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名词解释1. 旅游管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 旅游线路:是旅游资源经过开发成旅游产品之后的一种组合,其包括了游客游览过程所必有的“行吃住游购娱”六要素设计。简答1、 旅游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1.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2、激发旅游动机;3、满足旅游需求;4、能够被旅游业所利用;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6、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7、事物性和过程性的统一;8、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2、 旅游资源的共性特征:1、区域性和特色性;2、观赏性和体验性;3、引力性和定向性;4、多样性和综合性;5、永续性和易损性。3、 自然类旅游资源的特点:1、自然演变性;2、季节周期性;3、地带分异性;4、生态脆弱性。4、 人文类旅游资源的特点:1、社会演变性;2、历史时代性;3、内涵丰富性;4、发展持续性。论述(理解)旅游资源与旅游业(书本1618页)第二章简答1、 旅游资源时空分异规律性分析:1、旅游资源地域分异性规律;2、旅游资源过程非逆性规律;3、旅游资源周期节律性规律;4、旅游资源相关屏蔽性规律;5、旅游资源培育创新性规律;6、旅游资源保护持续性规律。第三章 and 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区分,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别的旅游资源体系的工作过程及相应的成果。2:水域风光旅游资源:自然水体当中,具有一定的景观独特性,能够吸引游客并能满足旅游需求的,对旅游开发产生效益的水体、水文现象及沿岸风光统称为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二:填空或选择(其中课本48页的旅游资源分类额依据要自己去熟悉下)1:旅游资源分类的步骤:调查旅游资源分类地域;登记旅游资源分类性征;构建旅游资源分类系统;评价旅游资源分类属性;确定旅游资源分类归属;建立旅游资源分类体系。2:研究性分类方法的两分法是指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3:甘枝茂、马耀峰和宋保平编著的旅游资源与开发中提出的两分法分类方案,将旅游资源资源分为两大类14个主类67个亚类。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建议总局发布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5:本分类体系主要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客观存在的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三个层次。6: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7:其他分类方法:一,以级别和管理为依据的分类体系:国家级旅游资源;省级旅游资源;市(县级)旅游资源 二,以功能为依据的分类体系:观光游览型旅游资源;参与型旅游资源;购物型旅游资源;保健型旅游资源;文化型旅游资源;感情型旅游资源。 三,以利用限度和生成价值为依据的分类体系:再生性旅游资源;非再生性旅游资源。 四,以开发利用变化特征为依据的分类体系:原生性旅游资源;萌生性旅游资源。 五,风景名胜规划规范(GB502981999)的分类体系8:黄山四齐:云海;怪石;奇松;温泉9:福建丹霞地貌景观:武夷山;泰宁金湖10:适合漂流的河段要求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求水质好,无污染; 第二,要求水流速度适中,最好是急缓相间; 第三,水的深度要适度,不能太深,否则游落水容易出现生命危险,最好在1-2米之间; 第四,水的温度适中; 第五,河床稳定且滩、礁要少,以免在漂流过程中出现冲撞。11:云南的滇池和洱海属于断裂胡12:五大连池属于堰塞湖13:扬州的瘦西湖、无锡的太湖和杭州的西湖属于遗迹湖14:构造型瀑布的代表:庐山香炉峰瀑布、三叠瀑布15:冰川型瀑布代表:广西西樵山瀑布群、江西庐山的王家坡瀑布16:云南安宁温泉享有“天下第一汤”之称三:简答题1: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一)系统认识了解旅游资源的方法 (二)科学调查评价旅游资源的前提 (三)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基础 (四)有效保护管理旅游资源的关键2: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一)共轭性与排他性 (二)系统性与层次性 (三)分类性与等级性 (四)实用性与操作性3:地文景观类旅游价值及功能:(一)美学价值:1,形态美 2,色彩美 (二)科普教育功能 (三)探险运动与康体健身运动功能 (四)文化旅游价值4:水域风光类旅游价值与功能:(一)具有审美功能,开展观赏旅游 (二)具有疗养功能,开展休闲健体旅游 (三)具有调节气候功能,开展度假旅游 (四)具有品茗功能,开展茶文化旅游 (五)具有娱乐功能,开展水上游乐旅游 (六)附有文化内涵,开展水文化旅游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一、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对游人具有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动机和满足旅游需求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突出的人类文化创造; 显著的时代地域背景; 广泛的内容要素构架; 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三、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因素:P117 自然环境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文化差异; 社会政治管理。四、人文旅游资源分布的规律(简答):1、基于自然因素制约的自然地带性分异规律2、基于经济因素制约的经济地域性分化规律3、基于文化因素制约的文化圈层性分群规律4、基于政治因素制约的政治区域性分聚规律五、遗存年代分类:(eg会提问:陕西蓝田猿人是属于直立人阶段遗址)1、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1)直立人阶段遗址:代表有云南元谋猿人、陕西蓝田猿人、北京猿人等;(2)早期智人阶段遗址:山西丁村人、湖北长阳人、广东马坝人、陕西大荔人等;(3)晚期智人阶段遗址:北京山顶洞人、内蒙古河套人、广西柳江人等。2、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遗址:代表性遗址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3、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遗址: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六、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1、富于弹性的结构体系;中国建筑是由台基、屋身、屋顶组成。2、美妙优雅的艺术造型;3、整齐划一的平面布局;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组成单体建筑,再以“院”为单元进行建筑群的组合。4、绚丽华美的装饰风格。七、“汉代三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唐代三宫”大明宫、兴庆宫、太极宫“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三大古殿”故宫太和殿、孔庙大成殿、岱庙天贶殿 “四大古桥”北京卢沟桥、潮州韩江广济桥、泉州洛阳桥、赵县的赵州桥。“三大奇石”上海豫园“玉玲珑”、 苏州留园“冠云峰”、杭州竹素园“ 绉云峰”八、园林: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塑造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形成优美的景观,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中国古典造园的特点:P129130(自我扩展)1、 堆山叠石:2、 理水造池:3、 景观建筑:4、 花木配置:5、 园林小品: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构景手法:P131134主景与配景;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九、中国帝陵的设计理念:1、“生死如一”的基本理念; 2、“仿照国都”的建筑理念; 3、“帝王独尊”的指导思想。十、皇帝墓的坟头分为三种形式:1、“方上”(战国秦汉):帝陵封土位于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到一定高度,封土顶端形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平顶,称为方上。2、“以山为陵”(汉代):利用山的峰峦作为帝王陵墓的坟头。3、“宝城宝顶”(明代):在地宫上修筑圆形砖城,称为“宝城”; 砖城内填土,形成高出城墙的圆顶称为“宝顶”。十一、历史文化名城:是指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占有一定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或发生过历史事件,并且保存有能够反映其历史作用的较为丰富历史文物的城市。十二、中国的四大菜系:鲁菜 淮扬菜 川菜 粤菜十三、名茶(茶叶)一般分为:绿茶 红茶 白茶 乌龙茶 花茶 紧压茶 绿茶:属不发酵茶,代表有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茶。 乌龙茶(青茶):代表有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十四、“三大国粹”国画、京剧、中医中药。十五、“三大瓷都” 江西景德镇, 福建德化, 湖南 醴 陵。十六、“中国工艺美术三长” 北京漆雕、江西景德镇瓷器、湖南长沙湘绣。第六章:旅游资源调查1. 旅游资源调查:即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 总结旅游资源及其相关因素的信息与资料,以确定旅游资源的存量状况,并为旅游经营管理者提供客观决策依据的活动。2. 旅游资源单体:是指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 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性旅游资源单体”。3、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考点大题):(要大点知道,其他自行理解扩展即可)一、旅游资源形成的背景条件A. 自然条件的调查:包括对调查区自然环境概况、地质地貌要素、水体要素、气象气 候要素、土壤和动植物要素等的调查。B. 人文环境的调查:包括调查该地的历史沿革、调查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发展水平、制度措施、法制环境,以及交通、邮政通信、供水、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条件,同时还应调查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C. 环境质量调查:调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情况,包括工矿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大气、水体、土壤、噪音污染情况和治理程度,以及自然灾害、传染病、放射性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旅游安全状况。 二、旅游资源本体的调查即对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成因、级别、规模、组合结构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提供调查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图、照片、录像及其他有关资料,以及与主要旅游资源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人活动、文艺作品等。 三、旅游开发条件及开发现状的调查A. 旅游要素调查:衣、食、住、行、购、娱。B. 客源市场的调查:形成客源的层面范围和大致数量,产生客源的积极和不利的因素。C. 临近资源及区域间资源的相互关系:包括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结合和互补情况, 要素的组合及协调性,景观的集聚程度等。第七章 旅游资源评价一、名解:1、 旅游资源评价:指在旅游资源调查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研究工作,是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及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开发,采取一定方法,对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本身价值及外部开发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判和鉴定的过程。二、填空或单选1、评价原则:系统性、科学性、市场化、效益兼顾、客观实际与发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2、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体系: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3、黄辉实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六字”:美、古、名、特、奇、用“七个标准”:季节性、污染状况、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三、论述:(仅供参考)1、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第5章 旅游资源价值评价a) 自身特色:旅游资源特色就是旅游资源的“与众不同” “唯我独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b) 美学观赏价值:包括形态美,形式美,色彩美,韵律美,动态美、意境美c) 历史文化价值: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遗存文物古迹的数量与质量有关,且与一个名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切联系;还包括且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d) 科学考察价值:主要指旅游资源是否具有某种科学研究功能e) 经济社会价值: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收入和经济效益f) 旅游功能:是个旅游资源可供开发利用、能够满足开展某种旅游需求的特殊功能g) 规模与组织状况:只有在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密度较大、类型丰富、搭配协调,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第6章 旅游资源环境评价a) 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质地貌、气象气候等,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质量与品位,决定旅游开发效益b) 旅游资源的经济环境:指能够满足游客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外部经济条件c) 旅游资源的社会环境: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政治局势、社会治安、医疗保健等d) 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所能开展旅游活动的容量能力,超过旅游容量,旅游活动就会受到影响,资源及其环境就会受到破坏第7章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a) 开发现状:结合调查的现有场地现状,总结优势和不足,为后续开发的基础和条件b) 区位条件:主要考虑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周边旅游区的关系c) 客源条件:客观评价旅游地的现状,结合旅游季节变化的差异,针对性进行规划d) 投资条件:充分各种引资渠道,改善投资条件,更好地促进地域旅游发展e) 施工条件:根据工程大小及难易程度,权衡经济效益,进行合理评价第八章 旅游资源开发原理一、名解1、旅游资源开发:指在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的综合性技术经济工程。二、填空或单选1、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开发特色性原则,市场导向性原则,资源保护性原则,发展综合性原则三、简答(仅供参考)1、旅游资源开发原则:1)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2) 开发思路、空间结构等的确定3) 开发设计旅游产品、旅游项目与景点4) 旅游市场分析评价与营销5) 设计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6) 规划旅游交通7)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制筹划第九章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论述)一、按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自然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原生态少扰动模式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尊重历史、展现文化开发模式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参与互动、风情展现模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虔诚氛围营造、宗教文化展示模式现代人工吸引物开发模式:特色化参与互动模式二、按投资主体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政府主导型资源开发模式企业主导型资源开发模式民间投资型资源开发模式外商投资型资源开发模式三、按发展阶段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选择)资源导向型开发模式资源导向型开发模式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从资源自身出发,通过详细普查本地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和分析研究,以此为依据有什么资源便开发什么,根据资源本身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优点:实施相对简单,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缺点: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开发出的产品市场需求可适应基本的观光旅游或其他旅游需求。市场导向型开发模式市场导向型开发模式是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来进行旅游开发导向的模式。该模式是对市场需求的重要性的得到认识后形成的开发模式。优点:了解市场需求,开发出的旅游产品能够很好地迎合市场需求,从而可适应旅游资源市场的需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缺点:随着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总要不断更新产品,导致旅游投入相对较多。形象导向型开发模式形象导向型开发模式是利用旅游地所形成的旅游形象来吸引旅游者的开发模式。该模式是对旅游资源开发有了整体认识后形成的。优点:能够长远考虑,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意义。缺点:开发费用较高,开发周期相对较长。综合导向型开发模式综合导向型开发模式是旅游资源开发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的结果,主要是指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是综合考虑资源自身的特色、市场条件、资源地形象以及区域联合开发的多个因素后,整合各种要素后所形成的旅游开发理念。优点:综合了资源导向、市场导向和形象导向三种开发模式的优点,具有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一种开发模式。四、按地域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东部地区:精品开发模式中部地区:特品开发模式西部地区:极品开发模式五、按资源、区位和经济条件综合划分的开发模式(重点)价值高,区位优,经济条件好:全方位开发模式这类旅游资源地自身价值高,地理区位优越,拥有良好的发展旅游业的经济社会条件,资源、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明显价值高,区位一般,经济条件差:重点开发模式这类旅游资源地资源丰富,且价值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强,但地理区位一般,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差价值高,区位、经济条件差:特色开发模式这类旅游资源地资源价值高,往往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对旅游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差,旅游者的可进入性差;加之地方经济落后,导致旅游资源开发成本加大价值低,区位好,经济条件好:参与性游乐开发模式这类旅游资源地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社会经济基础,但缺少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时就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去弥补资源贫乏的劣势,选择适应市场需求的项目价值、区位、经济条件都一般:稀有性开发模式这类旅游资源地既无明显优势,也无严重不足,资源价值、地理区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都属于中间状态第十一章 名词解释 可行性分析:又被称作可行性研究,它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意见,为该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简答题旅游资源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一)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管理(二) 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与管理(三) 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管理(四) 旅游资源开发的财政和税收等管理(五) 旅游资源开发的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猪场保育技术协议书
- 师徒协议书考核要求
- 批量购房协议书模板
- 宾馆空调安装协议书
- 48.2025年制造业智能制造智能传感器选型与校准认证考核试卷
- 2025年动车组列车消防安全检查规范考核试卷
- 2025年餐饮行业餐饮品牌与菜品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工业互联网行业工业数据安全与生产智能化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实训教学管理》创新应用能力考核试卷
- 2025年品牌营销行业品牌构建策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椎间孔镜手术护理
- 《数据统计与分析:大数据时代统计学课程教案》
- 医院装修整改合同范例
- 2025年广东广州市高三一模高考物理试卷试题
- 离婚不离家协议范本
- 高中政治第3课时《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件
- 案例解析: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左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的病例分享
- 电厂钢煤斗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 房地产 -中建系统物资管理三大手册附件5:中建七局一公司周转料具管理指导手册(2023版)
-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教学设计
- 初级会计考试真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