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道CT考题.doc_第1页
150道CT考题.doc_第2页
150道CT考题.doc_第3页
150道CT考题.doc_第4页
150道CT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 (150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3 0 1 、M R 造影剂作用原理 ( )A 有成对电子 B 延长T 1、T 2时间 C 含铁 D 顺磁性物质3 0 2 、C T 平扫有 ( )A 横断面扫描 B 矢状面扫描 C 任意位扫描 D 斜位扫描3 0 3 、脑颜面血管瘤C T 特征性病变是 ( )A 脑发育不全 B 大脑半球表面锯齿状钙化 C 脑萎缩 D 松果体上移3 0 4 、神经纤维瘤病是 ( )A 神经系统纤维增生 B 病变仅限于神经系统 C 不伴骨改变 D 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 0 5 、交通性脑积水系 ( )A 脑脊液流通通畅 B 脑脊液有异常通路C 脑脊液与静脉相通 D 第四脑室出口以后脑脊液受阻或吸收障碍3 0 6 、Wilsons病病变最多见于 ( )A 豆状核 B 丘脑 C 尾状核 D 齿状核、红核3 0 7 、脑梗塞一般在几小后C T 才能显示 ( )A 即刻 B 2 小时以内 C 2 小时至6 小时 D 2 4 小时以后3 0 8 、硬膜外血肿C T 上 ( )A 位于硬脑膜与颅骨之间 B 均可超越颅缝C 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 D 多伴脑组织损伤3 0 9 、脑膜瘤C T 上表现为 ( )A 均为良性肿瘤 B 多见于老年人 C 无钙化 D 可有白质塌陷征3 1 0 、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 ( )A 小于1cm B 小于0 . 5cm C 小于2 cm D 小于2 . 5 cm3 1 1 、血管母细胞瘤的特征为 ( )A 绝大多数位于后颅凹 B 绝大多数位于中颅凹 C 多伴有钙化 D 多数为实质性3 1 2 、表皮样囊肿C T 上表现为 ( )A 来自于外胚层肿瘤 B C T 值都是脂肪密度C 多为圆形 D 自发破裂后可在脑室中形成“脂肪脑脊液”液平3 1 3 、视神经母细胞瘤C T 上的特征为 ( )A 起源于巩膜 B 成人多见 C 不能进入颅内 D C T 上多有钙化3 1 4 、视神经胶质瘤C T 特征 ( )A 老年易发病 B 可发生于视神经,也可发生于视交叉 C 肿瘤多有钙化 D 增强后有索道征象3 1 5 、视神经脑膜瘤C T 上 ( ) A 儿童多见 B 增强后有索道征象 C 中年发病恶性较高 D 无钙化出现3 1 6 、泪腺混合瘤的特征 ( )A 混合瘤位于眼眶内上方 B 混合瘤位于眼眶外上方C 大部分为恶性,少数为良性 D 多伴骨质变形,泪窝扩大3 1 7 、Graves眼病的特点是 ( )A 病变多为一侧眼内 B 多数显示两侧眼多条眼外肌增粗C 以肌腱增粗为主 D 男性病人多见3 1 8 、鼻咽癌 ( )A 多为腺癌 B 好发于鼻咽侧壁 C 少发于鼻咽顶后壁 D 不伴一侧或双侧咽隐窝消失3 1 9 、颈动脉体瘤与颈静脉球瘤属于 ( )A 血管畸形 B 血管肿瘤 C 动脉壁扩张 D 副神经节瘤3 2 0 、常见喉部良性肿瘤有 ( )A 乳头状瘤 B 血管瘤 C 纤维瘤 D 软骨瘤3 2 1 、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 )A 血行 B 直接侵犯 C 支气管播散 D 淋巴道转移3 2 2 、直径大于几厘米者属异常淋巴结 ( )A 小于1cm B 大于1 . 5cm C 大于1cm D 大于2 . 0cm 3 2 3 、肺内最常见的淋巴瘤为 ( )A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B 何杰金氏瘤 C 网状细胞淋巴瘤 D 淋巴肉瘤3 2 4 、结节病是一种 ( )A 干酪样肉芽肿 B 炎性假瘤 C 非干酪样肉芽肿 D 肿瘤3 2 5 、横膈最常见的肿瘤是 ( )A 脂肪瘤 B 血管瘤 C 纤维肌瘤 D 纤维瘤3 2 6 、夹层动脉瘤是 ( )A 血管间质肿瘤 B 肌肉肿瘤C 动脉局部薄弱 D 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内、中膜之间3 2 7 、巨块型肝癌指肝肿块直径 ( )A 大于1 0cm B 大于5cm C 大于3cm D 5 cm与1 0cm3 2 8 、肝癌在动脉造影C T 中可有 ( )A “双靶征” B “牛眼征” C 均质型 D 结节型3 2 9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好发生于 ( )A HBsAg阳性者,老年人 B HBsAg阳性者,年轻人C HBsAg阴性者,老年人 D HBsAg阴性者,年轻人3 3 0 、多数肝血管瘤在增强早期表现为 ( )A 均匀强化 B 周边强化 C 混凝土合型强化 D 弥漫型强化3 3 1 、肝血管瘤强化后,瘤内未强化区可能为 ( )A 癌变 B 钙化 C 肝血管瘤内并发肿瘤 D 纤维化区3 3 2 、肝细胞腺瘤好发于 ( )A 成年女性 B 老年男性 C 中年男性 D 幼儿3 3 3 、F N H 是指 ( )A 肝细胞腺瘤 B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C 肝海绵状血管瘤 D 肝脓肿3 3 4 、增强扫描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中央可出现 ( )A 高密度强化灶 B 星状低密度区 C 钙化 D 环状强化3 3 5 、“双靶征”可出现在 ( )A 肝癌 B 肝细胞腺瘤 C 肝脓肿 D F N H 3 3 6 、肝血吸虫病C T 特征 ( )A 低密度肿块 B 肝脓肿 C 分支状网状钙化 D 囊肿3 3 7 、正常肝脏密度应 ( )A 高于脾脏 B 等于脾脏 C 低于脾脏 D 无规律3 3 8 、急性胆囊炎壁厚度一般大于 ( )A 1mm B 2mm C 3mm D 5mm3 3 9 、急性胆囊炎C T 特异征象是 ( )A 胆囊壁增厚 B 胆囊增大 C 胆囊内含有气体 D 胆囊明显缩小3 4 0 、胆囊内有结石可确定有 ( )A 胆管囊肿 B 胆囊癌 C 慢性胆囊炎 D 胆囊息肉3 4 1 、胆囊癌好发于 ( )A 胆囊颈部 B 胆囊体底部 C 胆囊出口部 D 胆囊颈与胆管汇合部3 4 2 、胆囊癌最常见为 ( )A 鳞癌 B 囊腺癌 C 腺癌 D 未分化癌3 4 3 、胆管癌临床上可出现 ( )A 腹痛 B 胆汁性肝硬化 C A F P 升高 D 无痛性黄疸3 4 4 、胰腺炎并发症有 ( )A 癌变 B 诱发肝炎 C 蜂窝组织炎 D 胆囊炎3 4 5 、慢性胰腺炎C T 特征有 ( )A 胰腺一定增大 B 胰腺钙化 C 胰腺狭窄 D 肝继发炎症3 4 6 、C T 对胰腺癌分期,第三期指 ( )A 肿瘤局限于胰腺内 B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C 有肝转移 D 有远处转移3 4 7 、胰腺的粘液囊腺瘤或囊腺癌常位于 ( )A 胰头 B 胰体 C 胰尾 D 胰头体交界处3 4 8 、肾窦囊肿指 ( )A 肾盂积水形成类似囊肿 B 肾窦内囊肿 C 肾脏结核 D 肾错构瘤3 4 9 、多囊肾与多发肾囊肿 ( )A 两者是同一种病 B 多囊肾有一定的遗传性C 肾多发囊肿有一定的遗传性 D 两者均无遗传性3 5 0 、肾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 ( )A 肾细胞癌 B 肾肉瘤 C 肾母细胞瘤 D 肾盂癌3 5 1 、癌肿侵犯肾周筋膜为第几期 ( )A 期 B 期 C 期 D 期3 5 2 、儿童最好发的肾恶性肿瘤为 ( )A 肾细胞癌 B 肾母细胞瘤 C 肾盂癌 D 无特殊类型3 5 3 、肾盂癌病理上最常见的是 ( )A 移行细胞癌 B 鳞状细胞癌 C 腺癌 D 未分化癌3 5 4 、肾脏中出现含有脂肪密度的肿块最有可能性为 ( )A 肾癌 B 肾血管肌肉脂肪瘤 C 肾盂癌 D 肾母细胞瘤3 5 5 、正常肾上腺厚度不超过 ( )A 0 . 5cm B 1 . 0cm C 1 . 5cm D 2 . 0cm3 5 6 、肾上腺增生是指 ( )A 皮质增生 B 髓质增生 C 间质增生 D 以上均不是3 5 7 、肾上腺增生C T 表现为 ( )A 常为一侧肾上腺增大 B 肾上腺形态多不正常C 常为双肾上腺均匀扩大 D C T 正常者可排除肾上腺增生3 5 8 、肾上腺转移瘤以 ( )A 双侧发病多见 B 单侧发病多见 C 单、双侧均占相同比例D 无规律3 5 9 、儿童常见肾上腺恶性肿瘤为 ( )A 腺癌 B 髓样癌 C 神经母细胞瘤 D 未分化癌3 6 0 、“主动脉淹没征floating aorta sign”出现在 ( )A 肝癌 B 淋巴瘤 C 胃癌 D 肾癌3 6 1 、结肠、直肠癌肠壁厚度需大于 ( )A 3mm B 4mm C 5mm D 6mm 3 6 2 、膀胱癌C T 上直接表现为 ( )A 膀胱内肿块 B 膀胱变形 C 输尿管扩张 D 充盈缺损3 6 3 、当精囊角消失时提示 ( )A 精囊受肿瘤侵犯 B 过于肥胖、脂肪较多C 精囊炎症 D 精囊萎缩3 6 4 、输尿管囊肿好发于 ( )A 输尿管上段 B 输尿管中段 C 输尿管、膀胱入口处 D 输尿管、肾盂移行处3 6 5 、输尿管三个生理狭窄之一是 ( )A 与髂动脉交界处 B 进入小骨盆处 C 髂总动脉分叉处 D 与下腔静脉交汇处3 6 6 、前列腺癌未突破前列腺包膜时 ( )A C T 平扫易于发现 B C T 平扫不易发现 C 增强扫描可确诊 D 可与前列腺增生鉴别3 6 7 、前列腺癌通常先累及的是 ( )A 膀胱 B 精囊 C 直肠 D 腹股沟区淋巴结3 6 8 、卵巢癌中最常见的是 ( )A 囊腺癌 B 子宫内膜样癌 C 恶性畸胎瘤 D 无性细胞瘤3 6 9 、卵巢癌最常见的远处器官转移是 ( )A 肺 B 肝 C 胰 D 脾3 7 0 、卵巢最常见的肿瘤是 ( )A 卵巢囊腺瘤 B 囊腺癌 C 畸胎瘤 D 皮样囊肿3 7 1 、盆腔含有脂肪密度的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囊肿 B 囊腺瘤 C 囊腺癌 D 皮样囊肿3 7 2 、盆腔畸胎瘤好发于 ( )A 儿童 B 老年妇女 C 育龄期妇女 D 青少年3 7 3 、颈椎椎管矢状径最低下限为 ( )A 1 2mm B 1 0mm C 8mm D 1 4mm3 7 4 、在腰段黄韧带厚度约为 ( )A 48mm B 35mm C 81 0mm D 23mm 3 7 5 、脊髓纵裂是指 ( )A 脊髓外伤引起 B 脊髓纵向裂缝,中央有纤维分隔C 脊髓中央导水管扩大 D 脊髓有纵裂池3 7 6 、圆锥马尾牵拉指髓低至 ( )A 胸1 2 水平 B 腰1 水平 C 腰2 水平 D 以上都不是3 7 7 、脊髓神经鞘瘤是 ( )A 髓内肿瘤 B 椎管内髓外硬膜外肿瘤C 椎管内髓外硬膜内肿瘤 D 椎管内硬膜外肿瘤3 7 8 、脊膜瘤好发于 ( )A 颈段 B 胸段 C 腰段 D 骶尾段3 7 9 、脊膜瘤好发于 ( )A 髓外硬膜外 B 髓内 C 髓外硬膜内 D 不一定3 8 0 、神经鞘瘤与脊膜瘤的鉴别点是 ( )A 部位 B 钙化 C 囊变 D 骨破坏3 8 1 、转移瘤好发于 ( )A 髓内 B 髓外硬膜内 C 髓外硬膜外 D 以上都不是3 8 2 、椎间盘突出最好发于 ( )A 胸椎 B 颈椎 C 腰椎 D 胸腰段3 8 3 、正常椎间盘密度 ( )A 低于神经组织 B 高于神经组织 C 等于神经组织 D 不一定3 8 4 、椎间盘脱出是指 ( )A 椎间盘轻度突出 B 髓核突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C 髓核纤维环一并向后突出 D 突出的椎间盘厚度0 . 5cm 3 8 5 、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是指 ( )A 单一个椎间盘突出 B 胸、腰椎少间部位椎间盘突出C 椎间盘游离碎片突入椎管内 D 椎间盘仅有变性3 8 6 、手术后硬膜外疤痕与椎间盘突出的鉴别点是 ( )A C T 值 B 部位 C 手术切口 D 不能鉴别3 8 7 、椎管狭窄最常发生于 ( )A 颈椎 B 腰椎 C 胸椎 D 骶椎3 8 8 、颈段黄韧带厚度正常为 ( )A 小于1mm B 小于1 . 5mm C 小于2mm D 小于2 . 5mm3 8 9 、正常胸椎黄韧带厚度 ( )A 小于1 . 0mm B 小于1 . 5mm C 小于2 . 0mm D 小于2 . 5mm 3 9 0 、腰椎黄韧带厚度正常 ( )A 小于2 . 0mm B 小于2 . 5mm C 小于3 . 0mm D 小于4 . 0mm 3 9 1 、颈椎椎管前后径小于多少为狭窄 ( )A 小于0 . 5cm B 小于1 . 0cm C 小于1 . 5cm D 小于2 . 0cm 3 9 2 、腰椎椎管前后径小于多少为狭窄 ( )A 小于1 . 0cm B 小于1 . 5cm C 小于2 . 0cm D 小于1.15cm3 9 3 、侧隐窝狭窄指侧隐窝小于 ( )A 1mm B 2mm C 3mm D 5mm3 9 4 、椎管狭窄多出现于 (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幼儿 D 妊娠期妇女3 9 5 、脊髓空洞症最易累及 ( )A 颈髓 B 腰髓 C 胸腰段 D 下胸髓3 9 6 、脊髓空洞症C T 上表现为 ( )A 脊髓髓内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囊腔 B 低密度囊腔周围有钙化C 椎管内碘水造影后延迟扫描囊内不出现增强 D 脊髓外形不大K 型题 ( A = 1 + 2 + 3 , B = 1 + 3 , C = 2 + 4 , D = 4 , E = 1 + 2 + 3 + 4 )3 9 7 、C T 由以下哪几部分组成 ( ) X 线发生部分 X 线检测部分 电子计算机部分 操作控制部分3 9 8 、对比剂给药方式有 ( ) 静脉注射给药法 动脉注射给药法 胆系造影增强 C T M 3 9 9 、D a n d y W a l k e r 综合征,有以下几种表现 ( ) 小脑蚓部变小或缺如 后颅凹蛛网膜囊肿 四脑室扩大 三脑室闭塞4 0 0 、脑积水可分为 ( ) 肿瘤性脑积水 阻塞性脑积水 炎症性脑积水 交通性脑积水4 0 1 、脑萎缩分为 ( ) 局灶性脑萎缩 外伤后脑萎缩 弥漫性脑萎缩 炎症性脑萎缩4 0 2 、脑梗塞包括 ( ) 血栓 栓塞 脑部血液循环障碍 脑血管破裂4 0 3 、脑出血可概括为 ( ) 炎症出血 损伤性脑出血 肿瘤出血 非损伤性脑出血4 0 4 、硬膜下血肿C T 上 ( ) 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 血肿可超越颅缝 可有占位表现4 0 5 、混合性血肿是指 ( ) 有血肿常伴有其它伤 脑实质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有两种以上 一定有外伤史 既有硬膜外血肿,也有硬膜下血肿,C T 上易诊硬膜外血肿4 0 6 、室管膜瘤是 ( ) 起源于室管膜细胞 可向脑组织生长 可在脑室内生长 均伴有水肿4 0 7 、少枝胶质瘤是 ( ) 起源于少枝胶质细胞 易钙化 多位于大脑皮质区 增强后一般仅轻度增强4 0 8 、髓母细胞瘤 ( ) 多位于后颅凹 可发生坏死囊变 可压迫四脑室引起脑积水 小儿多见4 0 9 、听神经瘤C T 上的特点为 ( ) 多为神经鞘瘤 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 少数可不显示内听道口扩大化 增强后强化不明显4 1 0 、多发性硬化C T 特征为 ( ) 脱髓鞘病变 C T 上侧脑室周围皮质下低密度区 注射造影剂有强化 陈旧性病灶可不强化4 1 1 、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C T 特征为 ( ) 有钙化提示有静脉石形成 C T 增强后明显强化 延迟扫描密度会更高 可有骨破坏4 1 2 、颈静脉孔区可发生的肿瘤为 ( ) 神经鞘瘤 脑膜瘤 脊索瘤 颈静脉球瘤4 1 3 、喉癌根据癌肿的位置分为 ( ) 声门型 声门上型 声门下型 声门外型4 1 4 、甲状腺癌的C T 特征为 ( ) 不规则、分叶状软组织肿块 可有钙化 呈浸润生长 强化后密度较正常甲状腺高4 1 5 、甲状旁腺腺瘤特征为 ( ) 是甲旁亢的最常见原因 血中低钙高磷 易发泌尿系结石 无骨病史4 1 6 、肺隔离症可分为 ( ) 肺叶内型 纵隔型 肺叶外型 异位型4 1 7 、支气管囊肿C T 上 ( ) 多位于气管旁、隆突附近 圆形或卵圆形 可有气液平面 增强后不强化4 1 8 、中央型肺癌C T 上可表现为 ( ) 管腔狭窄 管腔内肿块影 气管旁肿块 肺不张4 1 9 、肺癌C T 上可显示 ( ) 分叶 毛刺 脐样凹陷 爆玉米花样钙化4 2 0 、结节病的特点为 ( ) 肺内出现病灶,淋巴结不再增大 肿大淋巴结多为双侧“蛋壳样”钙化 肺内可有小叶间隔增厚4 2 1 、皮样囊肿有以下哪些特点 ( ) 由外胚层、中胚层组成 发生于前纵隔 可为单房也可为多房 囊壁可钙化4 2 2 、畸胎瘤有以下哪几个特点 ( ) 密度不均匀,则恶性度高 密度均匀,则恶性度低 短期内肿瘤增大,恶变可能大 在诊断畸胎瘤M R 较C T 更有优越性4 2 3 、神经纤维瘤病包括 ( ) 神经源性肿瘤 皮肤结节 皮肤紫斑 骨改变4 2 4 、胸膜间皮瘤的特点包括 ( ) 脏层胸膜发生率高 良性者较多见 多伴胸腔积液 造影增强后明显强化4 2 5 、肝外伤可有以下几种 ( ) 包膜下血肿 肝撕裂伤 肝挫伤 肝实质内血肿4 2 6 、肝癌可分为以下几型 ( ) 巨块型 大块型 结节型 混合型4 2 7 、脂肪肝可分为 ( ) 弥漫型 巨块型 局灶型 条带型4 2 8 、肝硬化病理上可分为 ( ) 门静脉性 坏死后性 胆汁性 原因不明型4 2 9 、肝硬化C T 上可表现为 ( ) 肝右叶通常缩小 尾状叶通常不缩小 肝裂增宽 腹水4 3 1 、胆囊癌C T 上可表现为 ( ) 胆囊壁不规则增厚 邻近肝脏侵犯 胆囊明显扩大 胆囊内结石4 3 2 、急性胰腺炎C T 表现有 ( ) 胰腺增大 肾前筋膜增厚 胃壁局限性增厚 胰腺内出血4 3 3 、胰腺癌在C T 上有以下几种表现 ( ) 胰腺轮廓改变 胰腺按比例增大 管道扩张 肾周脂肪层增厚4 3 4 、胰岛细胞瘤的C T 特点 ( ) 肿瘤多位于胰体尾部 临床可有低血糖症状 平扫可为低密度 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4 3 5 、脾囊性病变可有 ( ) 囊肿 囊性淋巴管瘤 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