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Excel 2003及以上版本)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各离差平方和的关系如下:SSt = SSb + SSw (1)即:总离差平方和 = 组间离差平方和 + 组内离差平方和在进行方差分析时,有时所要分析的资料没有最初的原始数据,只有各组数据的统计量(可称之为“二级原始数据”或“原始统计量”):均值(i)、标准差(si)和样本含量(ni)。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直接计算总离差平方和(SSt),但可以利用上述统计量计算SSb和SSw,然后根据各平方和的关系得出SSt。在SPSS、SAS等统计软件中,无原始数据的方差分析需要通过编程实现,而在Excel中无需编程,可以直接利用相关函数及公式实现。下面以各组样本含量相等(ni = n)为例,说明在Excel中如何进行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图1 样例数据图1所示样例数据中的实验处理因素含有4个水平(甲乙丙丁),每个水平做5次重复实验(n = 5)。红色矩形框内的数据即所谓“原始统计量”。【方差】列(E2:E5)是由【标准差】列(C2:C5)平方后所得(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C22”并确认,然后利用填充柄向下拖放即可)。【方差】列是为方便后面的计算所设,并非必需,若熟悉Excel中的数组公式操作,则不必设置此列。方差分析前,在同一工作表A9:G13区域按照图2所示创建所谓“标准方差分析表”。图2 方差分析表下面介绍单因素方差分析的两种方法。方法一:通过组间及组内离差平方和进行方差分析1、计算组间离差平方和SSb当各组样本含量相等(ni = n)时,组间离差平方和为: (2)即:SSb = n 各组均值与总均值的离差平方和 其中n为各组样本含量,r为组数(因素水平数),i为第i组均值,t为总均值。本例 n = 5,r = 4。图3 计算组间离差平方和Excel中的DEVSQ函数可直接计算各数据点与其平均值偏差的平方和。如图3所示,在B11单元格输入下述公式即可得出SSb :=DEVSQ(B2:B5)*D2其中,B2:B5为图1中【均值】列的数据,D2为每组样本数n 。2、计算组内离差平方和SSw当各组样本含量相等(ni = n)时,组内离差平方和为: (3)即:SSw = (n 1) 各组方差之和其中Si2 为第i组方差,其他同式(2)。图4 计算组内离差平方和在B1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E2:E5)*(D2-1),如图4所示。其中,E2:E5为图1中【方差】列的数据。 如果未设置【方差】列(E2:E5),则需利用【标准差】列(C2:C5)计算组内平方和,操作如下。选定B12单元格,将光标置于公式编辑框内,输入以下公式:=SUM(C2:C52)*(D2-1)然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完成输入,结果如图5所示。此处需要注意:图5中公式编辑框内所显示的是数组公式,其首尾两端的大括号“”和“”不能手工输入,而要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自动生成,且按键时光标必须在公式编辑框内。图5 计算组内离差平方和(数组公式)3、计算总离差平方和SSt根据式(1),将组间及组内平方和相加,即在B1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B11:B12)4、计算自由度组间自由度:dfb = r 1组内自由度:dfw = r(n 1) = N r总自由度:dft = rn 1 = N 1在C11、C12和C13单元格分别输入下列公式:=COUNT(B2:B5)-1=SUM(D2:D5)-COUNT(B2:B5)=SUM(D2:D5)-15、计算均方(MS)将组间及组内离差平方和除以各自的自由度求出各自均方:组间均方: (4)组内均方: (5)在D11和D12单元格分别输入公式:=B11/C11=B12/C126、计算F值F值即组间与组内均方的比值: (6)在E11单元格输入公式:=D11/D127、计算P值Excel中的FDIST函数可根据F值以及相关自由度计算出所对应的P值,函数格式如下:FDIST(F值,分子自由度,分母自由度)在F11单元格输入公式:=FDIST(E11,C11,C12)得出P值后,即可对统计假设检验作出结论。8、计算F临界值(F crit)Excel中的FINV函数可用于计算F分布的临界值。函数格式如下:FINV(显著性水平,分子自由度,分母自由度)在G11单元格输入公式:=FINV(0.05,C11,C12)本例设置显著性水平为: = 0.05。至此,单因素方差分析已全部完成。上述过程看似复杂,但只要事先做好模板,实际操作只需几分钟即可搞定。方法二:直接计算组间及组内均方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借助F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因此计算F值及其对应P值是方差分析的核心操作。如式(6)所示,F = 组间均方/组内均方,只要计算出组间与组内均方,问题将迎刃而解。1、计算组间均方MSb根据前面的式(2)、(4)以及方差的定义可得: (7)其中,为各组(因素水平)的均值 i 相对于总均值 t 的方差。Excel中的VAR函数可用于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因此在本例中用以下公式即可直接计算出组间均方MSb:=VAR(B2:B5)*D2其中,B2:B5为图1中【均值】列的数据。2、计算组内均方MSw根据前面的式(3)、(5)以及方差的定义可得: (8)其中,为各组(因素水平)方差的平均值。在本例中用以下公式即可直接计算出组内均方MSw:=AVERAGE(E2:E5)其中,E2:E5为图1中【方差】列的数据。 如果未设置【方差】列(E2:E5),则需利用【标准差】列(C2:C5)计算组内均方,操作如下。将光标置于公式编辑框内,输入以下公式:= AVERAGE(C2:C52)然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定向训练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Section A 3c~4d 说课稿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旅游安全数据共享-洞察与解读
- 柔性包装技术-洞察与解读
- 2025低空经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设计指南与标准应用现状
- 低空经济行业报告2025:意识上传技术对无人机操控系统的安全影响研究
- 2025年低空经济无人机研发与创新生态建设报告
- 2025年中国修补布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智慧城市规划师综合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真题及参考答案
- 流延膜设备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专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结论+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 医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放射诊疗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平安网格测试题库及答案
- 重症胰腺炎课件教学
- 3.2营造清朗空间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烫伤急救课件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光的反射定律》听评课记录2
- 2025广东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标准)学生癫痫免责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