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书法教育的具体实施(二稿) (2).doc_第1页
论小学书法教育的具体实施(二稿) (2).doc_第2页
论小学书法教育的具体实施(二稿) (2).doc_第3页
论小学书法教育的具体实施(二稿) (2).doc_第4页
论小学书法教育的具体实施(二稿)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前言.1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性.2教师创心到学生心动.2(二)学生心灵动摇到动手行动.2二、小学书法教育的具体实施.2(一)开创适合小学书法教育的课堂.3(二)重视书法要素的训练.4(三)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5三、小学书法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 .3结语.6注释.7参考文献.7英文摘要.7论小学书法教育的具体实施梁燕宁 指导老师:任漫丛摘 要 随着艺术的发展,人们对其艺术魅力有了不同的认识,小学书法教育已经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和支持。书法教育也应当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小学就要用6年来完成。但在现阶段小学书法教学上,无论从教学形式上看,还是以教学效果而论,都依然是比较迷茫的。那么,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小学心理和生理特点、科学、个性的书法教学道路,则成为各界研究的主题。现在我结合教学实习实际,讲述我的一孔之见,让书法教育来刺激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 创心灵动、笔法结构、心慕手追、比学赶帮前言写字要求准确、规范、美观、快捷;目的只是实用、交流信息;工工整整即可。而书法则追求用笔、用墨、章法的丰富变化,追求个性情感表达。而书法的内在目的是抒情、艺术欣赏。当然在这里我主要以硬笔书法来论述。基础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行使写字教学,小学书法教育教学要站在书法艺术教学的高度,小学书法教育就要挖掘学生的美好心灵。第一、要开创“适合书法教育实施的课堂”之路。需要用“创心灵动”教法来完成。“创心灵动”,即教师在实际的行动、书法内在魅力或多媒体等教具的环境影响,与学生的心灵交融,勾起学生好动之心。需要开创出“新动好玩”之路。“新动好玩”就是教师在“创心灵动”,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进入“好玩”的学习状态,“新动”即使教师用新的教学动作作引题,从而达到书法艺术教学的目的。一、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学生正处于幼年,想象力比较丰富,科技的发展影响了他们很多,让他们学会了勤于思考,懂得对任何新事物要学会感悟,书法艺术正是他们心灵的切入点,因为一切灵感都来源于感悟。每个书法家之所以能成为书法家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张旭看到孙二娘舞剑感悟出:剑法即笔法,写出酣畅淋漓的大草;颜真卿看到水珠在墙上留下痕迹感悟出 “屋漏痕”,悟出中锋用笔,用篆书的笔法写出了晚年的杰作麻姑仙坛记。 小学生的好动好玩正是给自己的悟性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所以教师有必要来挖掘学生的悟性。运用一句话或一段故事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运用齐白石的“贵在似与不似间”;小学生最熟悉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曲中的一句歌词:“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等等。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心里感悟到的,真实地自由地说出来,既交流了他们的思想、感受,也使接受者得到启发、产生共鸣,达到共识。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心灵,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流传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如王羲之为老妇书扇,颜真卿忠直刚烈,柳公权豁达大度,郑板桥体察民情等。教师可向学生讲述这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宣扬他们的人格魅力,提升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学习书法必须爱书法家亲近书法家,这样才能更沉醉于书法的学习。 书法学习无捷径可走,还是贵在两个字“勤”与“多”,要做到手勤、足勤、眼勤、耳勤,勤学、勤问、勤思、勤练,精益求精;多看、多临、多想、多用,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只有达到醉境之人才会意志坚决地将书法进行到底。 我们还要努力创造学书气氛、形成专注心境。“写字第一心要静”,此话出自课文“私塾先生”,学生临帖写字时必须要让他们排除杂念做到平心静气、专心致志、排除一切杂念,“静”以修身。有时候还可以在书法练习课上适当地播放一些我国的古典乐曲,比较中央音乐学院张维良教授的笛子曲。古朴典雅的旋律能创造幽静轻松的气氛。国外瑞士音乐公司Audio Video Communications AG旗下的班得瑞乐团的乐曲,有种源于大自然的感觉,会把学生的心带“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醉人心境。二、小学书法教育的具体实施(一)开创适合小学书法教育的课堂在教育教学中,最起码要解决的就是适合自己教学的课堂环境。书法教学当然也不例外,课堂环境决定教师能否顺利的讲完一节课,对于刚进入学校实习的老师来说更是一件难事。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让学生认真倾听的课堂呢?下面我论述下我的观点:在教学中兴趣永远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大多数能促使学生去“玩”,在玩中学,学中玩。由教师创造出让学生心灵动荡的课堂情境,即“创心”。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这种“好玩”的学习方法,有必要“创心”。但是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他们本身对于大多数事都觉的好玩,所以这些同学容易忽略老师的教学,倾听对于他们已经不再是兴趣。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怎么样做到易放易收,我觉得教师必须“创心”创造出让学生心灵动摇的引题。让小学生在倾听中玩,在玩中倾听。在这方面我结合教育实习的实际,做三方面简短的论述:1.音动的言语描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亲切自然、富有童趣的言语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产生倾听的愿望。教师不再是教师,有必要进入和学生同样的世界,说话模仿童音,童音课堂互动。语言高低起伏像音乐一般的乐动课堂,有时候要用音乐一般节奏强烈、优美的语言把学生的心从课外拉回到课内,开始进入倾听状态。2.活泼的画面现情境无论是小到小学生、大到大学生、再到全人类,每当我们看到奇特、活泼的画面都会定眼一看。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每一个漂亮活泼的画面展现在眼前的时候都会惊讶的跳动。小学生的本质在这一刻真真的体现了出来,再一次进入平原放马,易放难收的状态,但是就在这难收的一瞬间,就可以把学生完全的拉回到课堂之内。要想更好的把课堂稳定下来,那么就要在画面最精彩的那一瞬间完了之后定下来,留一点悬念,放到课堂中节间的放完。3.真实的生活入情境书法本身是一门艺术,生活也就是一个多彩的课堂,这两者息息相关。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回忆,同时也为学生学会倾听创设了情境。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会倾听,听得更多,说的更活。教师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完美的课堂,教师音动的语言给学生带来了好奇,每位同学为了更好的倾听都保持着安静的状态,但是教师的开场已经让学生幼小的心灵早已开始动摇,当教师开始讲课,在黑板上书下横、竖、撇、捺的基本笔画的时候,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模仿着老师的动作。这是一个好的课堂的开始,刺激到了学生心灵深处。(二)重视书法要素的训练既然写字教育称之为“书法教育”,书法又是艺术中最高雅的,而艺术必然存在个人情感在里面;那么小学“书法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情感。就让我用汉字的五个关键的间架结构来刺激学生的“心灵”。1.首点主笔、通变顾盼“首”其中一个意思乃领导的人,带头的,固然为重中之重。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做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此乃一点者;而两点以上者要通变顾盼,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其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图示:左点写法基本同右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图示: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图示:2.点竖直对、横竖等距思考必须经常伴随着一个小学生,书法要先思后书。大脑做出思考,眼睛观测位置,手后随之。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应当思考是否直对,再思点笔位置。一字之中重心极为重要,所谓的点竖直对就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一点直对一竖、一横重心不难找,但是往往很多字有多横多竖,那么就要顾全大局,不可让一个字散架,多横多竖一般需等距处理,多竖当一竖,多横当一横,付点在其上,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在这样的是与不是之间的讲解,在小学生中是个非常大的难题。我只知道用言语、图例来区分讲解,目前没有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对于这些专业理论的言语,对于小学生教师不能直接了当。教师应该用轻巧委婉、富有节奏、的言词慢慢的讲解,亦可用有明显错误的字的例子来让学生自己发现字的不足。反面教育学生什么是美观的东西。3、上下收展、中宫收紧在书法中,对于一个字的笔划的要求,就如同一个美少女在舞台上跳舞;优美身躯比例决定运动的曲线,是一个舞者的核心。而一个字中也尤其非常重要的核心部位。正如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字之中宫。舞者的四肢摇动出不同的姿势,结合自己本身优美的身躯扭动,就能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在字中,除中宫外,余笔相当于舞者的四肢,需要外拓结合字之中宫,分领纵展,神韵必生。如同舞者,字的优美在于余笔的动态。余笔者,上收需下展,下展需上收。然后与中宫完美结合。上收者,阴柔华丽,含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下收者,凝重稳健,以标其端庄;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行笔挥运,应先急后缓,当急不急是为涩带,当缓不缓是为浮滑。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专业言语视乎有点过,但是在这里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优美的美少女独舞的视频。伴随着这个视频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讲解,让学生联想到字。这样既不容易让学生呆板,也不容易让课堂冷漠,又能讲解主要的内容。趣味的东西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我们必须挖掘这个趣味的东西,把书法教育插入其中,触动他们熟睡的心灵。4、左右对称、对等平分字凡左有撇右有捺者均需平稳对称,其高、低、长、短应视字形而定。撇笔未出,先思捺笔位置。捺笔轻重,当依撇笔长短。顾盼呼应,笔意相连。撇捺不对称者,重心不稳,其势必危。撇捺笔画同时连续出现在一个字中,一般类似这样的字,其重心中是最难处理的,例如,人、入、炎、金、公、登、放、灾、食、奉、今、天等字。在3500个常用字中除左右对称结构外,处理左右结构中需对等平分的字也是个难题。在陈绎曾翰林要诀论书中提到:“对者宜等,间者宜半。”凡左右结构字,有避让迎就者,也有对等平分者。对等平分,是为高低对等、宽窄平分,不可一方过高、一方过小。虽有呼应,但各占一半,以求平实。如果违背,则字重心必然不稳,字必倒。在小学书法教育中,除基本笔画外,能否把字写的方方正正是最基本的要求。字的重心是关键。5、联撇参差、牵丝粘连木头和木雕唯一的区别就是木雕有了变化。不再那么呆板,写字更要避免呆板,呆板必然无趣,小学教育中无趣是最可怕的。一笔之中要有变化,一字之中笔笔要有变化。笔笔相同笔笔都要变。我用一个字中有多个“撇”划来做例子,让变化成为趣味。一字多撇者,最忌排牙之状、车轨之形。应发笔不同,指向不一,或纵或收,或轻或重,鳞羽参差,错落有致。就像读课文、演讲一样,发出来的声音不能只是一个高度上的,而是要像乐谱一样的,有节奏的跳动。小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就是音乐课,那么我们书法教育就就要抓住这个切入点来讲。所以对书法教育教师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小学生不能一味的安静,更多的是要动、要玩,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的活泼,他们的阳光,他们的精神所在;之所以把小学的课外活动叫做阳光课外活动也正因如此。有些字就像小孩子一样不能太静、太正。这样虽好但无趣可言,偶尔需要将某些笔划进行变化,或增加、或减少、或由横变点、或两笔相连变成一笔、牵丝使转;更进一步的到了行楷书,甚至行书。虽然在小学书法教育中讲述这个层次的有点跑出题外,但是现在教育现状是小学生大量的作业,学生写字不得不由楷书连结成行楷。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因题而论,连就要连的好、连的秒、连的有力、连的有法。笔划之间使转粘连,是一个字的精神挽结所在。清蒋和书法正宗云:“字无一笔可以不用力,无一法可以不用力,即牵丝使转亦皆有力,力注笔尖而以和平出之。如同善舞竿者,神注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笔画是筋骨,牵丝为血脉,真行虽别,法度同一。(三)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王羲之因势利导:“学习书法要心慕手追,功到字成。” “追”既暗示“我”还要不断努力,写得更好,让你们追;又是鼓励孩子们互相之间赛着学,你追我赶,研讨切磋,坚持不懈,从而鼓励孩子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会“功到字成”。 这里我们教师要避免让学生“自追自赶”。因为容易造成学生孤僻,小学生尽量避免让学生单独存在,我的“比学赶帮”教法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可以挖掘书法本身的审美因素,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和教师“比”和同学之间相互“比”;让学生和教师“学”和同学之间相互“学”;让学生有“赶”上老师的信念,“赶”上学生的性情。“比”、“学”、“赶”必然造成学生之间的竞争,竞争太大会适得其反,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的产生,我让“帮”来贯穿“比”、“学”、“赶”而存在的。使得成为团结友谊的成分更加浓厚。“好玩”会变的“更好玩”。心灵会变的更加美妙。汉字是由线条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从教会学生读贴开始。书法实际上是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运笔的疾缓来抒发情感和描写意境的。读帖可先察用笔,即它的起笔、收笔,藏锋、露锋以及中侧粗细,转折提按等特点,再看笔画的笔势,结字的正侧,向背、疏密、大小的特点,然后再分析一下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