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1页
年产20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2页
年产20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3页
年产20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4页
年产20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本 项目名称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年产 20 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盖章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二 0 一九 年 六 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 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 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 公路 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 学校 医 院 保护文物 风景名胜区 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 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 性质 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 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 确 定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 的明确结论 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 无主管部门项目 可不填写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 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刘兴旺联系人刘兴旺 通讯地址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 联系电 真邮政编码033100 建设地点 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西侧 300m 处 立项审批 部门 方山县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方山改产业备字 2019 32 号 建设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C3039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00 总投资 万元 60 环保投资 万元 7 5 占总投资 比例 12 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19 年 7 月 工工程程内内容容及及规规模模 一 项目背景一 项目背景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 年 10 月 24 日 位于方山县大武镇 东坡村 注册资金 1000 万元 公司主要经营商品混凝土 预制构件 沙 石子 外 加剂 新型建筑材料的生产与销售以及钢材 水泥 粉煤灰 矿粉 五金 机电设 备的购销 公司于 2016 年建设了 60 万 m3 a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2016 年 6 月 24 日 方山县环境保护局以方环审 2016 9 号文对现有 60 万 m3 年混凝土搅拌站 项目进行了批复 2017 年 6 月 19 日 方山县环境保护局以方环验 2017 1 号文件 对该项目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2017 年 6 月 30 日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为方山县 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颁发了排污许可证 证书编号为 14112830220032 1128 有效期至 2020 年 6 月 29 日 二 项目由来二 项目由来 2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现有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所需砂子现全部外购 为控制沙石料原料质量问题 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通过大量市场调研 决定 在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现有混凝土搅拌站场址东侧新建年产 20 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 项目建成投产后 现有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所需砂子即可由本项目提供 本项目仅购 置和安装制砂机 振筛 输送皮带等设备 办公 供电 成品库等公辅设施均依托 现有混凝土搅拌站项目 项目的建设对减少土地占用 净化城市环境 节约资源 促进节能减排 发展建筑建材业循环经济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解决当地就业具有 重要意义 2019 年 4 月 22 日 方山县发展和改革局以方发改产业备字 2019 32 号 对本项目进行了备案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影响评价法 和 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建设前将环境影响报 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据此 建设单位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5 月 10 日正式委托我单位承担方山 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 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 委托后 我公司有关技术人员对项目厂址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 对项目所在地自然和 社会环境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8 年 等有关规定 本项 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该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 项评价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 2016 本项目属 于 类项目 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 境 HJ2 2 2018 确定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二级 根据国家及我省的有关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要求 在对工程内容 所在区域自然和社会环境及本项目进展情 况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编制了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 万吨机制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经现场踏勘了解 本项目尚未开工建设 2019 年 6 月 7 日 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方山分局在离石区主持召开了本项目的技 3 术评审会 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成了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 万吨 机制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本 现提交建设单位报吕梁市生态环境 局方山分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审批 三 三 三线一单三线一单 符合性判定符合性判定 根据环境保护部文 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环评 2016 150 号 三线一清单中的三线是指 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质量底 线 资源利用上线 一清单 就是规划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生态保护红线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 方山县生态保护红线尚未正式发布 根据初步判断本项目不在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以及其他要求禁止建设的环境敏 感区内 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原则 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石子资源和电资源 其用量相对区域环境总用 量来说不大 不存在资源缺失 所以不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上限限制 符合资源利用 上线要求 环境质量底线 根据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和污染物排放影响预测 本项目实施后主要大气 污染物为颗粒物 经采取各项环保措施后 项目各废气源均能达标排放 项目无生 产废水产生 生活污水用于厂区增湿抑尘或绿化用水 固体废物处置率达到 100 工业固废可做到零排放 营运期的噪声主要为各类设备运行噪声 经采取减振 消 声 隔音等措施后 可达标排放 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小 项目实施后环境质量 可以保持现有水平 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 以保 护清单的方式列出的禁止 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 4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负面清单尚未制定完成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等环保法律及相关条例的规定 根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修订 本项目未被列入淘汰类 或限制类项目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的建设能够满足相关环保法律及规章制度 的规定 未涉及禁止类限制因素 不属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建设项目 因此 本项目符合 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环评 2016 150 号 中 三线一单 的要求 四 建设项目概况四 建设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性质 项目名称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 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周期 1 个月 2 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西侧 300m 处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 司现有混凝土搅拌站原料储库东侧 占地面积 3000m2 根据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 料有限公司不动产权证书 项目占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地理坐标 N37 42 7 92 E111 11 47 53 四邻关系 项目厂址南侧为东坡村乡村道路 北 东侧均为农田 本项目位于 公司现有厂区的东侧 西侧紧邻现有搅拌站原料储库 项目厂址东北侧 130m 处为 方山县泰和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西侧为宇飞煤业 东侧 10m 处为北川河 东侧 300m 为东坡村 西南侧 100m 处为东坡村移民新村 西北侧 330m 处为碾沟村 西 南侧 550m 处为杨家会村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周边环境见附图 2 3 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 5 工程总投资 60 万元 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4 建设规模和内容 建设规模 年产 20 万吨机制砂 建设内容 封闭料场 1000m2 购置和安装制砂机 振筛 输送皮带等设备 办 公 供电 成品库等公辅设施均依托现有混凝土搅拌站项目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见下表 表表 1 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 名称内容备注 主体 工程 制砂车间 占地面积 480m2 长 24m 宽 20m 地面硬化 全封闭 彩钢结构 设置制砂机 振动筛 输送皮带等 原料储库 1 座 占地面积 1000m2 长 50m 宽 20m 高 11m 地 面硬化 全封闭彩钢结构 储量约 6700t 可储存项目正常 生产 7 天的原料 新建 储存 工程 成品储库 1 座 占地面积 4500m2 长 90m 宽 50m 高 14m 地 面硬化 全封闭彩钢结构 依托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 限公司现有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原料储库 依托 辅助 工程 办公室利用现有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办公室依托 给水系统 生活用水由水车从东坡村水源井提供 生产用水取自北川 河 依托 供电系统从大武镇变电站架空线路引入依托 公用 工程 供热系统冬季不进行生产 生产车间不采暖 原料库及 装卸粉尘 全封闭原料储库 洒水抑尘新建 制砂筛分 粉尘 车间全封闭 制砂机及筛分机置于室内 分别安装 1 套集 尘罩 共 2 套 粉尘经统一收集后通入袋式除尘器处理 除尘器风机设计风量为 8000m3 h 处理后由 1 根 15m 的排气筒排出 新建 成品储库全封闭成品储库依托 大 气 环 境 运输扬尘 厂内道路硬化 每天清扫和洒水 运输车辆全覆盖 严格 控制车速 新建 生活污水使用旱厕 由附近农民定期清掏依托水 环 境 初期雨水 收集池 厂区地势较低处设置一个 50m3初期雨水收集池 集中收集 后用于厂区内抑尘洒水 新建 环保 工程 固 废 生活垃圾厂内设垃圾箱 定期由环卫部门处理新建 6 噪 声 设备噪声室内安装 基础减震 定期维护新建 绿化厂区绿化面积 300m2新建 生 态硬化场地及进场道路全部硬化 面积约 500m2新建 依托 工程 办公 供电 成品库等依托方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现有混凝土搅 拌站项目 依托 本项目成品全部用于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现有 60 万 m3 年混凝土搅 拌站项目原料 成品由皮带输送直接输送至紧邻场址西侧的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原料 储库 本次项目不再新建成品储库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现有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现设有全封闭彩钢结构 原料储库一座 占地面积 4500m2 长 90m 宽 50m 高 14m 地面硬化 生产线 所需砂子现全部外购 年需求量约为 48 万吨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 即可由本项目提 供 因此 本项目成品库依托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原 料储库方案是可行的 5 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下表 表表 2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 规格 型号 性能 参数 生产能力数量 1立式复合制砂机150070 100t h1 台 2振动筛2YX1860 1 台 3输送皮带 4装载机 1 台 本项目年生产机制砂 20 万吨 年加工外购原料约 20 万吨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 技术资料 本项目年生产 210d 每天生产 16h 则制砂机的生产能力需 59 5t h 根 据表 2 可知 本项目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与项目生产规模相匹配 6 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 职工人数 根据本项目生产特点和设备操作 劳动定员为 8 人 其中生产人员 6 人 技术及管理人员 2 人 工作制度 生产线实行两班作业 16 小时运转 年工作日 210 天 年工作 3360 7 小时 7 原辅材料消耗及产品方案 项目生产所需的原料来源为项目场区东侧 3 5km 处的方山县鼎鑫石料有限公司 石料加工生产线产生的粒径为 5 20mm 之间的石子 年用量约为 20 万吨 项目主 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 3 表表 3 原辅材料消耗量一览表原辅材料消耗量一览表 序号名称粒径年用量 吨 运输方式来源 1石子5 20mm200000汽车运输方山县鼎鑫石料有限公司 本项目产品方案见表 4 表表 4 产品方案表产品方案表 产品粒度产量 万吨 机制砂 5mm20 8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本着流程合理 布置紧凑 节省用地 缩短产品流转距离 减少管 线长度 满足环保要求 本项目场址位于公司现有混凝土搅拌站场区东侧 由北至南布设有原料储库 洗砂生产车间 成品库 依托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现有 60 万 m3 年混凝 土搅拌站项目原料库 位于场区西侧 除厂内道路外全部绿化 围墙内侧全部植树 根据国家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的要求 总图布置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 提下 严格遵循安全 卫生等有关规定 充分利用地形优势 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合 理 本项目平面布置 见附图 3 9 项目实施进度 经现场踏勘了解 本项目尚未开工建设 10 公用工程 给水 本项目用水依托场区西侧现有混凝土搅拌站 该站生产用水引用浅层地表水 由压力管道引入 生活用水由水车从东坡村水源井提供 8 项目用水包括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A 生产用水 载货汽车出场前均需对其进行冲洗 以减少载货汽车运输过程中扬尘的产生 车辆冲洗设备依托现有混凝土搅拌站 现有混凝土搅拌站场区出口处设洗车平台 1 座 配套建设 30m3三级沉淀池 项目洗车用水循环使用 平均每天进出车辆约为 32 辆 补充水为 20L 辆 次 车辆冲洗用水取自北川河 B 生活用水 项目不设置食堂 厕所使用旱厕 职工定员 8 人 全部在厂内住宿 根据 山 西省用水定额 DB T 1049 3 2015 人员用水定额按每人 80L d 计 则用水量为 0 64m3 d 134 4m3 a 用水由水车从东坡村水源井提供 项目用水情况见下表 项目水平衡图见图 1 表表 5 用水平衡表用水平衡表 用水类型用水项目用水指标 日用水量 m3 d 年用水量 m3 a 生产用水车辆冲洗用水20L 辆 次0 64134 4 生活用水洗漱用水8 人 210d0 64134 4 绿化用水0 28m3 m2 a 300m2 200d0 4284绿化和道路 洒水用水厂区及附近道路洒水1 5L m2 d 500m2 200d0 75150 总计2 45502 8 生活用 水 盥洗用 水 0 64 新鲜水 2 45 厂区增湿抑 尘 0 51 0 51 绿化用水 042 道路洒水 0 75 0 42 0 75 0 13 洗车补水 0 64 0 64 9 图图 1 项目水平衡图 项目水平衡图 m3 d 排水 A 生产废水 项目洗车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 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产生 B 生活污水 项目生活污水主要为员工的洗漱用水 生活污水按照用水量的 80 计算 则排 放量为 0 512m3 d 107 52m3 a 洗漱用水可用于厂区抑尘 绿化 C 初期雨水 项目所在区域初期雨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0 7 1045 4 1 0 8lgP t 7 64 q Qq FT 式中 P 重现期 取 2 t 集水时间 取 15 分钟 径流系数 取 0 9 F 汇水面积 本区暴雨强度为 146 08L S ha 本项目厂区汇水面积约为 3000m3 经计算 厂区初期雨水量为 41 6m3 考虑 20 的富余存量 故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厂区东南侧 厂区低洼处 建设 1 座 容积为 50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 用于收集厂区各部分的初期雨水 收集的初期雨水 经沉淀后回用于厂区洒水 杜绝外排 供电 本项目用电依托现有混凝土搅拌站项目 现有混凝土搅拌站供电由大武镇变电 站 10KV 高压线路接入 并自配 250KVA 变压器 2 台 供电充足 可满足生产 生 活需求 供热 据现场踏勘调查了解 本项目冬季不生产 不需要取暖 10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新建工程 据现场踏勘调查了解 项目尚未开工建设 建设场地现状 为空地 所以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1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 地貌 地质 气候 气象 水文 植被 生物多样 性 1 地理位置 方山县位于山西省中西部 吕梁市北部 吕梁山西麓腹地 地理座标介于北纬 37 36 58 38 10 27 东经 111 02 50 111 34 30 东临娄烦 交 城 西与临县毗邻 南与离石区相接 北与兴县 岚县接壤 南北长约 62km 东西 宽约 48km 土地总面积 1434 1km2 县政府驻圪洞镇 方山县绿华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 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位于方山县大武镇 东坡村西侧 300m 处 地理坐标 N37 42 7 92 E111 11 47 53 海拔高度 H 1026m 2 地形 地貌 本县地势东北高 西南低 地貌属中山区 总的地形结构为高山大川与梁峁交 织 丘陵沟壑纵横 形成支离破碎 错综复杂的地貌类型和叶脉状水系分布 整个 地形由东向西倾斜 东部的吕梁山大致南北向延伸 海拔在 1500 2000m 之间 是 本区的天然屏障 林草覆盖较好 西部处于三川河的下游 建设项目所在地就位于 该区域 属侵蚀堆积地貌 海拔在 1000 1500m 主要发育为 1 2 级侵蚀堆积阶地 和梁峁状丘陵 地势平坦 水源丰富 土壤肥沃 几乎全部为农田 是方山县主要 产粮区之一 项目场地为沟谷滩地 地貌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地质表层为黄土状粉土 5 10m 以下即见岩层 地质条件较好 3 气候 气象 方山县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 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少雪 春季风大雨少 夏季 温热多雨 秋季降温急剧 霜早 各地温差悬殊 降水高度集中 地面风向紊乱 风速偏小 全县年平均气温 4 0 9 0 南北相差 5 0 七月份平均气温 18 0 23 0 一月份平均气温 7 0 13 0 无霜期 90 155 天 年平均降雨量 13 440 630mm 农作物一熟 该地区受地形影响 主导风向为 NE 风向频率为 25 28 次主导风向为 ENE 风向频率为 11 84 年静风频率为 8 55 年平均风速 2 24m s 4 水文及水文地质 水文 项目所在地属黄河水系的三川河流域 一级支流 北川河的西岸 北川河系 本县境内最大河流 北川河发源于县境最北边的麻地渠 由北向南纵横全县 长 80km 出大武镇入离石区 先后与东川河 南川河汇合成黄河一级支流 三川河 在柳林县石西乡前焉村注入黄河 北川河河谷漫滩 120 180m 过水河床一般宽约 30 60m 北川河在方山境内 68 62km 流域面积 572 8km2 河道平均比降 0 73 年平均径流量为 2692 万 m3 北川河正常流量在 0 32 3 03m3 s 年平均流量 1 54 2 33m3 s 枯水期平均流量 0 6m3 s 由于北川河长期的冲积作用 在其两岸形成了 500 2000m 宽的河谷地带 且北川河所经河谷地带土地面积达 106 52km2 是本县 的粮食生产基地 本项目地表水为北川河 该河位于本项目厂界东侧 10m 处 柳林泉域 A 柳林泉概况 柳林泉位于柳林县城以东约 3km 的三川河河谷中 泉区出露地层为奥陶系碳酸 盐岩类与石炭系碎屑岩类 泉水从二者的接触带溢出 呈散泉的形式出露 大小泉 点为数百个 出露标高 794 803m 泉群多年平均流量 2 32m3 s B 泉域边界 泉域北界为漱水河和蔚汾河分水岭 黑茶山以东为太古界和元古界变质岩类 地表分水岭和地下水分水岭一致 黑茶山以西为大面积石炭二叠系碎屑岩类和第四 系松散岩类 局部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类 地表分水岭和地下水分水岭具有不一 致性 即为可移动的边界 其走向自西向东由李家湾一黑茶山 南岔 东界为北川河 东川河和南川河与汾河的分水岭 北部为太古界和元古界 东 14 南及南部为寒武陶系 地表分水岭和地下分水岭 致 其走向自北向南由南岔 麻 地渠 神堂沟一马坊湾一关帝山 阳湾一拐岭底 三角庄 棋盘山一上顶山 南界为三川河与屈产河分水岭 东部为寒武奥陶系 西部为石炭二叠系 地下 分水岭则成为可移动边界 其走向自东向西由上顶山一上郭家山 婿村 西沟一河 底 西界寒武奥陶系埋藏于石炭二叠系之下 埋深 600 1000m 岩溶发育程度减弱 地下水流缓慢 成为相对阻水 或弱透水 的边界 其走向自北向南由李家湾一杨家 沟 钟底 高家山一孟门一河底 泉域包括临县东部 方山 离石 中阳及柳林的北部 面积为 5100km2 其中 岩溶水盆地面积约 2300km2 可溶岩裸露面积约 830km2 覆盖面积约 530km2 碎屑 岩及松散岩面积约 900 余 km2 C 泉域地质构造控水特征 按 山西板内构造单位区划 柳林泉域位于鄂尔多斯台拗 A1 河东拗缘带 A1 1 离石柳林鼻状隆起 A1 1 该由离石向斜 八盘山背斜和柳林鼻状构造组成 离 石向斜和八盘山背斜轴向南北 平行展布 柳林鼻状构造为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 倾角 50 100 柳林一带为准 为走向南北向西倾斜的单斜 以北三交区为走 向北东 向北西倾斜的单斜 以南为走向北西 向南西倾斜的单斜 柳林鼻状构造北部三交区与柳林区之间发育聚财塔地堑 成为局部的阻水构造 使三交区岩溶地下水绕过该地堑由柳林泉排泄 D 泉域补给条件 泉域内岩溶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有三种形式 a 面状石灰岩裸露区和松散岩类覆盖区直接或间接入渗 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补给有三个方向 一是北边界黑茶山以西寒武奥陶系石灰 岩大部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 为间接补给 二是东边界太古界和元古界变质岩类裂 隙水沿地表裂隙侧向补给 三是南边界除部分太古界变质岩裂隙水侧向补给外 主 要为寒武奥陶系石灰岩裸露 自接补给 据调查 以上为泉城内岩溶地下水的主要 15 来源 补给量为 3 13m3 s 泉水总径流量的 75 以上 b 条带状地表径流渗漏补给 离石区北川河 东川河 南川河沿途穿过寒武奥陶系石灰岩渗漏补给 它们在 离石区交口街道办交口与李家湾之间汇流后合并为三川河 然后穿过八盘山背斜 渗漏补给岩溶地下水 掘调查 地表河川径流总渗漏量为 1 04m3 s 山泉水总径流 的 24 以下 c 点渗漏补给 点渗漏补给主要包括渗漏点 陷落柱 溶洞 以及人工开挖的浅井等 渗漏量 一般很少 E 径流条件 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位变化在离石 柳林 三交区施工煤田水文孔 20 余个 揭露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位变化明显地有 3 个方向 a 离石区 离石大武 离石城区 交口 中阳金罗 庞家会一线 奥陶系岩 溶地下水水位由 815 807m b 中阳县城南 柳林陈家湾 庄上一线 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位由 812 803m c 三交区 临县湍水头 武家坡 高家山 柳林县西王家沟 成家庄一线 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位由 802 801m 上述三个方向汇集于柳林泉 柳林穆村煤田 水文孔揭露 奥陶系岩溶水水位为 794 86m 与柳林泉山露标高 794 803m 一致 山此可见 上述三个方向岩溶地下水汇集在柳林泉排泄 F 构造 地层控水分析 a 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在离石大断裂和八盘山背斜西侧呈狭长条带分布 往西 埋藏与石炭二叠系和三叠系碎屑岩之下 据钻孔揭露 奥陶系石灰岩岩溶水单位涌 水量 埋深在 450m 时 为 0 82 0 98L s m 在 600m 时 为 0 00036L s m 由此认 为 三交区奥陶系岩溶地下水阻水边界为埋深 600m 以下 且水力坡度很小 b 根据奥陶系有岩溶地下水水位分布 离子区 和三交区 水位差较大 16 两者没有沟通 表明离石大断裂 八盘山背斜 以及漱水河与北川河的地表分水岭 一致 为阻水边界 表明三交区和离石区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次级岩溶地下水系统 离石区强径流带从北往南由大武 西屈城区 中阳金罗 庞家会转向南西 经柳林 陈家湾 庄上 由柳林泉排泄 三交区由于聚财塔地岩的阻隔 地下水流向从北往 南由漏水头 武家坡 高家山转向南东 经柳林西王家沟 成家庄 由柳林泉排泄 G 泉水成因及类划 泉域地势由北 东 东南向西南倾斜 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动方向基本一致 即 由北 东 东南向西南汇集 寒武奥陶系岩溶水的储水空间下部为太古界和元古界 变质岩类作为隔水底板 上部为石炭二叠系碎屑岩类为阻水边界 在柳林县城东约 3km 处的薛家湾一带因三川河切割 使中奥陶统石炭岩裸露 在石炭二叠系砂页岩 与 奥灰 接触带 奥灰 岩溶水因受石炭二叠系砂页岩的阻挡而溢出地表 由 于排泄区构造简单 为向西倾斜的单斜 倾角 7 10 小型波状裙曲及小断层 断距 5m 和裂隙多沿东西 北东 北西三个方向发育 故泉水不能集中排泄 而 以散泉的形式出露 大小泉点上百个 出露标高为 790 801m 根据泉水出露条件 可将柳林泉定为侵蚀溢流泉 H 项目与柳林泉的相对位置关系 项目位于方山县峪口镇东坡村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山西省泉域边界范 围及重点保护区划定的批复 晋政函 1998 137 号 和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 室 山西省泉域边界范围及重点保护区 柳林泉域面积为 5100km2 泉域重点保 护区包括泉源区和重点开发区 以及碳酸盐岩主要渗漏河段 其范围上至柳林县李 家湾乡下白霜村 下至穆村镇康家沟的三川河河谷地段 长约 12 5km 两侧至山脚 下 宽约 0 3 1 0m 面积约 7 0km2 综上所述 本项目位于柳林泉域一般保护区 项目厂址与柳林泉域相对位置关 系图详见附图 4 水源地 17 根据 吕梁市方山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 方山县一共 有 5 个乡镇水源地 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水源地为大武镇水源地 由大武 1 井和 2 井 供给 2 井为备用井 1 井提水送入 2 井旁蓄水池 通过水泵打入高位蓄水池 大武镇 1 井位于碾沟村东 250m 地面标高为 1044m 水文地质单元属于北川 河河谷冲洪积粗砂夹泥砾潜水孔隙水 属于黄河水系 该井一级保护区边界范围 取 1 井为中心 上游 120m 下游 50m 宽 120m 的长方形区域为边界 面积为 0 02km2 周长 580m 二级保护区从 1 井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延伸 600m 取河道宽 120m 的多边形区域为二级保护区 面积 0 072km2 周长 1440m 本项目位于 1 井东南侧 330m 处 不在其保护范围内 2 水源井位于杨家会村东 350m 不设置保护区 本项目位于 2 水源井东北侧 280m 处 大武镇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结果图详见附图 5 横泉水库 横泉水库坝址位于北川河干流方山县横泉村 是一座以城镇生活及工业供水 农业灌溉为主 并兼顾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水利枢纽工程 坝址以上控制流 域面积 800km2 多年平均径流量 5338 万 m3 水库总库容 8123 万 m3 水库设计洪 峰流量为 1075m3 s 校核洪峰流量为 1774m3 s 水库死水位为 1115 2m 正常蓄水 位为 1134 0m 设计洪水位为 1135 05m 校核洪水位为 1136 5m 总库容 8123 万 m3 兴利库容 4189 万 m3 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 泄洪洞 供水洞组成 目前 吕梁市离石区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现状水厂供水能力为 2 5 万 m3 d 加 上自备水源其总供水能力不足 5 万 m3 d 已不能满足供水范围内居民生活用水及工 业生产用水需求 在用水高峰期 不得不采取了分区供水 定时供水 限压供水措 施 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 抑制城市的发展 根据吕梁市政府 2012 年 2 月 25 日 市政府第四十五次常务会议纪要中 明确了横泉水库供水用途 将横 泉水库作为吕梁新城生产 生活的主要供水水源 按照城市水源地的定位确保水量 水质安全 原与横泉水库签订和批复的供水协议的有关工业企业 其用水主要由引 黄工程黄河水予以解决 2013 年 1 月 16 日 吕梁市人民政府出具了 吕梁市人民 18 政府关于新城关于新城水厂建设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 吕政函 2013 5 号 根据 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必要时 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 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2015 年 7 月 吕梁市环境保护局委托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 院 开展横泉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衡泉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 批复 晋政函 2018 123 号 横泉水库其作为饮用水水源地 保护区范围划 分如下 一级保护区 1 水域范围 取水口半径 300m 范围内的水域 面积约 0 066km2 2 陆域范围 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 200m 范围内的陆域 面积约 2 264km2 二级保护区 1 水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边界外的正常水位以下水域 水库正常水位 1134m 所包围的区域约 4 565km2 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面积 0 066km2 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面积为 4 499km2 2 陆域范围 东 西两侧为水自 然分水岭 上游为正常水位线以上 上溯 3000m 面积约 49 852km2 准保护区 水库控制流域除一 二级保护区以外的范围 衡泉水库的流域面积 为 800km 扣掉一 二级保护区范围 准保护区的面积为 743 319km2 准保护区 北部边界到方山县与岚县县界 东边界上段为方山县与娄烦县县界 下段为方山县 与交城县县界 西边界上段为寨则山山脊线 下段为方山县与临县县界 本项目位于大武镇东坡村西 300m 处 处于横泉水库的下游 不在其各级保护 范围内 5 植被 生物多样性 本县地处吕梁山系主峰南阳山西南侧 因地形和海拔的变化所引起的悬殊气候 植被垂直分布甚为明显 自然植被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北部山地 野生植物有蘑菇 木耳 灵芝 沙棘等 本县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 野生动物有狼 赤狐 狍 山兔等 鸟类有啄木 19 鸟 灰喜鹃 杜鹃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褐马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麝 苍鹰 猎隼在本县也有分布 6 土壤及农作物 本县大部分地区被黄土覆盖 土质绵而土层厚 成土母质主要是风积黄土 有 机质含量低 土壤结构不良 保水保肥性能差 由于自然条件复杂 地域差异明显 和人为耕作的影响 土壤种类较多 分布复杂 方山县有耕地 48 87 万亩 其中水地 4 07 万亩 占耕地面积 8 33 农业生产 以粮食为主 每年占用耕地 80 主要是谷子 马铃薯 玉米 高粱 小麦 莜麦 大豆等 评价区主要是谷子和高粱 经济作物占耕地 20 主要是油料等 8 个品种 其中葵花主要分布在评价内 而蓖麻则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 7 地震强度 据山西省地震局编印的 山西省地震烈度区划表 方山县属 6 度区 8 相关规划 1 方山县生态功能区划 方山县一共划分为 5 个生态功能类单元 分别为 湫水河流域农林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小区湫水河流域农林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小区 A 大武镇及峪口镇丘陵河谷土壤保持生态功能类单元 B 方山县城镇人居保障生态功能类单元 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 A 北武当山风景区与庞泉沟保护区及其周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类单元 北川河上游水源涵养与营养物质保持生态功能小区北川河上游水源涵养与营养物质保持生态功能小区 A 马坊镇大部及积翠乡东部中低山水源涵养生态功能类单元 B 积翠与麻地会两乡西北部营养物质保持生态功能类单元 按照方山县生态功能区划 本项目位于 A 大武镇及峪口镇丘陵河谷土壤保持 生态功能类单元 该生态功能类单元生态保护主要方向及措施 对坡耕地等不适 20 宜耕作的土地要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林业要以四旁植树和荒山沟壑地带水土保持林 为主 造林时要结合本地降雨较少 土壤贫瘠的现状 采取草灌先行的方法 提高 植树造林成活率和水体保持效果 实行精确平衡施肥 推广使用腐熟 无害化处 理的有机肥 提高化肥使用率 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 量 选用高效 低毒 低残留农药 逐步淘汰高毒 高残留农药 督促煤炭企业 履行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等义务 要求煤矿企业制定综合环保 生态的煤矿生态环 境规划 对矿区内的采空区塌陷 地裂缝 植被破坏等问题进行逐步治理 要求 污染企业加快技术改进 推广清洁生产 采用各种先进的脱硫除尘设备 促使污染 物达标排放 按照国家产业 环保政策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强制关停 要求企业提 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污水的处理率 降低单位 GDP 水耗 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 量 加强大武生态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等处理厂的作用 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 生活污水处理后部分回用 部分用于园区喷洒和绿化 本项目原料库及成品库为全封闭结构 堆存过程只有表面成品产生少量粉尘 原料库内设有洒水抑尘装置 原料堆存产生少量无组织粉尘 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 池沉淀后循环使用 不外排 职工使用旱厕 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由附近农民定期 掏挖用于农田肥料 不外排 各项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理或处置 因此 本项目 的建设不违背方山县生态功能区划要求 本项目与方山县生态功能区划图相对位置关系见附图 6 2 方山县生态经济区划 依据 方山县生态功能区划 内容 方山县生态经济分为禁止开发区 限制开 发区 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 具体为 禁止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IA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方山县部分禁止开发区 IB 文物道路水源地禁止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II 方山县东南部及北部限制开发区 21 IIA 方山县东南部生态旅游业发展生态经济区 IIB 方山县北部生态畜牧农业发展生态经济区 重点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III 方山县南部重点开发区 IIIA 大武峪口生态工业发展生态经济区 优化开发区 优化开发区 IV 方山县中西部优化开发区 IVA 方山县城生态城镇建设生态经济区 本项目位于 IIIA 大武峪口生态工业发展生态经济区 IIIA 大武峪口生态工业发展生态经济区保护与发展方向 对坡耕地等不适宜 耕作的土地要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林业要以四旁植树和荒山沟壑地带水土保持林为 主 造林时要结合本地降雨较少 土壤贫瘠的现状 采取草灌先行的方法 提高植 树造林成活率和水体保持效果 实行精确平衡施肥 推广使用腐熟 无害化处理 的有机肥 提高化肥使用率 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 选用高效 低毒 低残留农药 逐步淘汰高毒 高残留农药 督促煤炭企业履行 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等义务 要求煤矿企业制定综合环保 生态的煤矿生态环境规 划 对矿区内的采空区塌陷 地裂缝 植被破坏等问题进行逐步治理 要求污染 企业加快技术改进 推广清洁生产 采用各种先进的脱硫除尘设备 促使污染物达 标排放 按照国家产业 环保政策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强制关停 要求企业提高水 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污水的处理率 降低单位 GDP 水耗 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量 加强大武生态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等处理厂的作用 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 生 活污水处理后部分回用 部分用于园区喷洒和绿化 本区以发展生态工业为主 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按照 高门槛 大集聚 长链条 的要求 对煤炭 焦炭 冶炼 电力 建材等传统行业进行循环经济改造 例如以煤和煤矸石为原料 发展洗煤业 发电业 焦化业 冶炼业为主的产业链 以焦化企业的副产品煤气 甲醇 煤焦油为主要原料 发展煤化工业 精细化工业和医药产业 综合利用发电 22 厂的废渣和粉煤灰发展建材业 积极发展农产品贸易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搞好农 业综合开发 本项目运营期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 不外排 职工使用旱厕 生产的生活污水由附近农民定期清掏 因此 本项目无废水外排 不会对北川河及 项目周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 因此 本项目建设不违背方山县生态经济区划要求 本项目建设地与方山县市生态经济区划相对位置关系见附图 7 3 吕梁新城规划 吕梁新城的发展定位吕梁新城的发展定位 晋西区域性中心城市 展示飞速发展新吕梁的门户和核 心现代化山水新家园 吕梁新城的区域职能包括吕梁新城的区域职能包括 现代金融 商贸物流 对外交通集散 总部经济 度假旅游 城市职能包括 行政办公 生活居住及配套 商业文化休闲和教育科研 吕梁新城规划结构吕梁新城规划结构 规划以吕梁大道 新城大道 盛地大道三条主干路为城市 发展轴 北川河为城市景观带 形成南北向三轴一带构架 串联新城各功能组团 将新城分为休闲娱乐组团 物流商贸组团 总部基地组团 北部生活组团 行 政中心组团 金融商业组团 南部生活组团 学院教育组团 火车站综合组团 南 部综合组团等 10 个组团 规划重点打造以便民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新城核心区 使其成为新区综合性市级 中心 将火车站商务中心和北部总部基地打造为新区副中心 规划以山水为大背景 通过城市设计引导 打造具有山水特色的城市新区 吕梁新城功能分区吕梁新城功能分区 吕梁新城共规划十加一个组团 即由南向北形成十一个城 市功能组团 依次为南部综合组团 火车站综合组团 学院教育组团 南部生活组 团 金融商业组团 便民服务组团 北部生活组团 总部基地组团 物流商贸组团 休闲娱乐组团以及军事组团 南部综合组团对接老城 以北川河畔的大型公园为核心 组织用地布局 整合 23 已批项目 完善公共服务 打造新城南部入口门户形象 火车站综合组团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 该组团将火车站站前道路打造为景观 轴 沿轴线规划 交通集散 商务金融 休闲商业 三个核心区域 形成吕梁的市级 中央商务区 塑造火车站城市门户形象 学院教育组团依托吕梁学院新校区 新建吕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吕梁科技职 业技术学院 吕梁技师学院 吕梁特教学校等 同时在中心区间新建综合图书馆 文体馆和游泳馆 供各学校学生共用 南部生活组团位于金融商业组团以南 是新城的黄金地段 组团内设金融街 酒吧 超市 剧院等设施 形成高楼林立 生活便捷的大型高端居住社区 金融商业组团依托北川河 围绕湿地公园形成东西两大片区 东片区集中打造 商务金融办公集群 形成滨水金融街 西片区以商业服务 商住开发和动迁安置为 主 便民服务组团选址于火车站以北约 5km 处 便于公共服务的空间联系并带动北 部地区发展 东临北川河 利用河湾 拥有较大的发展腹地和景观资源 该组团将 打造为 吕梁的文体中心和城市窗口 功能复合 服务创新的新区中心 以便民服 务 文化博览和休闲宜居为主导功能 北部生活组团北临总部基地组团 南依金融商业组团 位于吕梁新城中央核心 区 该组团结合水系 绿地 打造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是生活气息浓郁的高 品质现代住宅区 总部基地组团位于吕梁环城高速公路以南 围绕北川河开发高档住宅 文化休 闲 商业餐饮等配套设施 结合高速防护绿地与北川河水系规划大型湿地公园 形 成有楼 有绿 有水的城市北部门户形象 吸引吕梁相关资源型企业的管理中枢入 住 形成总部经济基地 物流商贸组团占地以特色商贸小镇 综合物流中心 高档休闲住区为主要发展 目标 沿新安大道 在环城高速北侧 依托机场 公路 铁路交通联运体系 发展 物流商贸集散 吸引大型区域市场入驻 发展物流园 商贸园 形成吕梁中心城外 24 围的物流商贸集散基地 休闲娱乐组团位于新城的最北端 由主题度假村与山地休闲公园组成 是集娱 乐 商业 度假 体育休闲 滑雪运动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休闲服务区 是城市休 闲后花园 军事组团选址于吕梁新城的最北面 主要是满足地方建设的需求 以北川河为 界分为两片 北川河东侧为居住片区 沿河布置居住设施提升居住品质 北川河西 侧布置军事用地 结合用地布置商业和文化设施 提升服务品质 项目位于山西省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 本项目厂址位于吕梁新城规划北侧 不 在吕梁新城规划范围内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吕梁新城规划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 地面水 地下水 声环境 生态环境等 1 环境空气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西侧 300m 处 本次评价收集了 2018 年方山县县城环境空气例行监测年均浓度数据 具体指标见下表 表表 6 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表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表 g Nm3 CO mg m3 序号指标浓度值标准值占标率 1SO2年均浓度546090 2NO2年均浓度204050 3PM10年均浓度9870140 4PM2 5年均浓度4735134 3 5CO 第 95 百分位数浓度1 8445 6O3 8h 第 90 百分位数浓度14216088 8 由上表可知 方山县城 2018 年环境空气年均浓度中 PM10 PM2 5出现超标现象 故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 超标原因为 受采暖季非禁煤区域农村地区分散燃 煤小锅炉排放污染物影响所致 同时北方地区降水少 气候干燥不利于大气污染物 沉降也是影响各污染物超标的原因之一 25 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据现场调查了解 评价区地表水为北川河 位于项目厂址厂界东侧 10m 处 根 据方山县地表水断面考核要求 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III 类标准 3 声环境质量现状 经现场踏勘 本项目位于农村地区 厂址比邻宇飞煤业有限公司与方山县绿华 园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机械噪声 总体来讲所在 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 基本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中的 2 类标 准 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附近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 自然植被以野草为主 相间有少量灌木丛 生态环境一般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国家环保部制定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中关于环境敏 感因素的界定原则 经调查和实地踏勘 项目所在地无自然保护区 名胜古迹 风 景区和重要的文物景观 无水源保护区 无珍稀动物保护区 无文教环境敏感区 本地区不属于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观区 该项目主要的环境保护对象见下表 表表 7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类别保护目标 方位及到厂界距离 m 规模保护级别 东坡村E300823 户 东坡新村SW10035 户 杨家会村SW5501128 户 环境 空气 碾沟村NW330210 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二级 标准 地表水北川河E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类 大武镇乡镇水源地 1 水井 NW330 地下水 大武镇乡镇水源地SW280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T14848 93 类标 准 26 2 水井 声环境东坡新村SW10035 户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2 类 27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 根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中的规定 城镇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