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有引力定律练习题请认真做哈!一、选择题1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G,则在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所受引力为( )A. B. C. D.2将物体由赤道向两极移动( )A它的重力减小 B它随地球转动的向心力增大C它随地球转动的向心力减小D向心力方向、重力的方向都指向球心3宇航员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飞机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航员不受重力作用 B宇航员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宇航员只受重力的作用 D宇航员所受的重力产生向心加速度4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越大的卫星,它的A. 线速度越大 B. 向心加速度越大C. 角速度越大 D. 周期越大5设想把一物体放在某行星的中心位置,则此物体与该行星间的万有引力是(设行星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标准圆球)( )A零 B无穷大C无法确定 D无穷小6由于地球自转,则( )A地球上的物体除两极外都有相同的角速度B位于赤道地区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位于两极地区的大C物体的重量就是万有引力 D地球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地心7下列各组数据中,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日、地间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地间距离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的绕行速度和运动周 D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8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速度、卫星与地面间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质量越大,离地面越远,速度越小 B质量越大,离地面越远,速度越大C与质量无关,离地面越近,速度越大 D与质量无关,离地面越近,速度越小9.一物体在某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1/4在地球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此行星上后,此钟的分针走一整圈所经历的时间实际上是A1/4小时 B1/2小时 C2小时 D4小时10地球半径为R,距地心高为h有一颗同步卫星,有另一个半径为3R的星球,距该星球球心高度为3h处一颗同步卫星,它的周期为72h,则该星球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的比值为( )A1:9 B1:3 C9:1 D3:1二、填空题11已知地球半径约为,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_m。(结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2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恒量为G,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那么地球的平均密度的表达式为_。13如图6-5所示,一双星A、B,绕它们连线上的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周期为T,A、B间的距离为L,它们的线速度之比,试求两颗星的质量_,_。14在月球上以初速度自高h处水平抛出的小球,射程可达x远。已知月球半径为R,如果在月球上发射一颗月球的卫星,它在月球表面附近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是_。15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则距地面高为h的地方的重力加速度为_。三、解答题16(8分)在圆轨道上运动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球质量为M,求:(1)卫星运动速度大小的表达式?(2)卫星运动的周期是多少?17地球赤道上的某物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向心加速度为,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试问:(1)质量为1kg的物体在赤道上所受的引力为多少?(2)要使在赤道上的某物体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完全没有重力(完全失重),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应加快到实际角速度的多少倍万有引力定律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如图所示,地球表面上所有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按其作用效果分为重力和向心力,向心力使物体得以随地球一起绕地轴自转,所以说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重力和向心力三个力仍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由图可知,物体由赤道向两极移动时,万有引力大小不变,向心力减小,重力增加,当到达两极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物体的质量不变,我们也可分析出重力加速度由赤道到两极是逐渐增加的。3C、D宇航员随航天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定具有向心加速度,产生该向心加速度的力只能是重力,宇航员在航天飞机中能够处于悬浮状态,因此他除受到重力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本题联系实际考查宇航员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特点。若只从航天飞机考虑问题,认为宇航员可以相对航天飞机悬浮或静止,会误选A、B。4D5A解此题时易出现的错误思路是在计算物体与行星间的万有引力直接代入公式,r=0,解出F为无穷大。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对公式的适用条件认识不清,不分场合地套用公式。对于不可视作质点的物质间的万有引力计算,原则上是可以分成若干质点间的引力求解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物体间均存在着彼此作用的万有引力。而这一计算公式是利用质点间的引力计算的。物体位于行星的中心,显然此时行星不能再视为质点。所以求解两者间的万有引力需另辟蹊径。如图所示,将行星分成若干块关于球心对称的小块m、m,其中每一块均可被视作质点,显然m、m对球心处物体的万有引力可以彼此平衡掉。所以行星与物体间存在着万有引力,但这些力的合力为0。6A、B如图所示,地球绕轴OO自转,因此,地球上的物体除两极A=B外都有相同的角速度,A对。地球上的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圆轨道平面,垂直于地球的自转轴OO,因此它们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只有赤道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指向地心,如图,赤道上的Q点的向心力指向地心,P点的向心力指向N点,所以D错。同时,由,地球上每点作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不同,赤道上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大,越靠近两极轨道半径越小,随之向心加速度也小,因此B对。地球上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是万有引力,一是地球对它的支持力(重力的平衡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万有引力与重力有区别,只是向心力比万有引力小得多,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可认为它们大小相等。C错。7B、C万有引力常量作为已知条件,根据题中各选项给出的数据,可选用的公式有: 显然D不正确。由、两式可知,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T,日、地间距离为r,则能计算出太阳的质量,不能得出地球的质量,所以A不正确。由、两式可以算出地球质量,其中T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r为月地间距离,B正确。由式得出,代入式可得出地球质量,其中v、T分别表示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的绕行速度和运动周期,可见C正确。8C对人造地球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离地面越近,轨道半径r越小,速度越大,它们与质量无关,选C。9C10A 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与星球是相同的,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由、可知 二、填空题11提示:本题已知条件仅给出地球的半径,要求估算月球到地心的距离。因此,解题关键是必须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规律,自己先补充已知条件,利用变形公式求解。设地球的质量为M,月球的质量为m,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T,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所以有可知,将,将、代入,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12提示:由得地球密度13 提示:双星A、B的向心力是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则由、式得又由、式得,即,由、可知,即又,则 ,14提示: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做平抛运动,则对小球: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两式联立得卫星在月球表面附近环绕,因此其向心加速度等于g,得15提示:在地球表面有,即 16(1)(2)三、解答题17解:(1)使赤道上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与地面对物体支持力N的合力,即物体的重力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则N=mg把式代入式有(2)由向心力公式,代入式有向心力随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电焊实操考试题目及答案
- 污水管道抢修施工方案
- 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劳动合同及教学质量保证协议
- 石嘴山政府公开信息跨部门协同处理与协调合同
- 猪场土地承包及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合同
- 物业租赁合同附物业管理担保及服务协议
- 物业项目经理聘用合同范本(含风险控制与应对)
- 二手房交易补充协议签订流程及注意事项详解
- 精装公寓租赁合同及室内清洁保养服务协议
- 离异双方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监护权调整合同
-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美丽乡村建设课件
- 中频电疗法理疗(共60张PPT)精选
-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杭州医学院
- 黑底搭配大气企业宣传商业计划书商务通用PPT模板
- GB/T 17608-2006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 沪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地下停车库设计统一规定
- 综合实践课《绳结》教学设计
- 建筑装饰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 电子课件-《市场营销》-A45-2298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整理)ASME-B161.34规定的标准磅级阀门(常用材料)额定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