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统门窗技术导则.doc_第1页
建筑系统门窗技术导则.doc_第2页
建筑系统门窗技术导则.doc_第3页
建筑系统门窗技术导则.doc_第4页
建筑系统门窗技术导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系统门窗技术导则目 录1 前 言32 总 则43 术语和定义44 基本规定75 系统门窗的原理及分类105.1 系统门窗的原理105.2 系统门窗的分类116 门窗系统研发126.1 一 般 规 定126.2 门窗系统研发目标设定136.3 门窗系统设计146.4 门窗系统描述267 门窗系统技术评定397.1 一 般 规 定397.2 门窗系统技术评定的程序407.3 门窗系统技术评定的内容418 系统门窗工程设计419 系统门窗制造4310 系统门窗认证4410.1 一 般 规 定4410.2 系统门窗认证的程序4511 系统门窗安装4612 系统门窗的商业模式4713 系统门窗的应用50附录A 门窗产品族51附录B 外窗性能分级表54附录C 我国相关设计标准对外窗的性能要求59附录D 密封子系统供应商的设计结果输出形式和门窗系统供应商的密封子系统描述67附录E 五金子系统供应商的设计结果输出形式68附录 F 门窗系统供应商的五金子系统描述94附录 G 玻璃子系统供应商的设计结果输出形式和门窗系统供应商的玻璃子系统描述101引用标准说明1021 前 言 建筑门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满足建筑各种功能和性能要求外,还承担着重要的节能任务。据资料介绍,建筑能耗占全国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而通过门窗损失的能量,约占建筑物外围护结构能量损失的50%。因此保证门窗的性能和质量对建筑节能至关重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门窗企业数量最多、门窗产能和销售市场最大的国家。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实际使用的相当数量的门窗,性能和质量都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产品质量及节能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不能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影响了门窗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一些房地产项目工程质量投诉的统计,对门窗问题的投诉达到总投诉量的50%到70%,有的竣工后就出现窗扇下垂、角部联接开裂、五金件断裂脱落、开启困难、透风、漏水等质量问题,使得门窗功能、性能得不到保证,频频返修。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门窗由指定材料简单设计、组合而成;门窗结构设计不合理,联结强度设计不规范,没有进行力学性能、反复启闭耐久性能的设计和测试;超范围设计,而用于检测的标准尺寸样品窗,不能涵盖建筑工程现场实际使用的建筑门窗;没有可遵循的规范的加工工艺和安装工法。而系统门窗是有完备技术体系支撑的,涵盖门窗所有技术环节的,可达到制造商所承诺的性能和质量指标。推广应用建筑系统门窗,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众多门窗问题,提高建筑门窗的技术水平。 本技术导则从门窗系统和系统门窗的定义、原理出发,涵盖系统门窗的原理和分类、系统门窗的性能设计、系统门窗的研发、设计、制造和安装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以及门窗系统技术评定和系统门窗产品认证、系统门窗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 本技术导则将引导、促进型材厂、大型门窗厂转型成为门窗系统供应商,积极研发满足目标市场用户性能和质量要求的门窗系统,门窗厂则严格按门窗系统的要求完成门窗的工程设计、制造和安装,并达到所设定的质量和性能指标,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同时,它也为开发商、设计院、建筑商正确应用系统门窗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方法,有利于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秩序,提高行业集中度,保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门窗的标准化、系列化、产业化生产,将有利于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2 总 则2.0.1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对门窗的性能要求以及用户的使用需求,规范门窗系统研发的流程和方法,提高门窗工程设计水平以及门窗制造、安装的质量,引导建筑门窗行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技术导则。2.0.2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门窗系统研发、系统门窗工程设计、制造和安装;门窗系统技术评定和系统门窗认证;以及系统门窗的正确应用。使用对象包括设计院、开发商、建筑商、终端用户、型材厂、门窗制造商、材料供应商和有关管理部门等。2.0.3 门窗系统研发,系统门窗工程设计、制造和安装除应符合本技术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 术语和定义3.0.1 门窗形式 window form满足建筑门窗的功能要求,安装在一个门窗洞口内的门窗全部结构的描述,包括材质;形状、尺寸、颜色、开启形式(平开、推拉、折叠、悬窗、固定等及其相互组合的凸窗、 条形、带形、超大洞口的门窗)、组合、分格等功能结构;还包括纱窗、窗帘、遮阳、安全防护、防坠落、新风、逃生、电动、智能开启、防盗、防火结构等延伸功能结构。3.0.2 附件 accessory除门窗主要材料如型材、密封、五金、玻璃外,与该系列型材相匹配的,用以辅助主要材料满足门窗各项设定性能和功能的专用附属配件,如玻璃垫块、角码、中挺连接件、角部增强焊块等。【3.0.2 解析】 门窗主要材料包括型材、密封、五金件和玻璃等。 附件包括玻璃垫块、角码、中竖框和中横框连接件、角部增强焊块(塑料门窗专用)等。3.0.3 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组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3.0.4 门窗系统 为了工程设计、制造、安装达到设定性能和质量要求的建筑门窗,经系统研发而成的,由材料、构造、门窗形式、技术、性能这一组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 【3.0.4 解析】材料:型材、增强、附件、密封、五金、玻璃。构造:各材料组成的节点构造、角部以及中竖框和中横框连接构造(中梃联接构造)、拼樘构造、安装构造、各材料与构造的装配逻辑关系等。门窗形式:包括门窗的材质,形状、尺寸、颜色、开启形式、组合、分格等功能结构;还包括纱窗、窗帘、遮阳、安全防护、防坠落、新风、逃生、电动、智能开启、防盗、防火等延伸功能结构。技术:系统门窗工程设计规则、系统门窗的加工工艺及工装、系统门窗的安装方法。性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节能性、耐久性,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反复启闭耐久性、耐候性等全部性能。3.0.5 门窗系统供应商 window system supplier 门窗系统研发、材料供应、技术服务的提供者。【3.0.5 解析】 门窗系统供应商研发出一系列的,满足设定性能和质量要求的门窗系统,并将它们输出给门窗制造商,用于进一步完成系统门窗的工程设计、制造和安装。同时,它还为门窗制造商提供材料和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它可以是型材厂、大型且有研发能力的门窗制造商或独立的门窗系统供应商。3.0.6 系统门窗 system window系统门窗是有完备技术体系支撑的、涵盖门窗所有技术环节的、严格按照构成门窗系统的各要素的要求设计、制造、安装而成的建筑门窗。通过运用系统集成的思维方式,基于针对不同地域气候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所研发的门窗系统,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具备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建筑门窗。系统门窗是由多要素、多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所构成的有一定秩序的集合体,能够有效保证建筑性能。【3.0.6 解析】系统门窗将建筑门窗设计分为门窗系统研发和系统门窗工程设计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门窗系统研发,及门窗系统供应商采用设计、计算、试制、测试等研发手段,针对不同地域气候环境和用户要求预先研发出一个或数个门窗系统;第二个阶段,系统门窗工程设计,即门窗制造商根据具体建筑工程对门窗材质、开启方式、尺寸、颜色、风格、外观、有无纱窗及各项延伸功能的要求,以及对门窗的安全性、适用性、节能性、耐久性等性能要求。在已研发完成的门窗系统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建筑工程要求的某门窗系统产品族,然后按照该门窗系统的系统描述,完成系统门窗的开启形式、尺寸、颜色、分格、节点与连接构造的选用设计;抗风压、节能等性能校核;以及加工工艺、安装工法的选用设计。系统门窗能实现按设定性能选用建筑门窗。门窗系统研发的对象不是单个的、标准尺寸的门窗,而是设定性能范围的、一个门窗系统产品族。按照相似设计的原理,在门窗系统的研发过程中,通过研发一个产品族中具有最不利性能条件组合的系统门窗的性能,来覆盖同一产品族中其他不同尺寸系统门窗的性能。然后将所研发的门窗系统用图集或软件表达出来。因此,开发商只需根据建筑物对建筑门窗性能指标、材质、开启形式等要求,选择涂继忠涵盖所要求的性能指标的某系统门窗产品族,即可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系统门窗。而传统建筑门窗,是采用建筑工程的方法,直接使用材料进行简单的门窗工程设计后,制造、安装而成的,没有经过试制、测试阶段。系统门窗能解决同一地区、同类型建筑工程中,不同尺寸、不同开启形式门窗性能一致性的问题。因为根据所设定的性能范围,门窗系统有明确的系统门窗工程设计规则,包括能够实现的开启方式、允许的尺寸变化范围、相应的材料和构造的替换规则等。在面对具体建筑工程时,门窗制造商可根据建筑工程对门窗性能和开启形式的要求,按照门窗系统中制定的系统门窗工程设计规则,选用设计系统门窗的开启方式和尺寸,选择相应的材料和构造,并遵循所规定的加工工艺工装和安装方法。从而保证了不同开启形式和不同尺寸的门窗性能都达到设定的要求,并且保证了质量不冗余。3.0.7 门窗系列 同一门窗杆件材质下,按照门、窗框(边界框体)厚度构造尺寸划分,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门窗。3.0.8 门窗产品族同一门窗系列下,在密封设计构造相同、且开启形式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性能相同或相近的一组门窗。应根据附件A的规定划分门窗产品族。【3.0.8解析】为保证门窗系统供应商、门窗制造商、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发商、设计院、质监部门等组织,对一组系统门窗的结构描述、性能评价的一致性,特制定本术语。4 基本规定4.0.1 系统门窗应经过门窗系统研发、门窗系统技术评定、系统门窗工程设计和制造、系统门窗认证、系统门窗安装各环节,系统门窗从研发到安装流程应符合图4.0.1的规定。 4.0.2 按照组成门窗框架主要材质,系统门窗可划分为木系统门窗、铝合金系统门窗、塑料系统门窗。4.0.3 门窗系统供应商应对选用的材料、设计的构造、能够实现的门窗形式以及设定的性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节能性、耐久性)指标,进行设计、计算、试制和测试,完成门窗系统研发。4.0.4 门窗制造商应根据具体建筑工程对门窗的要求,并遵循所研发的门窗系统的系统描述,完成系统门窗的工程设计、制造和安装。4.0.5 门窗系统技术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三方认证机构应根据其颁发的门窗系统技术评定规则,对门窗系统供应商所研发的某门窗系统产品族是否达到设定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并结合门窗系统供应商提供的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系统描述进行门窗系统技术评定。2 用于检测的样品应为该门窗系统产品族中具有最不利性能条件组合的样品门窗,包括极限尺寸门窗、极限尺寸开启扇以及最重玻璃、其他面板等。3 门窗系统描述应包括对材料、构造、门窗形式(包括系统门窗工程设计规则、加工工艺和安装方法)的全部描述。4 通过技术评定后,第三方认证机构应对门窗系统产品族颁发门窗系统技术评定书,并应参照表3.0.8的形式描述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极限尺寸和达到的性能指标。4.0.6 系统门窗认证应符合下列规定:1 系统门窗认证的前提:门窗制造商须拥有由门窗系统供应商提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出具的、并在有效期内的门窗系统技术评定书。2 第三方认证机构应根据其颁发的系统门窗认证规则,对门窗制造商制造的,承诺达到设定性能的门窗进行性能检测并对其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核,以证明门窗制造商所制造的门窗达到设定的性能指标,并且证明门窗制造商具备按照门窗系统的系统描述,持续、稳定地制造达到设定性能门窗的技术条件和能力。 3 系统门窗认证通过后,第三方认证机构应给门窗制造商颁发系统门窗认证证书,并在出厂的系统门窗产品上贴以注明性能指标的认证标识。 4 第三方认证机构应对获证的申请人进行获证后的定期监督检查。4.0.7 当门窗制造商拥有由门窗系统供应商提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出具的、并在有效期内的门窗系统技术评定书时,系统门窗还应采用门窗系统供应商授权+门窗制造商自我声明的形式被认定。 门窗系统供应商应参照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规则,制定自己的授权管理办法,并对门窗制造商进行定期监督检查,还应符合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相关规定。4.0.8 门窗制造商应按表4.0.8的要求提供系统门窗产品信息。【4.0.8解析】 该表可用于表示门窗制造商所制造的系统门窗的极限尺寸和达到的性能指标,并且可以用于指导开发商选购符合建筑工程性能要求的系统门窗。开发商应根据该表,整体选购复合建筑工程性能要求的系统门窗。门窗系统研发设定研发目标材料、构造和门窗形式的总体方案设计材料、构造和门窗形式的图纸设计材料、构造的力学和热工校核以及优化设计应用于系统门窗工程设计的抗风压和热工设计规则的建立确定其他的系统门窗工程设计规则设计系统门窗加工工艺及工装主型材连接强度和框扇连接强度测试整窗的性能测试和门窗系统优化改进编制系统门窗安装方法门窗系统描述门窗系统技术评定系统门窗工程设计系统门窗制造系统门窗认证系统门窗安装 图4.0.1 实现系统门窗的各环节表4.0.8 系统门窗性能列表系统门窗基本信息门窗系统技术评定书编号门窗产品族名称样窗编号1234样窗图示样窗的极限尺寸14002000160025001900195028002200系统门窗性能信息抗风压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启闭力抗扭曲变形性能耐久性能耐冲击性能注:1 表中列出的样窗图示和极限尺寸只作为示例。 2 样窗图中长条代表合页,圆点代表锁点。3 样窗图示为外视图。5 系统门窗的原理及分类5.1 系统门窗的原理5.1.1 广义的系统门窗,是指系统门窗、门窗系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套大规模定制的方法论。它是源自欧洲建筑门窗制造业完整的、成熟的一套方法体系。门窗系统的研究对象是一定范围性能指标下,一个系列的门窗。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同一地域、同类型建筑工程对门窗性能要求接近;同一建筑物中不同尺寸、不同开启形式门窗的性能要求一致的情况下,单件、小批量工程门窗定制与建筑门窗制造业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它不同于国内通常将材料直接简单设计后组装、安装门窗的“工程施工”的方法,而是基于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以及设计相似性的原理,将门窗的设计、制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门窗系统的研发。通过设计、计算、测试等研发手段,由门窗系统供应商预先研发出一个系列的、可以用于设计、制造、安装成设定性能建筑门窗的门窗系统;第二阶段,门窗厂则根据具体建筑工程对尺寸、开启形式、性能的要求,在门窗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构成门窗系统的各要素的要求,完成建筑门窗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因为构成门窗系统的各要素如材料、构造、门窗形式、技术(设计规则、加工工艺工装和安装工法)是相对固定的或有明确尺寸、开启形式变化范围、材料替换规则的,可以多次用于不超出设定性能的建筑工程,所以可以实现设定性能建筑工程门窗的定制,解决了单件、小批量工程门窗的定制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5.1.2 广义的系统门窗具有以下四大属性: 1 系统门窗是有质量保证的、高品质门窗产品。首先门窗系统是经过研发的,在门窗系统的研发过程中,材料的选用、构造的设计、所能够完成的门窗形式以及能够达到的性能指标,都要经过反复地设计、计算和测试。门窗系统研发过程中所考虑的性能,不仅仅包括门窗的物理性能,还涵盖力学性能、反复启闭耐久性等全部门窗性能;门窗系统的研发结果,即门窗系统的材料、构造、门窗形式、设计的规则、加工工艺和工装、设备、安装的工法和工装都是固定的,或有明确变化、替换规则的;最后,建筑门窗的工程设计、制造和安装是严格按照所研发的门窗系统各要素的要求完成的,所以系统门窗是有质量保证的、高品质门窗产品。 2 系统门窗是最经济的建筑门窗协同研发和制造的方法。门窗系统的研发对象不是一个标准尺寸的门窗,而是一个系列的门窗系统。首先,门窗系统供应商协同各子系统供应商,集成研发出一个系列的、设定性能的门窗系统。然后,门窗厂可以根据具体建筑工程对门窗性能的要求,选择性能适合的、一个系列的门窗系统,完成建筑门窗的工程设计、制造和安装。由于门窗系统供应商所研发的门窗系统可以多次应用于门窗工程,用于设计、制造和安装达到设定性能和质量的建筑门窗;而且由于门窗系统研发完成时,材料、构造、门窗形式、技术已经固定,或有明确变化、替换规则,再次应用时,是采用搭积木式的、简单化的设计、标准化的制造、规范化的安装,大幅度地降低了对门窗厂人员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效率,因此系统门窗是最经济的建筑门窗协同研发和制造的方法。 3 系统门窗是一套完善的合格评价体系。它包括门窗系统技术评定和系统门窗产品认证,可以用于门窗行业的管理。首先,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对门窗系统供应商所研发的一个系列的门窗系统是否达到所承诺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评定。这里用于检测的样品不是通常所用的标准尺寸的门窗,而是该系列门窗系统中最不利的样品门窗,即极限尺寸门窗、极限尺寸开启扇以及最重玻璃。评定该系列门窗系统的技术资料是门窗系统描述,它包括对材料、构造、门窗形式和技术的全部描述。通过后,则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对该系列门窗系统颁发门窗系统技术评定书。系统门窗产品质量认证的认证模式是采用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通过了系统门窗产品认证的门窗产品将获得由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的系统门窗产品认证证书和贴到门窗产品上的系统门窗产品认证标志,消费者购买贴有性能指标认证标识的产品,即可得到放心的、有质量保证的门窗产品。 4 系统门窗还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它是由门窗系统供应商主导并管控,将门窗系统做为顶层设计,多家企业共同参与,共享门窗系统数据,实现建筑门窗产品可定制的一种商业模式。门窗系统供应商通常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品牌、技术、材料和服务,与门窗厂共同盈利,如新建建筑工程门窗市场的门窗系统供应商-门窗厂-开发商;既有建筑门窗改造市场的门窗系统供应商-门窗厂-经销商-门店-业主等的商业模式。5.2 系统门窗的分类5.2.1 按组成门窗杆件材质分类 系统门窗按照组成门窗杆件材质,可划分为木系统门窗、铝合金系统门窗、塑料系统门窗、和复合材料系统门窗。5.2.2 按门窗系列分类 同一门窗杆件材质下,按照门、窗框(边界框体)厚度结构划分,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门窗。5.2.3 按门窗产品族分类同一门窗系列下,在密封设计构造相同且开启形式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性能相同或相近的一组门窗。6 门窗系统研发6.1 一 般 规 定6.1.1 门窗系统研发的对象是一个系列的门窗系统。门窗系统研发的主体单位应为门窗系统供应商,各子系统供应商应参与协同研发。即门窗系统研发,通常是由门窗系统供应商组织各子系统供应商开展的一系列协同研发的活动。6.1.2 门窗系统研发涵盖门窗的所有技术环节,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构成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材料,包括型材、密封、五金件、玻璃、附件、增强的选择、设计等;2 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连接构造,包括节点连接、角部连接、中竖框和中横框连接(中梃联接)、拼接构造、延伸功能的构造、安装构造的设计、校核、测试等;3 该门窗系统产品族所能够实现的门窗形式,包括形状、尺寸、开启形式及相互组合拼接形式、延伸功能的设计、校核、测试等;4 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技术要素,包括系统门窗工程设计规则、加工工艺和工装的设计(即杆件加工工艺、框扇加工装配工艺、整窗装配工艺及工装的设计)、适应于不同墙体和门窗的安装工法的设计、验证等。最终通过反复设计、计算、校核、测试、优化设计、试装等,以保证大批量制造时的门窗能够到达设定的,包括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全部性能指标。6.1.3 门窗系统研发的输入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国家现行有关门窗的相关标准、规范;2 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设定性能指标,包括安全性、适用性、节能性、耐久性的设定性能指标,以及经济性指标。3 目标市场那个开发商、建筑师习惯设计的门窗形式,包括设计风格、门窗的开启形式、极限尺寸、颜色等。6.1.4 门窗系统研发的输出结果应为完整的门窗系统描述,应当包括构成门窗系统的材料、构造、门窗形式、技术的描述以及设定性能指标下不同门窗产品族的极限尺寸等内容。门窗系统描述将被用于门窗系统的技术评定和向门窗制造商输出门窗系统,以便门窗制造商严格按照构成门窗系统各要素的要求,设计、制造、安装成达到设定性能指标的系统门窗。6.1.5 门窗系统研发应按图6.1.5规定的流程进行。设定研发目标门窗系统设计门窗系统描述图6.1.5 门窗系统研发流程6.2 门窗系统研发目标设定6.2.1 门窗系统供应商在开展门窗系统研发工作之前,首先应设定研发目标。在设定研发目标时应根据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确定未来该系列门窗系统的目标市场的地域范围,并应考虑建筑地区、建筑物类型和门窗形式等因素。【6.2.1 解析】 建筑地区主要考虑不同气候区对门窗性能的要求,如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建筑物类型较多,主要划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高层建筑、多层建筑、低层建筑等。门窗形式主要要考虑目标市场开发商的需求和建筑师的习惯设计,包括设计风格、门窗的开启方式、极限尺寸、颜色等。6.2.2 门窗系统供应商应按照表6.2.2规定的门窗的性能要求进行门窗系统的性能设计。门窗系统供应商应根据附录B和附录C规定的安全性、节能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分级和要求,并且考虑本导则第6.2.1规定的各因素,设定所研发的门窗系统应达到的性能指标。表6.2.2 门窗的性能要求分类性能及代号门窗外门内门外窗内窗安全性抗风压性能(P3)-平面内变形性能-耐撞击性能-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抗爆炸冲击波性能-耐火完整性续表 6.2.2分类性能及代号门窗外门内门外窗内窗节能性气密性能(q1;q2)保温性能(K)遮阳性能(SC)-适用性启闭力(F)水密性能(P)-空气声隔声性能(Rw+Ctr;Rw+C)采光性能(Tr)-防沙尘性能-耐垂直荷载性能抗静扭曲性能-抗扭曲变形性能-抗对角线变形性能-抗大力关闭性能-开启限位-撑挡试验-耐久性反复启闭性能热循环性能-注:1 “”为必需性能;“”为选择性能;“-”为不要求。 2 平面内变形性能适用于抗震设防设计烈度6度及以上的地区。3 启闭力性能不适用于自动门。6.3 门窗系统设计6.3.1 门窗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 材料、构造和门窗形式的总体方案设计;2 材料、构造和门窗形式的图纸设计;3 材料、构造的力学和热工校核以及优化设计;4 应用于系统门窗工程设计的抗风压和热工设计规则的建立;5 确定其他的系统门窗工程设计规则;6 设计系统门窗加工工艺及工装;7 材料、构造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框扇连接强度的测试和优化、改进;8 整窗的性能测试和门窗系统优化改进;9 编制系统门窗安装工法;10 门窗系统技术总结。6.3.2 门窗系统的材料(包括型材、密封、五金件、玻璃、附件、增强等)、构造、门窗形式的总体设计应依据设定的功能、性能指标等研发目标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 初步设定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门窗形式,包括门窗的形状、尺寸、开启形式、分格及延伸功能等。2 按照表6.3.2规定的外窗性能与部件的相关性,根据实现安全性、节能性、适用性、耐久性的构造的设计经验,初步完成该门窗产品族的框架和面板设计,初步确定主型材系列及其节点构造,输出图纸。3 不同材质的主型材应符合下述规定:1) 构成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集成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指接材 非结构用GB/T 21140-2007、非结构用集成材LY/T 1787-2016和集成材木门窗JG/T 464-2014的规定,还应满足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由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门窗产品认证规则要求。2) 构成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铝合金型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铝合金门窗GB/T 8478-2008和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JG 175-2011的要求,还应满足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由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门窗产品认证规则要求。3) 构成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塑料型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GB/T 8814-2004、建筑塑料门窗型材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共混料JG/T 451-2014、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JG/T 176-2015和建筑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彩色型材JG/T 263-2010的要求,还应满足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由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门窗产品认证规则要求。4 为实现该门窗系统产品族设定的门窗形式,应在已确定的主型材及节点构造的基础上,设计角部连接、中竖框和中横框的连接构造、玻璃等面板的安装构造、与墙体的安装构造等。并设计连接构造专用的附件如角码、中竖框和中横框连接件、玻璃垫块、角部增强焊块、墙体安装件等,以实现连接构造的强度、密封性、组装的快捷美观,同时输出图纸。表6.3.2 外窗性能与部件的相关性项 目部 件五金a密封条b框、扇梃、立柱及横梁玻璃e材质c外观d抗风压性能(Y)(Y)YYY平面内变形性能(Y)NYY(Y)耐撞击性能(Y)N(Y)(Y)Y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Y)N(Y)(Y)Y抗爆炸冲击波性能YNYYY耐火完整性(Y)(Y)YNY气密性能(Y)Y(Y)YN保温性能N(Y)(Y)YY遮阳性能NNNNY启闭力YY(Y)(Y)(Y)水密性能(Y)Y(Y)YN空气声隔声性能N(Y)(Y)YY采光性能NNN(Y)Y防沙尘性能YY(Y)(Y)N耐垂直荷载性能YNYY(Y)抗静扭曲性能YNYY(Y)抗扭曲变形性能NNYY(Y)抗对角线变形性能NNYY(Y)抗大力关闭性能NNYY(Y)开启限位YNNN(Y)撑挡试验YNNN(Y)反复启闭性能Y(Y)(Y)(Y)(Y)热循环性能NY(Y)(Y)Y注:Y 部件改变导致性能改变; (Y) 部件改变可能导致性能改变;N 部件改变不导致性能改变;a 锁点数量、位置、固定方式;b 材质、数量(如外门的三面密封与四面密封);c 弹性模量、导热系数、密度;d 断面形状、尺寸、拼接方式、通风构造;e 类型、质量、表面处理、空气层、填充气体、安装、密封。5 协同密封、五金件、玻璃子系统供应商,按照本导则6.3.3条、6.3.4条、6.3.5条、6.3.6条的规定设计适应于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各子系统的系列品种、规格、型号等。6 总体方案设计的输出结果为设定门窗形式的门窗图纸;门窗框架用主型材及增强方式的断面图纸;节点构造、连接构造及附件的图纸;所设计的密封、五金、玻璃各子系统的系列品种、型号、规格等。【6.3.2 解析】 主型材的断面设计是门窗系统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应综合考虑主型材以及增强型材的强度、刚性、传热、采光、排水、密封、连接、成型工艺,门窗加工工艺、美观、安装构造和和设定性能,以及五金件、密封胶条、玻璃的安装,及其对性能的影响,设计主型材如框、扇、中竖框和中横框(塑料门窗含增强型钢)、转接、拼接型材的结构尺寸(如系列、型腔结构、几道密封、功能槽、五金U槽或C槽、玻璃等面板腔尺寸、与墙体的安装等)和节点构造(搭接量)等。6.3.3 为了配合门窗系统供应商进行门窗系统的研发,密封、五金以及玻璃子系统供应商应根据门窗系统供应商对各子系统的要求,设计满足该门窗系统产品族功能、性能和质量要求的子系统。子系统与门窗系统的接口尺寸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欧标、习惯的接口尺寸或双方协商定制的接口尺寸。所设计的各子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1 构成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密封子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GB/T 24498-2009和建筑门窗复合密封条JG/T 386-2012的规定,并应满足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由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门窗产品认证规则要求。2 用于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密封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酮建筑密封胶GB/T 14683-2003或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密封胶JC/T 881-2001的规定,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硅酮结构密封胶中烷烃增塑剂检测方法GB/T 31851-2015的规定进行检测,不应含有烷烃增塑剂。3 构成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五金子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窗用内平开下悬武五金系统GB/T 24601-2009和建筑门窗五金件 通用要求JG/T 212-2007的规定,并应满足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由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门窗产品认证规则要求。4 构成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玻璃子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平板玻璃GB 11614-2009、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1994、中空玻璃GB/T 11944-2012和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15的规定,并应满足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由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门窗产品认证规则要求。6.3.4 密封子系统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 密封子系统供应商应当按照门窗系统供应商提出的协同研发的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密封子系统应符合该门窗系统产品族接口尺寸,并应满足门窗系统的功能、性能和质量要求。2 密封子系统供应商输出的设计结果应包括:密封子系统供应商名称、物料编码、密封胶条名称、材质、安装位置、自由状态和压缩后尺寸、颜色、硬度等。设计结果的输出形式宜符合附录D的规定。3 上述设计结果还需在与门窗系统供应商协同研发过程中进行修正、优化设计,最后经门窗系统供应商确认后,成为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密封子系统。【6.3.4 解析】密封子系统设计要包括,适用于不同门窗系统供应商的不同材质如三元乙丙橡胶EPDM、热塑性弹性体TPE、硅橡胶、软质聚氯乙烯PVC、遇水膨胀橡胶等;密封子系统供应商应向门窗系统供应商提供符合该系列门窗系统接口尺寸、性能质量要求的成熟产品,包括不同断面形状;不同自由状态和压缩后尺寸;不同角部连接构造如焊接、胶角插接、45对接、90对接等;不同密封程度如两道密封、三道密封等;特殊构造性能如软硬、双色、不同性能材质、包覆发泡共挤等密封子系统。6.3.5 五金子系统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 五金子系统供应商应当按照门窗系统供应商提出的协同研发的要求进行产品设计。五金子系统供应商应向门窗系统供应商提供所设计的、符合该门窗系统产品族接口尺寸的、并满足其功能、性能、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适用于不同开启形式,如内平开下悬窗、内平开窗、外平开窗、推拉窗、外开上悬窗;平开门、推拉门等;适用于不同接口尺寸如标准的U槽口、C槽口、非标槽口;适用于不同中心距、框扇搭接量、合页间距(合页通道尺寸)、不同窗扇尺寸、不同承重能力的以及非标定制的五金子系统及其附件。2 五金子系统供应商输出的设计结果应包括:1) 五金子系统供应商名称;用于不同接口尺寸,包括U槽口、C槽口、非标槽口的;不同开启形式门、窗,不同中心距、框扇搭接量和合页间距(合页通道尺寸)的产品列表,包括简图、序号、名称、物料编码、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可替换零件、部件规格以及附件的明细等。2) 当门窗扇宽高变化、门窗扇重量变化时,部分五金零件、部件规格、数量、安装位置的相应变化;极限应用尺寸、极限应用重量、抗风压校核的方法等技术规则。3) 五金子系统在门窗装配时,杆件、门窗框、扇相应位置的加工图纸、安装位置的技术文件。3 设计结果的输出形式宜符合附录E规定。4 上述设计结果还需在与门窗系统供应商协同研发过程中进行修正、优化设计,最后经门窗系统供应商确认后,成为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五金子系统。【6.3.5 解析】五金子系统设计的产品应当包括:适用于不同开启形式的产品,如内平开下悬窗、内平开窗、外平开窗、推拉窗、外开上悬窗;平开门、推拉门等;适用于不同接口尺寸的产品,如标准的U槽口、C槽口和非标槽口;适用于不同中心距、框扇搭接量、合页间距(合页通道尺寸)、不同窗扇尺寸、不同承重能力的以及非标定制的五金子系统及其附件。6.3.6 玻璃子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玻璃子系统供应商应当按照门窗系统供应商提出的协同研发的要求进行产品设计,玻璃子系统供应商应向门窗系统供应商提高符合该门窗系统产品族接口尺寸,并应满足门窗系统的功能、性能和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单玻,不同厚度、不同颜色、钢化、半钢化、单银、双银的低辐射(Low-E)镀膜、在线、离线低辐射(Low-E)镀膜;夹层玻璃;由不同品种原片玻璃的夹层玻璃;不同配置间隔条,包括普通、暖边;不同规格间隔条;不同角部连接构造折弯插脚;不同内部气体等组成的双玻中空、三玻中空等产品。2 玻璃子系统供应商输出的设计结果应包括:玻璃子系统供应商名称、物料编码、玻璃配置、厚度、重量、面密度、颜色、可见光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太阳热能总透射比、遮阳系数、传热系数、综合隔声量。设计结果的输出形式宜符合附录G的规定。3 上述设计结果还需在与门窗系统供应商协同研发过程中进行修正、优化设计,最后经门窗系统供应商确认后,成为该系列门窗系统产品族的玻璃子系统。【6.3.6 解析】玻璃子系统设计的产品主要包括单玻,不同厚度、不同颜色、钢化、半钢化、单银、双银的低辐射(Low-E)镀膜、在线、离线低辐射(Low-E)镀膜;夹层玻璃;由不同品种原片玻璃的夹层玻璃;不同配置间隔条,包括普通、暖边;不同规格间隔条;不同角部连接构造折弯插脚;不同内部气体等组成的双玻中空、三玻中空等玻璃子系统。6.3.7 材料、构造和门窗形式的图纸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门窗系统供应商使用二维、三维设计手段,设计构成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全部材料和构造。2 门窗系统供应商还应根据设定的研发目标,设计构成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门窗形式,并应计算出该门窗系统产品族各节点的力学和热工学属性。3 上述设计的输出结果应为设定门窗形式(总装图)下,构成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节点图、角部、中竖框和中横框连接构造图(部装图),各种材料的图纸(零件图),及其门窗形式节点/连接材料的装配逻辑关系图集,以及该门窗系统产品族各框架、面板节点的力学和热工学属性。【6.3.7 解析】 门窗系统材料应当包括型材、增强、附件、密封、五金、玻璃等,构造应当包括框、扇、中竖框和中横框(梃)、框与扇、扇与中竖框和中横框(梃)、拼接、延伸功能、安装等的节点构造、角部连接、中竖框和中横框(中梃)连接构造。 门窗系统产品族的门窗形式设计要包括:门窗的形状、尺寸、开启形式(平开、推拉、折叠、悬窗、固定等及其相互组合的凸窗、 条形、带形、超大洞口)、分格;纱窗、窗帘、遮阳、安全防护、防坠落、新风、逃生、电动、智能开启、防盗、防火结构等延伸功能,上述节点图、角部、中竖框和中横框连接构造图(部装图)的关联关系。6.3.8 材料、构造的力学和热工校核以及优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门窗系统供应商应抽象出设定门窗形式下该门窗系统产品族在承受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反复启闭性能的载荷下的力学模型、热传递模型。2 应采用力学模拟校核计算软件、系统门窗专用软件、实验室测试等研发手段,进行针对设定的门窗形式,该门窗系统产品族在相应负荷作用下,对门窗的材料、杆件、节点构造、角部连接构造、中竖框和中横框(中梃)连接构造、框扇连接构造、拼接构造、安装构造的材料本身的强度、材料与材料之间连接强度、杆件刚度等进行模拟校核计算、测试。3 应采用热工模拟校核计算软件、系统门窗专用软件、实验室测试等研发手段,进行对设定的门窗形式下,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材料和节点构造进行热工性能校核。4 对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设计过剩的情况,应进行反复设计、计算、测试、优化设计,直到符合设计要求。5 上述设计的输出结果应为设定门窗形式(总装图)下,优化设计后的构成该门窗系统产品族的节点、角部、中竖框和中横框连接构造的图纸(部装图),各种材料的图纸(零件图),及其门窗形式节点/连接材料的装配逻辑关系图集,上述输出结果应通过材料手册、技术手册以及系统门窗专用软件表达。6.3.9 门窗系统供应商应采用已设计的杆件、节点的力学参数(如惯性矩Ix和Iy、抵抗矩Wx和Wy、线密度)、热工学参数Kf和子系统供应商的研发结果;玻璃子系统的力学、热工学、光学性能参数、玻璃的面密度、传热系数Kg、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太阳热能总透射比等研发结果,使用系统门窗专用软件、采用设计、计算、校核等手段,在已建立起的材料、构造、门窗形式对应的装配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设定门窗形式在不同型材节点、不同玻璃配置下的节能性能指标,以及同一产品族下、不同门窗尺寸的设定抗风压指标,进行反复校核、试算,建立起初步的设计规则。初步的设计规则包括:该系列门窗系统的某一产品族下最大增强中梃配置下设定抗风压指标的门窗极限尺寸、不同增强中梃配置下达到设定抗风压指标的门窗极限尺寸,即中梃配置规则。该系列门窗系统的节能性能与设定门窗形式的型材节点和玻璃配置的变化关系,即相同型材节点和设定节能指标下,玻璃的配置规则。6.3.10 初步的设计规则应包括:该门窗系统产品族中最大增强中竖框和中横框配置下,设定抗风压指标的门窗极限尺寸;不同增强中竖框和中横框配置下,达到设定抗风压指标的门窗极限尺寸,即中竖框和中横框配置规则。该门窗产品族的节能性能与设定门窗形式的型材节点和玻璃配置的变化关系,即相同型材节点和设定节能指标下,玻璃的配置规则。6.3.11 门窗系统供应商应在已建立的初步设计规则的基础上,采用五金子系统的应用规则、玻璃子系统的设计结果,经过设计、计算、校核后,对设计规则进行修正、优化,确定其他系统门窗工程设计规则,并应包括以下内容:1 门窗的形状、开启方式。2 门窗的极限尺寸、面积、分格(开启扇)的极限尺寸、宽高比、极限面积、极限重量的设计规则。3 开启扇上五金件(如传动锁闭器、斜拉杆、转角器、锁座、滑轮)的型号、规格、数量等配置的设计规则;五金件安装位置的设计规则。4 安装五金件所用的紧固件的位置、规格、数量的设计规则;门窗杆件、框扇上安装五金件的槽孔的尺寸、位置、数量等加工工艺规则。6.3.12 门窗系统供应商应设计系统门窗加工工艺和工装。包括以下内容:1 排水孔、排水通道、气压平衡孔,包括尺寸、位置、数量、孔和槽的形状和尺寸、中横框和中竖框(中梃)避让规则。2 连接构造、拼樘构造、延伸功能构造、安装构造所需孔槽,包括形状、尺寸、位置和数量。应保证该系统门窗产品族设定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的实现。3 门窗下料尺寸的计算方法。4 中竖框和中横框(中挺)机械联结端铣图。5 制定该系统门窗产品族常规的杆件加工、部件加工、整窗装配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规程。6 制定为确保高效率、高品质地制造该系统门窗产品族所需的特殊的杆件加工、部件加工、整窗装配工艺流程、工艺规程,定制专用的工装、设备。【6.3.12 解析】 设计门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