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洵苏辙文风比较研究 苏式三父子名满天下,皆以在散文创作上的卓越成就立足于“唐宋八大家”之列,其中苏轼文字奇纵、声名远扬,而苏洵与苏辙也同样别具一格、有着各自的特点。苏洵有着正统的儒家思想,同时他兼取法家思想,关心政治生活,主张政治改革,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表现出了纵横家的气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苏轼、苏辙的政治观点也产生了影响。但是,总体来说,苏洵、苏辙父子在文章风格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接下来本文将从具体作品入手来比较研究他们文风的异同之处。首先,不论是苏洵的嘉祐集还是苏辙的栾城集,议论文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他们的史论或政论都各具特点,尤其是苏洵,他的作品往往观点新颖,以其独特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如管仲论,他提出“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无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可见他将齐国之乱的罪责归咎于管仲的过失,批评他不能像萧何一样“举贤而自代”最终导致齐国覆灭,整篇文章言辞老辣,分析事理精细入微,气势所向披靡,采用了大量的反问句来加强语气,如“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邪?”等等,在通篇纵横驰骋的论说中,可以看出他深刻笔力与饱满感情的深度融合。同时在权书、衡论等作品中,苏洵也表现出了其纵横恣肆、雄健奔放的文风,文中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也极其简练锋利、苍劲雄迈,如心术一文采用分析推导的方式,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之术,文章开篇即提“为将之道,当先治心”,要求将领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之后又提出“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等等观点,论述了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只有善于备战养兵才能百战百胜,只有知己知彼、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的观点。另外,苏洵、苏辙父子都著有六国论,都是借六国破灭来论述政事,通过这两篇文章可以鲜明的看出两人不同的文风。苏洵的六国论开篇点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一开始便将自己的论点旗帜鲜明的摆出来,毫不拖泥带水,接下来便通过“六国互丧,率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等观点来佐证“弊在赂秦”的论点,讲述各诸侯国“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失败事实,同时提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的设问并加以回答,指出齐国的灭亡是由于其他五国归顺秦国导致本国无所依的原因,归根究底也是由贿赂秦国所致。紧接着便提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来使“秦人食之不得下咽”的方法来说明不赂秦则国不亡的事实,最后笔锋一转借古讽今,“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作者以此深刻地表现了自己的满腔激愤,讽刺了当时宋王朝贿赂西夏以求一时平安的行为。整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分明,议论气势磅礴,很典型的表现了苏洵议论文雄奇恣肆的风格!不同于其父苏洵的笔势老辣、锋芒毕露,苏辙的六国论也有其独特的一面,文章开篇娓娓道来,“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常为之深思远虑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十分委婉曲折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六国的破灭是在于他们“不知天下之势”,接下来便紧扣“天下之势”,指出“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由于它们所处地理位置的特别,不管是秦国还是各诸侯国,想要“争天下”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韩魏两国,对秦国来说,韩魏更是它的“心腹之疾”,而齐楚燕赵四国却没有认识到韩魏是“诸侯之障”的形势,反而“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使自己失去了屏障,而秦国也因为韩魏的依附能够长驱直入,使“天下遍受其祸”。这篇作品观点新颖,行言流畅,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也有其特有的温粹疏宕之气。除了议论文,两人在书、序等体裁的文章上也大有建树,较出名的作品有苏洵的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与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文字婉转曲折,情致绵密,首先点明“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以欧、范等人的离合为线索来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慕望爱悦”之情,紧接着对孟子、韩愈、欧阳修的文章加以论述,称赞欧阳修的文章“纡徐委备,往复百折无艰难劳苦之态”,并通过“誉人以求其悦己,洵亦不为也”表明自己对他相知甚深,并不是虚伪的谄媚之词,最终亮出自己的请求,“欲执事之知其知我也”。为了使欧阳修能相信自己,文末苏洵将自己数十年来的辛苦求道未成的经历一一数来,“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作品行文宛曲周折,驰纵自如。文中句式抑扬错落,跌宕多姿,以自身十年仰慕、十年学道的经历来表达希望得到援引之意,感人至深。而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感情充沛,虽然本意在于求见韩琦,却从为文养气说起,提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指出孟子因善养其“浩然之气”而文章“宽厚宏博,司马迁因“周览四海”而为文“疏宕,颇有奇气”,并介绍自己阅历养气的过程,发出“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尤以为未见太尉也”的感慨,点明主旨,说明自己“生好为文”的初衷,期望能受太尉教导“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在这篇文章中,苏辙高雅拔俗,不卑不亢,从一开始的“养气”到最后求见韩琦,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可谓“疏宕有奇气”。这两篇作品都有着“曲折变换”的特点,相比而言,苏洵周折中可见其雄放纵横,而苏辙则是委婉中见其内敛含蓄。另外,与苏洵重于史论不同,苏辙在散文中最大的成就便在于记叙文,其基本特点便是“汪洋淡泊,疏宕酣畅”,代表作为黄州快哉亭记,作品写于苏辙政治不得意被贬黄州之时,篇中大量描写形胜之地与览古之快,抒发了他不已得失为怀的开朗心境。文章开篇描写亭的位置及其命名缘由,接着紧扣“快哉”描述亭中所见的无限风光和浩大气势,指出“快哉”的原因,“涛澜汹涌,风云开阂”,“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最后以楚襄王与宋玉的轶事来引出自己“自放山水之中”却“坦然不以物伤性”的胸怀,抒发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全篇一波三折,写景、抒情、议论相融合,“文章雄放而有风致,笔势纡徐而酣畅”,令人读来心旷神怡。 综上所述,苏洵行文极其奔放,纵横态肆而气势磅礴;言辞犀利,奇崛幽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应急管理部所属单位第二批次招聘18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福州左海置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工程大学硕士专职辅导员招聘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甘肃甘南玛曲县警务辅助人员招聘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年台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临海分中心下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6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重庆艺术大市场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民族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贵州盐业(集团)遵义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福清市土投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Wagstaff低液位自动控制铸造-课件
- 锂电池安全培训课件
- 妇科护士进修汇报护理课件
- 消防验收竣工报告
- 高考英语1600个必考高频词汇
- 法院调令申请书范本
- GB/T 23451-2023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
- 驻足思考瞬间整理思路并有力表达完整版
- 第二章 盛唐诗歌边塞诗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滚筒干燥机设计毕业设计
- 真空包装机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