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保健按摩课教案1 陈 祥 彬教学内容1、按摩的概念、特点、种类和作用;按摩的起源、发展史以及按摩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2、按摩手法的简单介绍;学习一种基本手法:推法。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按摩的起源起源、发展史;熟悉按摩的种类;掌握按摩的作用、治疗原则和治法。2、学习一种基本的手法:推法重点难点1、了解按摩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2、基本手法的的要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教学准备部分1自我介绍,点名认识学生;2讲授、实际操作情况说明;3课堂常规要求教学内容一、按摩的概念按摩又称“推拿”,起源于人的本能、劳动和社会实践,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二、按摩发展简史 按摩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疗法,早于药物疗法之前出现。推拿古称按摩术,又有案(音wn)、按跷、跷摩、摩挲、膏摩、按摩等名称。现代所称推拿或按摩,实为同义异名罢了。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不发达,所以一些抚摸的手法,形成了早期医疗的雏形。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以及奴隶社会的形成,在当时医事管理方面,按摩术已成为一科。夏商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医事有所发展,出现了中药,此时,按摩术与中药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医疗方法。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众多学派医学思想,并对按摩治疗疾病看所记载。如韩非子、老子、墨子、史记。扁鹊传等对按摩术都有记述,并且形成了一些手法。秦汉时期,中国成为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祖国医学逐步形成体系,推拿按摩也随医学发展而形成独立体系,出现了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它和黄帝内经、华佗别传等著作记述了十几种按摩手法。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医学受到重视和保护。1956年,首先在上海开设推拿训练班,1958年成立了推拿专科门诊部,同年开设了推拿专科学校。推拿治疗范围已涉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各科疾病,并且开展了推拿的生理作用和治疗原理的研究和对推拿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和成都中医学院都设有针灸、推拿系。1979年成都体育学院成立了以正骨、推拿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骨科训练班,现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的前身。目前,中医推拿学和针灸一样,业已引起国际医学界的重视。三、按摩治疗作用原理(一)基本原理按摩是一种外治法范畴的物理疗法,它是通过按摩手法产生的物理效应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内的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按摩的手法,主要是依靠手法的力和力的方向变换实施的。手法所施的力有静止、运动和动静结合三种。所谓静止的力,指的是施力时固定在某一部位和穴位上的力;运动的力,指的是在一定的部位或范围内往返运动的力,这种力受运动的方向和运动范围的影响,运动方向有直行、横行、斜行、环行等,运动范围有局部和全身的不同;动静结合的力,指的是在某个部位上施以静止的力,而在另一部位上施的运动的力。以上三种力由于用力轻重不同,其渗透于内的力度也有所差别,基本上分为浅、中、深三种。但是,由于手法作用于皮毛、经脉、经筋、肌肉、骨髓等不同部位,实行上又分为浅(皮毛)、略浅(经脉)、中(肌肉)、略深(经筋)、深(骨髓)五种。物理学认为,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作功,那么后一物体就获得一定的“能量”,简称为“能”。“能”,分为动能、势能、化学能、热能、电能、磁能、核能等。按摩所施的“静止的力”,产生的势能;“运动的力”,产生的是动能;由运动而产生的摩擦,形成的是热能。这些“能”传入机体后转成机体内有关系统所需的内能,从而调整了系统内的脏腑组织的功能。四、按摩手法一、推法:术者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受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孤形移动的方法,称为推法。分为平推法、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等。(一)、平推法平推法是推法中着力较重的一种手法。 1、手法操作 (1)拇指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循行或沿肌肉纤维走行方向推进,可于穴位处配合缓和的按揉动作,反复操作数次。 (2)掌平推法术者以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以掌根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可用双手重叠增大力度做缓慢的推进。 (3)拳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握拳,以第二、三、四、五指指间关节部着力,沿肌肉纤维方向缓慢推动,此法是平推法中刺激较强的手法。 (4)肘平推法术者屈肘,以鹰嘴突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与肌肉纤维方向平行的缓慢推移,是平推法中刺激最强的一种。 2、手法要领施术手要紧贴于体表,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推动。平推法用力较重,着力要均匀,平稳着实。推进速度宜缓慢。平推法必须直线推动,不可偏斜和跳跃。术前施术部位宜涂抹少量油性递质,以保持皮肤滑润,避免损伤皮肤。 3、作用疏通经络,理筋活血,消瘀散结,消食导滞,解痉止痛。 注:平推法与擦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直线运动,但平推是隼向运动,对体表压力较大,速度亦较慢,不要求皮肤出现潮红和温热。 (二)、直推法 术者用指或掌按压在体表受术部位上,进行直线推移,叫直推法。 1、手法操作 (1)拇指直推法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受术部位,沿经络方向或肌肉纤维平行方向,保持一定压力的单方向推动,是按摩起始和结束的手法。 (2)全掌直推法术者以全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五指微分开,腕部挺直,以单掌、双掌或双掌重叠加力做单方向推动的手法。 (3)掌根直推法术者手腕上跷,适度背屈,五指伸直,用单手或双手掌根着力于施术部位直推的方法。如需加力可双掌重叠。 (4)鱼际直推法术者五指并拢,手腕伸直,以大鱼际小鱼际为中心,肘部灵活屈伸,以鱼际着力向前推动。如需增加力度,可以另一手压于施术手上。 (5)肘直推法术者屈曲肘关节,以肘尖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或肌肉纤维走行方向进行直线单方向推动。此法是直推法中刺激性最强的手法。 2、手法要领术者手指、掌或鱼际部位要紧贴施术部位皮肤,用力着实,重而不滞,轻而不浮。推进速度和力度要均匀,持续,动作要协调,保持一定的与皮肤垂直的力度,做单方向直线推法,不可偏斜。用于胸、背、腹部时,要配合呼吸,间歇有序。 3、作用消积导滞,调经镇痛,消瘀散结,疏通经络,理筋活血,清理头目,开胸利隔。 (三)、分推法 术者以两手拇指或多指,按压在施术部位,向两侧相反方向,分开推动的方法叫分推法。 1、手法操作 (1)指分推法术者以双手拇指或多指,按压在施术部位,向两侧相反方向推动,叫指分推法。本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2)掌分推法术者以双手掌部,按压于施术部位,自内向外,沿相反方向,同时分别推动的方法,叫掌分推法。此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2、手法要领两手用力要均匀,动作要柔和,协调一致。术时即可直线移动,亦可沿体表作弧形推动。 3、作用调理肠胃,消积导滞,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四)、合推法 术者以两手指或两掌,从两个不同方向,位置相对地向中间点汇拢推进,称为合推法。 1、手法操作合推法的手法操作和要求与分推法相同,只是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知识教育培训平台课件
- 重庆知识产权法培训课件
- 暑假培优练:静电场及其应用(学生版)-2025人教版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
- 新解读《GB-T 3795-2014锰铁》深度解析
- 暑假复习:恒定电流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025人教版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 《西方经济学》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老年人牙医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人春季养生知识课件
- 专题十 文件读写(课件)-《Python程序设计》职教高考备考讲练测
- GB/T 12755-1991建筑用压型钢板
- GA 447-2003警服材料精梳涤棉混纺格子布
- FZ/T 14038-2017涤纶转移印花布
-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课件
- 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课件
- 对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提出的意见
- 聚酯合成反应原理相关知识
- 中国音乐史讲稿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可行性研究报告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 某煤电一体化电厂工程间接空冷系统投标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