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2.pptx_第1页
广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2.pptx_第2页
广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2.pptx_第3页
广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2.pptx_第4页
广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 知道机械运动 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考点2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考点3 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中考导航 课程标准 近几年中考试题对本章知识的考查集中在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速度 路程 时间的简单计算 考查内容一般难度不大 要求不高 因此 复习时以掌握基础知识 正确理解概念为主 主要以选择题 填空题 综合题为主 考情分析 知识结构 考点梳理 1 长度的单位 1 国际单位 符号 2 常用单位 点拨 天文测量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 光年 即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 米 m 3 单位换算 1km m 1m dm 1m cm 1m mm 1m m 1m nm 103 10 102 103 106 109 一 长度的测量 10年10考 2 测量的基本工具 3 刻度尺的使用 1 使用前 应该观察 是否磨损 若磨损则要从后面清晰的刻度开始量起 便于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便于快速准确地进行测量 刻度尺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 使用时 会放 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 不能 会看 读数时 视线应与刻度尺 不得斜视 会读 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位 3 记录 要记录数据和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 和组成 歪斜 垂直 一 单位 估计值 单位 二 时间的测量 10年4考 2019 2018 2014 2011年考 1 时间测量的常用工具 2 国际主单位 常用单位 3 单位换算 1h min 1min s 1h s 表 秒 分 小时 60 60 3600 三 误差1 概念 测量时 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 特点 误差是避免的 只能减小 3 减小误差的方法 1 多次测量求 2 选用 3 改进 4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时造成的 是避免的 平均值 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规则 粗心 能够 不能 真实值 测量值 1 机械运动 物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四 运动的描述 10年5考 2019 2018 2017 2014 2011年考 位置 2 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 被选作的物体 1 参照物可以选择除研究对象外的任何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 一旦被选作参照物就被认为是静止的 2 参照物的选择应该使我们对运动的描述更简单 清楚 不加特殊说明时 一般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标准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取决于所选的 所选的参照物不同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可能不同 4 机械运动的判断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 关键是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参照物 五 运动的快慢 10年10考 1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 在相同的时间内 比较 2 相同时 比较时间 路程 路程 2 速度 1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2 定义 把与之比叫做速度 3 公式 公式变形 求路程 求时间 注意 速度是比值定义的物理量 其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只是大小等于两者的比值 4 单位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1m s km h 运动快慢 路程 时间 t s v v s t s vt 3 6 m s km h 3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且的运动 其s t图 v t图如图1所示 4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在改变的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表示 其大小用一一一来计算 直线 速度不变 六 测量平均速度1 实验原理 2 实验方法 用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 用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3 实验结论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 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v s t 刻度尺 停表 大于 例题小明在利用图2进行 测平均速度 实验 1 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有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时斜面应保持比较小的坡度 这对实验有什么好处 剖析重点实验 测量平均速度 刻度尺 停表 v s t 计时方便 4 小明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表 请根据图2和表格中的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15 2 7 5 12 5 10 5 分析表中的数据 小车在斜面上的全程运动是否是匀速的 原因 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7 5cm s 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12 5cm s 前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不同 不符合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且速度不变的条件 不是 6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 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 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 偏大 或 偏小 7 小车从A点出发开始计时 如果撞击到最下端的金属片发生了很明显的形变才停止计时 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 偏大 或 偏小 8 小明测出斜面的总长度作为小车运动的总路程 这样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 选填 偏大 或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大 9 为了测量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 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 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10 在实验中 如果要使小车在斜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小 可采取的方法 写出一点即可 不正确 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 经过B点的速度不为零 但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时 B点的速度为零 减小斜面的坡度 或在更粗糙的斜面上实验等 注意事项 1 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 使小车从静止释放 能加速下滑即可 2 小车运动的路程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3 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 4 斜面的作用 使小车获得下滑动力 加速下滑 5 金属片的作用 确保小车的终点始终在同一位置 便于计时 重难点突破 一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例1如图3所示 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 则刻度尺所显示的木块的长度为 其中 准确值为 估计值为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量程为 2 58cm 2 5cm 0 08cm 1mm 3cm 点拨1 解答本题的关键点 1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 2 起始端没从0开始 把3 00cm处当作 0 刻度 读出末端刻度值 减去3 00cm即为物体长度 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注意要带单位 4 若物体的边线正好对准某个整数刻度 那么从整数刻度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要用零补齐 变式拓展1 如图4所示 用A 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准确程度较高的是刻度尺 A尺的读数是cm B尺的读数是cm B 2 3 2 4 2 34 例2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当作尺 用来估测物体的长度 如图5所示 一拳宽度约为1 填写单位 然后用它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是0 3 填写单位 dm m 点拨2 对物体的长度 质量 重力等进行估测 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 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人高 教室高 一步长 步行速度 楼梯阶梯数 物理课本长和宽 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 多观察多思考 必要时作出正确判断 变式拓展2 2019 山西 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 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 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图6是迷你 西瓜 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 根据图片信息 估测该迷你 西瓜 的长度约为 A 2mmB 2cmC 6mmD 6cm B 二 停表的读数 例3如图7所示 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 其分度值为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 其分度值为 此时该秒表所示的时间为mins 30s 0 1s 15min 3 0 5min 38 3 解析 停表中的小圈是分钟 即停表的短针是分针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30s 其分度值为0 1s 外边大圈是秒 即长针是秒针一周量度的时间为15min 其分度值为0 5min 由短针超过3分钟半可知 长针应读38 3s 不能读成8 3s 所以停表的示数是3min38 3s 而不是3min8 3s 点拨3 1 停表读数时 先观察表盘 弄清楚分针和秒针各转一圈的时间和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分钟数和秒数 2 再看分针所对准的分钟数 只读出整数的分钟数 其余的秒数从秒针所对准的刻度读出 3 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没有超出半分钟 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0 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已超出了半分钟 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30s 4 停表的读数应等于读出的分钟数与秒数之和 变式拓展3 2018 澧县模拟 如图8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 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A 20sB 3 2minC 200sD 180s C 例4 2018 恩施 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 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 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放学走出校门时 若以教室为参照物 书包是 选填 运动 或 静止 的 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 人 运动 三 运动的相对性 相对的 点拨4 1 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判断的关键是比较研究物体和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参照物 关键是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改变或不变 该物体即为参照物 变式拓展4 假期到了 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 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 小明坐在窗边 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 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 地面 列车B 列车 地面C 列车 列车D 地面 地面 A 例5如图9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 乙两物体的s t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 0 30s内甲 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 sD 甲 乙是同时出发的 C 四 速度及其有关计算 类型1 运动图像问题 点拨5 观察两坐标轴含义 纵坐标表示路程 横坐标表示时间 根据图像中图线的形状 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 运用速度公式 得出正确选项 s t图像 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运动 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 平行于横轴 时间轴 的直线表示静止 v t图像 倾斜的直线表示变速运动 平行于横轴 时间轴 的直线表示匀速运动 直线位置越高速度越大 变式拓展5 如图10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5s时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B 整个20s时间内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 sC 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0 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 20s内的速度大 C 例6如图11所示 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 当到达A地时 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 到达B地时 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则 1 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 2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 小时 3 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 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类型2 速度公式的相关计算 解 1 t 10 45 10 15 30min 0 5h 2 s 120km 70km 50km v 100km h 3 据图可知从B到达南宁的距离s 70km t s t 70km 100km h 0 7h 42min 答 1 轿车从A地到B地用时30min 2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100km h 3 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 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时间为42min 点拨6 应用公式v 解题时 要注意几个问题 同一性 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的同一过程 对应性 代入数据时 v s t一一对应 统一性 在应用公式时 各个物理量单位要统一 即v m s s m t s或v km h s km t h 规范性 需要写计算步骤的 要写出公式 再代入数据 数据后要有单位 变式拓展6 一列火车长200m 已知它用2h跑了144km 问 1 这列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合多少米每秒 2 若火车仍以此速度通过长1 6km的山洞 则整列火车驶出山洞要多长时间 解 1 v s1 t1 144km 2h 72km h 20m s 2 火车过山洞时通过的路程 s2 s洞 s车 1600m 200m 1800m t2 s2 v 1800m 20m s 90s 答 1 这列火车的平均速速度为72km h 合20m s 2 整列火车驶出山洞需要花的时间为90s 回归课本 1 2018 济宁 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 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km 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km h 214 129 2 2016 黔东南州 如图12所示 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 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 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 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 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 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 课堂精练 C 2 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 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 身高约为160dmB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 10s内走了10m的路程D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C 3 2019 广东 如图14所示 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cm 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s 335 2 0 4 五名同学先后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五次精确测量 记录结果分别是 14 72cm 14 71cm 14 82cm 14 73cm 14 73cm 根据数据分析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它是 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14 82cm 1mm 14 72cm 5 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密绕30圈 如图15所示 线圈长度是 金属丝直径是 0 17cm 5 00cm 6 2018 赤峰 如图16所示的情景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帆船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B 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是静止的C 空中的雨滴相对于牛是静止的D 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 D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7 2019 北京 2019年1月3日 玉兔二号 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 嫦娥四号 上沿轨道缓缓下行 到达月球表面 如图17所示 关于 玉兔二号 下行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 嫦娥四号 是运动的B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 玉兔二号 是静止的C 若以轨道为参照物 玉兔二号 是运动的D 若以 嫦娥四号 为参照物 玉兔二号 是静止的 C 8 对歌词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从物理学相对运动的角度 有如下说法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前半句是以江水为参照物 前半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 后半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后半句是以竹排为参照物A 只有 正确B 只有 正确C 只有 正确D 只有 正确 D 9 2019 湖州 甲 乙两物体运动时 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 t图像如图18所示 其中甲为曲线 乙为直线 在t 5秒时两线相交 则由图像可知 A 两物体在t 5秒时一定相遇B 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 甲物体做曲线运动 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 甲物体做变速运动 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D 考点三速度及其有关计算 10 甲 乙 丙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 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图19所示 1 丙同学是做 选填 静止 匀速直线 或 变速直线 运动 2 由图可判断同学运动最快 速度为m s 合km h 甲 匀速直线 5 18 3 开始运动时 甲 乙同学相距m 图中的a点表示 图中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