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100808.ppt_第1页
学校文化建设100808.ppt_第2页
学校文化建设100808.ppt_第3页
学校文化建设100808.ppt_第4页
学校文化建设100808.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文化建设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杨全印yqy9660一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学校文化 一群人的性别 年龄 性格 嗜好可能各不相同 但他们却能有序地生活在一起 是什么因素将他们凝聚起来的呢 一是信仰层面 他们可能有共同的信仰 信奉同一个神灵 如同宗教 二是规范层面 他们可能分享同一种由伦理 习俗 制度 法律构成的规则体系 三是语言 活动 器物层面 他们使用同一种语言 共同参加活动 生活在一定的场所中 学校现实的情况呢 从校长的角度来看 校长好当不 校长不好当 要是好不当 还是不当好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舒适地带 不断受到冲击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职业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后喻文化 受到忽视制度性的支配 从属关系 人心散了 队伍不好带了 制度 校园 待遇 这些都是我们曾经并且现在还在努力的方向 之所以如此 很大原因就在于它们是可以被控制与量化的 硬件 其实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学校文化包围着我们 支持着我们 它支撑着我们 就像一个建筑物的地基一样 当建筑物建立起来之后 你看不见它的柱子 横梁与钢筋 但是少了它们 建筑物将会倒塌 我们的传统名校也在一遍又一遍地向我们诠释着这样的命题 当年的西南联大 物质资源极其匮乏 但并不影响它成为一所名校 北京大学 兼容并蓄 学术独立 思想自由 的办学精神就引起了无数 北大人 的自豪回忆 与制度 校园这些 硬件 相比 学校文化 这个无形的 软件 才是学校最硬的东西 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软的就是硬的 二 什么是学校文化 我无法告诉你那是什么 但是当我看见时便知道它就是 一 三所学校的差异 吃在复兴 玩在附中 死在北郊 二 学校文化的力量当我们选择了某一所学校的时候 实际上也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三 学校文化就是 我们在这儿做事的方式 学校文化不是不可捉摸的 它是个 东西 但它是个无形的 东西 用手触摸不到 它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 四 与学校文化有关的两个理念 1 由静到动静态的 文化实体 从广义的人种学的意义上说 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它包括知识 信仰 艺术 道德 法律 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动态的 文化活动 文化主要不是意指诸如工具 图画 艺术作品等客体或产物 而是首先意指人制造工具和武器的活动 舞蹈或念咒的礼仪 以及与性爱 打猎 准备食物相关联时的各种行为模式 2 由表及里 从校园文化到学校文化 校园 一词中包含的内容更多的是指一种空间场所 体现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文化概念 很难表达出人们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应该体现出来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 互相适应的动态过程 从组织文化到学校文化组织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 其核心是组织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和共有的信仰 是指导组织和组织成员行为的思维方式 组织文化建设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组织建设成为一种人人具有共同使命感和责任心的组织 价值观是组织兴旺发达的原动力 三 学校文化诊断 名人轶事纪念物 一 反思学校传统 对每一所学校而言 如果不清楚其学校发展史 便无法建构学校文化 1 羊群效应 2 我们学校的传统是 学校建立多长时间了 学校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学校最初有些什么样的人 在学校发展方向上 谁起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作用 历史上有哪些关键事件发生 它们如何得到解决 学校的前任校长 以前的教师和学生是什么样子的 学校的建筑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二 学校现状诊断 1 物质层面基本设施空间构成2 制度层面职员们职务晋升情况在文化网络中传播的故事3 行为层面组织是如何接待初访者的人们是如何消磨时光的4 理念层面组织对其文化的阐释 三 学校文化的阶段 在组织文化的早期阶段 组织文化主要来自于组织的创立者或组织的领导者 并在很多情况下会被 强行塞给 组织 在组织文化的中期阶段 组织领导者并不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 组织内部亚文化群体势力强大 在组织文化的成熟阶段 组织文化深深地扎根于每个组织成员心目中 组织文化具有很强的统治力 四 学校文化的建设策略 故事化行为化去痕化 一 校史课程化 1 当前校史编纂过程中的两种倾向校史数字化校史行政化2 校史编纂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学校发展主线真实性问题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关系 3 校史课程的实施 1 上海敬业中学校史课程的实施 上好一堂校史课 参观校史陈列室 读好一本校友录 校本教材 海滨邹鲁 寻觅一位校友足迹 与校友面对面 唱响一曲校园歌 敬业校歌世代相传 2 杭州高级中学校史课程的实施 入校第一课 三部曲第一幕是教科处主任 历史教师高宁以校友身份开设 校史讲座 第二幕是观摩由学校与浙江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片 世纪传薪 杭高百年 第三幕是参观展馆 四个一课程一份校史读书笔记 一次主题班会一次校史知识竞赛 一次演讲比赛 校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抗战时期大中学校或停办 或内迁 或合并 人教社 中国近现代史 高中 下册 84 杭高 之名始于1933年省立高中的改称 当时杭高与上海 苏州 扬州中学以教学质量高而并称 全国四大名中 1937年 日本全面侵华 1938年杭高内迁丽水碧湖等地与杭嘉湖其它中学合并组成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 1939年分为联高 联初 联师三校 学生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茅屋祠庙作校继续学业 而原杭高校舍则成为日军兵营和关押爱国同胞的监狱 日军在校园内修建红洋房 弹药库等 1945年抗战胜利 联高学生回迁原址 杭高重建 1946年夏 重建后的杭高首次招考新生二百人 报考者达四千参观校史陈列室相关图片和从校园内发掘出的日本军刀等文物 加深学生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的感性认识 二 从制度文本走向文化自觉 1 规范性的制度文本第一 基本工作量第二 部门利益2 从科学到认同我们不求文本质量有多高 深入人心是关键3 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萌发 成长 成熟 发扬 三 凸显学校英雄 没有英雄的学校文化是难以传播的文化1 名师2 校长 培育追随者3 学生 四 经营学校仪式 有特定的并与学校价值观相联系的目的有象征意义的服饰和装饰历史故事认可楷模慎重选择被邀之人并合理安置他们精心选择合乎仪式的音乐 背景体现学校价值的语言和解说词 五 完善学校文化网络 1 哥本哈根 环境20世纪初 丹麦著名科学家 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波尔在哥本哈根大学玻尔研究所积极倡导一种 平等 自由讨论和相互紧密的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氛围 即哥本哈根精神 要建构学校一流的专业团队 就要营造学校范围内的哥本哈根环境 不仅要考虑到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整合和交流 更要关注专业团队内人际关系的准则 学术讨论的规则和团队协作的规范 只有这样 专业团队才能不断地走向卓越 2 基于 对话 的师生交往在当前学校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处于平等的地位上 因为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制度化了的 支配 从属 关系 用马丁 布伯 Buber M 的概念来说 这是一种 我 它 关系 在教师眼中 学生只是一块尚待雕琢的璞玉 是被控制的对象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单向型的 难以形成回流与此相对应 马丁 布伯在 我与你 中提出了另外一种新型的关系类型 我 你 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交往双方 是一种亲密无间 相互对等 彼此信服 开放自在的关系 双方互为主体 交往是双向的 3 学生同辈群体学生同辈群体是一个联合而成的群体 在群体当中 学生交互作用 并获得一个评价个人态度 价值和行为的参考性标准框架 学生反学校文化忽略了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学校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学校提供不相关的课程 4 用心倾听组织管理者平均70 的时间花在沟通上 而组织70 的问题都是由沟通障碍引起的 可以说 沟通是组织管理者最为头疼的问题 对于每个人来说 倾听都是最为经济的沟通投资 五 认同感的重新确立 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创建一种共同体的感觉 就是要让学校师生员工能够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 形成 我们感 将自己归属于学校 自我认定是学校中的一员 只有在这种 我们 意识的推动下 我们才能风雨同舟 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让教师进学校校门的时候能够笑得出 就是要让师生员工愿意踏入这个校园 就是要让他们有一种 家 的感觉 就是要将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 谢谢您的光临与倾听 阅读书目 赵中建主编 学校文化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赵中建 顾吉祥 于家太著 学校管理体系与ISO9000标准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美 威廉 大内著 Z理论 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孙耀君 王祖融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美 托马斯 彼得斯 罗伯特 沃特曼著 追求卓越 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 戴春平等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美 理查德 帕斯卡尔 安东尼 阿隆索著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陈今淼 杨道南 陈今池译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翻译出版社 1984 美 埃德加 H 沙因著 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