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_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培训教材_第1页
设备管理_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培训教材_第2页
设备管理_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培训教材_第3页
设备管理_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培训教材_第4页
设备管理_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 2 3 1公共电话交换网的通信设备 3 2传输系统 3 3用户终端 本章主要内容 传输系统交换设备用户终端接入设备 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常用的传输系统 2线 4线 同轴电缆 微波 卫星和光纤传输系统 公共电话交换网的同步数字复接技术 PDH SDH 模拟电话机数字电话机三类传真机计算机终端 3 3 1公共电话交换网的通信设备 目前 公共电话交换网的通信设备主要分为四类 传输系统 交换设备 用户终端和接入设备等 传输系统 功能 基带信号的点对点 双向传输 分类 按传输媒介分 双绞线传输系统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 光纤传输系统 微波传输系统 卫星传输系统 4 3 1公共电话交换网的通信设备 目前 公共电话交换网的通信设备主要分为四类 传输系统 交换设备 用户终端和接入设备等 交换设备 功能 根据主 被叫用户终端的网络地址 完成信息传输通路的建立和释放 分类 局用交换机 用户交换机 局用交换机 定义 用于网络中交换局的交换设备 通常具有多种用途和较大的容量 类型 县局交换机 市话交换机 汇接交换局 长话交换局 国际交换局 5 3 1公共电话交换网的通信设备 目前 公共电话交换网的通信设备主要分为四类 传输系统 交换设备 用户终端和接入设备等 交换设备 功能 根据主 被叫用户终端的网络地址 完成信息传输通路的建立和释放 分类 局用交换机 用户交换机 用户交换机 定义 主要在一个企业或单位内部使用 以组成一个用户内部的电话交换网 俗称 总机 连接关系 与最近的市话交换局相连 并作为市话交换局的用户 6 3 1公共电话交换网的通信设备 目前 公共电话交换网的通信设备主要分为四类 传输系统 交换设备 用户终端和接入设备等 交换设备 功能 分类 目前我国公共电话交换网中主要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型号 德国西门子EWSD交换机 可用作县局 市话 汇接和长途局交换局 特点是 性能先进 可靠性很高 美国朗讯5ESS交换机 面向2000年电信业务的第一代交换机 能以一种单一的通用平台来满足电信部门的任何需要 主要用于北美市场 法国阿尔卡特E10B交换机 作为市话交换机时可接5万用户线 作汇接局时可接15000条中继线 话务量可达5000erl 呼叫处理能力30万BHCA 华为C C08交换机 中兴ZXJ 10交换机 巨龙HJD 04交换机 大唐SP30交换机 上海贝尔 阿尔卡特S1240交换机 7 3 1公共电话交换网的通信设备 目前 公共电话交换网的通信设备主要分为四类 传输系统 交换设备 用户终端和接入设备等 用户终端 功能 提供各类信息传输服务 分类 模拟电话机 数字电话机 三类传真机 计算机终端 接入设备 定义 是指市话交换机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设备 功能 主要完成交叉连接 复接和传输等功能 一般不具备交换功能 分类 集中器 点对多点 小灵通PHS 光纤接入设备等 8 3 2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常用的传输系统公共电话交换网的同步数字复接技术 传输系统的功能 提供1个或多个话路的基带模拟或数字信号的点对点 双向传输服务 一般组成和接口 2个传输终端 1个传输媒介组成 传输终端 连接关系 功能 传输媒介 连接关系 组成 金属 介质 波导系统 功能 9 3 2传输系统 传输媒介 媒介信号 是一种光或电信号 它由传输终端输出 它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参量 如 幅度 相位 频率等 可变 并可被基带信号调制 媒介信号在传输媒介中可激励起电磁波 电磁波可从传输媒介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 电磁波可被接收装置转化为媒介信号 媒介信号被解调后 可恢复为基带信号 10 3 2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 接口 定义 用户或交换设备与传输系统间标准化的基带信号传输手段或方式 功能 连接用户 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 使用户 交换设备可以和不同的传输系统互连 组成 服从统一 标准化的规范 由 传输媒介规范电气特性规范复接方式规范信令要求 11 3 2传输系统 接口 定义 功能 组成 传输媒介规范电气特性规范复接方式规范信令要求 传输媒介规范 内容 传输媒介及两端连接器的物理和几何参数 举例 EIA TIA定义的五类传输线及连接器用途 计算机与集线器和路由器 电话机与交换机间的互连 内容 铜导线的线径 绝缘材料 缠绕密度 单位距离衰减量 抗干扰能力 带宽等 分类 1类 带宽较小 用于电话机与交换机间的互连 3 4 5类 带宽较宽 用于计算机与集线器和路由器的互连 连接器 水晶头及插座 分为 RJ 45 计算机 RJ 11 电话机 12 复接方式规范 内容 当基带信号由多个话路复接而成时 需要对复接方式进行统一的规定 FDM方式 载波中心频率 间隔和带宽等 TDM方式 帧结构 3 2传输系统 接口 定义 功能 组成 传输媒介规范电气特性规范复接方式规范信令要求 电气特性规范 内容 如 供电方式 哪一方供电 供电电压等 交流特性 发信功率 带宽 阻抗等 等 13 3 2传输系统 接口 定义 功能 组成 分类 通常按接口所使用的传输媒介分 2线接口 特点 使用1对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 功能 提供1个话路基带信号的点对点双向传输服务 种类 2线模拟用户线接口 2线数字用户线接口 2线模拟中继接口 4线接口 特点 使用2对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 功能 提供1个话路基带信号的点对点双向传输服务 分类 4线数字用户线接口 4线模拟中继接口 14 3 2传输系统 接口 定义 功能 组成 分类 通常按接口所使用的传输媒介分 数字一次群接口 特点 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介 功能 提供30个话路基带数字信号的点对点双向传输服务 数字二次群接口 特点 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介 功能 提供120个话路基带信号的点对点双向传输服务 传输系统举例 15 3 2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常用的传输系统公共电话交换网的同步数字复接技术 2线传输系统4线传输系统同轴电缆传输系统微波传输系统光纤传输系统 2线传输系统特点 使用1对双绞线 进行双向传输 没有传输终端 2线传输系统就是2线接口 功能 主要提供单路 也可多路 包括直流脉冲在内的基带音频模拟或数字信号的点对点 双向传递服务 同时交换侧设备还需要向用户侧设备提供48V的供电电压 16 2线传输系统组成 没有传输终端 只有一对双绞线组成 与2线接口相同 双绞线 组成 两根相互缠绕 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 功能 传输特性 即双绞线对直流 交流信号的衰减特性 衰减 媒介信号功率单位长度的损耗 的原因 3 2传输系统 17 3 2传输系统 2线传输系统直流衰减 铜导线是非超导体 直流等效电路图 馈电方接口电路 直流电压源 V 48V 内阻Ri 单位 负载方接口电路 负载电阻Rp 单位 双绞线 环路电阻Rl 单位 环路电流Ip 单位 A 环路电阻Rl造成了直流衰减 Rl越大 Ip越小 由于用户终端一般都是靠交换机供电 所以式中为i1最小工作电流 单位 A i2为最大工作电流 单位 A 18 3 2传输系统 2线传输系统直流衰减 直流等效电路图环路电流Ip环路电阻Rl 通常 V 48V 若考虑到线路噪声对信令信号 如 摘机信号 拨号脉冲信号 检测的影响 Rl通常应为减小直流衰减的措施 减小双绞线的长度以减小环路电阻Rl 例如 当双绞线线径为0 4mm时 它的每公里直流电阻为270 因此当只考虑直流衰减时 此种双绞线的最大使用距离为1300 270 4 8km 19 2线传输系统直流衰减 减小直流衰减的措施 减小双绞线的长度以减小环路电阻Rl 增大双绞线的线径以减小环路电阻Rl 若将线径增大到0 5mm 则每公里直流电阻为173 此时最大使用距离就增大为1300 173 7 5km 交流衰减 平衡与非平衡信号 平衡信号非平衡信号交流衰减小 减小共模干扰使用简单 但交流衰减大 不能抑制共模干扰 3 2传输系统 20 2线传输系统交流衰减 平衡媒介信号的传播 平衡电压信号激励起正负电荷 电流在更远处形成正负电荷 正负电荷产生电场 从而形成位移电流 闭合回路产生时变磁场 时变磁场产生感生电流 电磁波在两根导线间由近及远传播 产生交流衰减的原因 铜导线非超导体 即电导率不为零 使部分传导电流变为热量 且频率越高转化的比率也越高 绝缘体非理想绝缘体 使部分电场 或者说位移电流 转化为热量 且频率越高转化的比率也越高 电磁辐射 使部分电磁场离开铜导线 向四面八方传播 且频率越高辐射的比率也越高 3 2传输系统 21 2线传输系统交流衰减 非平衡媒介信号的传播 非平衡电压信号激励起正负电荷 电荷的极性相反 大小不等 铜导线中的传导电流方向相反 大小不等 电磁场将不再仅分布于两根铜导线之间 于是辐射出去的能量增加 铜导线周围绝缘层的绝缘特性变差 衰减变大 减小交流衰减的措施 提高铜导线的导电率 减小杂质 增大线径 提高绝缘层的绝缘特性 降低信号的频率 使用平衡信号方式 减小干扰的措施 让两根导线相互缠绕 从而使同一干扰源在不同位置产生的干扰电流方向正好相反 减小串话 3 2传输系统 22 3 2传输系统 2线传输系统交流衰减 减小干扰的措施 使用平衡信号方式 例如 在线径为0 04mm时 它对交流1kHz信号的每公里衰耗为1 62 为保证输入端有一定的信噪比 通常要求终端输入端信号电平不小于8 因此当只考虑交流衰减时 线径为0 4mm的双绞线其使用的最大距离为8 1 62 4 9km 因此综合考虑两种衰耗 线径为0 4mm双绞线的使用距离应不大于4 8km 特点及用途 优点 价格低 维护简单 成束的多对双绞线可以为多个用户一起拉线 缺点 直交流衰减都较大 无法插入放大器 用途 近距离传输单个话路的基带音频信号 常用作模拟 数字用户环线 本地网的短距离模拟 数字局间中继 23 3 2传输系统 2线传输系统4线传输系统同轴电缆传输系统微波传输系统光纤传输系统 4线传输系统特点 使用2对双绞线 每对只负责一个方向的传输 易于插入放大器 功能 主要提供单路 也可多路 基带音频模拟或数字信号的长距离 点对点 双向传递服务 分类 使用2线接口的4线传输系统 使用4线接口的4线传输系统 使用2线接口的4线传输系统组成 两对双绞线 两个线路终端 24 3 2传输系统 使用2线接口的4线传输系统组成 传输媒介组成 由两对双绞线组成 每一对双绞线只负责一个话路一个方向的基带音频信号的传输工作 分别称为发送分支和接收分支 4线传输系统可以非常容易地插入放大器 以补偿双绞线的交流损耗 增大系统的传输距离 由于直流电流脉一般不能被放大器放大 故4线传输系统中 原来用直流电流脉冲传输的信令信号 都将使用某个单频正弦信号 如 中国NO 1信令系统使用2600Hz正弦信号 的通断 脉冲 来传输 25 线路终端连接关系 功能 完成2 4线变换 组成和工作原理 桥路 理想工作情况 3 2传输系统 使用2线接口的4线传输系统组成 26 3 2传输系统 线路终端组成和工作原理 理想工作情况 在理想情况下 桥路自身应没有损耗 且满足 因此 在上 下分支不能组成回路 环路信号为零 非理想工作情况 当桥路不满足以上两式时 即有 于是 当接收分支中有输入信号i3时 i2和i4都不为零 对另一个线路终端同样如此 因此发送 接收分支会成为一个回路 其中的回路信号i5将不为零 若两个放大器使整个回路的增益Gs 等于线路的衰减量与放大器增益的乘积 大于1 则回路中会有某一频率的信号经过整个回路和放大器放大后与自身同相 于是其幅度会不断增大 直至使放大器达到饱和状态为止 从而产生振鸣现象 27 3 2传输系统 线路终端组成和工作原理 振鸣现象的避免 使回路增益Gs 6dB或每个分支的增益GB 6dB 使用4线接口 4线传输系统分类 使用2线接口的4线传输系统 使用4线接口的4线传输系统 使用4线接口的4线传输系统目的 减少不必要的2 4线变换电路 避免振鸣现象的发生 组成 两对双绞线 无线路终端 4线传输系统 4线接口 28 3 2传输系统 使用4线接口的4线传输系统功能 供电 主要向用户或交换设备提供单路 也可多路 基带音频信号的长距离 点对点 双向传输功能 特点及用途 优点 使用和维护简单 可使用放大器来增大传输距离 缺点 成本是2线传输系统的2倍 2 4线变换电路对信号有一定的衰减作用 因此在整个信息传输通路中 这种需要2 4线变换电路的4线传输系统使用的次数不宜过多 用途 可用作数字用户环线 本地网和长途网的局间中继线 29 3 2传输系统 2线传输系统4线传输系统同轴电缆传输系统微波传输系统光纤传输系统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特点 使用2条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介 每跳负责一个方向的传输 交流衰减小 传输距离远 可达几十公里 传输带宽宽 可达几百MHz 抗干扰能力强 功能 多个话路基带音频信号的长距离 双向传输服务 分类 同轴模拟载波传输系统 同轴数字PCM传输系统 30 3 2传输系统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分类 同轴模拟载波传输系统同轴数字PCM传输系统 同轴模拟载波传输系统功能 N个话路的基带模拟音频和直流脉冲信号的远距离 点对点 双向传递服务 组成 2台模拟频分复用FDM FDM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ty 设备和一段同轴电缆组成 31 FDM设备 载波端机 连接关系 功能 3 2传输系统 同轴模拟载波传输系统组成 32 3 2传输系统 同轴模拟载波传输系统组成 同轴电缆功能 提供不包括直流在内 非平衡宽带媒介信号的远距离传输服务 组成 内导体 外导体 两者之间的介质 波导系统 传输特性 非平衡信号方式 在同轴电缆中 信号通常都是以非平衡信号的方式传输 即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一般接地 而内导体则与信号端相连 这是因为干扰信号只可能在外导体上感应出电流 若采用平衡方式 则干扰信号不会被除去 33 3 2传输系统 同轴电缆传输特性 非平衡信号方式电磁场分布电磁场在内外导体间传播 故辐射损耗较小 内外导体的界面积较大 故体电阻较小 内外导体间充满惰性气体或油绝缘性较好 采用非平衡信号方式 避免外导体接收干扰信号 特点和用途 优点 传输距离较远 带宽较宽 缺点 使用维护麻烦 要有良好的接地 防漏水措施 需要定期充气或充油 用途 本地网 长途网的大容量 远距离中继传输系统 34 3 2传输系统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分类 同轴模拟载波传输系统同轴数字PCM传输系统 同轴数字PCM传输系统功能 N个话路复接成的高速基带数字信号的远距离 点对点 双向传递服务 分类 使用2线接口的同轴数字PCM传输系统使用1次群接口的同轴数字PCM传输系统 使用2线接口的同轴数字PCM传输系统功能 N个话路的基带模拟音频及直流脉冲信号的远距离 点对点 双向传递服务 组成 35 传输媒介 2条特性阻抗为75 的同轴电缆 传输终端 功能 组成 数字线路终端DLT PCMTDM设备 3 2传输系统 使用2线接口的同轴数字PCM传输系统功能 组成 数字线路终端功能 36 3 2传输系统 PCMTDM设备 功能 N路基带模拟音频及直流脉冲信号转化为高速PCMTDM信号 组成 工作原理 37 3 2传输系统 使用一次群接口的同轴数字PCM传输系统功能 N个话路复接成的基带高速数字PCM信号的远距离 点对点 双向传输服务 组成 无传输终端 只有两条同轴电缆 就是一次群接口 规范 传输媒介 2根75 同轴电缆或两条120 双绞线 电气特性 ITU TG 703 帧结构 ITU TG 704和G 705 38 3 2传输系统 使用一次群接口的同轴数字PCM传输系统规范 帧结构 ITU TG 704和G 705 39 3 2传输系统 使用一次群接口的同轴数字PCM传输系统滑码现象 接口电路的组成 由一个内弹性缓冲存储器 n位循环队列 写指针Pw 读指针PR 当接收时钟频率fw 本机时钟频率fR时 通过调整D Pw PR 对接收帧进行延时T D R 从而使各接口的接收帧的帧头和本机发送帧的帧头对齐 例3 1设两台交换机之间的距离为40km 中继线为双绞线 延时为5 s km 传输信号是CEPTE1信号 求交换机的弹性存储器容量 解 回路传输延时 2 40 5 400 s每帧周期 125 s因此取n 4 总时延为4帧时间 所以弹性存储器应延时D 4 125 400 100 s 40 3 2传输系统 速率rx ri 2 048Mb sk j D rx 100 10 6 2 048 106 204 8因此 弹性存储器的容量应不小于206位 当接收时钟频率fw本机时钟频率fR时 D增大 新内容未读 重复写入 漏读 滑码 由于两交换机的时钟频率不等 而造成的数据重读或漏读现象 滑码发生的周期 当存储器为n位 标称频率为r 相对频差为 r时 滑码发生的周期为Ts n r r 因此当传输速度为2 048Mb s 两个时钟频差为10 7 而存储其容量为256位时 滑码发生的周期为Ts 256 2 048 106 10 7 1250s 20 8min或每天丢失 或重读 69帧 41 3 2传输系统 滑码现象的减小措施 增大队列长度 时钟频率偏差尽可能小 42 3 3公共电话交换网的同步 数字通信网的同步问题 帧同步 传输时延 D n 125us 位同步 保证 fw fR 从而使滑码周期Ts 指定值 同步方式 准同步 特点 各交换局的时钟各自独立 主要依靠各交换局时钟的准确性 来保证同步 方式 使用频率稳定度很高的原子钟 这样不同交换机时钟信号间的误差将约等于原子钟的频稳度 约为1 10 11数量级 当队列的长度为256比特时 滑码发生的周期将为1000小时以上 优点 组网容易 易于扩充 相互间无依赖性 缺点 价格昂贵 设备的体积和功耗都较大 出于政治的考虑 各国电话交换网之间常采用准同步方式 43 3 3公共电话交换网的同步 主从同步 主局 选择一个交换局为主局 它采用高精度时钟 并可以通过专用的数字信道将定时时基送到从局 从局 其余 使自己的时钟与主局时钟同步 优缺点 结构简单 经济 但可靠性差 一旦主局时钟或链路故障 将临时靠自己的时钟工作 滑码周期会降低 互控方式 特点 本局时钟 其他各局时钟的平均值 优缺点 电路复杂 目前已很少使用 44 3 3公共电话交换网的同步 我国国内电话交换网的同步方式 特点 采用准同步与主从同步相结合的方式 对外准同步方式 对内主从同步方式 交换局的时钟根据它在公共电话交换网中的地位 分为四个等级 最高级为第二级A类 它置于一级和二级长途交换中心或国际局 其允许的最大频率偏移为5 10 10 天 第二级B类 为三级和四级长途交换中心的时钟 其允许的最大频率偏移为1 10 9 天 两类第二级时钟信号均由具有保持功能的 受铯原子钟控制或受同级时钟控制的 高稳定晶体振荡器产生 第三级 主要置于汇接局和端局 也由具有有保持的 受二级时钟控制或受同级时钟控制的 高稳定晶体振荡器产生 其允许的最大频率偏移为2 10 8 天 第四级时钟 它主要置于远端模块 数字终端设备 数字用户交换设备 为受第三级时钟控制的一般晶体时钟 45 模拟电话机功能 通过使用核心网络提供的基带模拟信号传输服务 来向用户提供各种电话通信服务 业务 组成 3 4用户终端 功能 提供以话音为主的通信服务 分类 模拟电话机 数字电话机 三类传真机 计算机 46 3 4用户终端 模拟电话机组成 应用部分组成 主要由送话器和受话器组成 功能 47 3 4用户终端 模拟电话机组成 信令转化组成 主要由叉簧 电铃和拨号器组成 叉簧 电话终端的听筒放在叉簧上 若用户拿起听筒 则叉簧抬起 叉簧的下降和抬起可以控制接口电路中J1的断开和闭合 从而产生摘机 挂机和应答信令 电铃 主要负责将交换机送的频率为20Hz 幅度为70V的铃流信号转化为能听得到的铃声 48 3 4用户终端 模拟电话机组成 信令转化组成 主要由叉簧 电铃和拨号器组成 拨号器 主要由一个数字键盘和拨号器电路组成 数字键盘 用户可以根据被叫号码依次按压数字键盘 拨号器 可以通过控制接口电路中的开关J2 或通过产生几个单频信号的组合 将各位数字通过接口电路发送给交换机 49 3 4用户终端 表3 1DTMF信号和数字间的关系 50 3 4用户终端 模拟电话机组成 混合电路功能 主要负责实现2 4线变换 即将送话器送来的模拟话音信号 转化为平衡信号 然后通过T R线发送给交换机 同时将交换机通过T R线发来的话音信号 提取并送给受话器 51 3 4用户终端 模拟电话机组成 混合电路功能 组成 发送和接收低通滤波器消侧音电路 侧音 送话器送出的信号经过发送滤波器后 一部分会通过T R线传送到交换机 而另一部分则会通过接收滤波器进入受话器 这部分信号通常被称为侧音 侧音信号会对交换机送来的 要接收的信号产生的干扰 52 3 4用户终端 混合电路功能 组成 发送和接收低通滤波器消侧音电路 侧音 原理 消侧音电路实际就是一个信号衰减相移器 它的输入端与发送端相连 发送信号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