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的歌会练习题基础作业1.下列加黑字中注音和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情歌酬和(音;h,义:声音相应)蹲踞(音:j;义;蹲或坐)B.蹬秋千(音:dn;义:踩踏)淳朴(音:chn义;朴实,淳厚)C.快速下坠(音;zhu义;落)矗起(音:ch,义:直立,高耸)D.龙吟风哕(音;hu;义;鸟鸣声)气氛(音:fn,义;气象,情势)2.有些四字词语可以颠倒顺序而不改变语意,如“避疫免灾”可说成“免灾避疫”。试分析下列四字词语,能颠倒顺序而不改变语意的一组是()。A.唱和相续清洁索利盛会难逢B.龙吟凤哕呼朋唤侣别开生面C.晨光熹微舒卷张弛扶摇盘旋D.随事押韵哑口无言循环无端3.根据语境或词语的意思,在下列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A.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引经_)B.开头先言他物起兴抒情。(即物_)C.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_不定。4.用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找出下面句子的毛病。晚风一阵阵吹来,灯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毛病:_5.下列句子中不通顺的一句是()。A.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年轻女人,这种。B.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C.在昆明附近村子中,这种年轻女人多的是。D.这种年轻女人多的是,在昆明附近村子中。6.云南的山野对歌有哪些不同方式?_提高训练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走,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7.从层次结构看,这段“金满斗会”都写了哪些内容?_8.这一段从哪些方面人手?运用了什么方法?是怎样描写人物的?_9.作者通过描写这些“面善”的人物要表现什么?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_10.文章这一段写村寨传歌,作者是怎样描述的?这种传歌的意义是什么?热点考题(2004年河南省)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乡韵自多情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着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人散,有的人还非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达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琅乡情。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裹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就了豫剧、曲剧和越调。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11.根据第三段内容,解释“拿堂”一词在文中的意思。_12.第五段写到了“戏曲琼浆的滋养”,从文中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_13.第六段讲述台湾老兵和在美国的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_14.从全文看,“乡韵自多情”的“情”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_15.有人说,现在喜欢地方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因缺少年轻观众,地方戏正走向衰落;也有人说,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越办越红火,表明了地方戏仍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_参考答案1.A提示:和h2.B提示:此类题目要通过“试换法”比较词义是否发生变化。3.A.据典B.起兴C.张弛提示:此题可结合句意来分析。4.主谓搭配不当。5.A提示:此题应通过阅读理解来认真比较。6.(1)见景生情,即物起兴。(2)提问的方法,等待对方答解。(3)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4)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提示:此题应结合重点段落,抓住关键词句作答。7.先写传歌的场面,再写传歌的人,最后写老人吹鼓手的活动。8.由总写场面到分写传歌人,再提出最活跃的典型人物年老的吹鼓手,全景式分镜头特写镜头。提示:此题关键是要理清文章的线索和思路。9.表现出歌唱者都是普通的劳动人民,是对劳动人民的赞美。表现出作者十分亲切,由衷赞美的思想感情。提示:此题要通过认真阅读,从词的感情色彩中体味作者的情感。10.传歌的盛况;(1)在院子里唱。(2)人数多(百多人)。(3)围坐着唱,六人一桌。(4)声音是一种特殊的美(如一片松涛,有点龙吟风哕意味)。(5)时间长达三天。(6)普及面广(摆小摊的、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工匠、小杂货商店管事、土医生、阉鸡匠、赶马女子、农民、卖针线的老太婆)。热闹如过年过节。传歌的意义;由老一辈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代,即这种云南民歌艺术得以延续。提示:此题从文段中可寻找到相关文句作答。11.摆谱。或:拿架子,故意推托。提示: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12.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勒泰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2025 年小升初厦门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预防专家共识(2025)解读课件
- 湖北省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经纪人《经纪实务》:房地产市场细分原则模拟试题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 祖庙租房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装订
- 公证遗产赠予合同范本
- 网签商铺合同范本
- 山水项目管护方案(3篇)
- 医院直播策划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正念冥想应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学校清单制管理制度
- 乡镇卫生院医疗收费价格公示管理制度
- 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第2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新高考Ⅰ卷(新课标Ⅰ卷)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水电维修外包合同范本
- T/CHES 120-2023农灌机电井以电折水技术规程
- T/CECS 10344-2023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
- 护理分层培训体系构建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