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17世纪的意大利,去共同见证伽利略追求真理的过程。师生共同板书课题29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读题指名读:谁来读读。不错,把“着”字读准确了。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题目读懂内容:用“谁干了什么事”说说文章讲了什么内容?【伽利略做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实验。】感谢你,你帮大家一起回顾了一种总结课文内容的方法,写人记事的文章我们可以用“谁干了什么事”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三、理解感悟启示1、伽利略做了这个公开试验后,给了大家什么样的启示?【原来想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2、亚里士多德是谁?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亚里士多德。在我们的文章中有一个自然段介绍了亚里士多德,谁能读给大家听?3、他的地位怎样?请你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几个词语概括出亚里士多德的地位。4、通过找关键词语的方法,感受主要内容。除了这几个词语,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除了这几个词语,还能通过人们说话的语气还有说的这句反问句体会出亚里士多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5、不错呀!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既然这是人们说的话,那么什么描写,通过语言描写,我们感受到了在人们的心里,亚里士多德简直就是个 6、通过关键词语、还有语言描写我们读出了亚里士多德崇高的地位,把你的感受送进文章,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提出疑问1、亚里士多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后人简直将他奉若神明。在他之后的两千多年中,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像皇帝一样统治着欧洲的科学界。如果两个科学家在争论问题时,只要其中一个说“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另一个科学家立刻就闭上了嘴巴。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请默读,体会到他认为物体的下落速度和什么有关系?2、没有人对这句话质疑。有一位年近25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没有轻易地相信,他经过严密思考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伽利略是现在才爱质疑吗?【不是】3、那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4、第一自然段就为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话提出疑问做了铺垫。5、我们来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伽利略提出了什么样的疑问? (出示课件他思考的过程。)【生读伽利略的疑问】6、细心的同学一定观察到了伽利略的两种假设中有许多关联词语。通过“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了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妄下结论。7、把感受送到句子中,自由读两种假设,读懂伽利略的两种假设,读懂了就向你的同桌用自己的话讲解一遍。为了帮助理解也可以动笔画一画。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8、老师读,学生看图。9、请看同学们看着图,自己练习说。10、学生看图齐说。11、通过假设,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伽利略用理论论证反驳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现在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文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伽利略爱思考、爱质疑的品质。反复试验1、师:伽利略用理论论证反驳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没有马上宣布亚里士多德是错误的。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他是怎么进行试验的?【他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2、句子比较:老师也写了一句话:他做了试验。你觉得谁写的好?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的试验结果才可靠。】3、齐读伽利略是怎么试验的?通过这几个词你可以体会到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抓住关键词语我们可以体会到任务的品质。4、师:提出疑问的伽利略经过反复许多次试验,得出了结论(生读)“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公开实验1、在伽利略之前意大利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他就是布鲁诺。布鲁诺自幼好学,他全凭顽强自学,最终成为当时知识渊博的学者。后来他发展了波兰科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因此布鲁诺被教会处以火刑,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被活活烧死。 虽然伽利略经过反复许多次试验,已经证明了亚里土多德的话的确说错了。可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若公开试验很可能会和布罗诺一样的下场。伽利略没有退缩,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坚持公开试验。听说伽利略要公开试验,许多人来到比萨斜塔周围,等着看伽利略的笑话,还七嘴八舌地说着些什么呢?想一想这些人可能会说些什么?2、有的说有说3、这又是一处什么描写?4、你感受到了人们什么态度?把你的感受送进去再读。5、在说前边加上人物神态的词语,再说人们是怎么说的?6、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他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质?【十分勇敢。】7、通过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侧面烘托出伽利略勇敢、执着的品质。整体感悟1、难道伽利略做这个公开实验的意义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明白了什么?【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2、请同学们反复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再说说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同大家分享你的体会?【告诉人们科学是不断进步、不要迷信科学,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传播真理。(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生:就是说,再伟大的人,他说的话也可能出现错误。我们不能迷信伟人。师:这是第一层意思。“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再体会。生:就是说,伟人说的话,有的对,有的不对。师:这是第二层意思。再体会,是不是错了很多呢?生:不是,对的还是占多数,错的只占一小部分。师:对。这又是一层意思。所以读课文的时候要善于细细地品味,把课文里的意思准确地领悟到。 3、把体会送进句子,齐读最后一句话。理解写法师:我们再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一下课文。课文一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伽利略在上学期间就喜欢思考,第三、四、六自然段写他的怀疑和试验。那么课文的第二、五自然段不是写伽利略的事情,能不能去掉?生:不行。因为这两个自然段写出了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写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谁都不思考,还对有思想的人进行责备、嘲讽,这就更加显出了伽利略的了不起。师:所以,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每一部分都在发挥特定的作用。本文刻画伽利略这个人物主要运用了两种写作手法:一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对伽利略进行正面描写,从而体现他的认真、严谨等品质;二是通过人们对伽利略的各种看法来侧面烘托他的执着、勇敢等品质。四、小结学习了这篇文章你从伽利略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品质?师:对于权威的话,我们要学习,但不能迷信。而且,善于学习才能善于思考、善于发现。伽利略能严谨地思考问题是因为他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他用试验的方法去研究科学,是向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学者阿基米德学习的结果。师:像伽利略那样理性地对待问题,严谨地思考问题,你才能发现真理。不论是哪一种源于祖传的思想和行为,在你没有验证之前,都不可轻信。不论对方是挚友,是老师,是市长甚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0693-2014塑料薄膜与水接触角的测量》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Unit 10-Unit 1 书面表达与范文
- 新解读《GB-T 8770-2014分子筛动态水吸附测定方法》
- 新解读《GB 31177-2014学生宿舍卫生要求及管理规范》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单元小古文阅读检测卷(含答案)
- 重庆产后瑜伽知识培训课件
- 重庆乐理知识培训班课件
- 课件-火力发电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
- 老年人认知症培训课件
- 《日语1》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安装埋设考证表样、施工期观测精度和限差
- 2024年泰州海陵区数产集团所属泰州城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际音标卡片(打印版)
- 翁建平MODY识别与诊疗培训课件
-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 防火防烟分区检查
- 《小学开学第一课: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班级班规》课件
- 农产品营销的渠道策略讲义
- 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市场应用现状
- 幼儿园行政工作保密协议
- 环境监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