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_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培训课件_第1页
岗位职责_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培训课件_第2页
岗位职责_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培训课件_第3页
岗位职责_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培训课件_第4页
岗位职责_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管理概论 第二章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美国企业失败的原因企业失败的 原因44管理的智能和体能不够17缺乏管理经验16经验失衡15缺乏行业经验1疏忽1欺诈或灾害6原因不明100 管理决定着组织的命运 2 1管理的定义 一 管理的任务二 管理的定义 一 管理的任务 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和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达到组织的目标 具体讲 就是把组织所拥有的人力 物力 财力等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和运用 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 管理的定义 管理 Management 的定义是 优化配置组织所拥有的资源 有效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定义的五层含义 第一 管理是一个过程 因此 管理是动态的第二 管理的任务是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第三 管理达到目标的手段是优化配置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第四 管理的核心是持续改进和追求更好第五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管理 命令 权利利用各种方法处理好各阶层的关系 是管理的关键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种艺术 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互补充 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科学理论 管理艺术又需要理论指导 而管理科学理论的运用也必须讲究艺术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 2管理者和管理工作的评判 一 管理者二 管理者的作用三 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一 管理者 管理者 Managers 是组织中有权指挥他人活动的人按照组织结构的层次可将管理者分为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二 管理者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人际管理 资产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和决策制定方面人际管理方面 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代表 沟通和指挥资产资源管理方面 管理者主要作用是清晰解读企业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信息管理方面 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有效地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决策制定方面 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决策和推动决策的实施 三 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一般讲 管理工作有两个评判标准 管理的有效性 Effectiveness 和管理的效率 Efficiency 管理的有效性是指管理工作对投入后的产出与组织目标一致性的影响管理的效率是指管理工作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影响 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的关系 良好的管理应该是既有效 又高效率的 既能达到组织的目标 且又充分地利用组织的资源 2 3目标管理 一 目标的定义和目标原则二 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目标三 企业的目标范畴四 目标管理的理论五 目标管理的内容六 目标管理为组织带来的益处 一 目标的定义和目标原则 所谓目标 就是管理活动努力的方向目标决定了组织的存在 因而被称为目标原则目标原则强调了目标的三个特点目标的突出特性目标能公开说明目标具有两重性 目标的作用 指明管理方向激发成员潜力促进管理成效完善管理基础 二 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目标 一 外部的目标企业的基本目标就是服务目标 即服务于顾客的需要组织的目标必须同社会的意愿相一致法律和条例所表达的社会价值观 以及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接受程度都是企业的外部目标 二 内部的目标 企业组织的内部目标有三类同竞争者的关系 成为同行中最大的 利润最多的 发展最快的和新产品最多的龙头同职工的关系 录用表现较好的应聘者 或只录用具有起码条件的应聘者 并满足录用者的利益要求同所有者的关系 以利润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欲望 坚定投资信心 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 三 企业的目标范畴 PeterDrucker认为 企业的目标设置应从下述八个领域中考虑市场地位技术革新生产率和生产能力资源获得利润管理者的成就和发展职工的成就和态度社会责任 对一些大型公司宣称目标的调查结果 四 目标管理的理论 设置目标 在管理过程中对这些目标进行运用 并以这些目标鉴定组织及组织成员的工作 这一切即为目标管理 简称MBO ManagementbyObjective P Drucker在1945年出版的 管理实践 一书中首先提出了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的主张 他提出的 目标管理 在管理实践上 有助于纠正三种 错误观点 第一种 错误观点 是 过分强调个人技能第一 第二种 错误观点 是 过分强调集中 第三种 错误观点 是 不同层次的见仁见智 五 目标管理的内容 目标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 目标体系的制定 二 目标的实施 三 成果的评价 一 目标体系的制定 图2 2目标体系示意图 二 目标的实施 目标的实施包括三方面的工作通过对下级人员委任权限 使组织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 让他们能实行自我管理 实现个人目标加强与下级人员的意见交流和进行必要的指导 保证各级目标的全面实现各级目标的实施者都必须严格按照 目标实施计划 的要求开展工作 从而保证实现预期的各项目标值 三 成果的评价 评价步骤第一 目标实施者自我评定个人成果第二 上级对评定工作的指导第三 考核评定小组的综合评议第四 奖励与总结 六 目标管理为组织带来的益处 一 增强沟通和理解 二 增强积极性和自律性 三 促进组织变革和人力资源重新整合 四 督促按计划付诸行动 2 4管理职能 一 计划职能二 组织职能三 领导职能四 控制职能 一 计划职能 计划是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计划的含义 从名词的角度 静态的 理解 计划是指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方案从动词的角度 动态的 理解 计划是拟订实现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这就是管理的计划职能 二 组织职能 组织的含义 以静态结构来解释组织的含义 这是指为达成某些目标而设计并建立的具有明确职责 权限和相互关系的管理系统 这一管理系统有如下特点 开放系统 技术系统 整合系统从动态活动来解释组织的含义 这是指对管理系统拥有的资源的职责 权限和相互关系进行有序安排的活动过程 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包括组织设计 人员配备 开动组织 监视组织运行 三 领导职能 领导的含义 静态地讲是能够影响他人行为的个人或集体从动词和组织的管理活动来讲是指管理者的一种行为和影响力 这种行为和影响力用于引导和激励组织成员去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职能的内容是激励 指导 引导 促进和鼓励 领导和管理的关系 共性 从行为方式看 两者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区别 从本质上说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 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对下属命令的行为 领导则是可能建立在合法的 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 也可能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 有些具有职权的管理者可能没有部下的服从 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 从企业的工作效果来看 应该选择好的领导者从事企业的管理工作 四 控制职能 控制是促使组织的活动按照计划规定的要求展开的过程控制职能意味着去主动发现计划实施中出现的 或潜在的 偏差 并加以纠正 或预防 2 5西方经典的管理理论 一 F Tay1or的科学管理二 H Fayol的14条管理原则三 M Weber的行政管理理论四 E Mayo和Howthorne实验五 A Maslow与 需要层次理论 六 D McGregor与 X理论 Y理论 七 Barnard与社会系统学派八 H Simon与决策理论学派九 系统管理学派十 P Drucker与经验主义学派十一 权变理论学派十二 E Buffa与管理科学学派 一 F Tay1or的科学管理 泰勒 FrederickW Taylor 1856 1915 美国人 工程师 科学管理之父 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 法约尔和韦伯 他们三人分别反映了那个时代在管理理论发展中的三个重要方面 即 科学管理 理论 一般管理 理论和 行政组织 理论 1911年F Tay1or的著作 科学管理原理 问世 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基础 因而在管理理论界称他为 科学管理之父 F Tay1or的科学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的分离 二 实行管理科学化 三 管理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 生铁搬运试验 福特 流水生产线 杰布雷斯 动作研究 电影法 方法研究 操作方法 流程分析 甘特 甘特图 对泰勒制的评价 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 为管理理论 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 它是科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把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 未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它只解决企业内部工作效率问题 未能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适应问题 泰勒和与其同期的其它学者的理论和实践共同构成泰勒制 法约尔 HenriFayol 1841 1925 法国人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管理的过程是预测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亨利 法约尔 二 H Fayol的14条管理原则 H Fayol在1916年发表著作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管理是企业六种经营活动之一 技术 商业 财务 安全 会计 管理 管理五项职能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14条原则 其中1条是强调生产效率的 5条是强调人际关系的 其余8条则是针对行政管理的 一 强调生产效率的原则 H Fayol提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分工 这是关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 H Fayol认为 分工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工人 同样也适用于各级管理人员 二 强调人际关系的原则 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公平人事稳定首创精神团结 三 强调行政管理的原则 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指挥集权与分权等级层次报酬秩序 马克斯 韦伯 MaxWeber 1864 1920 德国人 组织理论之父 所有以办公室形式出现的组织遵循着这样一个等级原则 那就是 每一个低级别的办公室都受控并受监督于高一级的办公室 马克斯 韦伯 三 M Weber的行政管理理论 三 M Weber的行政管理理论 M Weber代表作 社会组织与经济理论 提出了的理想行政管理理论 要点如下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的甄选正式的规则和法规规则和控制的一致性职业生涯导向 四 E Mayo和Howthorne实验 梅奥领导了1924 1932年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的试验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际关系学说 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工场照明试验 1924 1927 继电器装配试验室研究 1927 8 1928 4 谈话研究 1928 1931 观察研究 1931 1932 E Mayo通过Howthorne实验提出了几点新见解工人是 社会人 存在 非正式组织 提倡新型的领导风格关心工人以上观点反映在他的著作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中 以霍桑实验为基础形成的这种新的管理思想 后人称之为 人际关系学说 它为以后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 亚伯拉罕 马斯洛 AbrahamH Maslow1908 1970 美国心理学家 五 A Maslow与 需要层次理论 五 A Maslow与 需要层次理论 A Maslow在 人类动机的理论 激励与个人 等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 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的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人 研究同一问题的其他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F Herzberg的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理论 B F Skinner的 强化理论 V Vroom的 期望理论 福雷德里克 赫兹伯格 FredrickHerzberg 1923 2000 美国行为科学家 我的理论试图强调保持明知的战略 福雷德里克 赫兹伯格 双因素理论 1959 激励因素 这类因素具备时 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 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 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 激励因素有六种 工作上的成就感 受到重视 提升 工作本身的性质 个人发展的可能性 责任 保健因素 当保健因素低于一定水平时 会引起职工的不满 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 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 但是 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 归纳为十项 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 监督 与上级的关系 与同事的关系 与下级的关系 工资 工作安全 个人生活 工作条件 地位 满意 不满意观点的对比 双因素理论两个要点 1 满意与不满意赫茨伯格的这个学说打破了传统的满意 不满意的观点 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 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 而不是不满意 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而不是满意 2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双因素理论实际上将激励分为内在与外在两种内在激励是从工作本身得到的某种满足外在激励是指外部的奖酬或在工作以外获得的间接的满足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 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做的反应 该理论着重研究人的内在或外在行为结果对其以后行为的反作用 所谓强化 是指对一种行为给与肯定或否定 奖励或惩罚 这种行为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控制该行为的重复出现与否 正强化与负强化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由弗鲁姆 VictorVroom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这一理论认为 只有当人们预期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具有吸引力的结果时 人们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根据这一理论 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 依赖于对下列三种联系的判断 1 努力 绩效的联系 2 绩效 奖赏的联系 3 奖赏 个人目标的联系 简化的期望理论模型 这一理论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激励力量 效价 期望值激励力量的效果直接表现为人们的积极性 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对要达到目标的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因素 效价是指被激励对象对所要达到目标的价值的认定 期望值是指被激励对象对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是一种主观概率 六 D McGregor与 X理论 Y理论 是研究关于所谓 人性 问题的理论 X理论 人的本性是坏的 天生好逸恶劳 只要有可能就逃避工作 一般人宁愿听从指挥 不愿担负责任 缺乏雄心抱负 一般人以自我为中心 人们为金钱 福利及处罚的威胁所驱策 接受X理论的管理者强调 管 字和 严 字 Y理论 人的本性是好的 并非天生懒惰 不可靠 一般人对组织目标承担义务同报酬相关 在一定激励下能完成任务 承担责任 人在工作中能自我控制 有想象力与创造力 管理者应对职工信任 教育与启发 接受Y理论的管理者认为应满足职工各种需要 创造环境 是人们智慧 才能充分发挥 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超Y理论 在麦格雷戈X Y理论之后 美国乔伊 洛尔施 J Lorsch 和约翰 莫尔斯 J Morse 对此进行实验 用两种方式管理不同工厂 得出如下结论 工厂效率与工作性质 组织与管理形式 不同工作者特点有关 因而 应根据工作性质 组织成员特点而定 需要具有一定弹性 一定应变能力 管理模式 试验对象性质 Z理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威廉 大内 日 出发点 企管当局与职工利益一致 两者积极性可合二而一 职工的雇佣是长期的 遇到苦难不解雇 节衣缩食 共度难关 上下结合制定决策 鼓励职工参与管理 基层对上层指令 要深刻领会 创造性工作 不要机械执行 中层管理人员对各方意见要妥协 当局要关心职工生活 对职工全面培训 对提拔者要全面考核 长期考察 不要因一时一事而简单行事 对职工进行长期而全面的考察 不以 一时一事 对职工表现下结论 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 但检测手段要正规 七 Barnard与社会系统学派 ChesterI Barnard的主要观点如下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协作的意愿 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经理人员的职能社会系统学派认为 经营管理就是领悟到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以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形势的过程 这就是管理的 艺术 它是内部平衡和对外部条件适应的全部综合 八 H Simon与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 HerbertA SimonHerbertA Simon的主要贡献有三个方面突出决策工作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系统闸述决策原理强调决策者的作用H Simon还指出 一个组织机构的建立 必须同决策过程联系起来考察 九 系统管理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FremontE Kast和JamesE Rosenzweig合著的代表作 系统理论和管理 组织与管理 系统与权变的方法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 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 使各个系统和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网络更清楚 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总目标 十 P Drucker与经验主义学派 主要观点 关于管理的性质和任务对 Taylor制度 和 人际关系 的评价关于目标管理关于企业管理的组织机构研究的方法 十一 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 是指权宜应变权变理论学派认为 在管理中要根据环境和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没有一成不变 普遍适用的 最好的 管理理论和方法主要代表人物有FredLuthans和FredE Fiedler等人 十二 E Buffa与管理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E1woodSpencerBuffa管理科学学派认为 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式与程序系统 用数学模式与程序来表示计划 组织 控制 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 求出最优的解答 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组织的基本看法关于管理科学的目的 应用范围 解决问题的步骤关于管理科学应用的科学方法关于管理科学应用的先进工具 2 6学习管理的目的 为了不断地改进管理工作不仅要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他人 也还要了解如何有效地接受他人管理 领悟上司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的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认识管理 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如何系统地认识现代化的管理 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体制现代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手段现代化 作业形式 小组在课下对本章案例进行分析 讨论 提出本组的意见 回答案例后的问题 要有分析过程说明 每次课抽查2 3个小组完成作业 各组选出一名或若干名代表用ppt形式在课堂宣讲 案例 三鹿集团发现问题奶粉后的作为 课后作业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1 观点鲜明 条理清楚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