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 批 本)项 目 名 称: 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 年生产40万m3混凝土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年生产40万m3混凝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修改说明审查意见修改说明1、项目租用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建设用地进行建设,应介绍该地块的用地规划及手续,分析土地利用的合规性。完善环境保护目标,介绍上吕芝村南一处遗址的具体文物单位名称、保护级别,如等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应提供该文物的建设控制地带和保护规划,分析项目选址和运行过程对文物的影响。1、项目租用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建设用地进行建设,、介绍了该地块的用地规划及手续,分析了土地利用的合规性。完善了环境保护目标,介绍上吕芝村南一处遗址的具体文物单位名称、保护级别,提供了该文物的建设控制地带和保护规划,分析了项目选址和运行过程对文物的影响详见P17。2、核实主要设备表,应包括泵车、地泵、砼车等大小和数量。基于确定的年生产时间、搅拌机(HZSE120型、HZSE180型)的小时产能,核实原辅材料消耗量和混凝土的年生产规模、用水量和用电量等。落实是否配备建设生活设施。2、已核实主要设备表,应包括泵车、地泵、砼车等大小和数量,详见P5-6。移除HZSE120型搅拌机,基于确定的年生产时间以及HZSE180型搅拌机的小时产能,核实了原辅材料消耗量和混凝土的年生产规模、用水量和用电量等,详见P7-11。已落实现场仅提供员工淋浴澡堂,不设食堂宿舍。3、说清搅拌楼是否全封闭。介绍原料库的类型和四周封闭方案、长度硬化方案。规范平面布置图,应明确雨水收集池、砂石分离设施和洗车平台等位置。3、搅拌楼进行全封闭,详见P4。介绍了原料库的类型和四周封闭方案、长度硬化方案,详见P33。规范了平面布置图,明确了雨水收集池、砂石分离设施和洗车平台等位置,详见附图4。4、补充收料口、配混料落料口的封闭或集气方案,细化上料、混料和筒仓顶布袋除尘器的类型和配制,建议合理配制除尘器集中处理粉尘,合并排放口。核实过滤面积、过滤风速和处理量,校核该项目废气量及污染物产排情况。4、补充了收料口、配混料落料口的封闭或集气方案,细化上料、混料和筒仓顶布袋除尘器的类型和配制,合理配制除尘器集中处理粉尘,合并排放口,详见P41-42。核实了过滤面积、过滤风速和处理量,校核了该项目废气量及污染物产排情况,详见P41-42。5、在核实污染源排放参数的基础上,重新估算点源和面源源强参数,完善大气影响评价内容,完善土壤环境影响分析内容。5、在核实污染源排放参数的基础上,重新估算点源和面源源强参数,完善大气影响评价内容,详见P42-44。完善土壤环境影响分析内容,详见土壤专题评价。6、核实污染源排放清单。完善污染源监测计划、环境质量监测计划、信息报告和信息公开内容。6、核实了污染源排放清单,详见P61-62。完善了污染源监测计划、环境质量监测计划、信息报告和信息公开内容,详见P59-60。现场照片项目北侧(空地) 项目南侧(道路)项目东侧(空地) 项目西侧(道路)厂区现状 厂区现状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年生产40万m3混凝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杨淑霞联系人王伟宏通讯地址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北480米联系电真邮政编码044500建设地点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北480米立项审批部门永济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代码2019-140881-30-03-102239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编码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302占地面积(m2)22126.7(33.19亩)绿化面积(m2)500总投资(万元)17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7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0年1月一、项目概况及工程内容规模:1、项目提出背景发展推广商品混凝土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可以将分散在城市各建筑工地的现场搅拌站逐步取消,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集中生产供应,因此,可以消除各建筑工地在生产混凝土时引起的粉尘和噪声污染,另外由于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在99%以上,因此发展商品混凝土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也有着重大的意义。从以上两点分析,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国家颁布的散装水泥管理办法(2004年第5号令)和山西省政府颁布的山西省散装水泥促进办法(省政府181号令)提出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和鼓励发展预拌砂浆的要求,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租用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建设用地进行商品混凝土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年产商品混凝土40万立方米。2、分析判定项目建设可行性1)城乡发展规划本项目位于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北480米,根据永济市城市总体规划图,项目所在地不在永济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本项目选址不违背永济市城市总体规划,详见附图1。2)选址符合性分析(1)环境敏感性相符性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本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定的地区内,因此项目区域属于环境“非敏感区”。(2)本项目占用土地性质为建设用地。3)三线一单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在事关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以及其他重要的生态区域内,规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保护。生态红线规定依据主要包括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等国家文件和地方相关空间规划。山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尚未划定完成,山西省为内陆省份,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山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可能涉及的区域主要包括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防风固沙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区等等陆地重要生态功能区、水土流失敏感区、土地沙化敏感区、石漠化敏感区、高寒生态脆弱区、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等陆地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禁止开发区。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及运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等国家和地方文件,本项目选址属于不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禁止开发区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保护的区域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永济市2018年环境空气例行监测数据,各监测因子中除NO2、SO2年均浓度监测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外,其他各监测因子均超标,因此,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按照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在全省范围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公告2018年第1号)的要求,区域火电、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铝)、水泥行业现有企业以及在用锅炉,自2018年10月1日起,执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排放限值。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所在区域PM10、PM2.5、CO、臭氧有所消减。本项目生产废水收集处理后回用于车辆清洗。本项目没有废水外排。由上分析可知,本项目废气达标排放,废水沉淀处理后用于车辆清洗,不外排。本项目产生的所有固废都得到了合理处置,废气和噪声均能达标排放,对周边影响不明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会超出现有区域环境质量底线。(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原辅料、动力供应充足,营运工序中消耗一定量的电、水资源等,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限的要求。(4)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相关分析本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发展改革委员会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本项目为国家允许建设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019年8月9日永济市发展和改革局对“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年生产40万m3混凝土建设项目”进行了备案。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建设具有可行性。3、评价任务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修改单,本项目属于“十九、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0、砼结构构件制造、商品混凝土加工”,确定本项目评价级别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9日委托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评价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立即组织项目参评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及工程概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了解,并收集相应的有关资料。同时,对项目可能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项目建设和运营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提出可行的对策措施,汇总编制了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年生产40万m3混凝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版),由建设单位呈交环保部门进行审查。 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永济分局于2019年9月7日主持召开了本报告表的技术审查会,专家对该报告表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审查,形成专家意见,会后我单位依据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认真补充修改,完成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年生产40万m3混凝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由建设单位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批。4、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年生产40万m3混凝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北480米,地理坐标为:E1102311.09,N34536.7524。项目东、北两侧为空地,西、南两侧为道路。5、建设内容及规模5.1建设内容项目位于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北480米,租赁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建设用地,占地面积45亩。备案建设内容为:建设厂房1300m2,硬化场地6000m2,购置中联重科HZSE180型混凝土搅拌系统一套。砂石分离及浆水回收系统、脉冲式除尘器等约10台(套)。项目工程组成见表1-1。表1-1 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工程名称序号建筑物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备注1搅拌楼1栋,全封闭式彩钢结构,长50m、宽6.15m、高20m,占地面积307.5m2;安装1台HZSE180混凝土搅拌机;新建储运工程2水泥筒仓2座,容量均为200t;新建3粉煤灰筒仓1座,容量200t;新建4矿粉筒仓1座,容量200t;新建5外加剂罐2个,容积均为3t的储罐;地面进行防渗处理;设围堰新建6原料库全封闭式彩钢结构,长50m、宽26m,顶高10m,建筑面积1300m2,地面硬化防渗;新建辅助工程7实验室1栋,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00m2;新建8办公用房1栋,建筑面积300m2;新建9停车场地面硬化,设车身冲洗设施,共计1000m2;新建10场地硬化厂内道路、工作面及厂前道路场地硬化,共计4000m2;新建公用工程11供水由下吕芝供给;/12供电由下吕芝村变电站供给,自备1台250KVA变压器;/13供热本项目冬季不生产;/14供暖本项目冬季不生产,无需供暖;/环保工程15废气治理皮带输送、转载、落料粉尘皮受料仓设于全封闭原料库内,将运输皮带进行全封闭,在各转载点、落料点设集气罩经集气管道收集后由同一套风量为15000m3/h的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排放;/16搅拌机粉尘搅拌机位于全封闭搅拌楼内,设一台风量为6000m3/h的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17原料筒仓由各筒仓顶部滤芯除尘器处理后,经集气管收集后通过同一套风量为2000m3/h的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处理,脉冲式布袋除尘器设15m高排气筒,废气处理后经排气筒排放;/18运输车辆扬尘道路硬化,定期清扫、洒水;厂区出入口设洗车平台;/19原料堆场扬尘设全封闭的原料库,喷雾洒水抑尘设施;/20废水治理搅拌机、车辆、工作区清洗废水设200m3三级沉淀池,经砂石分离器、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工序;/21生活污水生活污水进入沉淀池处理,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22初期雨水容积150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一座;/23噪声治理基础减震、隔声;/24固废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设一座50m2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进行防渗处理;除尘灰、砂石分离分离的沙石、沉淀池沉积物作为原料返回生产工序,实验室废混凝土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25危险废物建设一间10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废矿物油、废棉纱收集后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26生活垃圾垃圾收集桶收集,交由环卫部门处置;/5.2建设规模项目建有一条HZSE180混凝土生产线,年产40万m3混凝土。6、主要设备项目的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2。表1-2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搅拌机主体180m3/h,中联重科HZSE180型台12管道泵/台23等待仓/台24主机除尘器/台25送料皮带机/台26电动滚筒/台27螺旋输送机40mm套28水泥筒仓容量200t座29粉煤灰筒仓容量200t座110外加剂储罐容量3t个211矿粉筒仓容量200t座112水泥秤量系统水泥称斗套113粉煤灰+矿粉秤量系统称斗套114外加剂秤量供给系统/套115拢料斗/套216气动系统/套117监控系统/套118搅拌罐车9m3,中联ZLJ5256GJBGH辆1019铲车临工LG953N型辆120泵车ZLJ5440THBK56X-6RZ辆27、产品方案项目运营后,主要生产C15C60各种标号的混凝土,具体产品方案及生产量见表1-3。表1-3 产品方案表序号产品名称产量产品重量备注1C15C6040万m3/年2.4655t/m3各标号据市场需求而定产品标准性能指标见表1-4。表1-4 混凝土强度等级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35C40C50C60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fck10.013.416.720.123.426.832.438.5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N/mm2)ftk1.241.541.782.012.202.392.642.85疲劳变形模量(104N/mm2)/1.301.401.501.601.708、原辅材料消耗本项目生产商品混凝土的主要原料为水泥、粉煤灰、矿粉、砂、石子、外加剂。主要生产10种产品,其中P.S.A32.5号水泥生产强度分别为C30、C25、C20、C15四种混凝土,P.O42.5号水泥生产强度分别为C35、C40、C45、C50、C55、C60六种混凝土。本项目产品的原料配比见表1-5、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1-6。表1-5 本项目商品混凝土原料配比情况一览表 单位:kg/m3型号水泥粉煤灰矿粉砂石子外加剂水C30346585880694710.0185C2530951518309748.0185C2025943438779887.0190C1524040409149516.0195C3530851518409869.0185C403385656819100111.0180C453606161769101912.0180C504125151740102114.0175C554255252700105115.0170C604535757651106216.0170表1-6 本项目原辅材料消耗情况一览表 单位:t/a序号原辅材料用量单位备注一物料用量1水泥13.28万t/a当地水泥厂,罐车运输2粉煤灰2.16万t/a当地电厂,罐车运输3矿粉1.88万t/a当地石料厂,罐车运输4砂子32.24万t/a当地水洗砂,货车运输5石子39.96万t/a当地石料厂,货车运输6外加剂0.7万t/a当地市场购买7水8.4万m3/a下吕芝村供给二动力消耗1电60万KWh/a自备一台250KVA变压器本项目所需的原辅材料主要为水、砂子、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生产所用水泥由当地水泥企业提供,粉煤灰由当地电厂提供,矿粉由当地石料厂提供,三种粉状物料由密闭罐车运至厂区,经气力输送系统打入物料筒仓;砂子由当地水洗砂厂提供,石子由当地石料厂提供,经货车运输至厂区砂石库,原辅材料均能够满足项目的供货需求,砂子、水泥及粉煤灰的供应商具备合法的生产和开采资格。本项目外加剂主要为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是以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为主,再复合多种表面活性物质而成的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可在本地购入,汽车运输入厂堆放。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为棕黄色粉末,分散粒95%。pH值为7-9,硫酸盐含量5%,易溶于水、耐酸、盐和硬水,无毒、不易燃、不易爆,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效果好,是一种高性能的减水剂。9、平面布置9.1总图布置项目租赁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建设用地进行本次项目建设。项目出入口位于厂区西侧靠近西侧道路方便运输,搅拌楼及筒仓位于厂区中央,原料库位于厂区的东侧,实验室位于厂区西北角侧,办公楼位于厂区西侧,雨水收集池位于厂区东北角。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4。9.2运输本项目购置泵车、罐车、铲车共计13辆,原料运输车辆部分依托当地社会车辆。10、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170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11、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劳动定员30人,本项目为不定时不连续生产,年最大工作时间为2500h,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搅拌机理论生产率为180m3/h,年最大生产天数以250天,每天10小时进行核算,冬季不生产。12、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7。表1-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数量1生产规模万m3/a402工作天数d/a2503工作班制/一班制,10h4职工定员人305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水泥万t/a13.28粉煤灰万t/a2.16矿粉万t/a1.88砂子万t/a32.24石子万t/a39.96外加剂万t/a0.76能源消耗水万m3/a8.4电KWh/a60万7占地面积m222126.7绿化面积m25008项目总投资万元17009环保投资万元170二、公用工程1、给水工程1.1水源项目用水由下吕芝村供给。1.2用水量项目用水主要包括混凝土搅拌用水、搅拌机清洗用水、混凝土运输车辆清洗用水、作业区地面冲洗用水、职工生活用水、绿化用水。1)混凝土搅拌用水根据本项目的设计运行情况,运行过程中混凝土搅拌用水量按183kg/m3,项目每天生产混凝土1800m3/d,则每天用水量为329.4m3/d。2)混凝土搅拌机清洗用水搅拌机在暂时停止生产时必须冲洗干净,停止生产原因有生产节奏的问题及设备检修问题。按搅拌机平均每天冲洗一次,每次冲洗水以2m3计,则搅拌机冲洗用水量为500m3/a(2m3/d)。3)运输车辆清洗用水本项目混凝土运输量平均为1800m3/d,按单车1次运输量为9m3计算,每天约需运输200辆次。运输汽车清洗按每运输一次清洗一次,清洗部位为汽车轮胎,冲洗次数为200次/d,更换运输品种、停止运输或大的交班时需要对运输车辆车身进行冲洗,冲洗次数为30次/d。根据对同类型企业的类比调查,轮胎冲洗水量大致为0.04m3/次,每天冲洗水量约8m3/d,年用水量为2000m3/a。本项目每天需要进行车身冲洗的车辆约30次,冲洗水量大致为0.6m3/次,每天冲洗水量约18m3/d,年用水量为4500m3/a。4) 搅拌工作区地面冲洗用水搅拌工作区面积约307.5m2,冲洗水量按1m3/100m2d计,则作业区地面冲洗用水量为768.75m3/a(3.075m3/d)。5)职工生活用水项目劳动定员30人,均不在厂内食宿,厂内设有工人洗浴设施,生活用水量以每天80L/人计,则生活用水量为600m3/a(2.4m3/d)。6)绿化用水本项目绿化面积500m2,绿化用水量以1.5L/m2d计,年绿化天数以200天计,则绿化用水量为150m3/a(0.75m3/d)。2、排水工程本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2.1雨水排水系统项目雨水由厂区最低处即东北角雨水收集池收集后排至沉淀池,沉淀后作为搅拌用水。2.2废水项目混凝土搅拌用水全部进入产品中,无生产废水产生。废水主要为搅拌机清洗废水、车辆清洗废水、地面清洗废水及生活污水。搅拌机清洗废水、车辆清洗废水经砂石分离器处理后进入沉淀池,地面清洗废水直接进入沉淀池,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生活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洒水抑尘。项目用水量及废水产生量计算结果见表1-8。项目水平衡见图1-1。表1-8 项目用水及废水产生量统计表 单位: m3/d序号用水项目规模用水定额用水量排水系数废水产生量1混凝土搅拌用水1800m3/d183kg/m3329.4m3/d002混凝土搅拌机冲洗用水/2m3/d0.91.8m3/d3车辆车身清洗用水30次/d0.6m3/次d18m3/d0.916.2m3/d4车辆轮胎冲洗用水200次/d0.04m3/次d8m3/d0.97.2m3/d5搅拌工作区地面冲洗用水307.5m21m3/100m2d3.075m3/d0.92.7675m3/d6职工生活用水30人80L/(人d)2.4m3/d0.81.92m3/d7绿化用水500m21.5L/(m2d)0.75m3/d00其中27.9675m3/d来自处理后的废水335.6575m3/d/29.8875m3/d83876.875m3/a/7471.875m3/a27.9675沉淀池0.87.28车辆轮胎清洗用水1.92图1-8 项目水平衡图3、供电项目供电由下吕芝村供给,自备一台250KVA变压器。4、供暖本项目冬季不生产,无需供暖。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永济市伟宏商砼有限公司年生产40万m3混凝土建设项目属新建项目,租赁下吕芝村北480米建设用地,选址原为砖瓦厂,无相应环评手续,本项目对原砖瓦厂建筑进行拆除,土地平整硬化,拆除所得固体废物及建筑垃圾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88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一、自然环境简况1、项目地理位置永济市地处山西省南部涑水盆地,属运城市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5001104533,北纬344450350420之间。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接壤;东邻盐湖区,北接临猗县。本项目位于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北480米,地理坐标为:E1102311.09,N34536.7524,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四邻关系图见附图2。2、区域自然物理环境简况2.1地形、地貌永济市地形复杂,山区、冲湖积平原、黄土台垣、河漫滩均有,平原区海拔高度一般在335m400m之间。中条山最高峰雪花山海拔1993.9m,最低为黄河,海拔334m。永济市除中条山外,地形大体是北东高南西低。地貌分区原则为:大区按成因类型,亚区按形态类型划分。永济市可分为:侵蚀构造型、剥蚀堆积型、堆积型三个大区。亚区为带状中条山区、黄土台垣区、山前倾斜平原区、冲湖积平原区、黄河阶地区。本项目所在地属于黄土台垣区。2.2地质构造永济市处于涑水盆地,受燕山时期形成的汾渭堑地的控制,运城凹陷贯穿包括永济在内的整个涑水河盆地,呈NE-SW向展布。从重力测量和地震测量资料看,北西侧沉降小,东南侧沉降大,沉降中心位于本市东部与运城市接壤地带。在卿头镇石桥村钻孔1168.54m,新生界尚未揭穿。中条山北麓大断裂出现在燕山期,以后受喜马拉雅山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断裂大大加剧,第四纪至今仍在剧烈活动。该断裂在全市境内全长达50km,走向呈NEE,为一高度正断层,端面斜角67以上,断距近千米,控制了盆地的基本特征,即南浅北深,南陡北缓的地势。本项目位于中条山北麓山前大断裂北侧。2.3地表水永济市境内的河流除黄河流经西部市境外,还有涑水河、姚暹渠、新河(湾湾河)等季节性河流。湖泊有伍姓湖、鸭子池。溪涧水仅中条山就有48条沟涧。黄河:经市西边界,南流入芮城内,境内全长48.6公里。据龙门水文站1934-1981年资料,年均流量1049.9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21000立方米/秒(1967年8月11日),最小流量53.2立方米/秒(1978年9月1号)。年均径流量331.3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10.9亿吨。流速缓慢,泥沙沉积,河床提高,河道摆动。1989年挖掘出黄河铁牛,发现古堤岩距蒲州城墙仅59.5米,深埋地下7-8米,古堤海报329.93米。河道东西摆动,最宽处17公里,最窄处7公里。今河道东岸在蒲州城西3.3公里处,比较固定,摆动范围约为3公里。此处水位最高海拔338.2米,超过古堤面8.27米;最低海拔334.2米,超过古堤面4.37米。涑水河:源于绛县陈村峪。原故道由今运城市入县境。最后注入伍姓湖。今伍姓湖以上河道常年无水,伍姓湖以下河道,1963年深挖疏浚,可排水9.17立方米/秒。因黄河河床升高,入河口排水不畅,形成草地、水洼、沼泽,污染严重。1988年进行治理,往南偏西挖河道13.6公里,水流畅通。姚暹渠源于闻喜,流经夏县、运城,绕盐池东侧和北侧至永济入伍姓湖,是为保护盐池防洪安全而开凿的人工河道,是涑水盆地主要的泄洪出路,全长近87公里。新河:俗名湾湾河,为防山洪而开。源自中条山石麓峪,经石卫、古市营、义和屯、麻村、刘家营入鸭子池,再入伍姓湖。全长19km,可排水3m3/s。汛期排洪,平素干凅。伍姓湖:位于市区东北2.5km处,西界三张村,北靠伍姓村,南近南同蒲铁路,东至孙常村北,东西长约10km,南北宽约5km,总面积约40km2,为涑水河和姚暹渠永济断流域区的主要蓄洪、排碱及地下水潜流排泄池。由于湖水逐渐干凅,1970年建立伍姓湖农场。鸭子池:在东、西阳朝村北,由中条山诸峪水汇集。雨多水满时由王朔、平壕、孙常村北流入伍姓胡。现已干凅,开垦为耕地。溪涧水:中条山有48条沟涧,均自然承载着山洪的排泄。流域面积为256.72km2,总长213km。其中有清水泉并保持常年流水的31条,总清水流量为0.345m3/s,年总流量为10879920m3。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为西南方向1.7km处涑水河,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系图见附图。2.4地下水按水文地质条件,全市可分为三大区:基岩山区裂隙水区,山前倾斜平原孔隙水区,冲湖积平原孔隙水区(含栲栳台塬和黄河阶地)。1)地下水赋予条件(1)基岩裂隙含水系统分布于中条山山区,含水介质为太古界变质岩,由于基岩经过多次构造变动,构造裂隙较为发育、同时由于基岩长期裸露,遭受风化剥蚀,故基岩浅部风化裂隙也很发育。其中的构造裂隙经后期的充填作用,储水性能较差,而风化裂隙的储水性较好。故中条山区赋存着比较丰富的风化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埋深不大,多为潜水,沿冲沟两壁、沟底及山前有潜水出露形成山区地表径流。基岩裂隙含水系统按汇水条件的不同,可划分为局部汇水系统和沟溪汇水系统。局部汇水系统:指山前局部分水岭范围内的裂隙地下水,以地下迳流的方式汇集山前,流入山前的孔隙水含水系统。该汇水系统的特点是裂隙水由降水渗入补给,赋存于风化裂隙中,经过缓慢的运动,汇集到山前,最后以地下迳流的方式补给孔隙水,迳流过程中基本无泉水溢出。沟溪汇水系统:指沟溪分水岭范围内的汇水系统。该系统裂隙水由降水入渗补给后,在沟壁及沟底又以泉水的形式溢出,汇入沟溪形成地表透流,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蒸发,一部分在适当的条件下重新潜入地下形成地下迳流。这部分新潜入地下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再度溢出成泉。这个含水系统的特点是:裂隙水经过地表-地下-地表的反复多次转化,最后在山前沟溪口以两种方式补给孔隙水。一是以地表迳流的方式流出山区后再入渗补给孔隙含水系统;二是以地下迳流的方式进入山前孔隙含水系统。(2)倾斜平原孔隙含水系统指沿中条山山前展布的一系列洪积扇构成的洪积物孔隙含水系统。根据含水层分布地下水埋藏条件又可划分为两个亚系统。倾斜平原上部孔隙含水系统:分布在太风公路以北洪积倾斜面平原。含水层岩性以卵石、粗中砂为主,没有明显的隔水岩层,潜水与承压水水位一致。含水层底板埋深在120-200m之间,厚度30-100m,水位埋深25-70m,单位涌水量4-20m3/h.m。倾斜平原中下部孔隙含水系统:分布在倾斜平原的中下部。含水层岩性逐渐过渡为中细砂及亚砂土、亚粘土互层,由于有弱透水层的阻隔,使承压水与潜水水位不一致。据钻孔资料。弱透水层厚约15m,基本连续分布,其构成了潜水与承压水之间的相对隔水层,承压水位普遍低于潜水位0-20m。潜水含水层岩性为粗中砂、细砂,含水层底板埋深一股为30-60m,含水层厚度10-3m3/h.m水位埋深7-10m,单位涌水量3-10m3/h.m。承压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砂,揭露底板埋深80-220m,含水层厚度30-70m,水位埋深10-25m,单位用水量3.5-15m3/h.m。在洪积扇边缘及扇间洼地,含水层岩性变为细砂及亚砂土。冲湖积平原孔隙含水系统:分布于伍姓湖一带。潜水含水层由中细砂、粉细纱、亚砂土组成,厚度约15-20m,潜水位埋深1-5m,单位涌水量1.1-2.6m3/h.m。下部承压含水层岩性以粉细砂为主,水位埋深10-15m,单位用水量3-6m3/h.m。潜水与承压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岩性为粘土及亚粘土,厚度约15m。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类型为冲湖积平原孔隙水。2)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条件本区的山区裂隙水主要以大气降雨而直接补给,其排泄一般向河谷流动或地下水径流流向盆地。涑水盆地主要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中条山裂隙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占大部分,另外提黄灌溉和少量地表水渗入。排泄形式有蒸发、人工开采和向黄河的侧向径流排泄三种方式。2.5水源地1)城市水源地永济市总人口44.7万人,非农业人口8.45万人,总耕地面积61.61万hm2。实灌面积4.33万hm2。年平均降水量552.8mm,其中地下水量为9862万m3,地表水量为2500万m3,全市人均水资源为276.6m3。永济市供水在10000人以上的有三个水源地,一个是自来水公司;另一个是蒲州水源地,其次是电机厂水源地。(1)自来水公司有2个水源地,1号水源地位于龙王峪与仙天峪洪积扇上部,南依中条山,北到太风公路,面积约2.5km2,2号水源地地处李店峪洪积扇,是由李店峪及局部汇水区洪水冲击而成,李店峪湖水面积2.8km2;沟长3.8km,面积约2.5km2。供水人口8.0万人,供水量264.6万m3,工业供水300m3。(2)蒲州水源地位于永济市西南蒲州老城值韩阳一带的黄河一级阶梯上,西邻黄河,东接栲栳台垣,水源地南北长7.6km,东西宽1.2km,面积约2404km2,供运城市40万人生活用水及永济市的工业供水,年取水量411.90万m3,供运城市138.5万m3,可开采量为3013.44万m3。(3)电机厂自备水源地共有水井8眼,水源地位于庄子村以东、李店村以西,山前倾斜平原洪积扇上,总流向是在山前洪积扇区从南向北径流,排泄方式以人工开采为主。供电机厂4.5万人生活用水、年取水量为149.5万m3,其中生活用水119.5万m3,可开采量为250万m3。2)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永济市境内共有3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分别为:水济市风伯峪水源地集中供水站、韩阳镇北郑水源地、虞乡镇集中供水站水源地。(1)永济市风伯峪水源地集中供水站水源地位于虞乡镇风伯峪村南,井有2眼井,分别对卿头镇、开张镇两个乡镇23个行政村44000人供水,供水量24万m3/a。(2)韩阳镇北郑水源地水源地位于韩阳镇北郑村,共有2眼井,分别对蒲州镇、韩阳镇、城西街道、城北街道2个镇、2个城区、38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供水,供水量81.1万m3/a。(3)虞乡集中供水站水源地位于虞乡镇西源头村南,共有1眼井,对虞乡镇仁里、虞乡等5个村供水,供水量14.24万m3/a。项目位于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北480米,不在上述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2.6气候特征永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自然降水不足,气象灾害频繁。永济市多年平均风速为2.7m/s,其中4月风速最大,为3.2m/s,最小值出现在9月,平均值为2.3m/s,永济市主导风向为WSW,风频占19.06%,其次为ENE和静风,分别占了15.26%和14.69%,全年日照平均为2263.7小时,光照以6-8月份最充足,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5%,全年有光照的日数近200天。年平均气温13.8。地域分布是:北部气温低,南部平原地气温高,南北温差接近1。从时间分布上是:冬季漫长,长达5个月(11月-次年3月);春季短暂而升温快;夏季多高温天气,最高气温曾达41.5;秋季后期气温降幅大,月降幅达7.3。近二十多年来,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温有升高趋势,年平均升高0.1-0.2。特别是冬季增温明显。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间。雨量分布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雨量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均匀。从永济市气象站资料上分析,年平均降水量为504.7毫米,夏季雨量占49%,秋季占29%,春季占20%,冬季雨量仅占3%。雨量的年际变化幅度也不少,最多年达919.2毫米,最少年仅288.0毫米,变幅之大达3倍有余。永济市的主要天气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霜冻、雷击、冰雹、暴雨及连阴雨等。2.7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烈度为度。本项目所在地无不良地质构造。2.8文物保护距离项目最近的文物保护单位为上吕芝村三义庙遗址,三义庙建于清代,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为遗址周边100米。本项目距离三义庙遗址300米,不涉及文物保护区划及建设控制地带,运行过程中无对该遗址造成影响的污染物排放。3、自然生物环境3.1土壤永济市自然土壤多是黄土质灰褐土性土和黄土质灰褐土。项目所在地土壤为灰褐土地带。灰褐土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土壤中的盐分为C1-、Na+、K+。灰褐土主要发育于黄土及洪积坡积物母质上,具有质地均匀、结构疏松、土层深厚、矿物质组成复杂等特性,是全县主要的农业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较低,一般在1%以下,多为0.50.7%,全氮含量0.030.097%,全磷含量0.050.059%。3.2野生动植物永济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金钱豹、狼、野猪、狐狸、黄鼠狼、獾、野兔、松鼠、乌鸦、禾鼠、野羊、天鹅、野鸡、野鸭、猫头鹰、布谷鸟、斑鸠等。根据调查了解,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他受保护的野生动物。3.3植被中条山区,流水飞泉,气候温和,为各种野生植物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草木丰盛,种类繁多,主要野生植物有:乔木:松、柏、柞木、白腊木。橡树、漆树、核桃、梧桐,槐、榆、柳、杨、拐枣、椿、桑、七叶树等。灌木:黄杨、条柳、荆条、紫穗槐、刺条、六骨桐,黄花条、枸子木、苦胆条、冬青、酸枣等。竹:青竹、苦竹。草:生长在田间、地埂、盐碱地、山坡上的野草甚多。有蒿草、香附子、刺儿菜、盐蓬、野牵牛、野苜蓿等。另外,在黄河滩和岩边片生长的苇子等。本项目周围植被主要为野草和人工植被如果园等。2、 永济市城市总体规划1)规划范围市域规划范围:永济市行政管辖范围,面积为1221.0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城东、城西、城北三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辖区和栲栳镇的村远村、上高市村、青台庄村岔道村和蒲州镇上的麻坡村、上吕芝村、下吕芝村作为本次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28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城东、城西、城北三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辖区范围,北至运风高速,南至中条山,西至黄河大道,东至千古路,面积约56.2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约30平方公里。2)城市性质:永济市是黄河金三角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和运城市的副中心城市,全国特色综合性加工制造业基地,省级生态旅游名城。3)人口:预测永济市城市人口规模到2020年为26.69万人。4)城市形态及用地结构规划形成“禹都轴、涑水带、五片区、多中心”的整体结构。(1)禹都轴:以禹都大道为南北轴线链珠状串联起城市各个功能片区,使城市各个功能分区形成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是城市的黄金走廊,也是未来城市在区域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南北轴线,是一条功能性的生活主干道。(2)涑水带:涑水河带状滨河公园,勾连城市中央公园和与城市建成区,贯通城市东西,是城市的呼吸道,对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3)五片区:以铁路、城市主干道、山体为界,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五个片区:老城区、北部片区、机电工业片区、森林公园片区和伍姓湖湿地片区。(4)多中心:老城商业中心、行政中心、文体中心、滨河商业中心和城市广场、块状公共空间、公共绿地等构成多级别多层次的城市中心,通过各种轴线和廊道相连,使得城市空间具有很好的序列感和节奏感,共同营造实力、魅力、宜居、公平、幸福永济。项目位于永济市蒲州镇下吕芝村,不违背永济市城市总体规划。3、 永济市生态功能区划、永济市生态经济区划1、 永济市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IA栲栳台垣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小区。该区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大力载重灌木林和混交林,防止水土流失。该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1)禁止破坏植被,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加强水土保持,提高植被覆盖率和水源涵养能力;2)通过植树造林、栽种牧草等措施,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3)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并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目废水综合利用,不外排,废气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做到综合利用和合理处置。因此本项目符合永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2、 永济市生态经济区划本项目位于IVA-1永济北部农工贸综合发展生态经济区。该区的主要生态问题:该区干旱、缺水,水源补给单一,主要为降水入渗补给,黄图身后开采难度大,利用困难多。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1)水污染治理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23级“零诊”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护理
- 湖北省武汉青山区七校联考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电力变送器培训
- 2026届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杭州余杭区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55课时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 铜府字202322号铜鼓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稿)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