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用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再生开发新型建筑包装材料的.doc_第1页
关于利用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再生开发新型建筑包装材料的.doc_第2页
关于利用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再生开发新型建筑包装材料的.doc_第3页
关于利用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再生开发新型建筑包装材料的.doc_第4页
关于利用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再生开发新型建筑包装材料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利用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再生开发新型建筑包装材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对城市生活垃圾及其废弃物进行开发利用、再生循环,是一个环保、经济型新兴产业。这一产业的开发,既不脱离公司主业、增强发展后劲,又能使城市垃圾由“被动的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的减量化、无毒化、资源化运作,并能依托这些废旧资源,生产各种包装用纸和其它建筑、工艺系列产品。同时,还可以减少政府投入,减少填埋空间,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是实现生态、效率、经济和环境四个效益的有效举措。在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的城市建设至今仍不同程度地遭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制约。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尽管政府投巨资购买了环卫设备、运输工具及填埋场地,基本上建起了一个从源头产生到清运填埋的管理系统。可是,由于市民的环卫意识较差,我市主要街道和居民生活区乱扔、乱倒、乱堆、乱放垃圾的行为随处可见。这些生活垃圾,经过积水浸腐、烈日烘烤,给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严重地影响了我市的市容市貌,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基 本 状 况据有关部门统计,都市里每人每天生产约2公斤生活垃圾。按这个数字计算,我市每天日产生活垃圾约700余吨,再加上城市建设垃圾和生产垃圾,总数不低于2000吨。而这些垃圾,除了“拾荒者”卖掉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被运往河北外,其它绝大部分均被填埋。以每填埋一吨生活垃圾占地3立方米计算,填埋2000吨生活垃圾就需占地空间6000立方米。一天占用6000立方米,一年就是219万立方米。费力、占地、耗资不说,还会引发地下水和土壤的“二次污染”。项 目 优 势城市垃圾,是城市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被抛弃的废杂物。由于我市的生活垃圾还达不到密闭化管理的程度,所以,由此而引发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给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现在处理废弃物的方法大多是填埋,随着垃圾废弃物数量的增加,废弃物的处理费用也不断上升。早在十多年之前,国家计委、财政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就下发了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目前,许多城市已把城市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工作推向了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如青岛市,从1999年起,就开始实施城市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程,并针对“填埋占地较多、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向“分类收集、再生利用”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城市生活垃圾在构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完全可以走“处理减量化、焚烧无毒化、回收资源化”之路。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破冰而行,将污染城市环境的最大杀手固体垃圾作为“资源宝藏”再生利用,当作“循环经济”加以重视,那么,它就可以成为阳泉的“特色经济”,造福后代的“投资热点”,同时还能增加税收,安置大量的就业人员。发 展 前 景就各种废纸张、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而言,在“再生利用”之前是城市垃圾,一旦开发利用,它就可以生产出各种建筑、陶瓷、工业、农业、运输包装、装饰材料、建筑模板、建筑架板、建筑工地围墙、建筑工棚、水井盖、垃圾桶、隔墙板、运输拖盘、车站凉棚、集装箱、公园、绿地坐椅、站牌、雕塑、玩具、礼品盒、纸板等精美产品。用废弃物生产的各种制品,不污染、不生锈、不腐烂,其强度、硬度可与钢材、木材媲美,同时还能给包装企业提供廉价的材料资源,确实具有“经济与生态并重”的双重效益。由此可见,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开发利用,是破解“垃圾忧城”之举,是资源“再生利用”之策,是调整“产业结构”之道,是激励“开拓创新”之路。可行性研究经过几年的社会调查和外地学习,我们认为:城市垃圾及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材料工业。我们的计划是“先易后难、分步实施”。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风险不大,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这个项目。目前,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废纸张、废塑料的生产回收开发利用技术。这个项目一旦投产,年创产值最少可达一千万元。以一吨废纸的回收再生产为例,它不仅可以生产优良再生纸850公斤,而且可节约化工材料300公斤,节煤12吨,节电600度,节水100立方,可减少35%的水污染,60%的用水,40%的能源消耗,节约3立方米的填埋空间。按最保守的数字计算,我市每年生产的18000吨包装废纸,至少可再生产15300吨优质包装用纸。假如按市场最低价1800元/吨计算,年产值就是2754万余元,这只是利用废纸生产的一种产品,如用废纸开发其它产品:运输托盘、建筑隔墙、垃圾桶、屋等产品其增值是五倍、十倍的增加。投 资 估 算1、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2、资金来源:前期投入政府支持、银行贷款。3、投资使用计划:资金到位:2007年1月,实施各种废纸再生专业生产线投资2000万,主要开发:工业运输托盘、建筑围墙、民工住房、垃圾桶、屋、各种护角产品等;2008年1月,实施各种生活废弃金属、塑料专业生产线,投资1000万,主要开发:小五金、工艺品;2009年1月,实施废旧玻璃的再生利用生产线,投资1000万,主要开发:工艺品、玻璃制品;2010年1月,实施植物、建筑、包装、废弃物专业生产线,投资2000万,主要开发:植物肥、建筑材料等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以上项目资金到位、全部投产后,销售收入至少9000万,成本因使用的是废弃物料,原料成本低于市场价7080%。2、投资贷款回收期:投产后五年内。3、产品利润率:不同的产品利润不同1540%,利税17%。4、社会效益对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实施开发利用之后,首先可以缓解我市“垃圾忧城”的窘境,使城市的市容市貌由“脏”变“净”、由“乱”变“美”、由“差”变“优”;其次,减少垃圾填埋空间、杜绝“二次污染”;再次,可以使我市的城市垃圾由“被动的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上减量化、无毒化、资源化动作,逐步朝着“处理减量化、焚烧无毒化、回收资源化”的方向发展;第四,加快城市环卫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新型能源基地的快速发展,拓宽城市固体垃圾的再生利用领域,可安置上千人就业人员上岗;第五,提高经济效益,净化城市环境,造福子孙后代,造福全市人民。实 施 措 施要使城市生活垃圾这一资源宝藏实现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加以实施。(一)市场化运作。我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建设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工业基地的进程中,除了继续改造提升煤炭、电力、耐火、化工和铝材等传统产业外,政府应将固体垃圾处理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加以重视,使城市生活垃圾的再生利用工作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由公益事业转变为独立产业,由政府包办转变为全社会来办的投融资机制和市场化体系,在无人问津的垃圾产业中闯出一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路子。(二)企业化管理。在城市垃圾“资源化”尚未形成投资热点的情况下,我市应本着“转变观念、自主创新”的原则,组建“阳泉市废旧资源再生利用总公司”。让其在市场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任其在商海中“自由遨游、自我发展”。这样做,既可以加快城市环卫产业的结构调整,又可以促进新型能源基地的快速发展;既可以拓宽城市固体垃圾的再生利用领域,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安置近千人上岗就业。(三)专业化经营。凡是市区内的可回收固体垃圾均由该公司负责回收。其具体办法是:在各个社区、街道、楼群和院落设置精美的垃圾容集器,每天固定专人负责收购、登记、清理、分类、管理,并根据收集量的多少,定期清运,月底兑现。必要时,也可把社会上的闲散剩余劳力、下岗工人、离退休职工和城市的拾荒者组织起来,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服装、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统一分类、统一运输,使其真正成为我市再生资源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四)产业化发展。为使不同类型的垃圾资源得到多元化循环利用,我们的基本设想是:在总公司下边设立六个分公司,建立六条专业生产线。“六个分公司”,即:废纸再生分公司、塑料再生分公司、金属再生分公司、玻璃再生分公司、植物再生分公司、建筑包装材料再生分公司。“六条专业生产线”,即:再生纸张专业生产线、再生塑料专业生产线、再生金属专业生产线、再生玻璃专业生产线、再生植物专业生产线和再生建筑包装材料专业生产线。亦可“同时上马”,也可“分步实施”。从长远的观点看,只有“六轮驱动”、才能形成产业。政 策 优 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既是公用事业的一项改革,又是科学技术的一场革命。假如我市能够在“风起于青萍之末”率先把这项高科技产业作为自己的特色经济,先知先出、独树一帜,就等于为“垃圾忧城”的破解鼓起了远航的风帆,就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我公司虽然有思路、有设想、有胆略、有勇气、有技术、有人才,但是,要趟开这条“先河”,仍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为此,恳请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一)场地占用 要把全市的可回收垃圾集中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必须要有一个相对适应的堆积场地和若干个加工生产车间,建议政府应采取行政手段进行解决。(二)启动资金 由于此项事业利市、利民,造福后代,所以,政府应在修建场房、购买设备方面予以前期投入。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