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用斯托克斯公式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doc_第1页
实验二 用斯托克斯公式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doc_第2页
实验二 用斯托克斯公式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doc_第3页
实验二 用斯托克斯公式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二 用斯托克斯公式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一、实验目的1 会一种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方法2 会测距显微镜的使用二、实验仪器及用具 盛有甘油的玻璃圆筒、小球、停表、读数显微镜、镊子、温度计DzDsv2v1yxz图6-1三、实验原理 当液体在流动时,可看做各液层以不同的速度作相对运动,快的一层给慢的一层拉力,慢的一层给快的一层阻力,这一对切向力称为内摩擦力。由实验知:内摩擦力f与它分布的面积s和该处的速度梯度DvDz (表沿垂直于速度方向每单位长度的速度变化)成正比。即: (2-1) 式中Dv v1-v2,表示相差Dz的两液层的速度差,如图6-1所示。比例系数随液体的性质和温度而定,叫做内摩擦系数(或粘滞系数)。在C.G.S制中,h的单位叫做泊。 落到粘滞液体中的固体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和内摩擦力。如果小球甚小,它下落的速度也很小,而且液体在各方面都是无限广阔的,斯托克斯指出:内摩擦阻力为图6-2abcTBllv (2-2)此处h是液体的粘滞系数,v是小球的下落速度,r是小球的半径。 当小球在液体中下落时,所受的三个力都在铅直方向,重力向下,浮力和阻力向上,且阻力随小球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小球达到某一定速度时,这三力之和等于零。这时小球因惯性而以不变的速度v0作匀速运动,在此情况下: (2-3)此处r0是小球的密度。r是待测液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由(6-3)式可得: (2-4) 因为液体总是装在容器里的,所以要小球在无限广阔的液体中下落,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如果小球沿着半径为R园筒形容器的轴下落,那么考虑到器壁的存在,(6-4)式就应为 (2-5)在这个公式里,仍未计入容器的底部及液体上表面的影响,因为我们研究的是小球在容器中部下落的情形,故这两个液体边界对小球速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另外,必须使小球的速度很小,并且又是匀速的,h才能满足公式(6-4)或(6-5)。非常小的小球,对准确测量它的半径又比较困难,要解决此矛盾,只有选择大小适当的小球,另一方面,在实验过程中,又必须想法来验证小球下降的速度是否为匀速。为此,我们在容器上标有相等的两个间隔,见图6-2。ab bc l (2-6)参阅林抒、龚镇雄编普通物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P180181若小球通过ab和bc的时间相等,则小球下降是匀速的。四、实验步骤1、 阅读所附测距显微镜说明书,弄清用法和注意事项。2、 选用适当的仪器测出圆筒内直径D(D2R),甘油的高度。3、 选取直径小于1毫米的小球(可不必测出直径),从B孔放入,紧跟着两手各握一只停表,当小球经过a线时,开动第一只停表,又当小球过b线时止动第一只停表,同时开动第二只停表,再当小球过c线时,止动第二只停表,读下两只停表所记录的时间t1和t2,若t1和t2近似相等,即说明小球在ac间是匀速下降的,实验算是成功了,若t1和t2相差较大,算是失败了。其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小球过大或使用停表人为误差过大,则必须另选较小的小球再进行练习,这样练习二、三次,待动作熟悉以后,即可进行测量。4、 选直径与试验成功的小球直径相差不多的小球,用测距显微镜测出小球的直径d(d=2r),按上述方法测出时间t1和t2,若是成功(t1近似等于t2),则将d、v0代入(175)式得 (2-7)式中,由(7)式即可算h5、 另选几个小球,再进行几次实验。注意,因为粘滞系数是随着温度改变而剧烈变化的,所以必须记下每次实验时的温度。计算h的平均值,只能取温度相同的各次测量值来平均。数 据 表 格 甘油密度r= g/cm3小球物质名称:小球密度r0= g/cm3l= cmD= cmH = cm次数温度()d(cm)t1(秒)t2(秒)t1+ t2(秒)h(泊)12345结果测距显微镜说明书1、结构: 测距显微镜与普通显微镜不同之处,就是在它的载物台下面装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测微螺旋,分别转动这两个测微螺旋,载物台可前后左右移动,移动的距离可从测微螺旋的刻度上读知;此外,载物台可绕它自己的中心轴线转动,转动的角度可由载物台边缘的刻度及游标上读出,所以测距显微镜可用来测量细小物体的线度及角度(面角、棱角)。图6-3是德国蔡特斯厂出厂的测距显微镜的外形(国产的也大至相同),其上A和B是两个测微螺旋,A的螺旋边缘刻100格,主尺最小分格值1mm,精度为0.01mm。B的螺旋边缘刻50格,主尺最小分格值0.5mm,精度为0.01mm。L是测量角度的弧形尺,T是弧游标,物镜C及目镜D可以取下来更换其他的(通常一台显微镜附有几个不同倍率的物镜和目镜)。目镜内装有两条正交蜘蛛丝。载物台上的两根弹簧片K及K是用来固定被测物体的。MN2030mm5060G30200104050601009080IPFKKTBLHEJCD图6-3AA、B测微螺旋 C物镜 D目镜 E紧固螺钉F显微镜支座 G调焦旋钮 H反光镜 I螺旋A及主尺J镜筒 K、K弹簧压片 L弧度尺 T弧游标P紧固螺钉2、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安装好已选择恰当的物镜(本实验使用的测距显微镜有两个物镜,一个目镜)。(2) 旋转聚焦螺旋G,使镜筒J下降至最低位置(注意:切勿使物镜C接触载物台碰坏物镜)。若物镜距载物台过高,则可再用螺旋E调节镜筒J的高度。以使物镜C与载物台之间的距离比被测物体的厚度大12毫米。(3) 眼睛对准目镜观察,并一面调节反射镜H的方位,让光线反射入镜筒J,使视场照得最明亮,如果蛛丝不清楚,再轻轻旋转目镜。使蛛丝清晰。(4) 将被测物置于载物台中心位置,调节螺旋A、B使被测物处于物镜C的正下方,用眼睛对准目镜观察,再慢慢地转动螺旋G,让镜筒J升起(注意:只许让镜筒向上升起,以免物镜碰着被测物体)。直到能清楚地看到被测物体的放大了的像时为止。(5) 进行测量:由于被测物体的形状和测量目的不同,其方法也就略有差异,分两种情况叙述如下:(a) (b)图2-4 测物体的线度:为更具体起见,以测量金属小球的直径为例来说明:当看见小球的像十分清晰,且与蛛丝间无视差后(稍稍移动眼睛,小球与蛛丝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则无视差),向一个方向缓缓旋转螺旋A(或B),使蛛丝之一先后与小球之左侧及右侧相切,见图6-4(a)(b)。并先后读下测微螺旋上的示数x1及x2,则这两个示数的差即是小球的直径值。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同样的测量可进行几次(例如5次),取诸次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也可用测微螺旋B照上法进行测量。将用测微螺旋A及B分别测得的小球直径取平均值,就是小球较准确的直径。如果小球不是很圆即可用此法进行测量。如被测物不是球形(如测光栅、狭缝等的宽度),只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即能达到目的。 测量物体的角度:利用螺钉P(未画出)及螺旋A、B调整载物台的位置,并同时调整被测物体在台上的位置,使所测角度的角顶点与二蛛丝的交叉点同在载物台的中心转轴上,且将载物台绕中心轴转任意角度,角顶点与蛛丝交点都始终重合,即说明调整已妥当。之后往一个方向轻轻转动载物台,使所测角的两边先后与同一蛛丝重合。并先后从弧度尺L及游标T上读下对应的两个数值,此二数值之差,即所测角度之值。欲得较准确结果,同法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6) 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调焦显微镜,只许让镜筒(或物镜)向远离被测物的方向移动,否则可能碰坏物镜。 对于光学仪器的玻璃部件及镀膜面,在任何情况下禁止自己揩擦。 测量时向一个方向旋转测微螺旋,这样就可消除“螺旋空隙”所引起的误差。思 考 题1、 (6-4)式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2、 小球在甘油中下落,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