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doc_第1页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doc_第2页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判断正误1、人的体液中,占大多数的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2、泪液、汗液、尿液以及消化道液不属于细胞外液,但属于人的体液。3、人体所有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相同。4、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5、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这就是内环境的稳态。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生活的环境称之为 ,我们重点研究的是后者的相关内容。夯实基础一、内环境的概念:1、由 构成的 叫做内环境。2、人的体液的组成:(课本),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括 、 和 。3、不同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不同。如:血细胞为 ,组织细胞为 ,毛细血管壁细胞为 。4、请画出三种细胞外液以及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图解。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三种细胞外液的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2、细胞外液的实质是一种 ,类似于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 、 、 三大方面。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在370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2、正常血浆的PH为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等离子有关。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四、内环境的功能:功能为: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 、 的参与。其中主要参与的四个系统有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复习提醒(1)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是内环境成分(2)特殊细胞的内环境:红细胞_,毛细血管壁细胞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_,组织细胞_神经元_淋巴细胞的内环境为_。(3) 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有: (4)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血浆pH的调节;抗体与抗原的识别及结合;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5)不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呼吸;细胞内蛋白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6)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如图2:O2从外界环境到被组织细胞利用共经过了_层生物膜。葡萄糖从被吸收被组织细胞利用共经过了_层生物膜。(7)哮喘、肺气肿、剧烈运动或初上高原时,部分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应与 反应,生成 排出体外 血液中Na2CO3 过多时就与 结合,形成 排出。 血液中CO3 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3 排出。(8)为什么发烧时会出现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等症状? 这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各类酶的催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代谢(9) 组织水肿的原因包括: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b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c严重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血浆渗透压受血浆蛋白含量影响较大,任何使血浆蛋白减少的因素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练习1、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胰蛋白酶 DNa、HPO、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3、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4、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出现寒颤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