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规划参考.doc_第1页
村镇规划参考.doc_第2页
村镇规划参考.doc_第3页
村镇规划参考.doc_第4页
村镇规划参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 转自:无 作者: 发表于:2006-05-29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图纸 说明书01、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区位示意图02、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用地现状图03、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现状分析图04、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现状建筑质量分析图05、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高程分析图06、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用地布局图07、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结构分析图08、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村庄修建规划图09、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绿地系统图10、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道路系统图11、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给水系统图12、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排水系统图13、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电力系统图14、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电讯系统图15、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景观节点示意图16、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建筑选型A117、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建筑选型A218、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建筑选型B119、青蒿村村庄建设规划-建筑选型B2说 明 书1. 基本情况1.1. 现状概况1.1.1. 历史沿革横岗山脚下,荆竹、梅川两大水库之间,即为余川镇青蒿村。青蒿铺为古代西河驿和双城驿中间铺递,人马均在此稍事休整,再继续前行,人在此用餐,马在此加料,故市面较为繁荣;解放前店铺二、三十家,人口二、三百人,遍地长满青草,供马食用。其时遍地长青蒿,故名。这里还是蕲春北部山区和广济太平山区农民到广济古县城梅川镇卖柴、卖竹、买米,购物必经之地。在革命战争年代,因这里处于红、白交界,便于隐蔽,为红军、新四军运送兵源和武器,是一条红色交通线。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原籍四川眉山人,后人迁江西临川。北宋末年,其孙授湖广观察使,戍守南阳,由江西赴任途经广济病故,他的儿子苏符在此守孝三年,孝满在青蒿铺定居,成为广济苏姓一世祖。位于青蒿村余公山余玠墓,面积十五平方米,建于南宋末年。墓为半圆形,四周用条石垒砌,墓前有石碑,三门四柱,盖头雄伟,两侧有许多石雕镇墓兽卫文。青蒿村建国后为乡和乡级公社驻地。1987年有国营、集体商业网点4个,从业20个,个体工商户10余家。中、小学各1所,卫生所1所。还有30余户居民从事制鞭炮,居民530人。1.1.2. 地理位置青蒿村位于武穴市北部,余川镇境内,其西接梅川水库,东连荆竹水库,有句俗语形容得好,青蒿铺“犹如一根扁担,挑着两桶水”。1.1.3. 交通青蒿村东与余川镇之间有一条约4米宽的村级水泥公路,途经徐冲、大坝、车坊、芦河,至余川镇区约20里。青蒿村西至梅川镇目前正在修建公路,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正式通车,其间途经五里坡,到梅川镇区约15里。1.1.4. 公共服务设施青蒿村现有村委会一所,中、小学各一所,信用社一所,粮站一处,卫生所一处,医生6人,医疗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 其建造时间较久,建筑质量差。卫生所下设2个医疗点。还有理发店及五六处商业点。村里无集中农贸市场,村民日常食品大部分自给自足,只有少量蔬菜摊点和肉案,为村民日常生活提供多样来源。1.1.5. 市政设施目前没有水处理设施,生活水源来自村东北处凉水井水库,该水库储水量约15万立方米,取水口距村中心2公里。由于取水管道直径较小,在用水量较大时,无法正常满足村民生活需要。污水排放目前仍为自然排放形式,局部地段修建有盖板排水沟。村主要道路已预埋两段横穿道路的混凝土排水管道,管径约400mm。电力依靠余川镇供电所供电,能满足生产生活要求。电讯系统已并入武穴市程控交换网,交换机设于村委会办公楼内。村里建有中国移动基站,讯号良好。目前有一处邮政代办点,邮政业务主要以邮政汇款、邮政物流为主。2. 规划依据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2. 村镇规划标准2.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4. 小城镇及村庄规划图例2.5.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6.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试行)3. 规划目标创建村容整治、生活舒适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有利生产的生态环保型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4. 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倡导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5. 规划原则结合地方特色,立足原有基础进行改造,合理整合现状资源,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农民意愿和建设家园的主体地位,坚持全面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建设重点,区分轻重缓急,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以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农村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点改善中心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环境状况,协调新旧关系,尽量避免和减少拆迁。6. 人口与用地规模6.1. 人口规划青蒿村现有常住人口约700人,男女比例约为48:52。中学生430人,小学生140人,家庭人口结构以4人家庭居多,约占总数60%,5口之家约占25%,人口数量随着村的建设日益完善而渐多,特别是近几年周边农户来此落户建房要求也是越来越多。规划考虑各种因素。预测青蒿村建设用地范围内将达到1100人,按户均3.5人计,合计315户。6.2. 用地规模根据预测人口计算,按照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指标控制,青蒿村现状建设用地面积约6.96公顷,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99.48平方米,规划用地规模指标取人均90-120平方米,结合青蒿实际情况,目前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地偏少,取较高值,规划用地指标人均110平方米,用地规模12.14公顷。7. 村庄建设用地规划7.1. 土地利用规划青蒿村建设用地规划范围为村建设用地范围,面积为12.3公顷,东起荆竹中学,西至粮站,西北依山而建。村建设用地主要分为村生活居住用地和村经济发展用地两大类,其中村生活居住用地面积10.75公顷。村生活居住用地包括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等。经济发展用地包括生产设施用地、仓库堆场用地。7.2. 居住建筑用地居住建筑用地布局为村用地结构中的重要主体,结合现有居住建筑进行有序整改,充分利用空地水塘,在不浪费良田耕地的基础上,选择自然环境良好,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开噪音源、污染源、高压走廊及地质不稳定地段。规划在村委会西,现卫生所以北新建一处居住用地,面积约2.26公顷。新建居民住宅组合采用联排形式为主。7.3. 生产设施用地村里现有养猪场一处,晒谷场两处,木材加工厂一座,规划予以保留,并作适当整改。规划新建集中牛栏一处,设于村供销社西100余米,1号路以北30余米处,面积约400平方米。7.4. 公共绿地规划在村东入口荆竹中学门前规划面积约3800平方米的村口小游园,以改善和美化居住环境,突出青蒿村对外形象。在村文化活动中心以南,结合现有条件,规划一处面积1156平方米文化休闲绿地。村中心现供销社建筑质量较差,规划拟拆除,在其基础上修建一处中心绿地广场。在新居住用地南侧规划带状绿化用地,面积约6200平方米。7.5. 公共建筑用地村内现有一所荆竹中学和一所小学,规划其现有位置保持不变,对建设年代较久的建筑进行改造和整治。村委会及大礼堂在原有基础上作适当的整修,已能满足村民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在村中心位置,现供销社以北规划村级活动中心,用地规模约2280平方米。村内各类商业服务设施布置原则为村主干道沿线安排,定点不作具体要求,以满足功能使用需要为依据灵活布局。由于村卫生所建筑质量较差,而且处于山坡之上,地势较高,给病人就医带来许多不便。规划要求卫生所搬迁至村委会东100米处,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680平方米。通过改善医疗条件,以利于村民使用。按建设标准3050平方米/千人指标,应建两处公厕。规划两处公厕分别位于村活动中心和村大礼堂以南,设于村民活动集散中心处,以方便村民使用。每座厕所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7.6. 仓库堆场用地村内西入口有粮站一座,用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规划将其保留。7.7. 道路广场用地结合村里现状交通条件和地形特点,道路交通结构形式为枝状和方格网状组合。主干道1号路宽7米,生活景观主路9号路宽9米。次干道2、6、10号路各宽6米,其余支路宽度分别为4米与3米。规划道路总长3885米,道路总用地面积20903平方米。各类不同功能小广场共5处,一处为村西入口绿化广场,面积3858平方米。一处为活动中心小广场,面积1130平方米,一处为村委门前街边小广场,面积1688平方米,一处为新区内兼停车功能小广场,面积530平方米,一处为正对9号路的景观小广场兼作对外交通功能,面积约744平方米。硬质铺地广场合计面积2962平方米。道路汇总一览表道路编号道路长度(米)道路宽度(米)道路面积(米2)110437730124436265833964158449143645914364636862208712833848110444091049936101106660其他100144004汇总:388520903建设用地平衡表用地名称面积(平方米)占总用地 %总建设用地面积121420100.00生产建筑用地面积70535.81居住建筑用地面积5463945.00仓储用地面积18071.49绿化用地面积1400111.53公共建筑面积2301718.96道路广场用地面积1247210.27对外交通用地面积84316.948. 村庄总体布局规划8.1. 总体布局本次规划结合青蒿村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踏勘,发现该村大部分建筑质量较好,外观完整,只是许多房屋缺少外墙装饰,立面效果不佳,只有少数建筑因年代较久,需要翻修重建。因此,本次规划采用旧村整治和新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整治现状建筑,新建完整居民点,完善配套设施,美化村容环境,达到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规划在村东入口建设一处村口小游园,以绿化造景为主,游人观赏为辅。小游园主要功能是突出本村形象,美化村容面貌,树立青蒿村作为省级试点村的招牌。小游园植物配置以草坪加低矮灌木为景,立高耸造型大石,上书“青蒿村”三个大红字,下面写“省百镇千村工程试点村”等小字。荆竹中学门前修一条直对1号路的入口路。临街建筑建议重新整修,修建校大门,美化校园形象和入村村容。荆竹中学除正大门之外,另应再设一个出入口以满足防灾要求。荆竹中学以北养猪场规模较大,且离中学很近。为了保证学生身体健康,规划要求养猪场不得向南扩建,与学校中间必须设置宽度不小于15米的绿化卫生隔离带。4号路东现有一块空地,规划为卫生所建设预留,其主体建筑临1号路,附属设施布置在其南面沿2号路。按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规划在卫生所内设突发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临时隔离、救治室。3号路西侧木材加工厂建筑质量较差,建议拆除翻建,并重新合理布局。5号路东现有村委会和大礼堂,村委会建筑质量较好,大礼堂经过整治也可满足使用要求。规划在礼堂东新建篮球场一处,满足村民体育运动需求,加强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大礼堂南空地规划为休闲绿地,其山脚下一片树林长势良好,树形美观,应加以利用,不得破坏,规划村委会前作为村民聚会广场,为村民开会、观赏演出和体育运动聚散之用。6号路西规划村活动中心,主要功能为村民休闲娱乐。设村民活动综合楼,如棋牌室、台球室、阅读室、影视室、副食店等。在7号路和1号路交叉口东北角为休闲绿地广场。设置绿色景墙、石桌石椅、小型雕塑及室外音响等。正对9号路在1号路以北为街头停车场,主要为进村外来车辆和大型农机车辆停放,兼作青蒿对外交通停车场之用。由于9号路为新居民点进出干道,规划在9号路对景处停车场内设雕塑或景观造型一座,结合停车亭,是村里又一处景观亮点。该停车场东北处规划集中牛栏一处,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按每头牛占地8平方米,规划可供约40头牛使用。规划范围内在村北有打谷场和晒场一处,用地面积为900平方米。村委会东侧空场和所有停车场、小广场(除村东入口广场外)在农忙季节也可作打谷场、晒场之用。8.2. 旧村整治建设指导规划8.2.1. 建筑质量分类经过现场踏勘,对该村房屋建筑质量进行了分类,根据建筑结构、质量和立面的表现形式、建筑的建造年代等因素把建筑质量分为4类:类:建筑质量较好。属新建房屋,外墙整洁,建筑建造质量较好,规划建议予以保留。类:建筑质量一般。建筑结构较好,外墙为红砖墙面,未上涂料或贴面砖,立面不完整,规划建议其经适当改造处理,加外墙装修。类:建筑质量较差。房屋已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建筑材料有老化现象,立面表现也差强人意,规划要求进行改造或翻建以达到沿街景观完整、村容整洁,使用安全的要求。具体建设效果参见建筑选型图实施。类:以土房为主,有坍塌的可能,建筑结构破损,朝向也很零乱,没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规划要求翻建以满足居住的安全性和美化村貌的效果。具体建设效果参见建筑选型图实施。规划依据以上分类,对每幢建筑物进行了评级,以此为该村进行村庄整治建设提供意向。8.2.2. 对1号路两侧建筑物、构筑物必须根据相关规范满足使用要求,达到后退红线距离,不能影响交通安全,并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及标志。8.2.3. 公共活动场地宜铺装地面,设置坐凳、儿童玩乐设施以及健身器材,配置村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阅报栏、旗杆等。8.2.4. 在活动中心或其他村中心位置设置农家超市,也可布置在活动中心综合楼内,方便村民购物消费。8.2.5. 村庄道路标高应低于两侧住宅场地标高,结合各类工程管线改造要求统一考虑,道路纵坡不小于0.3%,不大于5%,当纵坡底大于4%时,连续坡长不宜大于500米,道路横坡控制在1%3%之间。8.2.6. 村庄道路两侧应设置排水沟渠,对现有排水沟渠应加强整修,保证排水通畅。8.2.7. 建造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及时、定点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医疗垃圾等有害废弃物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处理。垃圾处理坚持“分类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的原则,按服务半径100米150米设一收集转运点,每处占地不小于30平方米,距住宅大于20米,每2030米设一垃圾桶,占地4平方米。8.2.8. 绿地植物以乡土品种和乔木为主,充分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及宅间空地,种植经济作物等绿色植物。8.2.9. 多种能源并举,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取代燃烧柴草,利用太阳能、沼气、生物制气等天然能源和再生能源,减少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8.2.10. 河渠、公用水塘定期维护,及时清淤,保持水面洁净净,不断改善堤岸亲水环境,充分保留利用和改造原有的水塘,有条件的改造为种养水塘。8.2.11. 保护树木,严禁乱砍乱伐,防止水土流失。8.3. 新居民点建设规划8.3.1. 新居民点选址原则:自然环境良好,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开各类保护区,避开噪音源、蓄滞洪区、山口、高压走廊、水库下游和地质灾害地段。8.3.2. 经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地形评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规划新居民点位于村委会西侧。8.3.3. 住宅布局与地形等空间环境相协调,通过联体组合,错位排列,形成富于变化的院落空间,住宅间距不小于1:1.2H,住宅建筑朝向在南偏东偏西1520之间。8.3.4. 营造良好的绿化环境,按人均1.52平方米的用地标准结合住宅群落规划布置相对集中的绿地,作为村民民主议事、开展和谐村组创建活动、休闲和锻炼身体的场所。8.3.5. 绿地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可种树、植竹、栽果,注重乡村气息,呼应田园风光。8.3.6. 庭院绿化以经济植物为主,兼顾观赏、收获,遮荫等要求。8.3.7. 根据青蒿村实际情况,村庄住宅类型主要为村湾型,以23层为主,平均每户建筑面积300平方米。9. 专项工程规划、9.1. 给水工程规划9.1.1. 用水量预测青蒿村用水量取综合用水指标100升/人日,规划预测总人口1100人,综合用水量计算结果详见下式:综合用水量=100升/人.日1100=110m3/日;生产用水量按综合用水量30%计算,为33 m3/日;绿化用水量按1.5 L/m2 次,考虑每天一次浇洒,用水量计算得出18 m3/日;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损量按以上合计用水量的15%计算,得出22 m3/日;得出总用水量为183 m3/日。9.1.2. 水源现水源地为凉水井水库,库容15万立方米,距村中心距离约2公里。水质及库存水量能满足该村使用要求。9.1.3. 管网系统青蒿村采用生活与消防共用的给水管道系统,结合具体情况,为提高供水安全性,配水干管管网系统为环状和枝状相结合布置,干管管径为DN75100mm。9.2. 排水工程规划9.2.1. 排水体制根据青蒿村具体情况和规范要求,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9.2.2. 污水量污水量按总用水量的80%考虑,计算得出146 m3/日。9.2.3. 管网布置为保护村农田不受污染,要求所有生活生产污水必须排入水渠集中排放。雨水管沿路网布置,按照就近排放的原则,结合地貌特征,充分利用地形坡度,采用盖板雨水沟渠集中收集,就近排入水渠。管端起点覆土厚度大于0.7m。9.3. 供电工程规划9.3.1. 负荷预测预测用电负荷为:序号用电类型装机密度用电负荷(KW)1生活用电8-10KW/户3000工业用电500KW/ha350合计33509.3.2. 线网布局现在青蒿村进线由余川变电站接入,由于线路经过荆竹中学上空和木材加工厂上空,对线路安全和学生安全不利,也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规划进线改道,沿1号路北侧架空布置,变压器设置靠近村负荷中心,位于村活动中心东侧。经过变压后沿路布置低压入户线路。村西侧电力线路穿越1号路上空经过,且距地面高度不符合电力线路架空规范要求,近期必须改造以满足相关规范规定。9.4. 电信工程规划9.4.1. 容量预测电信容量按120-150门电话/百户控制,另增20-30%作为长途及数据通讯容量,则:1503= 450门450(1+20%)=540门则到2010年青蒿村实际市话容量取990门。9.4.2. 线网布局电信线路沿路靠南或东架空或靠墙布设。9.5. 管线综合9.5.1. 在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燃气等单项工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协调、安排各种管线的建设,以利于今后的施工和管理。9.5.2. 尽可能将管线布置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下。9.5.3. 应根据各类管线的不同物性和设计要求综合布置各类管线,管线相互间水平距离与垂直净距应符合表1、表2中的规定。9.5.4. 应考虑不影响建筑物安全和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震动及重压,各种管线与构筑物或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3中的规定。9.5.5. 地下管线与绿化树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表4中的规定。表1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注: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0mm,当管径大于 20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3.0m。 大于或等于10KV的电力电缆与其它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25m。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0.1m,小于10KV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1m。 低压燃气管的压力为小于或等于0.005MPa,中压为0.0050.3MPa,高压为0.30.8Mpa。表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表3 各种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M) 注: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0mm,当管径大于 20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表中给水管与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