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课:科学是一、应知应会:1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什么?答:我想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关,和我们的学习有关,还想到很多科学家等。2袁隆平是一位农业专家,他进行的是杂交水稻研究。3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418世纪初,科学家爱德华.琴纳发现给人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5科学家李时珍编著了医学百科全书本草纲目,居里夫人发现了镭。6科学家工作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7科学家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是牛顿。二、了解:1.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人眼有暂时记忆的能力,人们后来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了电影。2.我们在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以后,必须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就是科学。三、实验:(无)四、拓展延伸: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第二课:做一名小科学家一、应知应会:1小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保持平衡)。2.我知道的科学家有(牛顿)、(爱迪生)、(亚里士多德)、(居里夫人)。二、实验: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实验器材:一张红色彩纸、回形针、铅笔、彩笔、剪刀。实验过程:1、在硬纸板上描出并剪下鹦鹉图形。 2、把鹦鹉放在指尖或指环上。 3、调整回形针夹住鹦鹉的位置,让鹦鹉站起来。我们的发现:我发现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部,纸鹦鹉就能“站”在指环上不掉下来。 实验结论:纸鹦鹉“站”在指环上不掉下来的秘密是(重物放在支撑点的下面),使纸鹦鹉上轻下重,保持平衡的缘故。三、拓展延伸: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第二单元第一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应知应会:1我见过的有生命的物体有(小鸟)、(大树)、(昆虫)、(小草)。2.我们知道的有生命的物体大致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3.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有生命)(会死亡)(会繁殖)(需要养料)。二、了解: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三、实验:(无)四、拓展延伸:果实采收后,失去了从根部得到的水分和矿物质供给,也无法从叶部得到正常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营养物质,但仍是具有生命活动的活体。水滴、机人、电脑、云、瀑布都不属于生物。第二课:校园里的植物一、应知应会:校园里的植物有(桂花)(狗尾草)(杉树)(银杏)。二、了解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种(对生)(互生)(轮生)。三、实验:(无)四、拓展延伸:植物的分类:以茎的形态分乔木、灌木、亚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以生态习性分陆生植物、水生植物、附生植物、寄生植物、腐生植物;以生命周期分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第三课:校园里的小动物一、应知应会:1.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如:鱼生活在(水里),蚂蚁生活在(土壤),老虎生活在(森林)里。2.蜗牛是用(腹足)爬行的,它喜欢吃(白菜叶)。3.昆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蚂蚁有(三)对足,(一)对触角。4.你观察到的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都会呼吸、都会长大和死亡、都会繁殖、都需要水分。二、了解:给下列动物分类:家鸽 斑马 乌龟 娃娃鱼 蜻蜓 青蛙 大象 螳螂 蝴蝶答:分类标准:按生活环境分(1)天上飞的:家鸽、蜻蜓、螳螂、蝴蝶 (2)地上走的:斑马、大象、青蛙(3)、水里游的:娃娃鱼、乌龟。三、实验:实验名称:观察蜗牛实验器材:蜗牛、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实验过程:1、观察蜗牛是什么样的动物。2、观察蜗牛的运动、身体构造方面的特点。3、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4、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5、观察蜗牛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现象及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四、拓展延伸:蚂蚁是世界上三大“社会性昆虫”(蚂蚁、白蚁、蜜蜂)之一,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蚂蚁传递信息,一是通过分泌物的气味,二是通过触角。第四课:动物、植物、人一、应知应会:1 兔子和萝卜也有相同之处,如(会长大、会繁殖)。2 黑猩猩共有(10)根手指,有(2)只耳朵。二、了解:把“动物、有生命的物体、人、植物”填到下面图中正确的位置。有生命的物体植物动物人比较人、黑猩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之处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有四肢人会制造工具会走动人会写字会长大人会做衣服会繁殖后代黑猩猩生活在森林里三、实验:(无)四、拓展延伸:能进行劳动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命离不开水一、应知应会:1. 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以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2. 水的特点是(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易流动)。二、 了解:1. 我们能保持正常的(体温)也多亏了水。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2. 目前,人们正面临缺水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3. 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这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三、实验:实验名称:小草喝水(根的作用)实验器材:大试管、小草、棉花、植物油、试管架、直尺实验过程:1、挖一棵比较完整的小草,尽量保证小草根的完好。2、用量筒量100毫升水倒在试管里面。3、把小草的根完整地放入水中。4、再把油倒在试管里面,防止水分蒸发。5、每天定时测量水面的下降高度。我们的发现:试管里的水每天都在减少。实验结论:小草的生长需要喝水,小草越大,需要的水分越多。四、拓展延伸: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都离不开水。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也多亏了水。人体(65)%是水,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蔬菜(90)%是水。第二课:观察水一、 应知应会:1.认识事物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2. 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二、 了解:水是生命的摇篮,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三、实验:实验名称:观察水实验器材: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每组一套。每组2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的水管、一根细水管、一块抹布实验过程:1、鉴别各种液体。(把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放在相同大小的烧杯里面,交换各个烧杯的位置。用眼睛看 ,白色的那杯是牛奶;用鼻子闻,有酸气味的是白醋;用舌头尝,有甜味的是糖水;剩下那杯为冷开水。)2、观察水的特点。3、填写记录单。实验结论: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四、拓展延伸:大气压在101千帕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第三课:神奇的水一、 应知应会:1. 把纸巾的下部插入水中,水会沿着纸巾往(上)爬。这是(毛细)现象。2. 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3. 我知道可以发生毛细现象的物体有(毛巾)(粉笔)(墙根)(纸)。4. 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5. 把方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二、 了解:1.在硬币上滴一滴水,水的表面会鼓得像个(馒头),这是因为水具有(表面张力 )的特性。2.“曹冲称象”利用了水的(浮力)。3.能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有( 白糖)( 盐)(牛奶)。可以用(加热)、(搅拌)等方法加速溶解。三、实验:实验名称:会“爬”的水实验器材:烧杯、水、纸巾、红墨水实验过程:1、在烧杯里装半杯水。2、倒入少许的红墨水。3、把准备好的纸巾一端慢慢浸入水中。4、观察纸巾的变化。我们的发现:水会沿着纸巾慢慢向上爬。实验结论: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实验名称:会“团结”的水实验器材:硬币、滴管、烧杯、曲形针实验过程:1、在烧杯中装入半杯水;2、将硬币平放在桌子上,猜硬币能装多少滴水,把猜测的滴数填在记录单。3、用滴管吸水,在硬币的正上方轻轻地滴下水珠。(注意滴管的下端不要离硬币太远,也不能挨着硬币上的水。)4、观察水在硬币表面的形状,并写在或画在记录单上。5、当滴下去的水溢出来的时候,现在的滴数减去1就是硬币能装水的滴数。我们的发现:一滴水在硬币上鼓得像小馒头,两滴水、三滴水滴满硬币,水还是没有溢出硬币。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一种相互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实验名称:会“托举”的水实验器材:大小烧杯、橡皮泥、砝码实验过程:1、在一只小烧杯的底部粘一块橡皮泥。2、将小烧杯放进装有半杯水的大烧杯中,同时记下大烧杯中的水位高强度。3、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放入小烧杯中。4、观察大烧杯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5、如果再加砝码水位会有什么变化?(学生猜测)我们的发现:加上砝码后,小烧杯往下降,大烧杯里的水往上升。实验结论: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向上的。实验名称:水的溶解性实验器材:烧杯、白糖、高锰酸钾、玻璃棒、水、沙子实验过程:1、在装有水的杯子里放入几颗高锰酸钾,不要晃动杯子,仔细观察颗粒在水中的变化,并填好观察记录。2、一分钟后,用玻璃棒轻轻地搅拌,仔细观察颗粒和水的变化,并填好记录。3、将白糖和沙子分别放入两个装有水的杯子中,先仔细观察它们的变化,一分钟后,用玻璃棒轻轻地搅拌,仔细观察它们的变化,并填好观察记录。我们的发现: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像这样的现象叫溶解。实验结论: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四、拓展延伸:1.生活中属于水的表面张力的现象有:(1)把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杯子里的水不会溢出。(2)一元钱硬币能容纳水滴。(3)草上的露珠:表面张力使水成为一颗颗小水珠。(4)水面上溅起球状的水滴:表面张力使水滴成球状。2.水的压力:水压力的大小和水的深度有关,浓度越深水的压力就越大。第四课:地球上的水一、 应知应会:1.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南极)(北极)(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2.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也含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一些( 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3.大多数的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目前人们治理污水的基本方式是(过滤 )。4.获得更多干净淡水的方法有(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用蒸馏的方法把咸水变淡水)。二、了解:1.可以直接被饮用的水是(淡)水。淡水占地球上水资源的(3%)。2.地球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数的(淡)水。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97)%,淡水占(3)%。3.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三、实验:(无) 四、拓展延伸:1.地球上的淡水冰川占(76)%,浅层地下水占(12)%,深层地下水占(11)%,河流、湖泊占(0.34)%,水蒸气等占(0.66)%。2.怎么理解“请珍惜每一滴水,如果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的?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以饮用的淡水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节约用水,到水资源枯竭的那一天,地球上将不会再有任何生命的存在。3.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有哪些?请你说说你在生活中怎么要节约用水的?答:浪费水的现象有:关不紧的水龙头,刷牙不间断放水,喝不完的水乱倒,用高压水枪洗车等;节约用水的做法有:随手关好水龙头,把水接在盆里洗菜,用洗脸后的水冲卫生间等。第四单元 他们是什么做的第一课:常见材料一、应知应会:(纸)可以做成书本,(木材)可以加工成桌椅,(钢铁)可以制造成轮船.总之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在我们常见的材料中,有的直接来自大自然,叫做(天然)材料,如(羊毛)(木材)(石料)(泥沙)等。有的是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制造出来的,叫做(人造)材料,如(玻璃)、(纸)、(铁)、(塑料)。玻璃是由沙粒与其他(矿物质)制成的。纸是利用(天然)材料做成的。它的原料是(木材)。二、了解:1.按要求填一填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做成的物品沙 粒玻璃眼镜羊毛毛线毛衣铁矿铁铁钉石 油尼龙衣服木材纸书本2. 5种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木材、石料、棉花、蚕丝、麻、陶土。3. 5种生活中常见的人造材料:塑料、尼龙、合金、油漆、玻璃。三、实验:(无)四、拓展延伸:1.制造玻璃的主要材料是(石英砂)。2.纳米的长度是(十亿分之一)米。第二课:纸一、应知应会:(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余还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用旧棉布、(废纸)(稻草)等也可以做纸。纸的性质有(结实程度)(吸水性)(透明度)。二、了解:1.说出纸的生产过程?答:、砍伐木材剥去树皮;、将木头切成小块;、将木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沥干水分;、烘干水分后压成纸张。2. 纸的用途:包装、印刷、装饰、书写、擦拭、盛装三、实验:(无)实验名称:纸的吸水性实验器材:牛皮纸、白纸、餐巾纸、滴管、红墨水实验过程:1、在桌上分别铺上牛皮纸、白纸、餐巾纸;2、在每种纸的中央滴1滴有色水,观察并比较有色水的扩散。我们的发现:餐巾纸吸水性强,牛皮纸吸水性弱。实验结论:不同的纸的吸水性不同。四、拓展延伸:1.新型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史称(蔡侯纸)。第三课:纺织材料一、应知应会:人类最早用兽皮和树叶裹体,后来掌握了纺织(麻)(棉)(蚕丝)等天然纤维的技术。(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比较纺织材料(如尼龙和棉布)的方法有哪些?答:(1)比较结实程度; (尼龙比棉布结实) (2)比较燃烧后的气味;(燃烧尼龙有刺鼻气味)(3)比较吸水性。(棉布的吸水性好)二、了解:1.纤维按照来源和组成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2.(大麻)是我国最早应用的纺织材料。 三、实验:(无)四、拓展延伸:未来的服装呈现以下趋势:(绝对免烫)(无需洗涤)(防水透气)(变换色彩)(永不磨损)第四课:金属一、应知应会:我们用的金属物品有(小刀)、(剪刀)、(菜刀)、(钢笔);金属的主要性质有:(有光泽)(有延展性)(有导热性)。铝、铜、金、铁、银中最硬的是(铁);最重的是(金);延展性最好的是(金);导热性最差的是(铁);价格最贵的是(金)。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锅身用金属制作?答:因为塑料做的锅把传热慢,不容易烫手;金属做的锅身传热快,便于给食物加热。选择什么金属做易拉罐最好?为什么?答:选铝来做;因为铝比较轻,价格便宜。二、了解:我们利用砂纸磨、加热、敲打等方法发现金属具有:表面光泽、具有导热性、富有延展性等性质。 橱房用具是利用金属的导热性和延展性电线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性奖牌是利用金属具有光泽的属性斧头、剪刀是利用金属的坚硬性飞机用铝制造是利用铝质地较轻的特点用铁做砂锅铁价格便宜、坚硬,铁是人体所需要微量元素用铝做易拉罐铝质地轻、易加工(延展性好)、价格便宜金银做首饰金银光泽度好、不易氧化、昂贵三、实验:(无)实验名称:认识金属的性质实验器材:木筷、粗铁丝、粗铝丝、粗硐丝、砂纸、热水、烧杯、 铁锤实验过程:1、用砂纸打磨金属丝的表面,仔细观察有什么特点。2、把金属丝、木筷的下端放进热水里,几分钟后摸一摸各物品的上端,你有什么感觉?3、拿一段金属丝,用力压或用锤子敲打,你有什么发现?我们的发现:金属表面能产生光泽,放在热水里几分钟后,用手摸上端感觉变热,用力弯曲或用锤子敲打金属丝,金属丝会变形。实验结论:金属的特点是:表面有光泽,易传热,有延展性四、拓展延伸:(铜)是人类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中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过程中家之一,中国最早的铜器称(青铜器)。第五课:塑料一、应知应会:塑料的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是(不易分解),我们用的塑料物品有(塑料盆)、( 塑料尺)、( 塑料杯)、( 三角板)。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影响有( 占用土地)(影响市容)(威胁海洋生物)。我们能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答:少用塑料袋,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研制塑料袋的替代品。科学家已经研制出容易分解的塑料,如用(木薯)(玉米)等做原料生产的可降解的饭盒。二、了解:1.塑料和其它材料比较 塑料优点最大缺点塑料尺与木尺轻、透明塑料优点概括:轻便可塑、牢固有弹性透明隔热不容易分解,对环境极为有害塑料口袋和纸口袋牢固、防水塑料杯和玻璃杯轻、不易碎、隔热性好塑料凳和木椅轻便、可塑性强塑料盒和陶瓷盆轻、弹性好、不易碎2. 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3)研究可以分解的塑料。三、实验:(无)四、拓展延伸:塑料最大的缺点是(不易降解)。第五单元 提出问题第一课: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一、应知应会:1. (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我们要不断从(爱提问)发展为(会提问)。2. (法布尔)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观察昆虫,著成了 昆虫记这部传世之作。3.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玩纸飞机的活动中,我提出的问题:(1)(什么纸做的飞机好)(2)(什么飞机飞得高) (3)(什么飞机会转弯);我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纸做的飞机好)。4. (伽利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外出旅游安全协议书5篇
- 2025防盗门工程承包合同2篇
- 赠予车位合同范本
- 河南高层工程施工方案
- 承建喷泉工程合同范本
- (中职)《商务软文写作》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 关于理想的演讲稿范文(5篇)
- 美食节日庆典活动策划
- 网约车市场发展前景趋势分析与市场策略及用户需求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思想政治试卷
- 2025年智慧城市信息化运维服务合作合同模板
- 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实施方案与标准
- 2025年多省公务员联考公安基础知识考试真题(附答案)
- 2025年税务副科领导干部面试题及答案
- 基孔肯雅热培训测试题含答案
- 2022.12六级真题第3套答案及详解
- 七下地理知识清单
- 基于人工智能的复合材料结构性能预测及分析方法研究
- 股权无偿转让与公司资产重组协议
- 村镇建筑工匠培训课件
- 欧盟委员会人工智能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