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湘教版.docx_第1页
高中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湘教版.docx_第2页
高中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湘教版.docx_第3页
高中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湘教版.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环境问题(答题时间:30分钟)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 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 B. 森林锐减C. 土地荒漠化 D. 矿产资源枯竭2. 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 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 B. 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 农作侵入牧区 D. 土地生产力下降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中,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以下是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35题。*3. 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 用水增加 耕地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入境水流减少B. 耕地减少 用水增加 入境水流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C. 入境水流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用水增加 耕地减少D. 地下水位下降 入境水流减少 耕地减少 用水增加*4. 关于山地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说明森林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B. 生态系统恶化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C. 山区径流量减少,径流速度降低D. 山区径流量减少,泥沙含量降低5. 下列促使绿洲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B. 营造防护林带C. 打坝建库D. 改进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不同的地区,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情况不一样,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区域特点。据此回答68题。*6. 广东沿岸出现赤潮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核电站排出的废物B. 沿海江河注入大量的污水C. 全球气候变暖D. 经济发展速度太快*7. 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以粮为纲,有粮不慌退耕还林还草 人口众多并快速增长大量挖采中药材A. B. C. D. 8. 藏北高原上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 土地荒芜导致荒漠化加剧B. 植被破坏减弱使水土流失减轻C. 藏羚羊尸体腐烂而污染大气D. 生态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9.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1)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2)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3)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4)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治理的措施是_。10. 下图为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资(能)源消耗的历史与现状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的发展,环境中资源、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急剧上升,将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请你列出三种严重的环境问题。(2)根据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与现状,请你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1. C2. B 解析:本题组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由该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可得出这样的推论: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扩大耕地面积农作侵入牧区牧场超载、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加剧。其根本原因是由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快造成的。3. B 解析:根据关联图中“出山口径流减少”可知丙为“入境水流减少”,丁为“地下水位下降”,综合分析甲为“耕地减少”,乙为“用水增加”。4. B 解析:过程说明了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破坏,山区径流量减少,但流速增大,流水含沙量增加;由于人口增长,为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而对土地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破坏地表植被,从而导致环境恶化。5. C 解析:打坝建库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而采取的工程措施。6. B 解析:广东沿海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加工工业发展迅速,人口剧增,沿海江河排放大量富含氮、磷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7. D 解析: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加,导致过度开垦、破坏植被,而是良性行为。8. D 解析:作为藏北高原的重要生物种群,藏羚羊应当得到保护,因为它是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9. (1)过度垦殖,植被破坏严重“三北”防护林(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3)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空气湿度大,易形成酸雨(4)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植树种草解析:不同地区环境问题不同。沙漠化的形成,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作用强烈;人为原因是人类破坏植被。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人类活动大量排放酸性气体。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夏季多暴雨;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10. (1)氟氯烃排出量逐年增加,导致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加,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二氧化碳排出量逐年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淡水消耗量逐年增加,导致水资源紧张或局部地区出现水资源枯竭。(2)大力植树造林;研究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研制无氟冰箱,减少氟氯烃的排放量;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解析:(1)从题中提炼信息,抓住关键词“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