起来才放心。 evZcoH3 mxGa=: ? 而实际上,来这儿买抗生素的人,对这类药本身认识也很模糊,大多凭经验购买,甚至懒得去咨询一下药店工作人员。 !( lcUdBd qfsPX6 危害一: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是对儿童听力。 y#hOSR2 =02sF 抗生素的毒副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反应。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道行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有200多种抗生素,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比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等等。而耳朵对抗生素的副作用最为敏感,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最易影响耳朵毛细胞,而使听力下降。 OZ6qMH3e /%VBx ?q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研究中心的赵守琴教授解释说,有毒性的抗生素直接作用于人耳耳蜗的毛细胞或是前庭的毛细胞,破坏了这两类毛细胞,从而阻断了听觉神经功能,表现的症状就是耳聋和眩晕。年龄特别小的孩子和老人比年轻体壮的人更容易产生药物性耳聋,因为他们本身的抵抗力就比较弱。 m z9sV 2.3_FXSt 尤其是特别小的小孩子,一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类药,小孩子又不会表达,慢慢出现耳聋症状时就为时已晚了。另外,像有些对抗生素特别敏感的家族也要非常小心,如果家族中有耳聋的病人,或是已经发现有使用抗生素后听力下降的,他的亲戚和后代都应该禁用。 t!n?j I vH+g*A0S 危害二:抗生素用多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效果变差,甚至无效。 2 GRIM *73gp 抗生素用得太多,也会让杀灭的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细菌的这种耐药性也是可以相互传播的,细菌对某种抗生素耐药,同时亦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而且耐药性还可以在不同的细菌、人体正常菌群的细菌与致病菌之间,通过耐药基因相互传播,使细菌耐药性复杂化。 Q9$dr=Kk0 N|DfE,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的赵彩芸告诉记者,抗生素发展越来越高级,但是细菌也在发生变化。细菌逐渐产生耐药基因,比如产生一种抑制抗生素的灭活霉,反作用杀死了抗生素。所以为了抑制耐药菌的出现,保证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人们在服用抗生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和对症下药。 dwW4|B X%b1KG|#( 危害三: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细菌,让致病菌乘虚而入,可以造成人的死亡。 &vrQ *jX ) lUSI 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贵教授指出,比如说人体肠道细菌,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可以引起一些维生素的缺乏,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C6P5fm Z8E| 赵彩芸也认为,人体内的细菌主要存在肠道里。有的细菌是帮助消化的,有的则是寄生菌,它们存在于皮肤里、口咽部里、耳朵眼,这些与外界通着的地方,它们不是致病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寄生菌会变为致病菌。当体内菌群失调,一旦有身体某部位感染,就极易恶化,甚至是可以死人的。 g,d_ HJ&PzV 家庭没有必要自备抗生素 ?Wz5| Dck/Ea首先,没必要,是个不好的习惯。因为目前大多数城市医院夜诊,24小时药店很多,很方便,除非一些边远农村地区,以便在一些能迅速引起体温升高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肺炎等发生时使用抗生素。 :a c3=FQb 澜雨 2010-06-23 14:29 “抗生素”这个词,爸爸妈妈们应该一点也不陌生,孩子得病,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发烧咳嗽。此时,抗生素便出现在家长面前,只是,抗生素真的是“万能药”吗?孩子感冒必须得服用抗生素吗? u 8o! IRbyW?/Xv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O=A Rr#u 1.抗生素滥用在儿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儿童身体里的细菌耐药性增强,时间一长,同类的抗生素便对这些细菌无可奈何,只能应用高级别的药物,这样就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QYbBY 2.由于儿童本身各器官发育不全,抗生素很容易残害或者潜在残害儿童的身体器官,如许多抗生素是通过肝脏来代谢的,滥用抗生素就容易造成肝脏功能受损,。 d.+*o 3.儿童滥用抗生素最恶劣的影响是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 #R5k-I wQ|D2; 抗生素的使用误区 65aYH4 误区1:感冒离不开抗生素 7RTRE S #GxKMO% “哎呀,宝宝好像感冒了,快拿点消炎药来。”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中都不陌生。很多家长,当孩子稍有点流清鼻涕、咳嗽症状时,就凭经验赶紧给孩子服药,几种抗生素同时服用或频繁换药,一种药服用了2天不见效马上给孩子换另一种药。抗生素好像已经成了家庭的万金油。有些父母就诊时也强调,孩子发热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 3uYLA4-B bx 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人体内的细菌是普遍存在的,而有些细菌是不致病的。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失去屏障保护的时候,体内的细菌才会失衡,外界细菌也更容易侵入,这个时候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2mEqfy VV Q;L 误区2:抗生素也能杀病毒 hX,z = 有些家长只要小孩一感冒就想到要吃药,想到抗生素,其实这个时候抗生素是不管用的,一般情况下,伤风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起消灭病毒作用的是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不过家长经常会发现小孩服药一个星期左右症状减轻了,于是有种错觉,以为是药物起了作用,其实不然,孩子体内的免疫机制都有一个反应的时间,当免疫系统开始工作到把病毒抑制住,有一个过程,就算不服用抗生素,10天左右症状也会减轻,称为“自愈性”,这是很多病毒性感冒都有的特性,所以有时医生会建议家长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给孩子服用抗生素。 eP2Q2C8g uUfw*D TIPS病毒感染 _r*Tb)dM 明显症状就是会流鼻涕、流眼泪等,总之会有液体从眼、鼻等器官流出,这时是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的,体内的白细胞会自然形成免疫屏障,约10天左右,将病毒完全抑制、吞噬掉,人体将自然痊愈。 SAnr|Y/ LkAJS? 2009年春节后不久,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的主任医师刘正印碰到了一个棘手的病人。 Mxz XGBX *CoVxfk 患者是重症监护病房一名年仅21岁的女孩,刚刚接受了肺移植,医生在她的胸水和痰液中发现了高度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它能抵抗我们手头的几乎所有抗生素。 ”刘正印说,这种微生物仅对一种名叫多粘菌素的药物敏感。多粘菌素是一种很老的抗生素,“但由于对肾脏有严重的损伤,早已退出市场”。 ipv&9e 在肖永红看来,中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由于抗生素滥用,在中国,细菌整体的耐药率,要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大约在45%左右。 VyU!r* o kGqZmy| 与此同时,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突飞猛进。 “在中国,每年有一半的抗生素用于养殖业。”肖永红说。然而,这些药物并非用于治疗生病的动物,而是用于预防动物生病。因为目前大规模集约化饲养,很容易爆发各种疾病。另外,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动物生长,这已是养殖业内通行的做法。 /C :R UI 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在农场周围的空气和土壤中、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零售的肉和禽类中,甚至是野生动物体内到处都充斥着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体内蓄积。它不仅会导致器官发生病变,而且能把人体变成了一个培养“超级细菌”的小环境。 xF2Ywp% iq;)U?U 其实,抗生素滥用问题在中国很早就引起了科学家和政府的注意。 2003年6月,SARS席卷中国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发表论文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与“非典”发生的启示,文中指出:在举国上下抗击SARS的战斗中,更应充分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更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防止广大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为防治SARS而滥用抗生素,在短时间内出现耐药微生物的急剧增加,再次引发新的问题。 0ju=FPu5 ;LT#/t) 令人惋惜的是,这并未阻止抗生素类药物在SARS期间的大量使用。在90多家医药类上市公司里,1/3的上市公司牵扯到SARS药品的生产,其中真正获益的主力即为生产抗生素的企业。而事实上,这类抗生素并不能对SARS病毒产生抑制作用。 )x z 60年来,中国的药品种类从400多种猛增到7000种左右,不少医生对一些抗生素使用的基本原则还都没了解,特别是在基层。 CQY/q7 QQjMC 然而,有些医生过度使用抗生素并不因为是知识欠缺,而是由于各种压力。肖永红说,中国的医院50%左右的收入来自于药品,而抗生素占所有药品收入的25%左右。多开抗生素,就意味着广开财路。与此同时,老百姓把它看成“万能药”,他们甚至会主动要求医生多开一些,大部分医生都会满足患者的要求。肖永红认为,中国抗生素滥用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缺陷、监管不力。 澜雨 2010-06-23 14:33 路透华盛顿12月1日电-据研究者周二报导,全球一半的重病监护患者受到感染,其中超过70%的患者被要求服用抗生素,该趋势可能导致更多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病菌出现. %M/)k 该项调查对1.3万多名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被感染的患者更可能出现死亡,尤其是败血症(sepsis)患者。他们在重病监护室的时间更长,对医院和患者来说代价都很高。 HNoh B4vt 但最大的担忧之一是在未受感染的患者中广泛使用抗生素,这一做法已被证明会导致病人产生抗生素耐药性,即普通药品对细菌失去作用。 *DoEDw 比利时布鲁塞尔伊拉斯谟斯大学医院的文森特博士(Jean-Louis Vincent)及同事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写道:“重要的是,败血症患者人数增加,而由此导致的感染死亡病例也在上升。” 5ptt;9 为开展该项研究,文森特的团队在2007年5月8日这一天,对75个国家1,300间重病监护室的13,796名成人患者进行了调查。 U7fE6&g 分析结果显示,51%的患者受到感染,71%的患者在服用抗生素,患者服用抗生素或者作为治疗手段,或是预防感染的措施。 0j-pF 其中64%的患者肺部受到感染,腹部和血液感染也较为常见。 j0*|fz 研究者写道:“感染及相关的败血症是非心脏病类重病监护室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高达60%,其治疗费用约占重病监护室总支出的40%。” 食品安全1,四季豆2,一次性水杯 3.饮水机4,土豆5,碳酸饮料6,饮水7,三餐搭配8,水果9,早餐1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凝集了诸多宝贵的膳食营养观念。1989年我国修订了第一个膳食指南,1996年中国营养学会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共同组织了中国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资料论证工作,对原有的膳食指南进行了修改,同时对指南进行了量化,并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1997年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由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发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向居民提供最基本、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倡导合理膳食和适度身体活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以下简称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该版指南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97)的基础上修改完成,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紧密联系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的实际,提出了10条基本原则,对各年龄段的居民都具有指导意义。 编辑本段指南全文(2007版)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除母乳对0月 6月龄婴儿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食物可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它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最经济的能源食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人们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根据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类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坚持谷类为主。就是为了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弊端。人们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人,一般成年人每天摄人250g一400g为宜。 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每天最好能吃50g-100g。稻米、小麦不要研磨得太精,否则谷类表层所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会流失到糠麸之中。 二 、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新鲜蔬菜水果是人类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膳食重要特点之一。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水分多、能量低。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近年来各国膳食指南都强调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人种类和数量。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最好深色蔬菜约占一半,水果200g-400g,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人。 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从而推迟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中老年人饮奶可以减少其骨质丢失,有利于骨健康。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钙摄入量仅为389mg标准人日,不足推荐摄人量的一半;奶类制品摄入量为27g标准人日,仅为发达国家的 5左右。因此,应大大提高奶类的摄人量。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g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对于饮奶量更多或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减脂、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大豆是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为提高农村居民的蛋白质摄人量及防止城市居民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应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建议每人每天摄人30g-50g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四、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性食物中蛋白质不仅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尤其富含赖氨酸和蛋氨酸,如与谷类或豆类食物搭配食用,可明显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但动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人过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鱼类脂肪含量一般较低,且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些海产鱼类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病等有一定作用。禽类脂肪含量也较低,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其脂肪酸组成也优于畜类脂肪。蛋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营养成分比较齐全,是很经济的优质蛋白质来源。畜肉类一般含脂肪较多,能量高,但瘦肉脂肪含量较低,铁含量高且利用率好。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人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且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居民食用动物性食物较多,尤其是食猪肉的人过多,应调整肉食结构,适当多吃鱼、禽肉,减少猪肉摄人。相当一部分城市和多数农村居民平均吃动物性食物的量还不够,应适当增加。推荐成人每日摄人量:鱼虾类50g-1 00g,畜禽肉类50g-75g,蛋类25g-50g。 五、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摄人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膳食盐的摄人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天摄人烹调油42g,已远高于1 997年膳食指南的推荐量25g。每天食盐平均摄人量为12g,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2.4倍。同时相关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增加。与1992年相比,成年人超重上升了39,肥胖上升了97,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1。食用油和食盐摄人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营养问题。 为此,建议我国居民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g或30g;食盐摄人量不超过6g,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食盐量 六、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所以,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人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成人的健康体重是指体质指数(BMI)为18.5 kgm2-23.9kgm2之间。 正常生理状态下,食欲可以有效控制进食量,不过饱就可保持健康体重。一些人食欲调节不敏感,满足食欲的进食量常常超过实际需要,过多的能量摄人导致体重增加,食不过量对他们意味着少吃几口,不要每顿饭都吃到十成饱。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身体活动减少、进食量相对增加,我国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加这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够降低患高血压、中风、冠心病、2型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同时还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目前我国大多数成年人体力活动不足或缺乏体育锻炼,应改变久坐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能量的活动。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提示:WHO1997年建议18.5 kg/m224.9 kg/m2为成人正常BMI范围,小18.5 kg/m2为消瘦,大于25 kg/m2为超重,大于30 kgm2为肥胖。 七、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及食量,进餐定时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40,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进行为宜。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证其营养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不暴饮暴食,不经常在外就餐,尽可能与家人共同进餐,并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但来自零食的能量应计入全天能量摄入之中。 八、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体内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中含的水和体内代谢产生的水。水的排出主要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其次是经肺呼出、经皮肤和随粪便排出。进人体内的水和排出来的水基本相等,处于动态平衡。水的需要量主要受年龄、环境温度、身体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健康成人每天需要水2500ml左右。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饮水1200ml(约6杯)。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的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饮水量好选择白开水。 饮料多种多样,需要合理选择,如乳饮料和纯果汁饮料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素和有益膳食成分,适量饮用可以作为膳食的补充。有些饮料添加了一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合热天户外活动和运动后饮用。有些饮料只含糖和香精香料,营养价值不高。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在不经意间摄入过多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另外,饮后如不及时漱口刷牙,残留在口腔内的糖会在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损害牙齿健康。有些人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每天喝大量含糖的饮料代替喝水,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应当改正。 九、如饮酒应限量在节假日、喜庆和交际的场合,人们饮酒是一种习俗。高度酒含能量高,白酒基本上是纯能量食物,不含其他营养素。无节制的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该严禁酗酒。另外饮酒还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险。若饮酒尽可能饮用低度洒,并控制在适当的限量以下,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孕妇和儿童青少年应忌酒。 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一个健康人一生需要从自然界摄取大约60吨食物、水和饮料。人体一方面从这些饮食中吸收利用本身必需的各种营养素,以满足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必须防止其中的有害因素诱发食源性疾病。 食物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变质,可能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另外,食物中还可能含有成混入各种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和有毒化学物等。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是防止食源性疾病、实现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 正确采购食物是保证食物新鲜卫生的第一关。一般来说,正规的商场和超市、有名的食品企业比较注重产品的质量,也更多地接受政府和消费者的监督,在食品卫生方面具有较大的安全性。购买预包装食品还应当留心查看包装标识,特别应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也要注意食品颜色是否正常,有无酸臭异味,形态是否异常,以便判断食物是否发生了腐败变质。烟熏食品及有些加色食品,可能含有苯并芘或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 食物合理储藏可以保持新鲜,避免污染。高温加热能杀灭食物中大部分微生物,延长保存时间;冷藏品温度常为48,一般不能杀灭徽生物,只适于短期贮藏;而冻藏温度低达1223,可抑止微生物长,保持食物新鲜,适于长期贮藏。 烹调加工过程是保证食物卫生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食物加工环境和用具的洁净,避免食物烹调时的交叉污染,对动物性食物应当注意加热熟透,蘸、炸、烧烤等烹调方式如使用不当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应尽量少用,食物腌制要注意加足食盐,避免高温环境。 有一些动物或植物性食物含有天然毒素,例如河豚鱼、毒蕈、含氰苷类的苦味果仁和木薯、未成熟或发芽的马铃薯、鲜黄花菜和四季豆等。为了避免误食中毒,一方面需要学会鉴别这些食物,另一方面应了解对不同食物进行浸泡、清洗、加热等去除毒素的具体方法。 编辑本段膳食宝塔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它所建议的食物量,特别是奶类和豆类食物的量可能与大多数人当前的实际膳食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某些贫困地区来讲可能距离还很远,但为了改善中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这是不可缺的.应把它看作是一个奋斗目标,努力争取,逐步达到。 平衡膳食宝塔说明 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300g500g和200g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摄入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由于我国居民现在平均糖摄入量不多,对健康的影响不大,故膳食宝塔没有建议食糖的摄入量,但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危险,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高的食品及饮料。饮酒的问题在指南中也有说明。 新膳食宝塔增加了水和身体活动的形象,强调足量饮水和增加身体活动的重要性。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其需要量主要受年龄、环境温度、身体活动等因素影响。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mL(约6杯);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应感到口渴时再喝水。目前我国大多数成年人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体育锻炼,应改变久坐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编辑本段修订进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二次修订工作会议召开 新版指南核心圈定:谷物为主 能量平衡 弱油少盐 突出运动 3月的北京已是春意融融,但潇湘大厦的会议室里则是人声鼎沸。为遏制我国营养相关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等的高发,进而将全民营养改善工作深入展开,中国营养学会再度召集营养学界权威人士,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修订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经充分研讨,围绕居民“菜篮子”、“饭桌子”的新版指南出炉在即,十大核心条款基本敲定。 关注点一:控制能量摄入,关注能量来源 针对当前超重与肥胖人群呈现加速上升趋势的现状,“能量平衡”成为会上提及最多的关键词。而事实上,就97版(第二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而言,其建议的中等能量水平的食物摄入量可供给能量及主要营养素量与标准人的RDA相比,能量达94.8%,蛋白质达116.7%,视黄醇当量达93.2%,核黄素92.5%,钙达97.5%,锌达97%。谷物能量占总能量的62.5%,脂肪能量占27.1,豆类及动物性蛋白质合占总蛋白质量的62.5%,动物性铁占铁总量的14.8%。应该说,这是一个营养较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木地板采购合同
- 甘肃工程建筑防水方案(3篇)
- 电梯工程低层赔偿方案(3篇)
- 猫课件郑振铎
- 安全教育记录培训钢筋工课件
- 猫咪绘画课件
- 用深度学习推动中职语文教学创新的浅思
- 初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内涵探究
- 低层酒店施工工程方案(3篇)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议书:2025年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
-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 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广东河源市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需紧缺人员招聘117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航空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台账范本
- 无人机地下结构探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化工设备开车相关课件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图像特征提取讲解
- 垃圾焚烧发电厂课件
- GB/T 8165-2025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