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ortheasternUniversity 洁净特殊钢生产工艺技术 姜周华东北大学2008年10月 莱钢 2008莱钢学术年会 目录 现代特殊钢生产的进步及发展趋势特殊钢的质量和生产特点特殊钢洁净度控制 轴承钢为例特殊钢连铸关键技术电渣生产特殊钢新技术 特殊钢与合金钢 1现代特殊钢生产的进步及发展趋势 1 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 八种类型 生产航天工具用合金钢 包括军工等特殊质量要求高的品种 的钢厂不锈钢板 带厂 太钢 宝钢不锈 张家港浦项 酒钢等 不锈钢型材 管线厂 长城 宝钢特钢 大钢等 轴承钢 弹簧钢和合金结构钢厂 东特 本钢 兴澄 大冶等 合金工具钢 高速工具钢和高强度钢厂精密合金厂合金钢线材及钢丝厂钢铁联合企业中兼产大型合金钢材的分公司 2 特钢增长方式 提升产业集中度在政府导向和市场配置下 目前已形成三大特钢企业集团 东北地区 东北特钢集团华东地区 宝钢集团宝钢特殊钢华东 中南地区 中信泰富兴澄 新冶钢 石钢集团 1现代特殊钢生产的进步及发展趋势 东北特殊钢集团 汽车工业用钢棒材 抚顺轴承钢棒线材 北满 大连工模具钢 抚顺和北满不锈钢棒线材 大连特种合金 抚顺和大连特殊钢精加工产品 剥皮磨光冷拉棒材钢丝 大连 北满 抚顺 大连 宝钢特钢 五钢公司 浦钢公司特钢分厂 上海钢研所的特钢长材 扁平材 二钢公司的金属制品 进行重组整合 不锈钢长型材合金钢棒材高合金钢型材合金板带 金属制品精密冷带特殊钢管银亮材 宝钢特钢 宝钢特钢 中信泰富 兴澄特钢 新冶钢集团 石钢 高合金钢品种高级汽车用钢轴承钢军工配套材料 中低合金钢品种轴承钢齿轮钢合金弹簧钢合金钢管坯 优质碳素钢汽车用钢 1现代特殊钢生产的进步及发展趋势 3 质量性能高级化 稳定化 品种多样化 制品化钢种 1000多个类型 板 带 管 线 棒 型钢质量 标准越来越严格 国外许多著名厂家均有更严格的内部标准制品化 满足用户需求 提高产品附加值 1现代特殊钢生产的进步及发展趋势 4 冶炼设备大型化 高功率化和自动化目前大多数新建电炉在50 150t之间 且均为UHP电炉 采用二级或三级计算控制冶炼工艺发生较大变化 电炉只作为熔化器 精炼任务移至炉外 现有小电炉5 30t通常用于合金钢 批量较高品种 而且往往后步工序采用特种熔炼设备 ESR VIM VAR等 5 转炉生产合金钢的比例增大转炉法特点 生产率高 钢中气体 杂质 特别是残余元素 含量低 有利于连铸机配合 生产成本低日本 美国 欧洲等许多国家转炉法生产的合金钢占转炉钢总产量的10 以上主要品种 电工硅钢 工业纯铁 合金钢 不锈钢等 转炉生产特殊钢已成为发展趋势 国外尤其是日本采用转炉流程生产特殊钢 DeS BOF LF VD RH CC石钢 鞍钢 包钢 武钢 BOF LF VD CC攀钢 本钢 兴澄 邢钢 BOF LF RH CC 转炉 精炼 大方坯特殊钢生产线 1现代特殊钢生产的进步及发展趋势 6 炉外精炼技术基本普及与UHP电炉 转炉配合实现全连铸生产 尤其是实现多炉连浇合金钢的质量显著改善 生产成本降低 例如轴承钢氧化物夹杂含量 合结钢的发纹 白点 层状断口减少 7 合金钢连铸比不断提高连铸有利于提高合金钢质量 提高生产率 降低成本由于钢水精炼 连铸机装备水平提高 使得极大部分合金钢均可实现全连铸大断面的大方坯合金钢连铸机已成为发展趋势 国内外部分大方坯炼钢连铸生产线 日本部分大方坯炼钢连铸生产线 1现代特殊钢生产的进步及发展趋势 8 后步工序 轧制 锻造 热处理 的技术不断完善1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已普遍用于高强度 高韧性钢板的生产2 直接淬火和控轧技术相结合正在成为调质型高强度钢的主要生产方法3 冷锻技术提高金属收得率 高性能高强度 高韧性 长寿命低成本低合金含量和低工艺成本高精度高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绿色化易于回收和利用 可持续发展 2特殊钢的质量和生产特点 2 1特殊钢的质量特点由于特殊钢大多用于比较重要的场合 因此对性能要求严格特殊钢质量涉及冶炼 铸造 加工 热处理等各个工序从冶金学观点看 就是如何保证成分和组织结构不同钢种 有不同的质量要求 也会出现不同的质量问题 2特殊钢的质量特点和生产特点 2特殊钢的质量特点和生产特点 2 2特殊钢的生产特点品种 规格多生产方法多电弧炉 转炉 平炉 感应炉 真空感应炉 电渣炉真空自耗炉 电子束炉等 目前以电弧炉为主 转炉成为电炉的主要竞争对手 特殊用途采用特殊熔炼设备普遍采用二次精炼工艺连铸技术例 轴承钢UHP电炉 炉外精炼 大方坯连铸复吹转炉 炉外精炼 大方坯连铸生产流程复杂 冶炼浇铸之后的加热 轧锻 热处理等后步工序多 需要专用的设备和生产线 3 特殊钢洁净度控制 以轴承钢为例 日本轴承钢的生产状况国内轴承钢生产企业工艺流程特殊钢转炉冶炼技术特殊钢转炉 电弧炉出钢关键技术低氧钢和夹杂物控制的精炼技术 3 1日本轴承钢的生产状况 轴承钢作为特殊钢中的高洁净钢种 其产品质量水平可以代表各厂的实际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 轴承钢的生产共同特点 1 1 设备大型化由于大容量的电炉或转炉提供初炼钢水 减少了钢水与耐火材料之间的接触 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 2 除渣为了冶炼出氧含量很低的轴承钢 必须把带有氧化反应的熔化过程与精炼过程分开进行 国外普遍采用无渣出钢 真空吸渣和换钢包除渣等技术 将氧化渣彻底扒除 3 铝脱氧如果只采用真空脱碳 脱氧 钢中的氧含量高达20ppm以上 因此为了提高钢的洁净度 必须在精炼前预先用铝沉淀脱氧 轴承钢的生产共同特点 2 4 长时间搅拌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长时间搅拌 促进夹杂物充分上浮 为了保证长时间搅拌 精炼炉必须具备加热功能 以补偿其温降 如果生产氧含量小于10ppm的轴承钢 至少搅拌30min以上 5 高碱度渣精炼一般将精炼渣碱度控制在4 6之间 6 连铸由于轴承钢的碳含量高 生产的铸坯容易产生偏析 缩孔和裂纹等缺陷 加之轴承钢对非金属夹杂物和碳化物的要求严格 所以轴承钢的连铸较为困难 采用M EMS F EMS和轻压下技术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日本神户 采用高炉铁水预处理 氧化顶吹转炉 排渣 钢包精炼 带电磁搅拌 真空脱气 二流连铸进行轴承钢的生产 其钢中氧含量达到4ppm 钛含量达到7ppm 超纯净钢的疲劳寿命比普通材提高几倍 川崎制铁 铁水预处理脱磷后 通过转炉顶底复合吹炼 把终点碳控制在0 9 采用挡渣出钢技术尽量使渣不流入钢包中 在钢包内添加渣料 吹入氩气进行强搅拌 再在RH炉中进行大循环量的脱气 使非金属夹杂物充分上浮 提高钢的洁净度 然后实施密封连铸 铸出400 560mm断面的铸坯 日本山阳 高功率电炉初炼 90 150吨 EBT出钢 LF RH CC IC 立式连铸坯断面尺寸为370mm 470mm 均热 初轧机开坯 钢坯清理 行星轧机 连轧精轧 无损在线检测 连续炉球化退火 检验入库 采用SNRP SanyoNewRefiningProcess 工艺生产轴承钢中T O 5ppm 钢中氧化物夹杂达到11 m以下 其接触疲劳寿命比普通轴承钢的寿命大幅度的提高 SNRP超纯净轴承钢生产工艺特点 1 EBT出钢 防止炉内氧化渣进入钢包中 2 LF精炼大于45分钟 采用高碱度 CaO SiO2 4 5 最高7 2 低氧化性 TFe为0 3 0 6 精炼渣及铝脱氧 底部双透气砖的吹氩气搅拌 100 125W t 强化脱氧 脱硫 去除夹杂效果 3 RH在66 7Pa下处理20 30min 甚至大于40min 进一步脱氧 脱氢 脱氮及去除夹杂 完成成分微调 酸溶铝经LF RH后在0 015 以上 4 全封闭连铸 防止大气污染 如中间包吹氮或吹氩保护 使包内气氛中氧含量小于0 1 并采用长水口保护浇注 5 采用结晶器液面控制及电磁搅拌技术 改善铸坯组织和质量 使用该工艺 全氧5ppm 连铸材比模铸材平均可降低2 6ppm 连铸钢和模铸钢的B类夹杂物的级别分别是0 06和0 4级 前者为后者1 7 D类夹杂物分别为0 06和0 8级 前者为后者的1 13 钛含量多在20ppm以下 日本大同特殊钢 大同知多工厂开发出MRAC SSS Multi functionRefining AdvancedCasting SpecialSolution Soaking 工艺生产超高纯净轴承钢 利用MRAC SSS工艺生产的轴承钢达到如下水平 T O 5ppm 可以低到3 4ppm Ti 5ppm N 30ppm 并且可以得到极细小的氧化物夹杂和Ti的夹杂物 采用MARC工艺后 钢中未发现大于7 5 m的Al2O3氧化物夹杂 并且钢中几乎不存在CaO Al2O3系夹杂物 钢中Ti的夹杂物含量也很少 并且很细小 采用新工艺生产的轴承钢的疲劳寿命比传统的精炼工艺生产的轴承钢寿命可提高25 以上 大同特殊钢工艺特点 1 使钢液实现低 O 化电炉出钢时去除100 氧化渣 LF炉用CaO CaF2造渣 并用Al终脱氧 然后在RH炉中采用非常高的真空度 并进行长时间脱气处理 实现低 O 的目的 严格控制钢水再氧化 在整个浇铸阶段实现保护 在全封闭的中间包中进行连铸 通过低 O 化工艺和保护性浇铸达到T O 5ppm 2 促进夹杂物上浮精炼时在RH炉中通过确保循环时间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分离 在连铸过程中通过中间包内配备合适的堰坝促进夹杂物上浮分离 再釆用立弯式连铸机 圆形结晶器内的电磁搅拌以及适当的铸造速度 即可以使夹杂物在结晶器内上浮分离 3 减少Ti系夹杂物严格选用低Ti含量的废钢及炉料 电炉炼钢时在氧化期想法把Ti作为TiO2氧化物去除钢中的Ti 在LF炉中采用适当的炉渣组成进行脱Ti 降低钢中 N 含量很重要的 在LF炉彻底去除钢中的 S 和 O 有利于去除 N 在RH炉中充分保证搅拌时间和脱氧时间有利于脱 N 反应 确保钢中 N 达到30ppm以下 由于钢中Ti和N的含量的降低 保证了钢中具有低含量的钛的夹杂物 爱知钢厂 80tEAF VSC 真空除渣 LF RH CC特点是在强化脱氧的过程中 强化脱磷 脱硫和精炼操作 酸溶铝含量达到0 03 其技术关键是在初炼 精炼过程中尽量降低钢中氧含量并在连铸中放置钢液的二次氧化 在EAF电炉上进行喷粉脱磷操作 使初炼炉钢水 P 50ppm 在LF中 采用高碱度炉渣 炉渣碱度 CaO MgO SiO2 2 85 要求 TFe MnO 0 8 采用双透气砖吹氩气 氩气流量为600 1000l min 搅拌功率100 200W t 当脱硫要求高时 从钢水顶部适量喷吹85 CaO 15 CaF2渣料 使钢水硫含量迅速降至10ppm 依靠RH真空脱气和进一步脱氧 而后重复在LF炉中的处理 进一步去除大颗粒夹杂和进行温度 成分调整 连铸采用低温 低速浇注 防止来自大气和耐火材料的二次氧化 通过低硫和磷含量 S 0 002 P 0 01 减少铸坯的宏观偏析和硫化物含量 采用上述工艺后 该厂的轴承钢全氧含量 7ppm 3 2国内轴承钢生产企业工艺流程 兴澄特钢 370 470mm BOF LF RH CC兴澄特钢 轴承钢T O平均7ppm Ti 35ppm 350 470 3 3特殊钢转炉冶炼技术 合理的成渣路线 保证在终点低氧位条件下高效脱磷高碳低终点低氧位控制技术动态控制模型合理的复吹工艺 转炉冶炼与钢水洁净度 复吹效果与碳氧浓度积转炉终点控制与钢水氧含量钢水氧含量与钢水洁净度转炉下渣与钢水洁净度出钢脱氧合金化与钢水洁净度辅助材料 渣料 增碳剂 与钢水质量 转炉终点 C O 0 0022 0 0028 平均0 0025 若终点 C 0 1 终点 O 低于250ppm 则脱氧剂用量少 生成的夹杂物总量也明显减少 2Al 3 O Al2O35448102A150 O B若 O 500ppm A 84 38kg B 159 38kg若 O 250ppm A 42 19kg B 79 69kg因此 采用高碳低氧位出钢控制技术轴承钢终点 C 0 1 探索 C 0 1 0 3 高碳出钢技术 转炉终点碳控制 终点C O关系 保证钢包周转和烘烤时间 确保红包出钢 不低于1000 目标 1200 钢包无残钢 残渣底吹氩透气性良好添加优质引流沙 确保自开率 3 3特殊钢转炉 电弧炉出钢关键技术 钢包准备 对转炉 电炉出钢下渣进行严格控制 出钢加入改质剂 实施炉渣强改质1 确保下渣量 50mm2 采用出钢改质剂工艺 加入量5kg 10kg t 改质目标 碱度 CaO SiO2 4 FeO MnO 2 使钢包顶渣接近白渣或灰白渣 获得流动性好的顶渣状态3 出钢全程底吹氩出钢增碳 脱氧合金化技术进行开发注意合金渣料加入时机和顺序 使用低氮增碳剂 3 3特殊钢转炉 电弧炉出钢关键技术 优化出钢过程工艺技术 3 4低氧钢和夹杂物控制的精炼技术 高效炉外精炼技术 LF和RH 脱氧技术及脱氧制度炉渣精炼技术夹杂物控制及变性处理技术 包括真空下混合或吹氩搅拌促进夹杂物上浮技术 对几种典型轴承钢精炼渣系的计算分析 轴承钢精炼渣系的成分几个主要结构单元的作用浓度 工艺制定 造渣制度确定 精炼渣对脱氧的影响比较 铝沉淀脱氧在还原性条件下 可将铝脱氧反应写成下式 2 Al 3 O Al2O3 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函数 当温度和钢水中酸溶铝含量确定时 反应平衡时钢水中溶解氧含量还与渣中Al2O3活度有关 从热力学的角度讲 Al2O3活度越小 越有利于降低钢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日本山阳渣系的Al2O3活度值最小 而东大渣系最大 因此 山阳渣系最有利于降低钢中的溶解氧 因此 从热力学上考虑 进行炉渣选取应注意在满足其它要求的同时 似乎应尽量选择低 Al2O3 作用浓度的渣系 工艺制定 造渣制度确定 精炼渣对脱氧的影响比较 炉渣中的二氧化硅被钢中铝还原的反应为 4 Al 3 SiO2 2 Al2O3 3 Si G 668590 113 469T J mol应用上式 在1823K条件下 分别将A厂 B厂 山阳以及东北大学建议的炉渣组元作用浓度带入可得 钢中的酸溶铝 Al S不会还原渣中的 SiO2 这时 SiO2 不会成为供氧源 工艺制定 造渣制度确定 点状夹杂的控制能力 钢水真空精炼过程中 炉渣中的CaO被钢中碳还原的反应为 CaO C Ca CO g G1 G10 RTlnK 0其中 工艺制定 造渣制度确定 在pCO 100Pa条件下 温度分别为1873K 1823K和1773K时 钢中a Ca 和a CaO 之间的关系为 影响钢水中的碳还原炉渣中 CaO 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炉渣中 CaO 的活度 随着温度和炉渣中的 CaO 活度的升高 钢水中钙含量增加 从而增加了点状夹杂的生成可能性 工艺制定 造渣制度确定 点状夹杂的控制能力 另外 钙在钢中的溶解度非常低 而蒸汽压很高 会出现如下的反应 Ca Ca g 反应平衡时有 虽然本项目采用高碱度精炼渣 但真空精炼后 控制钢中 Ca 10ppm 则仍可有效控制钢中点状夹杂物 精炼渣系选择 工艺制定 造渣制度确定 东北大学建议某厂渣系控制范围 东北大学建议某厂渣系使用结果 精炼渣系选择 工艺制定 造渣制度确定 东北大学建议某厂渣系使用结果 轴承钢中Ti的行为在钢中 O 10 5 10 6 轴承钢中就会有TiN生成 因此 必须严格控制钢中的 Ti 和 N 含量 如果在炼钢过程钢液中溶解的钛 氮含量较高时 有可能形成固态氮化钛 同时也可能生成钛的氧化物和碳化物 通过热力学计算可以判断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钛的化合物的生成类型 轴承钢中Ti的行为控制 工艺制定 成分控制 资料报道 氮化钛析出温度 logK log Ti N 16189 T 4 72 若能在降低钛含量的同时 降低氮含量 则可降低氮化钛的析出温度 氮化钛的析出倾向将随之减少 轴承钢中Ti的行为控制 国内外厂家轴承钢中钛含量 通过对冶炼过程Ti的热力学计算可知 1 要实现脱钛 应尽可能在高氧位时加入含钛合金 在转炉内或出钢前期2 为获得低钛轴承钢 应控制转炉下渣量小于5kg t钢3 采用低钛铁合金 工艺制定 成分控制 搅拌强度及时间 LF加热阶段 30 50W t脱硫期间 300 500W t合金化后 100 200W t搅拌3min软吹期间 30 50W t搅拌时间 15min 搅拌能为 28 5Q W Tlog 1 Z 148 式中 搅拌能 W t W 装入量 t Q 底吹氩气流量 m3 min Z 熔池钢液深度 cm 均匀混合时间 K 0 4 工艺制定 吹氩制度 高效炉外精炼工艺技术 搅拌制度 4特殊钢连铸关键技术 与普钢连铸相比 特殊钢连铸起步较晚 由于特殊钢质量要求严格 而且成分复杂 高温下物理性能特殊 在连铸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铸坯质量问题 4 1中间包冶金技术研究 通过水模实验和数模计算提出合理的中间包结构 提高中间包内的钢水平均停留时间和夹杂物去除率 采用高效精炼效果的中间包覆盖渣 良好的中间包的特征容量大 结构合理足够的停留时间最小的死区利于夹杂物上浮和去除最小的卷渣几率高效的中间包覆盖渣 4 1中间包冶金技术研究 中间包结构 形状 多种类型中间包 H型中间包 中间包控流装置 挡渣堰坝湍流控制器过滤器气幕挡墙 中间包安装过滤器去除夹杂物技术 以耐火材料制成的多孔过滤板 钢液流过时夹杂被孔壁吸附过滤掉 MgO Al2O3及ZrO2粉末填塞过滤层 使钢中Al2O3夹杂降低20 70 4 1中间包冶金技术研究 4 1中间包冶金技术研究 中间包物理模拟及数学模拟 物理模拟 数学模拟 浸入式水口吹气效果 4 1中间包冶金技术研究 中间包旋转磁场去除夹杂物技术日本川崎钢铁公司将该技术用于生产优质不锈钢等钢种 将一个半圆形的旋转磁场发生器 放置在中间包周围 在旋转磁场作用下 钢水将随着磁场旋转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由于钢水中的夹杂物密度低于钢液 从而向钢包中心区域聚集 并碰撞长大上浮去除 4 1中间包冶金技术研究 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技术中间包感应加热技术中间包电渣加热技术 4 2凝固数学模型 大方坯连铸与小方坯相比 中心部位的冷却效果不明显 凝固时间长 而且铸坯凝固变形量大 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大 凝固数学模型的研究有利于大方坯凝固过程的特点 同时可以为末端电磁搅拌和动态轻压下提供依据 还可研究其它工艺参数 如浇注温度 拉速 冷却制度对铸坯凝固的影响规律 结晶器内现象 1 液相区2 两相区3 固相区40Cr钢铸坯凝固界面推进情况GCr15钢铸坯凝固界面推进情况 凝固数学模型计算结果 M EMS 消除过热 促进等轴晶凝固 改进表面质量 S EMS 改善晶粒尺寸F EMS 减轻偏析最终等级 改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 可采用多级组合的电磁搅拌技术 4 3电磁搅拌技术 4 4连铸轻压技术 工艺原理 在连铸坯凝固过程中 对铸坯施加外力 补偿凝固收缩并破碎已经形成的 晶桥 使得铸坯内的钢水可以自由地进行流动 最大程度地减少中心偏析和疏松 辊式轻压下的发展历程 动态轻压下 在浇铸过程中跟踪凝固终点 随凝固终点的变化调整辊缝及辊缝收缩程度 特点 可控性强 比较灵活 可远距离调整辊缝和辊缝收缩 能跟踪凝固末端实施压下 压下范围大 但调控误差大 技术要求高 国外相关厂家轻压下技术在高碳钢大方坯连铸中的应用情况 部分厂家轻压下方坯连铸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国内厂家大方坯轻压下技术应用情况 板坯轻压下 梅钢 济钢 本钢 宝钢 包钢等 动态轻压下的关键技术 压下模型 压下量 压下速率 压下区间 凝固模型 热跟踪模型 二冷控制系统等其它控制系统 只有这几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 才能跟踪动态变化的压下位置 迅速自动调整辊缝以实施轻压下 轻压下位置的确定 从fs 0到fs 1处 钢液的杂质元素含量逐渐增多 q2区 固液相均可流动 凝固收缩可以通过左端非浓化钢液的流动来补偿 流动不会造成中心偏析的形成 可均匀该区内的溶质分布 q1区 相邻柱状晶的二次晶开始并完成相互联结 凝固收缩导致富集杂质元素钢液的集中 促进中心偏析 p区 相邻柱状晶完全连接到一起 阻碍了柱状晶间隙中残留钢液的流动 残余浓缩钢液被枝晶网封闭起来 凝固收缩得不到钢液的补充 易形成疏松 凝固末端两相区示意图 结合实际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 设定压下区间 0 fs 1 轻压下位置数据举例 轻压下主要工艺参数 压下率 进行压下时的要求 0 0 铸坯内部产生裂纹的临界应变 轻压下主要工艺参数 压下速率 最大压下速率 最大压下速率引起的形变不能超过钢的某一临界值 防止产生裂纹 综合考虑冷却条件 段面及铸机设备等条件确定 轻压下主要工艺参数 总压下量 总压下量大小必须满足的条件 减少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 避免铸坯产生内裂 不能影响铸机扇形段机架结构的完整性 不能对支撑辊的疲劳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轻压下系统控制流程 拉速过热度铸坯尺寸结晶器 二冷各回路冷却条件钢种牌号 动态控制模型 温度场液芯长度 凝固终点位置 压下区起始 终点fs对应位置 热 机械应力应变模型 压下位置设定总压下量压下速率 控制系统 连铸机 5电渣重熔新技术 BorysE Paton院士 5 1电渣重熔的起源 B E Paton B I Medovar 1952 firstESRingotatPWI ESR 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1952 1958 实验室研究1958 在前苏联和中国工业化1963 开始在西方国家工业化1967 召开第一国际会议1970 1980 在全世界推广应用1980 1990 保护气氛和加压电渣炉1990 稳定发展期2000 ESRLM ESRR ESCC 电渣连铸 生产效率低 熔化速度低 单件生产 成本高电耗高 1400 1700kWh t氟的污染 传统渣系中含70 CaF2产品洁净度低 大气下重熔 元素易氧化 气体含量高大钢锭凝固偏析严重 凝固控制不能定量化特大型板坯电渣重熔技术不过关 尤其是我国 5 2传统电渣重熔不足 技术路线 5 3电渣连铸 ESCC 生产效率 传统ESR 熔池深度与电极熔化速度成正比 为保证钢锭结晶质量 熔化速度与锭直径之比不超过1 ESCC 将熔化和结晶的热过程分离 使熔化速度与金属熔池深度几乎不相关 将连铸思想引入电渣过程 5 3电渣连铸 理论分析 渣池及铸锭中的温度场分布 传统ESR ESCC 5 3电渣连铸 实验室研究 电渣连铸实验装置 东北大学 电渣连铸坯的低倍组织 Macrographontransversalsection Macrographonlongitudinalsection 5 3电渣连铸 工业应用 世界最大断面的电渣连铸设备 兴澄特钢公司 5 3电渣连铸 产品 300 340mm合金钢方坯 600 6000mm合金钢圆坯 世界最大断面的电渣连铸坯 兴澄特钢 电渣连铸技术的不断完善 5 3电渣连铸 流程的变革 意义 新流程 实现电渣生产高级特殊钢的连续化 高效化和低成本化 传统流程 钢锭单件生产效率低 成材率低 电耗高 5 4液态电渣浇铸技术ESR 电渣 CC 连铸 STRUCTUREANDSHAPEOFMETALPOOLTYPICALFORVAR STANDARDESRANDESRTC simulation VAR ASR ESR ESRTC LM ESRLM ESRLMofM1withtriplemeltrate 电渣连铸空心管坯 ESRLMHollowsofHASTELLOYG 50 ESSLMcompositebilletofHSSroll MacrostructureofESSLMHSSRollbillet x100 Core Cladlayer TransitionzoneatHSSroll 复合轧辊的生产工艺路线 5 5大型扁锭电渣重熔技术 1 电渣重熔特厚板的合理性 连铸坯无法满足厚度的需要模铸扁锭虽然能够满足厚度的要求 但其凝固质量差 无法满足高质量厚板的要求即使一般质量要求的特厚板 对于全连铸生产企业 单独建设模铸生产线 由于产量低 也不经济电渣重熔生产特厚板 由于产品质量好 成材率高 其生产成本也不高 成材率提高的费用几乎可以抵消电渣的生产费用 电渣锭的成分均匀 组织致密 可以允许更小的加工压缩比电渣炉的投资小 2 电渣板坯生产工艺流程 转炉 电炉 冶炼 炉外精炼 连铸板坯 送电渣车间 清理 切割 电极焊接 渣料称量 烘烤 化渣设备化渣 电渣重熔 电渣板坯 表面清理 板坯喷丸 包铁皮 板坯加热 轧制 扣罩 热处理 检验 入库 3 国外现状 世界上最大的板坯电渣炉是俄罗斯双极串联70t板坯电渣炉 乌克兰双极串联电渣焊可焊接直径3m的铸件 焊缝纵向截面可达10m2 英国钢铁公司建立了50t三相板坯电渣炉 变压器容量9000KV A 可生产断面为480 1500 640 3200mm的板坯 1974年德国蒂森公司建立了50t单电极 抬结晶器式电渣炉 变压器容量4680KV A 可生产断面为650 1320mm 最大锭重为30t 的板坯 1974年底日本新日铁八幡厂建立了40t双极串联 抬结晶器式板坯电渣炉 变压器容量5630KV A 可生产断面为300 1900mm 510 1900mm 510 2400mm的板坯 美国卢肯斯钢铁公司建立了30t板坯电渣炉 变压器容量6000KV A 可生产断面为760 2000mm的板坯 蒂森公司生产的电渣扁锭 德国ALD公司为德国蒂森公司建立的50t单电极 抬结晶器式电渣炉 变压器4680KV A 三相交流经变频后变成低频 0 10Hz 供电 可生产断面为650 132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552-3:2015+AMD1:2020+AMD2:2025 CSV EN Household refrigerating appliances - Characteristic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3: Energy consumption and volume
- 重庆股票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的色散》分层作业练习题
- 重庆小面培训课件
- 图文转换分析(知识清单)-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
- 中建三局安装公司(智慧事业部)工艺标准库-电气篇试行版
- 重庆二造培训课件
- 重庆一日游课件
- 《学位论文写作》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翻译理论与实践2》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GB/T 9634.8-2018铁氧体磁心表面缺陷极限导则第8部分:PQ型磁心
- GB/T 19355.1-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1部分:设计与防腐蚀的基本原则
- GB/T 18358-2001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标准
- 《计算机网络(第5版)》英文版教学课件
-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讲解课件
- 外科学课件-肺癌
- 中移全通系统集成业务能力简介
- 梁若瑜著-十二宫六七二象书增注版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教学精品ppt
- 数控机床概述课件
- 电路板维修培训教材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