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1节 水在哪里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 和 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 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 温度 而变化。第2节 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 氧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得到的气体是 氢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实验结论: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第3节 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m/v(公式变形:mv vm / )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 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海水水酒精 。第4节 水的压强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公式变形:F= PS S= F/P)4、2帕=2牛/米2,2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牛。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帕。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高度差越大。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第5节 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公式:F浮=G排液=排g v排(液指液体密度,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F浮G 上浮F浮=G 悬浮此时V排=V物F浮=G 漂浮此时V排物 ,上浮液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 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B、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2、 大气压强的大小:A、 标准大气压P=1.01*105帕 (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B、 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C、 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D、 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3、 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 第四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1、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A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B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C、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低压区:阴雨天气,天空多云。2、 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A、高山反应B、拔火罐原理C、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D、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加压的宇航服。3、 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A、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B、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具体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因:高山上,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高压锅的使用原理4、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A、真空压缩保存袋 B、吸尘器: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一种清洁工具原理:靠电动机高速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气压差,在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经滤尘器过滤,排出清净的空气,气压差越大,吸尘器能力越强。第八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气候(1)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2)天气与气候:A、 区别:短时间与长时间; B、 联系: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如:长夏无冬、秋高气爽等。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均为秋高气爽,但不代表没有下雨天。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A、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我国的纬度位置:主要在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在热带例子:我国最南的海南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就是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A、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比热单位:焦/(千克.)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是什么? 表示的含义-1kg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比热表的阅读:水的比热最大。(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所以,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C、 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l 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l 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3)季风对气候的影响A、 定义: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风B、 季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C、 风向:l 夏季-吹夏季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 低,气压高,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l 冬季-吹冬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D、性质: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风,故湿润多雨E、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4)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A、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B、山地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C、我国降水最多的城市:台湾火烧寮 原因:该市位于台湾山脉东侧的迎风坡上,有丰富的地形雨。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1、猫头鹰 白天 休息, 晚上 出来活动,主因是 温度 、光照影响其行为; 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 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 向化性 、向触性、向热性等。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 生长素 、 赤霉素 、 细胞分裂素 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 调节 作用。 (2)生长素是由 胚芽尖端 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 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 温特 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 郭葛 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 单侧 光照射;具 生长素 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 多 ,胚芽生长 快 ;向阳面生长素分布 少 ,胚芽生长 慢 。5、植物生长素 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 2.作用:能 促进植物的生长 。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 果实的发育 ,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 防治杂草 。6、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血糖:血液中的 葡萄糖 。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 胰岛素 。 血液中 血糖含量 的升降,决定于 胰岛素 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 下降 或 上升 ,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 肝脏 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 高于 正常值。治疗服用胰岛素。)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 胰岛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 葡萄糖 。 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 1.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 含量 极少,但对生物体的 生长发育 、 新陈代谢 、 生殖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 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毛细血管 。 消化腺 有导管,消化液经导管进入 消化道 。 分泌物质不同: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三、神经调节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 体液调节 和 神经调节 ,并以 神经调节 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 激素调节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 调节作用 。3.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 神经系统 来控制和调节的, 快速而短暂 ;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 缓慢而持久 。 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 接受信息 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 传导信息 作出反应 的 连续过程 ,是许多器官 协调作用的结果。(一)、神经元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3.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4.看图36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细胞体 ; 细胞核 ; 树突 ; 轴突 ; 髓鞘 ; 轴突分枝 ; 末梢 。 (2)的功能是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到细胞体中。 (3)的功能是 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中传出。 5.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各种器官中的神经细胞即 神经元 来 获取 并 传递 的。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三)、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脑神经 、 脊神经 ,它的主要功能是 承担信息的传导 ,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 由脑部发出,总共 12对 ,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头部 和 颈部 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2.脊神经: 由 脊髓 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 躯干、 四肢的皮肤 和 肌肉 ,共有 31对 。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身体的颈部 、 四肢及 内脏 的感觉和运动。 (四)、中枢神经系统 1. 脑 和 脊髓 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 中枢 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 接收处理 各种信息,并 决定和启动 相应的反应。 3.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五)、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神经分布到心肌、腺体、内脏器官等处,支配各种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跳、胃肌运动、胆囊收缩等。这些神经叫 植物性神经 。 2.植物性神经 不受 人的意志所 控制 。 (六)、脑的结构和功能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 大脑 、 小脑 、 脑干 三部分。 1.大脑。 (1)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最高级部分 ,是人的 思维器官 。 (2)大脑的结构分 左、右两个半球 ,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3)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 沟 、 裂 和 回 ,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沟和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4)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2.小脑。 小脑位于 脑干 背侧, 大脑 的后下方。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 协调性 。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 小脑损伤,会使人 站立不稳 、 行走摇晃 、 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 3.脑干。 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七)、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1.脊髓是 脑干的延续 ,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成许多神经中枢。 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 ,主要有传导 和 反射 两个方面的功能。 3.脊髓中的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这些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到大脑的控制。 (八)、反射 1.对高温物体的刺激,手迅速缩回是一种应答性的反应。这种应答性的反应叫 反射 。 2.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 基本方式 。 3.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 接受 、 传导 、 处理 。 4.产生反射的过程。 当手碰到高温物体时,首先通过 感受器感觉高温,产生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 传入神经 传导进入 神经中枢 (在脊髓中),再通过 传出神经 传达到 效应器 ,产生反应,手立即缩回。 产生反射活动的这样的结构叫 反射弧 。 5.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 反射弧 才能实现。 (九)、神经中枢 1.神经中枢是由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聚在一起的,成为专门调节人体某一生理活动的神经细胞群。 2.脊髓中是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 缩手反射 、 膝跳反射 、 排尿反射 、 排便反射 。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的控制。 3.高级神经中枢一般在脑中。 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肌腱中的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产生效果 小腿反弹。 膝跳反射可用来检查一个人的 神经系统 功能是否 正常 。 四、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1、动物先天性行为都是动物 与生俱来 、 有固定模式 的行为;它们受 遗传的控制 ,遗传固定下来的行为,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这种行为是一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一种低级的 反射活动 我们把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称为 先天性行为 ,也叫 本能 。 2.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 个体 在生活过程中 逐步形成 的,是 通过学习 获得的行为方式。学习过程需要 大脑皮层 的参与。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 适应环境 的一种 重要反应方式 。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都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是具有 适应意义 的活动。 3.人的后天学习行为 更为复杂 。动物只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人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作出反应,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 4.非条件反射。 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 ,是 遗传的行为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 反射弧 比较固定。 5.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后天性反射 , 反射弧 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条件反射是 大脑皮层 的重要功能。需大脑皮层参与。 五、恒定的体温 1.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 37 左右。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 绝对不变 的。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 一定限度 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 (一)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产热 和 散热 这两个生理过程 保持动态平衡 的结果。 2.产热。 (1)在 安静 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内脏 。(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 骨骼肌颤抖 ,能使热量 成倍增加 。 (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 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 3.散热。 (1)散热有 直接散热 和 蒸发散热 两种方式。 (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 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 又可通过血管中的 血流量 来控制。外界温度低时, 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散热量 减少;温度高时, 血管舒张 ,血流量增加, 散热增加 。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 比较少 。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 4.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 产热多 ,而 散热困难 ,会出现中暑现象。 (二)、体温受脑控制 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 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 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八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电路探秘复习提纲第一节 电路图1、电路的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2、通路: 接通的电路 (闭合开关) 开路:断开的电路(断开开关)短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 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下的电流的比较:电路状态通路开路短路电流大小电流正常没有电流电流过大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除电路中有电源外,电路还必须是通路,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4、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1) 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到负极,流过的路径只有一条.(2) 并联电路-电路中有分支,电流流过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第二节 电流的测量1. 电流(1) 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外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3)电流的符号 I(4)电流的单位: 安培(A), 毫安(mA ) , 微安(A)。1A103mA,1mA103A2.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1) 量程: 电流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A、 当使用00.6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0.2A,每小格表示0.02A。B、 当使用03A量程时, 每大格表示1A, 每小格表示0.1A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后读数”。(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3)电路接完后,接通电源前必须先选较大的量程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第三节 物质的导电性1 . 检测物质的导电能力 检测电路如右图 2.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水。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纯净的水、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 3. 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如金属被腐蚀,烧红的玻璃能够导电)4.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锗,硅.应用于电子技术和无线电工程上5. 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 导体内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一般非金属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因此它们几乎不能导电。 6. 电阻 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阻就越大。B、电阻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 C、电阻用字母R表示。它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 1兆欧103千欧106欧第四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 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就大。2、 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突然消失,就会出现超导现象。3、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方法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许多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即它有多个变量,在实验中为了正确分析各量之间关系,必须保持其它量的不变,然后研究某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法。4、 同样条件下,银、铜、铝的电阻很小,又较便宜,一般用来做导线;电木和橡胶的电阻很大,可用来做绝缘体。第五节 变阻器的使用1、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大小来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台灯、电话和扩音设备等都是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流大小,从而起到调节灯泡的明暗,控制音量的作用。2、滑动变阻器:(1)原理和作用: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2)使用方法:要与控制电路串联 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接通前应把滑片移到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的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一定)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例:如图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1A”字样,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已知AP=20欧,那么,当用不同接线柱将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各是多少?当接哪几个接线柱时,滑片P向左移动,电阻变大? 第六节 电压的测量1、 水与电类比(1) 抽水机:把B处的水抽到A处,使A、B间保持一定水压,从而形成水流。(抽水机水压水流)(2) 电源:使电源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正负极间存在电压,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电压电流)2、 电路中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A、 有电源存在电压 B、闭合电路3、 电压:(1)电压用字母U表示(2)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益阳市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公开招聘(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教育局招聘公办幼儿园人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湖南湘潭市韶山学校招聘教师1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新宁县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春季中国太平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拟聘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临沂郯城县技工学校公开招聘教师(2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意向金协议书5篇
- 2025中电建宁夏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管理部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父母外出互助协议8篇
- 葫芦种植技术
- 热敏电阻器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详解
- 监理工程师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3年高考物理(山东卷)真题评析及2024备考策略
- 全国身份证号地区对应表
- 主要机械设备表(汇总200种)
- GB/T 18386-2017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 GB/T 18380.12-202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 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 GB/T 17282-1998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 12326-2000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