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实践案例.doc_第1页
☆一堂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实践案例.doc_第2页
☆一堂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实践案例.doc_第3页
☆一堂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实践案例.doc_第4页
☆一堂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实践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堂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实践案例曹杨二中附属学校 张琼一 背景秋天这个季节是个迷人的季节,它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是个丰收的季节,五颜六色的季节,忙碌的季节,开心的季节,舒服的季节,诱人的季节所以从古至今许多文人用儿歌、诗歌、散文等不同形式赞美秋天,歌颂秋天。而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课本中,就有好几篇关于秋天的文章,例如:26燕子南飞、30四季歌、44重阳节、45秋天到、46风姑娘送信、47国庆节的晚上、说话课找秋天,这些课文内容与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中第二单元拥抱秋天相呼应,而这一单元上的时间正逢秋天,所以许多学生已经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秋天的脚步,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二 主题根据以上这些情况,我认为一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中迷人的金秋这一课可以和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互相整合。语文学科中的课文内容为品德与社会课提供了有关秋天的丰富的知识信息,而语文课的课件又能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这种学科与学科相互整合的教学策略起到了很好的资源共享的效果,还能以点带面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一种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使课文内容与课外内容融会贯通,丰富了学生的视眼,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样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就会不断增加。所以我认为这种策略能为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提供一种有效的课堂模式。三 教学流程图1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哪四个?2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3请你们把了解的内容相互交流一下。谈话引入:天气:1 秋高气爽,气候怡人2 一场秋雨一场凉3 穿毛衣盖被子4 白天变短黑夜变长5 早晚凉,中午暖植物:1 树叶有各种颜色2 落叶3 小草变黄4 菊花开桂花香动物:1 候鸟搬家2 冬眠3 准备过冬找食先小组交流再大组交流水果:1 苹果大又红2 柿子红又甜3 石榴个头大4 甘蔗节节高5 橘子酸又甜6 葡萄紫又圆活动:1 国庆节2 重阳节3 中秋节4 秋游5 上海旅游节6 上海国际艺术节庄稼:1 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2 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3 白菜一片绿油油4 又青又红是辣椒5 玉米香,小麦黄 学生把交流的内容以贴贴画画的方式贴在墙壁上 贴贴画画在音乐声中学生自由参观其他小组的作品参观作品谈谈体会学生参观好作品后说说“在你心目中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总结让学生去观察其他三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四 片段情景描述片段一:师: 秋天的天气是哪一小组交流的?好请你来说一说。生1:秋天是个舒服的季节,她不像夏天那样热,也不像冬天那样冷。我找到一个好词形容秋天的,这个词语就是“秋高气爽”。生2:我奶奶告诉我一句谚语形容秋天的天气,这句谚语是:一场秋雨一场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到了秋天,下一场秋雨天气就开始转凉。生3:我妈妈和我从网上找到一篇关于秋天天气的文章,妈妈告诉我,到了秋天,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夏天7:00天还没黑,秋天5:30天就开始黑了。生4:到了秋天我们小朋友开始穿毛衣,盖被子了。生5:我记录了秋天一天的温度:早上15度,中午24度,晚上15度。我发现秋天中午温度升高,早晚比较凉快,我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可以多加一件衣服。解读:学生在交流秋天的天气时,从一些描写秋天的文章入手,找了一些描写秋天天气的好词好句,例如:秋高气爽,气候怡人,一场秋雨一场凉,舒服,不冷不热,这些词语的积累,让他们很直观的体会到秋天的天气特征,相信在品德与社会这堂上积累的这些词语,对他们今后的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片段二:师: 在这么个舒服的季节里植物发生哪些变化呢?请你们这组交流一下。生1:我从秋天到这首儿歌中知道秋天树叶都变黄了,从树上一片一片落下来,像许多蝴蝶一样,很美丽。生2:我有补充,我们学过的四季歌中介绍到,不是所有的叶子到了秋天变成黄色的,枫树的叶子是变成红色的,还有些树叶还是绿的。师: 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些一年四季叶子都是绿的树,我们把它称为“常青树”。生3:在月月都有花这首儿歌中,我知道秋天开得花有:菊花,桂花,芙蓉花。师: 老师这就带你们去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放录象)师: 还有哪些植物发生了变化?生4:还有小草都变黄了,看上去像一块黄色的地毯。 解读: 以上这些有关秋天植物变化的信息都是从语文课本中获得的,这种知识之间的迁移能训练学生思维,让他们学会: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另外,这种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很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因为这些信息就是他们学过的知识。 片段三:师: 农民除了忙着摘水果外,还忙着干什么呀?我们一起到庄稼地和蔬菜地瞧一瞧。 ( 出示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第一学期说话课找秋天的课件)生:边看课件边背45秋天到 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 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稻子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 秋天到,秋天到,地里蔬菜长得好。 茄子穿紫袍,冬瓜披白纱,白菜一片绿油油,又青又红是辣椒。 解读:这个环节很好地把语文课的课件运用到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中去,我们知道好的教学课件能为一堂课锦上添花,但是做课件却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而一份课件能被许多教师使用,或者能被其他学科使用的话,这就无形地提高了这份课件的价值。这样教师就避免了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做课件上,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五 反思这堂课我用了学科之间相互整合的教学策略把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与品德与社会课融会贯通在一起,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还借助了语文课的教学课件,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上完这堂课后我觉得这种教学策略能帮助我完成我原先制定的教学目标,因为学生从语文教学中的儿歌,诗歌,短文的内容中获得了秋天一系列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他们从6个方面了解了秋天这个季节的特征。在获得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仔细观察的习惯,探究的意识。这种尝试让我体会到学科之间互相整合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使不同学科的知识叠加在一起,还起到了资源共享的作用。所以用好这种教学策略能增强上课的实效性,学生也能把课堂的知识和课外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不过上课的教学策略是多种多样的,用得恰当能为教学锦上添花,用得不恰当的话却会画蛇添足。因此学科之间的整合这种教学策略也有它的局限性。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去探究一下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和哪些学科的知识互相整合,起到知识叠加的效果。如果没有的话,不可牵强,可以换另外一种教学策略,帮助自己完成教学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